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41通过微小RNA-181d-5p靶向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A2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杨 王刚 +3 位作者 陈侠 张云志 秋彤 高飞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641(LINC00641)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特征,探讨LINC00641通过微小RNA-181 d-5p(miR-181 d-5p)/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A2(EIF4A2)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宫颈癌Hela细胞株,建立空白对...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641(LINC00641)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特征,探讨LINC00641通过微小RNA-181 d-5p(miR-181 d-5p)/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A2(EIF4A2)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宫颈癌Hela细胞株,建立空白对照组,构建转染pc-DNA3.1的无关序列组、转染pc-DNA3.1-LINC00641的pc-DNA-LINC00641组、转染pc-DNA3.1-LINC00641-siRNA的si-LINC00641组,转染miR-181 d-5p inhibitor的miR-181 d-5p inhibitor组、转染miR-181 d-5p mimic的miR-181 d-5p mimic组、转染siRNA-EIF4A2的si-EIF4A2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LINC00641和miR-181 d-5p、miR-181 d-5p、EIF4A2的靶向关系。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45例宫颈鳞癌且未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留取其术后肿瘤组织(宫颈鳞癌组织)。另选取45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且经病理确诊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留取其宫颈组织(慢性宫颈炎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LINC00641和miR-181 d-5p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IF4A2和Ki67的表达,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生物信息分析显示,LINC00641与miR-181 d-5p、miR-181 d-5p、EIF4A2具有可能的结合位点。与空白对照组和无关序列组比较,pc-DNA-LINC00641组、miR-181 d-5p mimic组、si-EIF4A2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si-LINC00641组、miR-181 d-5p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LINC00641与miR-181 d-5p、miR-181 d-5p、EIF4A2具有靶向关系。挽救实验显示,沉默EIF4A2可部分逆转沉默LINC00641和沉默miR-181 d-5p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与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宫颈鳞癌组织中LINC00641、miR-181 d-5p低表达,EIF4A2高表达(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INC00641与miR-181 d-5p、EIF4A2、Ki67呈正相关性,miR-181 d-5p与EIF4A2呈负相关性。结论LINC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41 宫颈癌 增殖 微小RNA-181 d-5p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A2 调控
下载PDF
转eIF-5A及其修饰酶DHS基因选育作物新品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梁霆 王雷 +2 位作者 李丽莉 赵金海 杨志兴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1,共4页
概述eIF-5A和DHS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脱羧腐胺赖氨酸合酶(deoxyhypusine synthase,DHS)广泛分布在微生物、植物、动物的细胞中,同时参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5A(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5A)的蛋白质合成及其延伸与折叠和翻... 概述eIF-5A和DHS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脱羧腐胺赖氨酸合酶(deoxyhypusine synthase,DHS)广泛分布在微生物、植物、动物的细胞中,同时参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5A(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5A)的蛋白质合成及其延伸与折叠和翻译后修饰功能。可见eIF-5A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参与蛋白质翻译、合成蛋白质的延伸和折叠、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转化、mRNA的运输、降解、细胞衰老与凋亡等。而且eIF-5A是DHS的唯一底物,DHS的表达被抑制的植物表现为速生、抗逆性增强、种子的产量和植株增高,开花期与果实储存期延长的特征。转调控DHS和eIF-5A基因可能是一种农作物遗传育种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遗传改良 脱氧羧腐胺赖氨酸合酶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原文传递
胆管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子沛 朱瑾 +2 位作者 周金莲 熊燕 王曙光 《消化外科》 CSCD 2005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 探讨在胆管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 9)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2例胆管癌组织及8例...  目的 探讨在胆管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 9)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2例胆管癌组织及8例正常胆管组织中 eIF4E和 MMP 9 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 62 例胆管癌组织中 eIF4E和 MMP 9 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100%和 82. 3%,二者的表达具有正相关,而正常胆管组织无 eIF4E 和 MMP -9 表达。eIF4E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手术方式和有无浸润转移明显相关。MMP -9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手术方式无明显相关,但与有无浸润转移明显相关。结论 过度表达的 eIF4E和 MMP- 9 是胆管癌恶性改变及判断其恶性程度的分子标志,并在胆管癌的侵袭和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胆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IF4E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波 朱成楚 +3 位作者 陈保富 章霞 叶敏华 林爱芬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132-1135,共4页
