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化液回流比对水解-A/O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梁康强 周军 +1 位作者 熊娅 陶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7-122,共6页
以低碳氮比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性试验规模上,研究不同硝化液回流比情况下水解-A/(缺氧-好氧)O工艺脱氮效果,并以相对小时去除量为评价量,讨论回流比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A/O工艺对COD,TN,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 以低碳氮比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性试验规模上,研究不同硝化液回流比情况下水解-A/(缺氧-好氧)O工艺脱氮效果,并以相对小时去除量为评价量,讨论回流比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A/O工艺对COD,TN,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4.0%,64.2%,98.2%和73.2%,出水除TP和SS外,COD,TN以及NH4+-N都达到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高硝化液回流比工况下,工艺运行效果更好;在硝化液回流比为200%的工况下,该工艺系统和水解池出水COD,NH4+-N,TN及TP比硝化液回流比为100%时分别低8.90,0.07,3.74,0.58mg/L和25.40,6.22,4.09,1.46mg/L.通过物料衡算,采用相对小时去除量的比值作为评价量,评价结果表明:在较高硝化液回流比条件下,水解池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增强,减轻了A/O生物池的去除负荷,进而增强了整个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A O(缺氧-好氧)工艺 脱氮 硝化 回流比 相对小时去除量
原文传递
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反硝化除磷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永志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建华 顾升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7-804,共8页
以低C/N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A2/O-曝气生物滤池生化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通过缩短A2/O的泥龄,把硝化过程从A2/O中分离出去,让曝气生物滤池实现硝化;A2/O在短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除磷及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在长泥龄条件下运行,... 以低C/N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A2/O-曝气生物滤池生化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通过缩短A2/O的泥龄,把硝化过程从A2/O中分离出去,让曝气生物滤池实现硝化;A2/O在短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除磷及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在长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硝化效果的稳定和氨氮的彻底去除;曝气生物滤池回流来的硝化液为A2/O的缺氧区提供了充足的电子受体,为反硝化除磷提供了必要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为7.5 h,泥龄为15 d,硝化液回流比为400%的条件下,平均进水COD、NH+4-N、TN和TP浓度分别为376、67.9、72.9、6.1 mg.L-1时,系统出水COD、NH+4-N、TN和TP浓度分别为42、0.86、9.6、0.1 mg.L-1,实现了COD和氮磷的同步深度去除;硝化液回流比为200%和400%时,反硝化除磷量分别为1.49、1.64 gTP.(g MLVSS)-1.d-1;序批试验表明,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菌的比值为68.2%;泥龄增加,TP去除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硝化除磷 深度脱氮除磷 硝化回流比 泥龄 低C/N
下载PDF
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聪 王淑莹 +4 位作者 张淼 汪传新 薛晓飞 庞洪涛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44-2850,共7页
以低C/N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在A2/O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污泥回流比为100%条件下,将硝化液回流比分别设定为100%、200%、300%和400%进行试验.结果表... 以低C/N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在A2/O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污泥回流比为100%条件下,将硝化液回流比分别设定为100%、200%、300%和400%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A2/O中实现了反硝化除磷,具有很好的同步氮磷的去除效果,出水COD浓度均在50mg/L以下.上述不同硝化液回流比下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48.8%、66.5%、75.6%和62.5%,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86.0%、90.3%、91.0%和95.0%.在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系统平均出水TN和TP浓度分别为14.96mg/L和0.49mg/L.系统反硝化除磷量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大略有增加,在硝化液回流比为400%时,反硝化除磷量高达磷总去除量的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深度脱氮除磷 硝化除磷 硝化回流比
下载PDF
ABR-MBR工艺反硝化除磷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蒋志云 韦佳敏 +3 位作者 缪新年 潘家成 刘文如 沈耀良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53-1661,共9页
