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大学的分层与管理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29
1
作者 宣勇 鲍健强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55,共4页
大学是从事知识劳动的社会机构。由于大学的组织目标与价值取向不同,现代大学已形成三种不同层次的组织: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大学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不同的。充分认识大学的差异性,对于不同... 大学是从事知识劳动的社会机构。由于大学的组织目标与价值取向不同,现代大学已形成三种不同层次的组织: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大学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不同的。充分认识大学的差异性,对于不同大学的科学定位和管理模式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劳动 大学层次 组织目标 价值取向 管理模式
原文传递
知识经济与终身教育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乃林 孙孔懿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30,共5页
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终身教育不仅在国际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各国政府改革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而且必将成为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挑战的最好应答和最佳选择。为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加强对知识经济与终身教育互动关系的研究,以... 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终身教育不仅在国际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各国政府改革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而且必将成为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挑战的最好应答和最佳选择。为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加强对知识经济与终身教育互动关系的研究,以利抓住机遇,促进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 劳动 知识创新 创造性思维 成人教育 知识劳动 科学文化素质 学校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
原文传递
知识劳动中的文化资本重塑——以E互联网公司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梁萌 《社会发展研究》 2015年第1期64-85,244,共23页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知识工人的数量、范畴和特点已产生诸多变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信息社会的知识工人是具有文化资本的劳动者。本文主要关注知识劳动场域中知识劳动者及其文化资本被重塑的过程和意义。知识工人从教育中获得的原初文...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知识工人的数量、范畴和特点已产生诸多变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信息社会的知识工人是具有文化资本的劳动者。本文主要关注知识劳动场域中知识劳动者及其文化资本被重塑的过程和意义。知识工人从教育中获得的原初文化资本在劳动场域中被重塑,以作为支撑知识生产过程的意识形态基础。通过概念认同、案例化机制,企业组织建构了重塑过程中的话语权、合法性,最终通过绩效评估的量化机制直接影响劳动行为本身。文化资本重塑保证了创新性知识生产的进行,同时也因其中所裹挟的个人主义、科层等级等因素导致了生产中部分问题的产生,因而知识工人的文化资本既是知识劳动中的核心要素,也是资方管理控制的主要维度。在理论上,知识劳动场域中意识形态形成机制的复杂化,对劳动过程理论在工业生产中形成的传统判断构成了挑战,将技术变迁、文化两个维度加入相关研究框架中,是进一步理解知识劳动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工人 知识劳动 信息产业 劳动过程 文化资本
原文传递
关于建立“国家职业教育局”的建议 被引量:20
4
作者 姜大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92-93,共2页
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个性发展的动力源,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态势.要占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我国经济必须从外延型向内涵型;从熟练劳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向知... 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个性发展的动力源,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态势.要占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我国经济必须从外延型向内涵型;从熟练劳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劳动和高附加值的技术推动型:从过于依靠外需拉动的速度型向内外需协调拉动的高质量型:从过于依靠投资拉动的速度型向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速度和效益有机结合的内生增长型:从高能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向为更有效利用资源、环境得到更好保护的经济发展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核心竞争力 职业教育 教育局 经济发展 投资拉动 高附加值 知识劳动 劳动密集型
下载PDF
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知识劳动的性质与内涵建设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重涵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2-238,共7页
