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clin1和L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瘤芽”中的表达及其与颈淋巴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沛玲 王成 +4 位作者 梁建锋 罗罡 陈冠辉 李文清 侯劲松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255-261,共7页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瘤芽”的自噬活性变化及其与颈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4例口腔鳞癌组织及“瘤芽”中自噬启动基因Beclin1和自噬标记蛋白LC3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表达与颈淋巴转移...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瘤芽”的自噬活性变化及其与颈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4例口腔鳞癌组织及“瘤芽”中自噬启动基因Beclin1和自噬标记蛋白LC3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表达与颈淋巴转移的关系。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之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Beclin1和LC3在癌旁非肿瘤上皮、癌组织和“瘤芽”中的表达呈递减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颈淋巴结转移和无颈淋巴结转移口腔鳞癌“瘤芽”的LC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瘤芽”中Beclin1和LC3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颈淋巴转移率较高;在TNM分期中,Ⅲ~Ⅳ期口腔鳞癌“瘤芽”的LC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Ⅰ~Ⅱ期口腔鳞癌“瘤芽”(P=0.002);但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癌“瘤芽”的Beclin1和LC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鳞癌“瘤芽”自噬活性低于癌组织和癌旁非肿瘤上皮,“瘤芽”自噬水平越低,越容易发生颈淋巴转移,进一步证明降低自噬可以促进口腔鳞癌的颈淋巴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自噬 BECLIN1 LC3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舌鳞癌中“瘤芽”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小华 王成 +5 位作者 刘习强 侯劲松 潘朝斌 王建广 周晓峰 黄洪章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59-366,共8页
目的:探讨"瘤芽"(tumor budding)在舌鳞癌中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HE染色评估230例舌鳞癌组织标本中肿瘤侵袭前沿和"瘤芽"的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在舌... 目的:探讨"瘤芽"(tumor budding)在舌鳞癌中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HE染色评估230例舌鳞癌组织标本中肿瘤侵袭前沿和"瘤芽"的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在舌癌中的表达及分布;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Sperman相关分析,探讨"瘤芽"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和Logrank分析生存率。结果:在舌鳞癌组织切片中,可见"瘤芽"位于肿瘤侵袭前缘,为单个或小于5个成簇的癌细胞。在230例病例中,111例标本呈现出高"瘤芽"状态(≥5个"瘤芽"/HPF),119例标本表现出低"瘤芽"状态(<5个"瘤芽"/HPF);"瘤芽"与肿瘤大小(P<0.05)、分化程度(P<0.05)、临床分期(P<0.05)以及淋巴结转移(P<0.001)呈正相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可作为舌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判断指标(P=0.0014);构成"瘤芽"的癌细胞形态可由多边形、鱼鳞状转变成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瘤芽"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提示"瘤芽"与EMT相关,是EMT在组织形态学上的一种表现。结论:"瘤芽"与EMT密切相关,代表恶性程度更高的癌细胞亚群,可作为舌鳞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 E-CADHERIN VIMENTIN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瘤芽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延丽雅 郭健 +1 位作者 陈辉娥 黎松娇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年第10期1788-1793,共6页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瘤芽(tumorbudding)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至2013年收治的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根据HE染色瘤芽数量将其分为2组,低瘤芽组...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瘤芽(tumorbudding)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至2013年收治的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根据HE染色瘤芽数量将其分为2组,低瘤芽组(≤5),高瘤芽组(>5)。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切片组织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情况,分析瘤芽数量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低瘤芽组共22例,高瘤芽组共18例,病理学检查发现瘤芽内肿瘤细胞形态与肿瘤主体细胞无差异,瘤芽数量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瘤芽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高瘤芽组其Vimentin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瘤芽组,提示瘤芽与口腔癌EMT过程相关,是EMT的形态学表现。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分别为40.4,26.5个月(χ2=5.265,P=0.012),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分别为35.8,22.1个月(χ2=6.744,P=0.009)。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瘤芽数量与EMT密切相关,代表恶性和侵袭能力更高的癌细胞亚群,可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 波形蛋白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一种宫颈鳞癌瘤芽评估的新方法