为了揭示ABR-MBR组合工艺中反硝化除磷微生物种群演替规律,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了该工艺在不同运行阶段除磷功能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硝化液回流比逐步从150%提升至300%可促进反硝化除磷菌大量富集,促进系统的启动和... 为了揭示ABR-MBR组合工艺中反硝化除磷微生物种群演替规律,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了该工艺在不同运行阶段除磷功能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硝化液回流比逐步从150%提升至300%可促进反硝化除磷菌大量富集,促进系统的启动和稳定运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微生物多样性;优势微生物种群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最大丰度分别为55.13%和7.76%,且变形菌门功能性微生物主要集中在γ-变形菌纲(Gamaproteobacteria);功能性除磷菌属主要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其中在逐步提升硝化液回流比过程中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被大量富集,其在γ-变形菌纲(Gam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由5.30%上升至41.49%并在系统后续运行中维持主导地位。系统除磷效果与功能性除磷微生物相对丰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系统中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功能微生物的结构稳定性为ABR-MBR工艺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除磷 ABR-MBR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硝化回流比
原文传递
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脱氮效能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秋莹 李东 +2 位作者 封莉 王洪杰 张立秋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932-4936,共5页
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被广泛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采用该工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调节硝化液回流比(50%、100%、150%)和水力负荷(1.0、1.5和2.0 m^3·(m^2·h)-1),考察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 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被广泛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采用该工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调节硝化液回流比(50%、100%、150%)和水力负荷(1.0、1.5和2.0 m^3·(m^2·h)-1),考察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对COD、TN、NH+4-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硝化液回流比为100%时,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在进水COD、TN、NH+4-N平均浓度为120、35和15 mg·L^(-1)的水质条件下,出水COD、TN、NH+4-N平均浓度可降到7.62、5.02和0.60 mg·L^(-1),去除率分别为93.65%、85.65%和96.00%。在水力负荷为1.5 m^3·(m^2·h)-1条件下,系统对COD、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83.00%、90.14%和95.73%,出水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反硝化 曝气生物滤池 水力负荷 硝化回流比
原文传递
硝化液回流比对ABR-MBR工艺反硝化除磷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吕亮 尤雯 +2 位作者 张敏 吴鹏 沈耀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09-1315,共7页
基于ABR工艺与MBR工艺的耦合联动,以低C/N比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构建生物相分离、液相循环和功能联动的ABR-MBR新型组合工艺,以实现稳定、高效、节能的多功能生物除污(去碳-脱氮-除磷)为目标,通过优化水力停留时间(HRT)以获得ABR优质碳... 基于ABR工艺与MBR工艺的耦合联动,以低C/N比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构建生物相分离、液相循环和功能联动的ABR-MBR新型组合工艺,以实现稳定、高效、节能的多功能生物除污(去碳-脱氮-除磷)为目标,通过优化水力停留时间(HRT)以获得ABR优质碳源提供与MBR短程硝化实现的最佳组合,并进行了硝化液回流比为100%、200%、300%和400%时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ABR-MBR耦合工艺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将溶解氧(DO)维持在低浓度(0.3~1.0 mg·L-1)下及HRT维持在较短(HRTMBR=3 h)情况下在MBR中实现了短程硝化,亚硝酸盐积累率达到60%以上;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大,ABR中反硝化除磷效能先升高后下降,以300%时反硝化除磷效果为最佳,此时亦处于MBR短程硝化阶段,实现了短程反硝化除磷(主要以NO-2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且短程反硝化除磷在系统除磷中占据了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MBR工艺 短程硝化 硝化除磷 硝化回流比
原文传递
A^2O-BAF联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 被引量:15
7
作者 彭永臻 王建华 陈永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0-595,共6页