背景与目的以往研究表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与恶性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IF4E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背景与目的以往研究表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与恶性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IF4E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70例NSCLC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以19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肺组织为对照,均采用En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eIF4E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表达率;eIF4E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高于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率;eIF4E在低分化组中阳性表达率高于在中高分化组中表达率。eIF4E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吸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IF4E在NSCLC中有较高的表达率,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NSCLC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可能与eIF4E相关,eIF4E有可能作为肺癌新的标志物以及评估肺癌进展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elF4E与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曹世姣 张广亮 +2 位作者 喻芳 叶柳青 夏伟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背景与目的: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是蛋白翻译过程中的调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eIF4E及VEGF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肿瘤... 背景与目的: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是蛋白翻译过程中的调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eIF4E及VEGF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eIF4E及VEGF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IF4E与VEGF在27例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EA)、16例Ⅱ型子宫内膜癌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IF4E在Ⅰ型及Ⅱ型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MVD值分别为0.18±0.05和0.20±0.07(P=0.224),两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VEGF在Ⅰ型及Ⅱ型子宫内膜癌表达的MVD值分别为0.16±0.06和0.18±0.07(P=0.387),两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eIF4E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VEGF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eIF4E及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01)。结论:eIF4E及VEGF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可初步考虑作为子宫内膜癌恶性改变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双宝 韩英鹏 +1 位作者 李明 李文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6-160,共5页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真菌、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研究发现其不仅仅在部分蛋白质翻译起始中发挥作用,还在人体癌症发生、促进动植物细胞增殖、细胞衰老和死亡以及一些植物环境胁迫应答等方面都有一定...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真菌、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研究发现其不仅仅在部分蛋白质翻译起始中发挥作用,还在人体癌症发生、促进动植物细胞增殖、细胞衰老和死亡以及一些植物环境胁迫应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研究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的功能,对其生产实践中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 DHS 基因功能
下载PDF
eIF4E和VEGF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晓丽 何跃东 +2 位作者 黄娟 李林 杨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1例宫颈癌及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eIF4E和VEGF的表达,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例宫颈癌...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1例宫颈癌及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eIF4E和VEGF的表达,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例宫颈癌组织中eIF4E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和66.7%,二者的表达具有正相关(r=0.365,P=0.008),而慢性宫颈炎组织无eIF4E和VEGF表达。eIF4E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和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浸润转移、临床期别明显相关。V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但与有无浸润转移及临床期别明显相关。结论过度表达的eIF4E和VEGF是宫颈癌恶变及判断其恶性程度的分子标志,并在宫颈癌的侵袭和转移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宫颈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和p53在舌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附84例检测报告 被引量:6
8
作者 燕王翔 陈丹 +3 位作者 雒静 张宁宁 丁学强 陈宇 《新医学》 2010年第11期724-72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IF4E)和p53在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84份舌鳞癌组织(舌癌组)、26份以舌白斑为代表的癌前病变组织(癌前病变组)、20份正常舌黏膜组织(正常对照组)的eIF4E、p53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IF4E)和p53在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84份舌鳞癌组织(舌癌组)、26份以舌白斑为代表的癌前病变组织(癌前病变组)、20份正常舌黏膜组织(正常对照组)的eIF4E、p53表达情况,并对eIF4E、p53表达变化趋势进行一致性分析及比较。结果:eIF4E在舌癌组、癌前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73%、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舌癌组、癌前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IF4E与p53表达变化趋势一致(r=0.491,P<0.05)。eIF4E在舌癌组和癌前病变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p53(P<0.01)。结论:舌癌组织和癌前病变组织的eIF4E和p53阳性表达率较高,两者可能与舌癌的发生有关,可能适用于舌鳞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P53
下载PDF
eIF4E与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万婕 吴人亮 周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4-767,共4页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例,滤泡型乳头状癌29例)、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上述病例的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IF4E与p-4EBP1的表达。结果在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乳头状癌中,eIF4E的阳性率分别为11.6%(10/86)、50.0%(10/20)和84.8%(56/66)(P<0.01);p-4EBP1的阳性率分别为8.1%(7/86)、40.0%(8/20)和66.7%(44/66)(P<0.01),并且p-4EBP1在滤泡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经典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P<0.01)。eIF4E在有腺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7%(29/30)和100.0%(29/29),分别高于无腺外侵袭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后者阳性率分别为75.0%(27/36)和73.0%(27/37)(P<0.05)。而p-4EBP1在这两组病例中的表达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和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相比,eIF4E和p-4EBP1在乳头状癌中存在过表达;eIF4E的过表达与乳头状癌的侵袭与转移关系密切,在乳头状癌的进展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下载PDF
