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甲基吡唑──氮肥硝化抑制剂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劲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7-59,共3页
介绍了用天然气裂解制乙炔的废气中所含的少量丁二炔与水合肼反应制3(5)-甲基吡唑(MP)。MP是氮肥有效的硝化抑制剂,少量施于土壤,使氮肥的损失量减少,农作物对氮肥的吸收量增加,促进农业增产。
关键词 甲基吡唑 丁二炔 硝化 抑制剂 氮肥
下载PDF
超酸硝化法合成1-甲基-3,4,5-三硝基吡唑 被引量:3
2
作者 郭俊玲 李永祥 +2 位作者 王建龙 曹端林 王艳红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61-163,共3页
首次采用超酸对1-甲基吡唑(1)进行硝化合成了1-甲基-3,4,5-三硝基吡唑(MTNP),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在最佳反应条件[1 10 mmol,KNO3-发烟硫酸为硝化剂,n(1)∶n(KNO3)=1∶5,于130℃反应4 h]下,MTNP收率30.7%。
关键词 超酸 KNO3-发烟硫酸 甲基吡唑 1-甲基-3 4 5-三硝基吡唑 硝化 合成
下载PDF
利莫那班合成路线图解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火华 李少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8-550,共3页
利莫那班(rimonabant,1),化学名为5-(4-氯苯基)-1-(2,4-二氯苯基)-4-甲基-N-(哌啶-1-基)-1H-吡唑-3-甲酰胺盐酸盐,是法国Sanofi-Aventis公司研发的首个用于肥胖症治疗的大麻素1型受体(CB1)拮抗剂,2006年7月首次在英国上... 利莫那班(rimonabant,1),化学名为5-(4-氯苯基)-1-(2,4-二氯苯基)-4-甲基-N-(哌啶-1-基)-1H-吡唑-3-甲酰胺盐酸盐,是法国Sanofi-Aventis公司研发的首个用于肥胖症治疗的大麻素1型受体(CB1)拮抗剂,2006年7月首次在英国上市,商品名Acomplia。本品能显著地降低体重、缩小腰围,减少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而且还可以改善血脂和胰岛素抵抗以及代谢综合征等。1的合成主要涉及两个重要中间体:4-(4-氯苯基)-3-甲基-2,4-二氧代丁酸乙酯(3)和5-(4-氯苯基)-1-(2,4-二氯苯基)-4-甲基吡唑-3-羧酸(8)。本文对1的合成进行了综述(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路线图解 二氯苯基 甲基吡唑 心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危险因素 丁酸乙酯
下载PDF
3(5)-甲基吡唑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继军 《川化》 1997年第1期13-19,共7页
介绍了3(5)-甲基吡唑的性质,制备方法,后加工产品和用途。并着重介绍了3(5)-甲基吡唑及其衍生物用作氮肥硝化抑制剂,酸性气体吸收剂。
关键词 甲基吡唑 吡唑 应用
下载PDF
3(5)—甲基吡唑及其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继军 《四川化工》 CAS 1997年第4期45-46,共2页
本文介绍了氮肥硝化抑制剂3(5)-甲基吡唑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关键词 甲基吡唑 衍生物 硝化抑制剂 氮肥
下载PDF
3(5)-甲基吡唑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用途
6
作者 赵劲松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 1998年第2期48-51,共4页
本文介绍了3(5)-甲基吡唑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作为氮肥硝化抑制剂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甲基吡唑 合成 硝化 抑制剂
下载PDF
依靠科技进步 加速企业发展
7
作者 周平 《化工管理》 1998年第Z2期34-35,共2页
我们南通醋酸化工厂创建于1959年,经过近四十年的调整发展,现已成为拥有1.5亿元固定资产原值的国家大型二档企业,被列为全国化工行业500强之一。今年上半年产销继续看好,效益继续回升,预计全年可实现利润300万元以上。 回顾我厂从小到... 我们南通醋酸化工厂创建于1959年,经过近四十年的调整发展,现已成为拥有1.5亿元固定资产原值的国家大型二档企业,被列为全国化工行业500强之一。今年上半年产销继续看好,效益继续回升,预计全年可实现利润300万元以上。 回顾我厂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关键就在于我们认真把握住借鉴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靠科技进步 企业发展 醋酸化 产学研结合 甲基吡唑 科技兴厂 双乙烯酮 年生产能力 山梨酸 南通
下载PDF
DMPP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流失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俞巧钢 陈英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74-1280,共7页
采用杭嘉湖地区典型的小粉土和青紫泥土壤,进行水稻盆栽试验,研究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径流流失潜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粉土和青紫泥土壤稻田应用添加DMPP抑制剂的尿素,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 采用杭嘉湖地区典型的小粉土和青紫泥土壤,进行水稻盆栽试验,研究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径流流失潜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粉土和青紫泥土壤稻田应用添加DMPP抑制剂的尿素,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田面水中铵态氮的浓度增加24.8%和16.7%,硝态氮浓度降低47.7%和70.9%,亚硝态氮浓度降低90.6%和88.9%,总无机氮浓度下降13.5%与23.1%,能显著减轻农田氮素流失对水环境存在的污染;DMPP可使田面水的电导率下降,降低盐基离子随农田排水或暴雨径流所导致的流失风险,有助于保护河流水体等地表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3 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淹水稻田 氮素转化 径流流失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中不同硝化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及其对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石美 张妹婷 +2 位作者 沈锋 梁东丽 党虎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0-506,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双氰胺(DCD)、2-氨基-4-氯-6-甲基吡啶(AM)和硫脲(TU)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抑制效果,明确其对土壤中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比较了硝化抑制剂对石灰性土壤... 