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透视下的“美国梦”——以《推销员之死》为例 |
刘继新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1999 |
9
|
|
2
|
田纳西·威廉姆斯造型戏剧中南方人的“错位”感 |
皇甫尚华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误解的悲剧——对《欲望号街车》的探讨 |
高兰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5
|
|
4
|
象征手法与女性人物命运的揭示——劳伦斯的《虹》与威廉姆斯的《欲望号街车》之比较 |
李明明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5
|
《欲望号街车》中的隐喻内涵 |
刘梦雪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6
|
田纳西·威廉姆斯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意象评析 |
李早霞
罗勇
刘蓉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7
|
评田纳西·威廉姆斯的《玻璃动物园》——一部再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的回忆剧 |
李霞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8
|
析田纳西·威廉姆斯《欲望号街车》中的象征意象 |
胡蓉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9
|
不同的境遇 相同的命运——布兰琪与留波夫形象比较 |
曹庆艳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0
|
论《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剧中同性恋主题的处理 |
七一初
|
《作家》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1
|
论《欲望号街车》中斯黛拉的中间地带 |
钟兴亮
|
《咸宁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2
|
田纳西·威廉姆斯与他的仿生戏剧——以《夏日惊魂》的戏剧布景和声光效果为例 |
彭近兰
夏梦媛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3
|
田纳西·威廉姆斯戏剧中的色彩符号世界 |
吴朝凤
吕春媚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3 |
1
|
|
14
|
历史性的转变——奥尼尔与当代美国戏剧 |
杨彦恒
|
《戏剧文学》
|
1999 |
1
|
|
15
|
论《玻璃动物园》第二文本的叙事艺术 |
七一初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6
|
希望在回忆中破碎和幻灭——浅析田纳西·威廉姆斯《玻璃动物园》的主题 |
李涛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11 |
0 |
|
17
|
默默无闻的大剧作家——记当代美国剧作家马麦特 |
张群
|
《外国文学动态》
|
1999 |
0 |
|
18
|
论田纳西·威廉姆斯剧作中逃遁现实的象征符号 |
吕春媚
马喜文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9
|
权力面具下的被戕害者 |
王晓芬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2 |
0 |
|
20
|
国际 |
庞婧
杨涛
|
《大众电影》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