eIF4E、p-eIF4E和Mcl-1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文艺 张丽婷 +2 位作者 郑志芳 朱世泽 王朝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0-365,共6页
目的研究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E)、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p-eIF4E)和髓样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实... 目的研究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E)、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p-eIF4E)和髓样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eIF4E和Mcl-1的mRNA表达量。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eIF4E、p-eIF4E和Mcl-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eIF4E的mRNA及蛋白质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380.4±0.450、1.230.4±0.230、5.400±0.450、5.4604±0.460和0.597.4±0.060、0.590.4±0.040、0.694.4±0.066、0.697.4±0.022。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eIF4E的蛋白质表达量为0.202.4±0.037、0.216±0.019、0.426±4±0.026、0.433.4±0.02y。Mcl-1的mRNA及蛋白质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510.4±0.660、1.400.4±0.530、6.650±0.850、7.2304±1.530和0.589.4±0.059、0.660.4±0.063、0.8704±0.118、0.914±0.064。病理性瘢痕组织中elFgE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Mcl-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增高,与正常皮肤、成熟癜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eIF4E的磷酸化程度高于正常皮肤和成熟瘢痕(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eIF4E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与Mcl-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IF4E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表达增高,磷酸化程度增高,p-eIF4E可能通过调节Mcl-1等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而促进癜痕组织中细胞的增生,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髓样细胞白血病-1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原文传递
eIF4E与肿瘤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晓琳 蔡洪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是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因子之一,可与mRNA的5′端帽子结构特异性结合,在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eIF4E的活性受自身磷酸化、翻译抑制蛋白...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是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因子之一,可与mRNA的5′端帽子结构特异性结合,在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eIF4E的活性受自身磷酸化、翻译抑制蛋白的磷酸化及核内因子等因素的调节。eIF4E高表达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目前已有一些以eIF4E为肿瘤治疗靶点的研究,如小分子干扰RNAs抑制eIF4E的表达、药物阻断AKT/mTOR或Raf/MEK/ERK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4EG1抑制帽依赖性翻译等,它们通过阻断eIF4E磷酸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总之,eIF4E有望成为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肿瘤 调控
下载PDF
eIF4E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孟晏 胡新荣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第1期83-85,共3页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而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发现,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密切关系。本文就eIF4E基因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现状给予综述。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肿瘤 转移
下载PDF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E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丽 黄娟 +1 位作者 李林 何跃东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787-788,共2页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EIF4E 基因表达调控 启动因子 结合蛋白 分子组成 结合作用 ATP酶
原文传递
eIF4E基因下调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宇 许惠玉 +2 位作者 邹宇 崔红霞 刘吉成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应用化学合成的siRNA干扰乳腺癌Bcap37细胞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factor 4E,eIF4E)的表达,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eIF4E基因的siRNA,转染人乳腺癌Bcap37细胞,采... 目的应用化学合成的siRNA干扰乳腺癌Bcap37细胞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factor 4E,eIF4E)的表达,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eIF4E基因的siRNA,转染人乳腺癌Bcap37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RT-PCR法检测转染前后Bcap37细胞中eIF4E蛋白和mRNA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AO/EB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酶标仪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eIF4E-siRNA-3#组细胞eIF4E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eIF4E-siRNA转染组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S期细胞比例相对减少,差异显著(P<0.05);转染eIF4E-siRNA可诱导细胞凋亡,caspase-3活性亦增强。结论 eIF4E-siRNA可下调eIF4E基因在乳腺癌Bcap3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细胞凋亡 BCAP37
下载PDF
eIF-4E、p5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慎秋 卫琴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2-513,516,共3页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eIF-4E、p53的表达,以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7例正常成人皮肤以及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eIF-4E、p53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表皮中eIF-4E、p53表达均为阴性。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eIF-4E、p53的表达,以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7例正常成人皮肤以及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eIF-4E、p53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表皮中eIF-4E、p53表达均为阴性。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8%和56.3%,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皮肤(P<0.05)。结论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eIF-4E、p53均可作为肿瘤标志物,且eIF-4E蛋白表达率高、特异性强,是一种更具潜质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P53