研究了A2O-BAF联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A2O工艺段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最佳容积比及硝化液回流比,探讨了强化该工艺的反硝化除磷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A2O水力停留时间为5.6 h、污泥龄为9d、污泥回流比100%、硝化液回流比200... 研究了A2O-BAF联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A2O工艺段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最佳容积比及硝化液回流比,探讨了强化该工艺的反硝化除磷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A2O水力停留时间为5.6 h、污泥龄为9d、污泥回流比100%、硝化液回流比200%、BAF HRT为30 min、出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6~8 mg/L的工况下处理碳氮比为3.21的生活污水,系统存在反硝化除磷现象.调节A2O工艺段各区容积比,当比值为3∶4∶2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最佳,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是67.4%和98.6%.结果表明,维持该容积比不变,改变硝化液回流比,硝化液回流比为250%时系统反硝化除磷效果最好,其中绝大多数的聚磷菌具有反硝化除磷的能力,缺氧区出水硝态氮和总磷的质量浓度几乎为0.该双污泥工艺能充分发挥活性污泥工艺与生物膜工艺的优势,尤其对于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 容积比 硝化回流比
下载PDF
基于ABR-MBR组合工艺优化反硝化除磷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程朝阳 赵诗惠 +2 位作者 吕亮 吴鹏 沈耀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282-4288,共7页
基于ABR-MBR一体化反应器,以低C/N比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结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微生物相分离的特性,通过优化与ABR优质供碳和脱氮除磷相耦合的膜生物反应器(MBR)硝化液回流比以实现高效反硝化除磷,并对ABR-MBR污泥回流比进行优化.... 基于ABR-MBR一体化反应器,以低C/N比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结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微生物相分离的特性,通过优化与ABR优质供碳和脱氮除磷相耦合的膜生物反应器(MBR)硝化液回流比以实现高效反硝化除磷,并对ABR-MBR污泥回流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ABR段有机负荷为2.0 kg·(m3·d)-1、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9 h、泥龄(SRT)为15 d,系统获得最优的处理效果时的硝化液回流比和污泥回流比分别为300%和100%.其中TN和溶解性PO3-4-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4%和94%,ABR中反硝化除磷量可达系统总去除量的87%,平均出水TN和溶解性PO3-4-P浓度分别为12.98 mg·L-1和0.43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MBR组合工艺 硝化除磷 硝化回流比 污泥回流比 生活污水
原文传递
同时产甲烷反硝化与硝化串联工艺处理淀粉废水 被引量:9
9
作者 袁志丹 左剑恶 +1 位作者 甘海南 黄占斌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72-1278,共7页
采用UASB作为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反应器、AUSB作为好氧硝化反应器的串联工艺处理实际淀粉废水.结果表明:①将好氧反应器的出水硝化液按1:1-3:1的回流比回流到UASB反应器,可在其中实现同时产甲烷反硝化,进水有机(以COD计)负荷约为1... 采用UASB作为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反应器、AUSB作为好氧硝化反应器的串联工艺处理实际淀粉废水.结果表明:①将好氧反应器的出水硝化液按1:1-3:1的回流比回流到UASB反应器,可在其中实现同时产甲烷反硝化,进水有机(以COD计)负荷约为11kg·m^-3·d^-1时,COD去除率为95%;NO3^--N负荷可达0.48kg·m^-3·d^-1,NO3^--N去除率高达100%.②UASB反应器的出水进入AUSB反应器,其有机负荷为0.5-2.5kg·m^-3·d^-1,去除率为63%-91%;氨氮负荷为0.2-0.9kg·m^-3·d^-1,去除率在98.8%以上.③串联工艺在回流比为1:1、2:1、3:1下,COD去除率分别为98.7%、98.3%、99.3%,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2.9%、76.3%、82.9%.④随着UASB反应器内进水硝酸盐负荷的增加,其颗粒污泥与接种污泥相比,粒径明显增加,平均密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大比产甲烷活性先降低,而后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产甲烷反硝化 淀粉废水 UASB 回流硝化 AUSB
下载PDF
ABR-MBR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启动及稳定运行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韦佳敏 蒋志云 +3 位作者 程诚 朱琳 刘文如 沈耀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08-815,共8页
以低C/N值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以厌氧/缺氧(A/A)运行的ABR耦合好氧MBR系统启动过程中脱氮除磷特性及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控制ABR容积负荷(VLR)为0. 8 kg·(m3·d)-1,污泥回流比为80%,硝化液回流比从150%... 以低C/N值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以厌氧/缺氧(A/A)运行的ABR耦合好氧MBR系统启动过程中脱氮除磷特性及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控制ABR容积负荷(VLR)为0. 8 kg·(m3·d)-1,污泥回流比为80%,硝化液回流比从150%逐步提升稳定至300%,反硝化除磷功能区污泥停留时间(sludge retention time,SRT)为25 d,MBR溶解氧(DO)为1~2 mg·L^(-1),温度为30℃±2℃,于46 d成功富集了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orus bacteria,DPBs),净释磷量为20. 56 mg·L^(-1),净吸磷量达到27. 74 mg·L^(-1),批次实验表明约84. 8%的聚磷菌(PAOs)能够利用NO-3-N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除磷.启动成功后稳定运行50 d,对COD、NH+4-N、TN和PO_4^(3-)-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 8%、99. 0%、71. 5%和94. 2%,系统缺氧反硝化除磷去除1 mg·L^(-1)的PO_4^(3-)-P,同步消耗约0. 83 mg·L^(-1)的NO-3-N,满足同步脱氮除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除磷 启动 生活污水 污泥停留时间 硝化回流比