文章用社会劳动理论为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提供学理性解释框架。知识劳动依然是应用型高校实现社会功能的本质和基本手段。学术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在知识劳动的性质和重心上存在重大的类型差异,前者主要以陈述性、命题性知识为劳... 文章用社会劳动理论为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提供学理性解释框架。知识劳动依然是应用型高校实现社会功能的本质和基本手段。学术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在知识劳动的性质和重心上存在重大的类型差异,前者主要以陈述性、命题性知识为劳动资料,后者偏重程序性知识和实践隐性知识的传承,以及应用知识"寻找马上可以付诸实施的问题解决方案(产品设计和革新方案)"。程序性知识的来源(传承程序性知识的劳动分工)有两个维度: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特性的强弱、企业的实践能力培养参与程度。知识劳动及其劳动分工的这些特点,带来在知识劳动形态、专业划分、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构成、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国际化交流等方面的内涵建设诸多特点。从这个意义上,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是一项高难度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劳动 知识类型 程序性知识 地方高校 应用型高校 高校转型 内涵建设
原文传递
德国青年的过渡与就业 被引量:8
6
作者 瓦尔特·R·海因茨 凤兮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1年第2期37-46,共10页
在1990年代,由于文化的现代化,工作岗位不断失去稳定性,青年过渡时期的时机选择和为时长短已经多样化。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VET)的“双重体制”特别受到全球化和劳动力市场开放的压力。尽管经济状况动荡不安,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 在1990年代,由于文化的现代化,工作岗位不断失去稳定性,青年过渡时期的时机选择和为时长短已经多样化。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VET)的“双重体制”特别受到全球化和劳动力市场开放的压力。尽管经济状况动荡不安,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特征一直被维持下来。技能培训的道路仍然为多数人所接受———大群中等学校毕业生中2/3的人依旧走这条途径。这条路继续为他们提供标准的就业资历以及社会化的环境。尽管它在社会平等上、在适应技术和工作的变化上步伐缓慢,但它还是为社会提供了一支有技能的劳动大军,把青年失业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就未来而言,只要改革培训制度、保持从教育到就业之间那条“高技能”道路,则“左翼现代化派”提高技能的战略将仍是可行的。对青年过渡时期的研究,应把结构分析与对规章体制、过渡途径以及个人主动性的研究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知识劳动 国际经济竞争 德国 转型 培训 技术能力 离校 终生教育 职业教育
原文传递
知识/劳动、青年与性别政治——重读《人生》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丽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33,共10页
路遥的《人生》以青年人的自我奋斗悲剧及其爱情生活的内在矛盾为主体,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一系列变迁:公领域的溃败与私领域的利益化,知识逻辑取代劳动乌托邦再度重返历史舞台,阶层固化导致青年人遭遇向上流动的天花板,性... 路遥的《人生》以青年人的自我奋斗悲剧及其爱情生活的内在矛盾为主体,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一系列变迁:公领域的溃败与私领域的利益化,知识逻辑取代劳动乌托邦再度重返历史舞台,阶层固化导致青年人遭遇向上流动的天花板,性别政治参与了阶层分化的历史逻辑合法性的建构……在书写这一历史变迁的过程中,路遥复原了两个三十年的巨大转折在公领域和私领域同时给青年一代带来的挑战,并且探索了一种有限的现实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劳动 青年 性别政治
原文传递
知识劳动引论 被引量:7
8
作者 倪学鑫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6,共6页
当今世界最具深远影响的历史性变化,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劳动日益转变为知识劳动。本文以基本劳动形态的视角和宏观历史时代的视阈对知识劳动进行考察研究,认为:知识活动转变为人的基本劳动形态和人类活动围绕的中心,是正在到来的知识时代... 当今世界最具深远影响的历史性变化,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劳动日益转变为知识劳动。本文以基本劳动形态的视角和宏观历史时代的视阈对知识劳动进行考察研究,认为:知识活动转变为人的基本劳动形态和人类活动围绕的中心,是正在到来的知识时代不同于几千年物质生产时代的核心规定和标志;知识劳动不同于直接劳动的性质,已经并将继续造就新时代不同以往的经济社会现象。但是,由于知识劳动研究尚未实质性开展,与知识时代有关的似是而非的观点十分流行。必须建立科学的知识劳动基础理论,才能使相关的理论沿着科学轨道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劳动 知识资本” 基本劳动形态 宏观历史时代 知识时代 社会知识 社会智力 价值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需要有新的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泽荣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39,共4页
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代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现代经济中价值已由靠体力劳动创造转变为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创造的事实,从而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决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需要相应转变,同时本文还具体研究了服务劳动、信息... 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代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现代经济中价值已由靠体力劳动创造转变为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创造的事实,从而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决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需要相应转变,同时本文还具体研究了服务劳动、信息劳动、知识劳动如何创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脑力劳动 知识经济 服务劳动 信息劳动 知识劳动 发展