【目的】比较不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双氰胺(DCD)、2-氨基-4-氯-6-甲基吡啶(AM)和硫脲(TU)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抑制效果,明确其对土壤中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比较了硝化抑制剂对石灰性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pH、表观硝化率和硝化抑制率的影响。【结果】施用TU和未施用硝化抑制剂的土壤在培养初期(1—3 d)出现了亚硝态氮的累积。TU的施用导致土壤pH下降至硝化作用适宜的范围,从而促进了硝化作用进程;施用硝化抑制剂DMPP、DCD和AM的土壤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且硝化抑制效果明显,硝化过程延滞35—39 d。硝化抑制率强弱顺序10%DCD>1%DMPP>5%AM(这里的数值代表硝化抑制剂的施入量占施入纯N量的百分比)。【结论】DMPP、DCD和AM的施用能显著抑制亚硝态氮的产生,并能显著抑制硝化作用进程(P<0.01);相反,TU的施用却促进了硝化作用的进程。供试的4种硝化抑制剂中,以10%DCD(纯N含量)处理的硝化抑制率最高,其次是1%DM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亚硝态氮 硝化抑制率 3 4-二甲基吡唑磷酸 双氰胺
下载PDF
DMPP农业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许超 吴良欢 张福锁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8-482,共5页
本文对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简称DMPP)的特性作了介绍,对DMPP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氮温室气体的释放,减少NO3-淋失,促进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评述。
关键词 DMPP 农业 应用 硝化抑制剂 3 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作物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温室气体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3,5-二甲基吡唑对尿素氮转化及NO_3^--N淋溶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孙志梅 武志杰 +1 位作者 陈利军 于德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6-181,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新型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对尿素氮转化及玉米田硝酸盐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DMP对尿素水解仅起短暂的抑制作用,但可在较长时间内显著抑制土壤铵的氧化,且随DMP用量的增加,抑制... 采用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新型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对尿素氮转化及玉米田硝酸盐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DMP对尿素水解仅起短暂的抑制作用,但可在较长时间内显著抑制土壤铵的氧化,且随DMP用量的增加,抑制效应显著增强.培养第10 d时,DMP各处理(0.002 5、0.01及0.025 g/kg)的土壤NH4+-N累积量分别比CK提高了5.17、9.36和11.04倍,而NO3--N累积量于培养第14 d时差异最大,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33.30%、61.19%和73.72%(p<0.01).土壤NO2--N只在尿素施用前期有少量累积,但第3 d DMP各处理土壤NO2--N含量降低幅度达95.77%~96.13%;土壤矿质氮总量于10 d以后,随DMP用量的增加,显著降低,而DMP1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N在培养14~56 d期间显著提高.连续2 a的玉米田间试验原位取土测定结果表明,2004和2005年,DMP的施用使作物根系密集层以下(40~100 cm)土层的NO3--N累积总量分别比CK降低了28.77%和44.70%.因此,硝化抑制剂DMP与尿素配合施用是调控氮素转化、缓解氮肥污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甲基吡唑 尿素氮 转化 硝酸盐氮 淋溶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对毛竹林土壤N2O排放和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毛新伟 程敏 +4 位作者 徐秋芳 陈俊辉 赵天心 余晓 李永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8-1540,共13页
为了探索硝化抑制剂在毛竹生产中的施用技术,通过培养试验研究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双氰胺(DCD)两种硝化抑制剂对毛竹林施用尿素后土壤N2O排放、氮素转化和相关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试验设(1... 为了探索硝化抑制剂在毛竹生产中的施用技术,通过培养试验研究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双氰胺(DCD)两种硝化抑制剂对毛竹林施用尿素后土壤N2O排放、氮素转化和相关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试验设(1)对照(CK)、(2)单施尿素(Urea)、(3)尿素+1%DMPP(DMPP占总N的1%,下同);(4)尿素+1.5%DMPP;(5)尿素+10%DCD;(6)尿素+15%DCD等6个处理,测定N2O的排放动态以及气体排放转折点时的土壤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与单施尿素相比,160 d的时间内两种DMPP用量处理的土壤N2O累积排放减排幅度均为54%,而10%DCD和15%DCD处理的土壤分别减少28%和41%。DMPP和DCD处理50 d和90 d时土壤的NH4+-N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单施尿素处理,而NO3--N含量和表观硝化率则恰好相反,但两种抑制剂间无差异。DMPP处理的AOB群落结构的变化从10 d开始显现,至50 d和90 d时仍保持明显的抑制状态,而DCD处理则至90 d时抑制作用基本消失。单施尿素AOB功能基因(amo A)的丰度均显著高于硝化抑制剂处理(90 d时尿素+10%DCD处理除外);在整个培养期内,尿素和对照土壤的AOA群落结构相似,硝化抑制剂反而增加了AOA功能基因的丰度,表明硝化抑制剂对AOA丰度无明显抑制作用。即两种硝化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AOB起作用;调节土壤p H至中性范围,并在1%DMPP施用条件下,硝化抑制剂的抑制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3 4-甲基吡唑磷酸盐 双氰胺 毛竹林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下载PDF