下载PDF
p-eIF4E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姣 郑军 范松青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是蛋白质翻译起始的关键因子,磷酸化eIF4E(p-eIF4E)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及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p-eIF4E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前列腺癌、淋巴瘤...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是蛋白质翻译起始的关键因子,磷酸化eIF4E(p-eIF4E)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及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p-eIF4E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前列腺癌、淋巴瘤以及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磷酸化 肿瘤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龙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060-2063,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 IF4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5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随机采集20例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e IF4E和VEGF在50例宫颈癌和2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 IF4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5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随机采集20例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e IF4E和VEGF在50例宫颈癌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有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e IF4E和VEGF阳性率均为15.00%,显著低于宫颈癌组织中e IF4E(50.00%)和VEGF(60.00%)的阳性率,e IF4E和VEGF的表达均与宫颈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和静脉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关系不大(P>0.05)。结论 e IF4E和VEGF参与宫颈癌组织细胞的分化、浸润和转移,促进肿瘤恶化和癌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组织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瘢痕疙瘩组织中miR-22-5p的表达及与eIF4E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荣坤 林简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组织中微小RNA-22-5p(miR-22-5p)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1例瘢痕疙瘩组织作为观察组,51例增生性瘢痕组织作为对照组,51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实时荧...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组织中微小RNA-22-5p(miR-22-5p)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1例瘢痕疙瘩组织作为观察组,51例增生性瘢痕组织作为对照组,51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三组中miR-22-5p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中eIF4E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miR-22-5p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2-5p的表达在不同病变最大径、增殖指数和有无家族史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性别、年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疙瘩中miR-22-5p与eIF4E呈负相关。结论:MiR-22-5p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下降,与临床及病理特征有关,miR-22-5p与eIF4E可能具有协同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微小RNA-22-5p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eIF4E在宫颈癌与CIN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治宁 李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776-778,I0001,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 IF4E)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 IF4E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手术治疗的HPV阳性的宫颈病变组(CINⅠ、CINⅡ、CINⅢ各10例)共30例及宫颈癌组30例作为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 IF4E)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 IF4E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手术治疗的HPV阳性的宫颈病变组(CINⅠ、CINⅡ、CINⅢ各10例)共30例及宫颈癌组3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的HPV阴性的正常宫颈上皮组织30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中e IF4E的表达。结果 e IF4E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无表达;在CINⅠ级组织中无表达,在CINⅡ级组织中偶有表达,阳性率30%;在CINⅢ级中高表达,阳性率70%,强阳性率10%;在宫颈癌组织中,无论是鳞癌还是腺癌均有强表达,阳性率100%,且其表达与宫颈癌期别呈正相关性,即:Ⅱ期组〉Ⅰ期组,Ⅲ~Ⅳ期组〉Ⅱ期组(P〈0.05)。e IF4E在低分化癌中染色灰度明显高于中分化及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 IF4E可能作为宫颈癌的预测肿瘤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IN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下载PDF
eIF4E与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忠辉 苏树英 《医学综述》 2008年第8期1178-1180,共3页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是最重要的翻译起始因子,在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eIF4E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与正常组织及良性肿瘤相比较,发现很多恶性肿瘤和肿瘤旁组织中eIF4E过度表达,并与肿...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是最重要的翻译起始因子,在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eIF4E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与正常组织及良性肿瘤相比较,发现很多恶性肿瘤和肿瘤旁组织中eIF4E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研究发现,eIF4E通过多方面调控恶性肿瘤相关mRNAs的翻译,包含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激活原癌基因、血管形成、增强自分泌、细胞存活、侵袭及与细胞外环境的交通。eIF4E与肿瘤的密切关系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了新思路,更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共同靶点和肿瘤发展与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肿瘤 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