下载PDF
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与体制创新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炼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着商品市场观念淡薄、资本市场观念缺乏及“八重八轻”问题。要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软环境 ,就必须树立新观念 ,深化体制改革 ,加强体制创新 ,处理好“八重八轻”问题。
关键词 投资软环境 体制创新 资本市场 西部地区 体制改革 国有资本 民营资本 外资利用 人力资本 知识劳动 价值
下载PDF
数字劳动如何成为劳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数字劳动概念的辨析
11
作者 池忠军 张晓晶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3,共13页
数字劳动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创新概念,和受众商品、免费劳动、非物质劳动、玩劳动等易混同的概念群一起进入国内视界,传入后其迅速吸引了国内学者关注,数字商品、数字必要劳动、数字剩余劳动、数字剩余价值等新概念也接连出现,数... 数字劳动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创新概念,和受众商品、免费劳动、非物质劳动、玩劳动等易混同的概念群一起进入国内视界,传入后其迅速吸引了国内学者关注,数字商品、数字必要劳动、数字剩余劳动、数字剩余价值等新概念也接连出现,数字劳动相关研究成为学界热点。然而,面对资本与数字技术耦合下的信息化资本主义,我们不能简单地在来自西方的数字劳动理论后面“接着说”,而是要在理论喧嚣之后回头进行“冷思考”,横向剖析数字劳动、非物质劳动概念的发展史与内涵,纵向深入传播政治经济学和自治社会主义各自的理论目的与论证理路,这样才能达到对数字劳动概念“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彻底理解。深入概念史演进可以发现,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意大利自治社会主义面对资本进入人们生产领域之外的情感、休闲和娱乐生活,共同选择了“回到马克思”,即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核心范畴构建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最终结果是因误解或曲解马克思的核心概念而偏离唯物史观。总的来说,在传播政治经济学和自治社会主义理论中,马克思核心概念出场的背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根本退场。真正的“回到马克思”,需要从“生产力总和”决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上来审视数字劳动难题,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科学技术生产力与知识劳动是揭示数字劳动属性、内涵与本质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非物质劳动 福克斯 科学技术生产力 知识劳动 劳动异化
下载PDF
深化认识劳动价值理论 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被引量:3
12
作者 厉无畏 郭时征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27,16,共4页
关键词 劳动价值理论 收入分配制度 知识劳动 物化劳动 制度改革
原文传递
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明 吴佩琳 乔健生 《生产力研究》 CSSCI 2002年第3期67-70,共4页
本文在第一部分概述了马克思的经典劳动价值论的精髓 ;第二部分指出马克思的经典劳动价值论为现代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是现代知识经济思想的主要奠基人 ;第三部分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 经典劳动价值论 现代劳动价值论 劳动实体 知识劳动 社会价值 知识经济 马克思 知识劳动
下载PDF
论当代活劳动形式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永正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0,共7页
当代活劳动形式是当下理解活劳动形成价值的基础。生产工具的性质是活劳动形式的决定因素。依据生产工具的性质的根本区别,人类生产活动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生产力时代:手工工具时代、机器时代、智能自动化生产体系时代;与之相应,在人类... 当代活劳动形式是当下理解活劳动形成价值的基础。生产工具的性质是活劳动形式的决定因素。依据生产工具的性质的根本区别,人类生产活动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生产力时代:手工工具时代、机器时代、智能自动化生产体系时代;与之相应,在人类劳动史上依次出现三种占主导地位的活劳动形式:手工劳动、机器劳动、知识劳动。当代生产工具的性质是信息化和智能化。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使生产工具发生了从代替人的技能向模拟人的智能的根本转变,导致机器的否定和智能自动化生产体系的诞生。智慧支配智能决定了当代活劳动形式在本质上是知识劳动。作为当代活劳动的主导形式的知识劳动有两种类型:前端为后端提供的知识服务和人对人提供的知识服务,前者是当代物质产品的主要价值源泉,后者形成泛文化产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活劳动形式 知识劳动 生产工具 人工智能 智能自动化
下载PDF
“致富梦”与“青春饭”:互联网“大厂”青年的不稳定工作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霞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2,78,共10页