氮素调控剂对不同类型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建涛 许靖 +2 位作者 孙志梅 崔少雄 王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01-2906,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比较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和3,5-二甲基吡唑(DMP)对华北平原两种主要土壤类型潮褐土和潮土中氮素转化的调控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DMP与脲酶抑制剂氢醌(HQ)的配合施用对潮土中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比较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和3,5-二甲基吡唑(DMP)对华北平原两种主要土壤类型潮褐土和潮土中氮素转化的调控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DMP与脲酶抑制剂氢醌(HQ)的配合施用对潮土中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供试类型土壤上DMP对尿素氮的硝化抑制作用均强于DCD.与单施尿素相比,在氮素转化高峰时,DMP可使土壤中NH4+-N含量显著提高149.5%-387.2%,NO3--N含量降低22.3%-55.3%;同一抑制剂对潮土中氮素转化的调控效应较潮褐土更为明显;与DMP单施相比,DMP和HQ配施表现出明显的对氮素转化的协同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氰胺3 5-二甲基吡唑 氢醌氮素转化表观硝化率 硝化抑制率
原文传递
尿素添加硝化抑制剂DMPP对稻田土壤不同形态矿质态氮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俞巧钢 陈英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57-1363,共7页
采用小粉土和青紫泥两种典型土壤种植水稻,研究尿素添加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土壤氮素转化及水稻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田施用含DMPP硝化抑制剂的尿素,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小粉土和青紫泥土壤中铵态... 采用小粉土和青紫泥两种典型土壤种植水稻,研究尿素添加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土壤氮素转化及水稻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田施用含DMPP硝化抑制剂的尿素,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小粉土和青紫泥土壤中铵态氮浓度分别增加94.6%-97.9%和55.4%-65.1%,硝态氮浓度下降49.0%-81.3%和33.9%-83.7%,亚硝态氮浓度下降46.9%-90.9%和53.7%-90.2%。添加DMPP抑制剂于尿素,小粉土和青紫泥处理水稻的产量增加24.9%和14.2%,生物量增加20.6%和14.4%,吸氮量增加15.3%和22.5%。DMPP抑制剂可有效保持土壤高铵态氮浓度、低硝态氮与亚硝态氮浓度,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提高氮素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3 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稻田 氮素转化 尿素
下载PDF
两种硝化抑制剂在不同土壤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剑波 李学超 +5 位作者 徐晶晶 陈欢 刘满强 胡锋 李忠佩 李辉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9-324,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比较了两种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双氰胺(DCD)在4种典型农田土壤(水稻土、潮土、黑土、红壤)中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期内土壤pH和NH4+-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O3--N和表观硝化率呈逐渐上升...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比较了两种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双氰胺(DCD)在4种典型农田土壤(水稻土、潮土、黑土、红壤)中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期内土壤pH和NH4+-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O3--N和表观硝化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与单施尿素处理(U)相比,添加硝化抑制剂显著增加了土壤NH4+-N含量,降低了NO3--N含量,表观硝化率表现为U>U+DMPP>U+DCD。在水稻土和潮土中,单施尿素处理的硝化过程到第14天时基本完成,添加硝化抑制剂使硝化过程延长了至少28天。在黑土和红壤中,尤其是在红壤中,硝化过程相对缓慢,施用抑制剂虽然降低了土壤的表观硝化率,但降低的程度低于水稻土和潮土。总之,在推荐用量下10%DCD的硝化抑制效果优于1%DMPP,且这两种抑制剂在不同土壤中的抑制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双氰胺 硝化抑制剂 碱性土 酸性土
下载PDF
含DMPP硫硝铵不同基追肥比例对小青菜硝酸盐累积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许超 吴良欢 +1 位作者 巨晓棠 张福锁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4-467,共4页
采用土培试验对含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硫硝铵(ASN)氮肥(简称ASN+DMPP)不同基追肥比例对小青菜硝酸盐累积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等氮量(每千克土用0.5g氮)施用条件下基肥75%、追肥25%的基追肥比例不仅... 采用土培试验对含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硫硝铵(ASN)氮肥(简称ASN+DMPP)不同基追肥比例对小青菜硝酸盐累积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等氮量(每千克土用0.5g氮)施用条件下基肥75%、追肥25%的基追肥比例不仅可提高蔬菜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还可提高Vc、氨基酸、Zn、N、K含量,改善了蔬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硫硝铵 3 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基追肥比例 硝酸盐 营养品质 小青菜
下载PDF