原文传递
生物转盘高效脱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芳 阚连宝 +1 位作者 崔红梅 吕炳南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0-764,共5页
采用单轴三级生物转盘(RBC),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8、12h时,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30.94%、51.52%、58.67%。证明了生物转盘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功能。增加硝化液回流系统后,在温度为15℃、回流比为200%时,TN去除率为74.57%。改变... 采用单轴三级生物转盘(RBC),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8、12h时,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30.94%、51.52%、58.67%。证明了生物转盘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功能。增加硝化液回流系统后,在温度为15℃、回流比为200%时,TN去除率为74.57%。改变转盘的转速及水温,在试验中水温30℃、生物转盘转速10r/min时,转盘对TN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85.35%。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转盘在污水脱氮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硝化 生物转盘 总氮去除率 硝化回流
原文传递
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物料平衡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聪 王淑莹 +3 位作者 张淼 唐裕芳 曾薇 彭永臻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73-281,共9页
为了提高低碳氮比污水的治理效果,提出了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脱氮除磷工艺(anaerobic anoxicoxic-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A2/O-BCO),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建立了该系统处理过程的碳(以化学需... 为了提高低碳氮比污水的治理效果,提出了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脱氮除磷工艺(anaerobic anoxicoxic-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A2/O-BCO),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建立了该系统处理过程的碳(以化学需氧量计,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氮、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同时分析评价了不同硝化液回流比(100%,200%,300%,400%)下各指标的物料平衡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在充分利用原水碳源、深度脱氮除磷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系统COD主要在A2/O中厌氧段被利用,通过反硝化聚磷菌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COD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6.4%、99.6%、98.7%和98.3%,氮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9.7%、98.2%、99.2%和96.5%,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2.0%、98.1%、93.3%和90.4%;荧光原位杂交表明生物膜中有厌氧氨氧化菌存在,且其数量占全菌比例的0.6%~2.7%,生物接触氧化的氮损失可能是由于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在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系统氮、磷去除效果最好,出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工艺系统有机物、氮和磷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且为评价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能更好地推广到分散型、量小且日变化系数较大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事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脱氮 污水处理 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脱氮除磷 物料平衡 硝化回流比
下载PDF
基于MABR的市政污水处理强化脱氮中试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治冶 李保安 +5 位作者 李玫 王国锋 闫小军 兰美超 刘汝康 高帅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1-71,共11页
建立了A^2/O-MABR耦合的中试系统,在不改变污水处理厂原有A^2/O工艺以及不外加碳源的条件下,利用MABR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强化碳和氮的去除。该系统在最适宜参数下运行,COD、NH+4-N和TN的出水水质满足市政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微生物... 建立了A^2/O-MABR耦合的中试系统,在不改变污水处理厂原有A^2/O工艺以及不外加碳源的条件下,利用MABR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强化碳和氮的去除。该系统在最适宜参数下运行,COD、NH+4-N和TN的出水水质满足市政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微生物分析表明MABR生物膜上富集了丰富的脱氮功能菌群,例如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等常规反硝化菌群,以及Thauera和Paracoccus等好氧反硝化菌群。MABR生物膜上丰富的脱氮功能菌群强化了系统对TN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MABR在市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强化脱氮方面拥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BR A^2/O 硝化回流比 溶解氧 脱氮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硝化液回流比对A^2/O-MBBR工艺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小梅 邓猛 +2 位作者 王羽华 金艳青 李勇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16,41,共5页
