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样化联系空间与集群发展:基于“中观轨迹”的演化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吴磊 张可云 李贵才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81,共11页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理论,探讨集群的本质、空间内涵及其知识驱动的共同演化。从本质上看,集群是基于联系与结构的"知识共同体";集群空间则是包括"多样化"和"联系"的多样化联系空间,其实质是集群获取外部知...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理论,探讨集群的本质、空间内涵及其知识驱动的共同演化。从本质上看,集群是基于联系与结构的"知识共同体";集群空间则是包括"多样化"和"联系"的多样化联系空间,其实质是集群获取外部知识的源泉。而基于"中观轨迹"的集群发展,是包括创新、选择和反馈以及空间过程与机制的新奇创生与知识生成的过程,表现为中观层面的起源、采用和保留三个阶段,也即知识是在集群网络结构与多样化联系空间的相互作用中被创造、选择、采用并且被保留下来,从而成为集群的共同知识和组织惯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共同体 多样化联系空间 中观轨迹 知识成长
下载PDF
知识的历时性传播、共时性传播与中国知识的成长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104,共12页
当今,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中国知识成长的目标诉求,是中国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的当务之急。任何知识的生产和创新都离不开两种知识,即历时性知识和共时性知识。历时性知识是知识成长的历史基础,而共时性知识则是知识成长的生命... 当今,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中国知识成长的目标诉求,是中国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的当务之急。任何知识的生产和创新都离不开两种知识,即历时性知识和共时性知识。历时性知识是知识成长的历史基础,而共时性知识则是知识成长的生命力所在。不过,知识的历时性传播往往会因各种原因产生知识“遗漏”或被主动抛弃,使历时性知识事实上存在着一个历史淘汰的过程。知识的共时性传播则会在现代政治框架下受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隔离,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政治价值是可以在世界通约的。这也意味着不同的民族、国家无论是民族知识、国家知识都必然有其特殊性和特色性。然而,历时性传播在知识成长中必须克服路径依赖,而共时性传播则要避免自我封闭。另外,知识成长的根本动力在于知识生产者的知识伦理、知识规范,以及在这二者规训之下的社会实践。这三者将助推知识创新,原创性的知识则决定了知识成长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时性传播 共时性传播 中国知识 知识成长
下载PDF
基于知识成长的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龙勇 王姝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8-140,共3页
企业成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但究其本源是由企业内部知识状态决定的。文章在知识成长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知识状态的内涵和企业成长的微观机理,阐释了企业知识状态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成长机制模型,从促... 企业成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但究其本源是由企业内部知识状态决定的。文章在知识成长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知识状态的内涵和企业成长的微观机理,阐释了企业知识状态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成长机制模型,从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两个方面揭示了企业成长过程,并为实现企业持续健康成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成长 知识状态 企业成长
下载PDF
基于知识成长模式和DEA方法的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宇辉 徐建锁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3,共4页
通过对知识成长机制的分析,在原有知识成长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成长模式;对知识成长抑制环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DEA理论和方法,发现知识链内部致使知识管理难度存在的主要环节,提出了知识管理策略,为企业知识管理活... 通过对知识成长机制的分析,在原有知识成长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成长模式;对知识成长抑制环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DEA理论和方法,发现知识链内部致使知识管理难度存在的主要环节,提出了知识管理策略,为企业知识管理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成长 DEA 数据包络分析 知识管理
下载PDF
引进与反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成长
5
作者 胡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102-113,共12页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任务,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时代使命。不过,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绝不是仅仅靠摆脱“学徒状态”并进行“自我主张”就能完成。实际上,自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传到中国来以后,中国学术...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任务,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时代使命。不过,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绝不是仅仅靠摆脱“学徒状态”并进行“自我主张”就能完成。实际上,自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传到中国来以后,中国学术界最开始是积极引进和接受的,但很快就进行反思。尽管知识分子和学术界没有像欧洲思想界那样对他们自己的传统思想一直都在反思和批判,因而才在反思与批判中逐渐构筑起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但从严复、梁启超等一直到当今学术界,对西方学说的反思是比较深刻的,反倒是中国历代学者很少对中国自己的学术传统有一种很好的反思,而这种反思正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成长的必要路径。另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时代任务不仅要本土化,而且还要再世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体系 知识成长 时代任务
下载PDF
市场经济复杂性的应对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厚廷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市场经济具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复杂性,且这种复杂性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市场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能在多大程度上建立起应对市场经济复杂性的机制体系,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努力方向自然蕴含其中。个人利益是市场经济的本源,社会... 市场经济具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复杂性,且这种复杂性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市场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能在多大程度上建立起应对市场经济复杂性的机制体系,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努力方向自然蕴含其中。个人利益是市场经济的本源,社会利益是市场经济的深化和扩展;不确定性通过经济主体尽可能追求确定性的努力而降低,各类"冗余"性安排使社会具有更大的主动权;经济主体及其行为是动态均衡的微观基础,借助社会性力量可以实现短期和长期的均衡;知识的利用、传递、整合和扩展通过一系列社会形式实现,由此增加了应对市场经济复杂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利益协调 可控性 动态均衡 知识成长
下载PDF
在线数字音频企业的知识价值研究
7
作者 张永军 《科技传播》 2020年第4期99-101,共3页
在工业化社会向知识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企业完全采用成本领先、标岐立异和目标集聚这几种竞争战略已经行不通了,顾客从传统的客户变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客户购买满意度变成了用户价值体验,顾客忠诚度变成了用户黏性,用户口碑在网络... 在工业化社会向知识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企业完全采用成本领先、标岐立异和目标集聚这几种竞争战略已经行不通了,顾客从传统的客户变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客户购买满意度变成了用户价值体验,顾客忠诚度变成了用户黏性,用户口碑在网络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急剧增加,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应用日益重要,专业技术知识深受跨界融合创新的冲击。文章就在线数字音频企业的知识价值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数字音频企业 知识价值 知识成长
