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资源的初步监测
1
作者 徐凉燕 田关胜 +6 位作者 艾永斌 陈云梅 罗剑 杨旭 陈鑫 李生强 杨志松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78-87,共10页
2008年4月—2021年12月,在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布设了102个相机监测位点,累计2558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记录4705次,识别出野生兽类5目15科20种,野生鸟类4目11科40种,包括2种国家I级和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 2008年4月—2021年12月,在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布设了102个相机监测位点,累计2558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记录4705次,识别出野生兽类5目15科20种,野生鸟类4目11科40种,包括2种国家I级和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2种,易危(VU)物种6种,近危(NT)物种2种。血雉(Ithaginis cruentus)(RAI=2.149)、小熊猫(Ailurus fulgens)(RAI=1.622)、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RAI=1.614)、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1.501)和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RAI=1.450)的相对多度位于鸟兽前5位;小熊猫(SO=63.73%)、野猪(Sus scrofa)(SO=47.06%)、毛冠鹿(SO=43.14%)、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SO=42.16%)和血雉(SO=41.18%)的位点占有率位于鸟兽前5位。活动节律分析发现毛冠鹿、小熊猫、红腹角雉和血雉均为昼行性动物且毛冠鹿与红腹角雉具有一定的晨昏活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果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兽类 鸟类 相对多度 位点占有率 活动节律
下载PDF
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新记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云梅 田关胜 +8 位作者 徐凉燕 艾永斌 罗剑 杨旭 陈鑫 杨小农 黄科 杨志松 李生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88-94,共7页
及时科学补充、更新并完善保护区野生动物名录对于科学掌握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以及针对性的保护管理至关重要。2008年4月—2021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布设182个有效相机监测位点对区内林下兽类和鸟类开展监测研... 及时科学补充、更新并完善保护区野生动物名录对于科学掌握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以及针对性的保护管理至关重要。2008年4月—2021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布设182个有效相机监测位点对区内林下兽类和鸟类开展监测研究,通过对获得的91915条红外相机影像数据深度分析,共计发现12种保护区物种新记录,分属3目6科,包括1种兽类和11种鸟类。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种,分别为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6种,分别为丘鹬(Scolopax rusticola)、大沙锥(Gallinago megala)、眼纹噪鹛、黑胸鸫(Turdus dissimilis)、曙红朱雀(Carpodacus waltoni)和白眉朱雀(Carpodacus dubius)。建议在未来的保护工作中加强关键栖息地的保护力度,持续利用红外相机开展监测工作并在以上物种的关键分布区加强监测力度,同时持续利用红外相机数据库来加强监测数据的科学存储和管理,从而为进一步掌握区域野生鸟兽物种资源现状及动态积累更加全面的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果自然保护区 鸟兽多样性 物种新记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