采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A2/O-MBBR)联合工艺,研究硝化液回流比(100%、150%、200%、300%)对该系统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ρ(COD)为400 mg/L、ρ(NH+4-N)为30 mg/L、ρ(SOP)为8 mg/L条件下,硝化液回流比对A2/O-MBBR工... 采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A2/O-MBBR)联合工艺,研究硝化液回流比(100%、150%、200%、300%)对该系统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ρ(COD)为400 mg/L、ρ(NH+4-N)为30 mg/L、ρ(SOP)为8 mg/L条件下,硝化液回流比对A2/O-MBBR工艺系统中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影响不大,而对缺氧区的吸磷量影响明显,缺氧区吸磷量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回流比为200%时,缺氧区的NO-3-N浓度为4mg/L左右,吸磷量最大为20.2 mg/L,胞内聚合物PHB代谢活性最好,利用率最高为1.12 g/(g·L)。体现了A2/OMBBR联合工艺具有显著的反硝化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回流比 A^2/O-MBBR 硝化除磷 胞内聚合物
原文传递
ABR-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现短程硝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吕亮 赵诗惠 +4 位作者 韦佳敏 张敏 尤雯 吴鹏 沈耀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154-5161,共8页
采用ABR-MBR耦合工艺对MBR反应器中实现短程硝化的运行控制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为后续研究系统的反硝化除磷性能打下基础.ABR-MBR耦合工艺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在ABR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6 h,... 采用ABR-MBR耦合工艺对MBR反应器中实现短程硝化的运行控制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为后续研究系统的反硝化除磷性能打下基础.ABR-MBR耦合工艺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在ABR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6 h,污泥回流比100%,硝化液回流比300%,温度30℃±2℃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好氧区溶解氧浓度(DO从0.5~1.0 mg·L^(-1)降为0.3~0.7 mg·L^(-1))以及改变MBR反应器有效容积以控制其HRT,最终在MBR反应器HRT从3 h逐步延长至5 h时短程硝化遭到破坏,亚硝酸盐积累率(nitrite accumulation rate,NAR)从60%急剧下降至15%.短程硝化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pH值、游离氨(free ammonia,FA)和游离亚硝酸(free nitrous acid,FNA)对本试验实现短程硝化无显著影响,维持低DO浓度(0.3~0.7 mg·L^(-1))并逐步缩短HRT是本试验实现短程硝化的关键控制因素,温度和污泥停留时间(sludge retention time,SRT)可作为辅助因素与之共同调控.短程硝化期间,系统获得了高效且稳定的COD和NH_4^+-N去除效果,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低于50 mg·L^(-1)和2 mg·L^(-1),去除率均在90%以上,TN平均去除率高达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MBR耦合工艺 短程硝化 水力停留时间 硝化回流 亚硝酸盐积累率
原文传递
A/O生物膜工艺处理煤气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管凤伟 高戈 赵庆良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74-76,共3页
采用A/O生物膜工艺处理煤气废水,考察了污泥负荷、硝化负荷、硝化液回流比及污泥龄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O生物膜工艺可有效去除煤气废水中的NH4+-N和有机物。当进水COD为2000mg/L、进水流量为0.5m3/h、硝化液回流比为4、污泥龄... 采用A/O生物膜工艺处理煤气废水,考察了污泥负荷、硝化负荷、硝化液回流比及污泥龄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O生物膜工艺可有效去除煤气废水中的NH4+-N和有机物。当进水COD为2000mg/L、进水流量为0.5m3/h、硝化液回流比为4、污泥龄为30d、污泥负荷为0.8kgCOD/(kgVSS.d)、硝化负荷为0.08kgNH4+-N/(kgVSS.d)时,系统稳定运行2个月后,出水的COD、BOD5、NH4+-N浓度分别为157、4.9、12.5mg/L,去除率分别为92%、99%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废水 A/O生物膜工艺 污泥负荷 硝化负荷 硝化回流比 污泥龄
下载PDF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农村污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伟亮 吴齐叶 +3 位作者 王清钰 龚文静 余薇薇 毛羽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为了解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农村污水处理的效果,采用快速排泥法对MBBR一体化设备进行中试。结果表明,设备启动16 d后处理效果稳定,挂膜完成。在进水体积流量10 m3/d,水力停留时间8 h、气水体积比3:1、硝化液回流体积比150%的设... 为了解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农村污水处理的效果,采用快速排泥法对MBBR一体化设备进行中试。结果表明,设备启动16 d后处理效果稳定,挂膜完成。在进水体积流量10 m3/d,水力停留时间8 h、气水体积比3:1、硝化液回流体积比150%的设计工况下,设备对COD、NH3-N、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40%、82.55%、81.08%和44.64%。设备对NH3-N的去除率随着气水比的增大而增大,而对TN的去除率先增大而后减小,在气水体积比为5:1时去除率为佳,NH3-N、TN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82.55%和46.59%;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大,设备对TN的去除率先增大而后减小,在回流体积比为200%时,TN的去除率可达56.07%。研究结果可为MBBR的工程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 MBBR 气水比 硝化回流比 中试