下载PDF
基于知识成长模式的知识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雪松 徐建锁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7,80,共4页
通过对知识成长机制的分析 ,在原有的知识成长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成长模式 ,使知识成长模式更加完善 ;通过对知识成长抑制环路的分析 ,提出了一定的知识管理策略 。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成长模式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管理学
下载PDF
用户画像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丽 谭凯波 黄云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21年第10期66-72,共7页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际调查发现,用户画像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因未对用户兴趣习惯等进行辨识而导致过度服务的问题;因单纯注重用户对服务的采纳程度导致知识服务“内卷”的问题;因忽视用户历史画像导致无法提供符合用户...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际调查发现,用户画像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因未对用户兴趣习惯等进行辨识而导致过度服务的问题;因单纯注重用户对服务的采纳程度导致知识服务“内卷”的问题;因忽视用户历史画像导致无法提供符合用户成长规律的服务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标签辨识、标签关联和标签演化分析,实现服务分级、服务迁移和服务拓展,通过多路反馈优化服务评价,以有效改善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 服务迁移 知识成长服务
下载PDF
企业知识成长曲线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永军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7,共6页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探讨企业成长曲线的问题。这需要对企业知识进行新的分类,并据此对企业的3个成长阶段进行重新定义。文章对上述3阶段中各阶段的特点,以及企业需采取的经营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以我国 VCD/DVD 行业的演变过程为...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探讨企业成长曲线的问题。这需要对企业知识进行新的分类,并据此对企业的3个成长阶段进行重新定义。文章对上述3阶段中各阶段的特点,以及企业需采取的经营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以我国 VCD/DVD 行业的演变过程为例对上述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寿命周期 知识管理 知识成长曲线 规则类知识
原文传递
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名牌战略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建锁 赵光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0,共3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面临的新情况和知识成长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品牌发展的软结构模型,并指出了创出名牌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名牌发展战略的系统方案及其软结构模型,为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准则。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名牌战略 知识管理 知识成长模式
下载PDF
企业知识成长理论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永军 陈凯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6-97,共2页
本文从两方面探讨了企业知识成长问题:一是知识的个人化和结构化,二是知识的显性化和隐性化。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归纳出企业知识成长的四种模式:专家化成长、规模化成长、结构化成长和普及化成长,并进而提出了企业知识成长理论模型。该... 本文从两方面探讨了企业知识成长问题:一是知识的个人化和结构化,二是知识的显性化和隐性化。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归纳出企业知识成长的四种模式:专家化成长、规模化成长、结构化成长和普及化成长,并进而提出了企业知识成长理论模型。该模型的提出,将为后续的知识管理和知识价值化研究提供理论前提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知识管理 知识成长模式
下载PDF
我国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方琳瑜 宋伟 姚远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9-1176,共8页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正面临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考验,有效获取并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模型,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正面临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考验,有效获取并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模型,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种成长机制,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速度和成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 系统论 自组织机制 外部环境作用机制 他组织机制
下载PDF
基于企业层面的知识型员工成长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兴国 李兴友 《软科学》 CSSCI 2005年第6期76-78,共3页
根据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及其特点,将知识型员工成长划分为两个层面:个人层面和企业层面,并提出了企业构建知识型员工成长体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知识型员工成长 职业生涯设计 企业层面
下载PDF
论扎拉嘎胡《红路》中“知识分子”的革命成长叙事
15
作者 李硕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51-54,134,共5页
《红路》是少数民族文学在"十七年"间唯一一部描写知识分子成长为主题的作品,其以内蒙古工业专科学校学生会主席——胡格吉勒吐矛盾复杂的精神成长为主线。然而,他的成长路线相较于一般"知识分子"革命成长叙事的范... 《红路》是少数民族文学在"十七年"间唯一一部描写知识分子成长为主题的作品,其以内蒙古工业专科学校学生会主席——胡格吉勒吐矛盾复杂的精神成长为主线。然而,他的成长路线相较于一般"知识分子"革命成长叙事的范本,又显现了相当意味的独特性,体现在主人公胡格吉勒吐逐步成长的方式、内容,以及纠缠于其中的爱情叙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路》 知识分子成长 国族意识 爱情叙事
下载PDF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学习与学生成长教育结合的探究
16
作者 李建立 《内蒙古教育(B)》 2018年第3期111-112,共2页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知识学习与学生成长教育相结合”(以下简称“知识学习与成长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可利用物质世界存在的自然规律,采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材施教、合作学习、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革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知识学习与学生成长教育相结合”(以下简称“知识学习与成长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可利用物质世界存在的自然规律,采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材施教、合作学习、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革新评价方式等策略。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体会到人生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学习习惯 知识学习与成长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