3,5-二甲基吡唑对铵态氮硝化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志梅 武志杰 +2 位作者 梁文举 陈利军 左秀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9-874,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春小麦和水稻为供试作物,初步探讨不同用量的3,5-二甲基吡唑(DMP)对土壤铵态氮硝化、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占尿素N量0.6%~1.0%的DMP(折合0....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春小麦和水稻为供试作物,初步探讨不同用量的3,5-二甲基吡唑(DMP)对土壤铵态氮硝化、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占尿素N量0.6%~1.0%的DMP(折合0.8~0.9μg/g,干土),可显著抑制土壤硝化作用的进行,其抑制效应随抑制剂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强。与对照单施尿素相比,施用1.0%DMP可使土壤NH4^+-N含量提高30%以上,NO3^--N含量降低20%左右。施用占尿素N量0.8%~1.0%的DMP对春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两种作物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促进植株体内的氮素向子粒中的转移。与等量DCD(双氰胺)比较,DMP处理的水稻子粒粗蛋白含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但产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甲基吡唑 铵态氮硝化 春小麦 水稻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DMPP对菜园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许超 吴良欢 +1 位作者 冯涓 张福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8-390,共3页
为进一步完善蔬菜硝酸盐污染的调控技术体系 ,采用好气培养法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 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 DMPP)对菜园土壤 NH4 +- N,NO3- - N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培养过程中 ,土壤 NH4 +- N含量呈现出先减少后略有升高的变化趋... 为进一步完善蔬菜硝酸盐污染的调控技术体系 ,采用好气培养法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 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 DMPP)对菜园土壤 NH4 +- N,NO3- - N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培养过程中 ,土壤 NH4 +- N含量呈现出先减少后略有升高的变化趋势 ,而 NO3- - N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减少的变化趋势 .DMPP处理的土壤中 NH4 +- N含量高于硫硝铵 ( ASN )处理 ,NO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菜园土 镀态氮 硝态氮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钰莹 张妍 +1 位作者 汪哲远 李廷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以酸性和中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4-dimethylpyrazole phosphate,DMPP)与玉米秸秆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CK)、DMPP、DMPP+300℃生物炭(DMPP+300BC... 以酸性和中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4-dimethylpyrazole phosphate,DMPP)与玉米秸秆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CK)、DMPP、DMPP+300℃生物炭(DMPP+300BC)、DMPP+500℃生物炭(DMPP+500BC)。结果表明:与单施DMPP处理相比,DMPP配施500℃生物炭使中性水稻土中水稻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5%和10.6%(P<0.05),但对酸性水稻土作用效果不显著。DMPP配施生物炭能够有效延长硝化抑制时长,在水稻培养42 d后,土壤铵态氮(NH_4~+-N)含量高于单施DMPP处理;DMPP配施生物炭能够有效抑制NH_4~+-N向硝态氮(NO_3~--N)转化,且对中性水稻土的效果优于酸性水稻土,500℃生物炭的效果优于300℃生物炭。水稻培养21 d后,与单施DMPP处理相比,DMPP配施300℃和500℃生物炭使酸性水稻土反硝化活性分别降低了45.4%和80.9%(P<0.05),并显著高于中性水稻土。水稻培养21 d内,与单施DMPP相比,DMPP配施生物炭对2种水稻土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丰度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酸性水稻土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的丰度,而中性水稻土中AOB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DMPP配施500℃生物炭能够通过延长硝化抑制时长和降低中性水稻土中AOB的丰度来抑制硝化作用,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3 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氮素转化 氨氧化微生物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新型含氟甲基吡唑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石玉军 李阳 +3 位作者 方源 叶林玉 陈佳 戴红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1-1437,共7页
为了从氰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中寻找新的活性化合物,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含氟甲基吡唑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利用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所制备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此外,利用MS... 为了从氰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中寻找新的活性化合物,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含氟甲基吡唑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利用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所制备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此外,利用MS证实了化合物7b、7f、7j和7o的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甲基吡唑 氰基丙烯酸酯 合成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