4
作者 郑少秋 罗敬 +4 位作者 卢善明 刘清华 谢寿城 刘堃 谢玉珍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5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索一种一致性高的宫颈鳞癌瘤芽评估方法。方法 比较两名病理医师筛选肿瘤浸润最深切片及瘤芽密度最大切片的一致性,并筛选出一致性高的瘤芽评估对象;选择一致性高的瘤芽评估对象,由两名病理医师分别计数HE染色切片单视野最高瘤... 目的 探索一种一致性高的宫颈鳞癌瘤芽评估方法。方法 比较两名病理医师筛选肿瘤浸润最深切片及瘤芽密度最大切片的一致性,并筛选出一致性高的瘤芽评估对象;选择一致性高的瘤芽评估对象,由两名病理医师分别计数HE染色切片单视野最高瘤芽数及10个视野平均瘤芽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计数结果的一致性;选择一致性高的瘤芽评估对象与计数方法对95例份宫颈鳞癌组织HE染色切片重新进行瘤芽评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最佳截断值,并依此分为高瘤芽组与低瘤芽组,分析瘤芽数对宫颈鳞癌脉管侵犯的预测效能以及瘤芽数与脉管侵犯的关系。取宫颈鳞癌组织蜡块,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K、p63、p40染色情况。结果 筛选肿瘤浸润最深切片的一致率高于瘤芽密度最大切片,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病理医师计数瘤芽密度最大切片单视野最高瘤芽数的ICC为0.769,计数10个视野平均瘤芽数的ICC为0.346。瘤芽密度最大切片单视野最高瘤芽数预测宫颈鳞癌脉管侵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6(95%CI:0.636~0.836),其最佳截断值为2.5个,此时其预测宫颈鳞癌脉管侵犯的灵敏度为62.8%、特异度为73.1%。根据瘤芽密度最大切片单视野最高瘤芽数将95例宫颈鳞癌患者分为高瘤芽组44例、低瘤芽组51例。高瘤芽组脉管侵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瘤芽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鳞癌患者脉管侵犯与瘤芽数呈正相关关系(r=0.466,P<0.01)。瘤芽与无核细胞微滴CK染色均呈阳性,而部分肿瘤细胞p63、p40表达缺失。结论 通过HE染色评估瘤芽密度最大切片单视野最高瘤芽数是简单易行、重复性较高的宫颈鳞癌瘤芽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HE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两种方法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瘤芽计数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玉珍 彭敏玉 卢善明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免疫组化CK染色和常规HE染色下计数宫颈鳞状细胞癌瘤芽一致性。方法:选取宫颈鳞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化CK染色和常规HE染色方法计数宫颈鳞癌组织中瘤芽数目,并对比两种计数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免疫组化CK染... 目的:对比研究免疫组化CK染色和常规HE染色下计数宫颈鳞状细胞癌瘤芽一致性。方法:选取宫颈鳞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化CK染色和常规HE染色方法计数宫颈鳞癌组织中瘤芽数目,并对比两种计数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免疫组化CK染色计数瘤芽,低瘤芽率和高瘤芽率均为50%;HE染色计数瘤芽的低瘤芽率和高瘤芽率分别为56.67%和43.3%,两种判读瘤芽一致的有26例,一致率为86.67%,KAPPA值为0.833,P值0.000。结论:免疫组化CK染色后瘤芽计数和HE染色切片瘤芽计数两种方法的一致性高,两种计数方法下瘤芽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亦具有相似的结果,临床实践中,可以依据HE染色切片做出诊断,无需行免疫组化判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CK
下载PDF
一项简单易行的预测Dukes C期大肠癌切除术后肝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6
作者 杨庆强 张才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24-52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瘤芽在不同大肠癌病例的分布特征以及骨桥蛋白(OPN)等在原发癌灶和瘤芽的表达,以评价其可否作为简单易行的预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生物学指标。方法:将Dukes C期以上病例分成3组:A组为同时性肝转移组,B组为异时性肝...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瘤芽在不同大肠癌病例的分布特征以及骨桥蛋白(OPN)等在原发癌灶和瘤芽的表达,以评价其可否作为简单易行的预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生物学指标。方法:将Dukes C期以上病例分成3组:A组为同时性肝转移组,B组为异时性肝转移组,C组为无肝转移组。HE染色后,重点观察位于大肠癌侵袭前沿的瘤芽的分布特征,并准确计数。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OPN、NF-κB在原发癌灶和瘤芽的表达。结果:瘤芽位于肿瘤侵袭前沿,是失去极性的去分化癌细胞,呈孤立或不规则小梁状分布。瘤芽程度和OPN在大肠癌原发癌灶的强阳性表达在A与C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OPN在瘤芽的阳性表达在A和C组以及B和C组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各组间NF-κB在原发癌灶、瘤芽的表达无显著差别。结论:瘤芽BD(+)、OPN在原发癌灶的强阳性表达均提示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的可能性较大。如将瘤芽分布特征结合OPN在瘤芽的表达,则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可以考虑作为预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肝转移 骨桥蛋白
下载PDF
适当浓度的调节剂和活性炭对粉蕉组培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芸瑛 余淦新 梁廉 《肇庆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8-50,共3页
粉蕉组培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 6mg/L,NAA 0.4mg/L的配比可获4倍的月增殖率,且 瘤状芽率较低;生根培养基添加活性炭有效抑制褐变。
关键词 调节剂 活性炭 粉蕉 组织培养 6-BA MAA 培养基 月增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