下载PDF
填料型A^2/O工艺污水处理及反硝化除磷效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意 熊峰 +2 位作者 张洪 李永峰 任南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0-2026,共7页
填料型A^2/O工艺是在A^2/O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向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中投加醛化纤维式组合填料,将传统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组成一套脱氮除磷的新系统,文章对填料型A^2/O工艺与传统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填料型A^2/O工艺是在A^2/O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向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中投加醛化纤维式组合填料,将传统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组成一套脱氮除磷的新系统,文章对填料型A^2/O工艺与传统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以及对该复合式工艺在不同硝化液回流比下反硝化除磷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填料型A^2/O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要优于传统A^2/O工艺,分别使COD和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2.5%和93.1%.试验通过增加硝化液回流比的措施使得反硝化聚磷菌在填料上富集程度增大,当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缺氧池的NO-3-N浓度为3.03 mg·L^(-1),吸磷量最大为26.28 mg·L^(-1),胞内聚合物PHB代谢活性最好,利用率最高为1.32 g·g^(-1)·L^(-1).体现了填料型A^2/O工艺具有显著的反硝化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组合填料 硝化回流比 硝化除磷
原文传递
4级串联式斜板生物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月芳 冯惠敏 +2 位作者 张宇琪 陈佩佩 刘铮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以4级串联式斜板生物滤池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体处理设备,考察了在处理过程中不同硝化液回流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为深入了解这一生物处理过程,对A-(A/O)_(1)-(A/O)_(2)-(A/O)_(3)这一处理系统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当最佳硝... 以4级串联式斜板生物滤池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体处理设备,考察了在处理过程中不同硝化液回流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为深入了解这一生物处理过程,对A-(A/O)_(1)-(A/O)_(2)-(A/O)_(3)这一处理系统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当最佳硝化液回流比为100%时,污染物去除率最高,此时COD、NH_(3)-N、TN、TP和SS的出水浓度优于浙江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973-2015)一级标准。对该处理系统不同处理池微生物组成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池内微生物种类丰富,以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包括硝化菌、反硝化菌及聚磷菌,各生物膜样品细菌组成具有相似性,但更大程度上表现出差异性,各处理池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此外,该系统操作简便、无辅助药剂添加,运行成本主要来自曝气泵和硝化液回流泵的电耗费用,这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板生物滤池 聚氨酯海绵填料 硝化回流比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A/O摇动床石化废水生物脱氮 被引量:7
20
作者 石利军 荀钰娴 +3 位作者 杨凤林 张兴文 王旭江 古川宪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摇动床反应器是由日本NET株式会社研发的一种新型的附着生长污水处理工艺,本文将A/O法应用到摇动床反应器中,研究了A/O摇动床对石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效果,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和进水负荷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O摇动床... 摇动床反应器是由日本NET株式会社研发的一种新型的附着生长污水处理工艺,本文将A/O法应用到摇动床反应器中,研究了A/O摇动床对石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效果,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和进水负荷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O摇动床对石化废水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在进水COD浓度、NH4^+-N浓度、硝化液回流比和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00-600mg·L^-1、20~40mg·L^-1、2.5和26.1h时,出水COD、NH4^+-N和TN浓度小于40mg·L^-1、1.0mg·L^-1、7.0mg·L^-1。COD击除率、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分别达到90%、95%和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法 生物脱氮 摇动床反应器 硝化回流比 进水负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