本研究通过对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劳动管理制度和从业青年的工作经历的调查发现,工作的不稳定性不只是节约劳动成本、提升用工灵活性的灵活雇佣策略产生的后果,也是控制知识劳动的重要机制。互联网企业的相对绩效考核和“优胜劣汰”的劳动... 本研究通过对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劳动管理制度和从业青年的工作经历的调查发现,工作的不稳定性不只是节约劳动成本、提升用工灵活性的灵活雇佣策略产生的后果,也是控制知识劳动的重要机制。互联网企业的相对绩效考核和“优胜劣汰”的劳动赏罚制度构成了一种新型内部劳动力市场,即“莫比乌斯环形”劳动力市场。在缺乏工作保障和资历存在高贬值风险的“莫比乌斯环形”劳动力市场,“优胜劣汰”的劳动回报制度使工作岗位兼具“致富梦”和“青春饭”的两极化属性。互联网“大厂”青年被卷入无止境的绩效竞争中,在追逐“致富梦”和担忧工作沦为“青春饭”的双重驱动下自主提升劳动效能。不稳定性构成驱动知识劳动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 “莫比乌斯环形”劳动力市场 知识劳动 自我控制 互联网“大厂”青年
下载PDF
信息时代的劳动之我见——兼评非物质劳动思想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永正 《桂海论丛》 2013年第5期48-53,2,共6页
西方左翼的非物质劳动思想不能从本质上反映信息时代的劳动,因为它与生产工具的性质无关。曼纽尔·卡斯特提出了以网络化为特点的"信息化范式的劳动",但忽视了人工智能对劳动的影响。在信息时代的智能化台阶上,劳动工具... 西方左翼的非物质劳动思想不能从本质上反映信息时代的劳动,因为它与生产工具的性质无关。曼纽尔·卡斯特提出了以网络化为特点的"信息化范式的劳动",但忽视了人工智能对劳动的影响。在信息时代的智能化台阶上,劳动工具由机器演进为智能自动化生产体系,从而使得直接生产过程分裂为生产前端和生产后端两部分。信息时代的劳动在本质上是知识劳动,主要表现为两种知识性服务,一是前端为后端提供服务,二是人对人提供服务,二者构成信息时代的劳动的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的劳动 生产工具 非物质劳动 知识劳动 智能自动化生产体系
下载PDF
终身教育 知识经济成功之本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加桢 《继续教育》 1999年第4期16-17,共2页
知识经济是发达国家进人后工业时代经济社会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向,是继工业文明以后又一次深刻的变革,它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对于离工业化尚有一段距离的中国。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社会 学习化社会 发达国 知识劳动 教学内容 克林顿 后工业时代 成功之本
下载PDF
劳动形态论与劳动价值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玉长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劳动形态论 劳动价值论 非物质生产劳动 知识劳动 社会生产力 劳动形态
原文传递
知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领进 刘玉国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21,共2页
知识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是人类一般社会劳动的凝结,因而知识本身具有价值。同时人们通过知识劳动又可以把知识运用到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活劳动即提供的知识劳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知识劳动又将知识中含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所以知... 知识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是人类一般社会劳动的凝结,因而知识本身具有价值。同时人们通过知识劳动又可以把知识运用到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活劳动即提供的知识劳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知识劳动又将知识中含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所以知识劳动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知识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知识价值的创造甚至要超过后者,因为价值实现了才能说价值的创造具有意义。从经济主体而言,价值实现是进行价值再创造的条件。知识也同物质产品一样,它的价值也需要实现,以实现知识的成长、传播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劳动 知识价值 价值实现机制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边际收益
下载PDF
知识价值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一兵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4年第6期11-15,共5页
知识是人类劳动和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和不断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把它称为“最可靠的财富形态”,“既是财富的产物,又是财富的生产者”。 知识具有两种普遍属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科学性是指知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知识是人类劳动和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和不断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把它称为“最可靠的财富形态”,“既是财富的产物,又是财富的生产者”。 知识具有两种普遍属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科学性是指知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性质、关系和规律,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价值性是指知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的利益和需要。知识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两种不同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价值论 知识生产者 价值性 使用价值 物化劳动 劳动的价值 知识劳动 劳动 知识产品 复杂劳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