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3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非结构性贮藏碳水化合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8
1
作者 潘庆民 韩兴国 +1 位作者 白永飞 杨景成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8,共9页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重要物质。蔗糖不仅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运输的主要形式 ,而且可以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对细胞内的代谢进行调节。果聚糖是植物营养组织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暂贮形式 ;淀粉是植物主要的长期贮存物质之...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重要物质。蔗糖不仅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运输的主要形式 ,而且可以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对细胞内的代谢进行调节。果聚糖是植物营养组织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暂贮形式 ;淀粉是植物主要的长期贮存物质之一。植物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综述了植物非结构性贮藏碳水化合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了蔗糖、果聚糖和淀粉代谢的生理过程及对环境因子 (温度和水分 )和人为因素的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贮藏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生理生态 蔗糖 果聚糖 淀粉
下载PDF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 被引量:172
2
作者 熊洪 冉茂林 +1 位作者 徐富贤 洪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7-304,共8页
本文根据已报道的资料 ,综述了近 30年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这些结果包括 :水稻地上部分有 5~ 6个节 ,每个节上均有 1个休眠芽 ,条件适宜均可萌发成穗。其萌发的适宜日均温度为 2 6.5℃ ,相对湿度为 83% ,抽穗开花日均温度≥ 2 2... 本文根据已报道的资料 ,综述了近 30年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这些结果包括 :水稻地上部分有 5~ 6个节 ,每个节上均有 1个休眠芽 ,条件适宜均可萌发成穗。其萌发的适宜日均温度为 2 6.5℃ ,相对湿度为 83% ,抽穗开花日均温度≥ 2 2℃。生育期上位芽穗较下位芽穗短 ,头季稻根系和低位芽发生的新根吸收的养份 ,以及头季稻后期功能叶制造的光合产物分配到不同节位芽比例不同 ,因而不同节位芽成穗的大小不同。适宜蓄留再生稻的主要品种有冈优 2 2、汕优多系 1号、K优 5号、 优 7号、汕优 63、协优 63、两优培特等 ,再生稻栽培技术要求在种好头季稻基础上 ,头季稻齐穗 10~ 15天每公顷施促芽肥尿素 30 0 kg,见芽收割头季稻 ,留桩高度 2 0~ 50 cm,收后每公顷施发苗肥尿素 150 kg,再生稻始穗每公顷喷施赤霉素 30 g。最后指出了再生稻进一步高产还需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作为研究再生稻和指导再生稻生产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生理生态 栽培技术 品种选育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的生态生理机制 被引量:142
3
作者 黄高宝 张恩和 胡恒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297,共5页
采用大田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 7个氮素营养效率不同的玉米杂交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子粒日产量、吸氮效率、根系形态、叶片硝酸还原酶活力 (NRA)及冠层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DK743、DK656、豫玉 2 2、中单 2... 采用大田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 7个氮素营养效率不同的玉米杂交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子粒日产量、吸氮效率、根系形态、叶片硝酸还原酶活力 (NRA)及冠层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DK743、DK656、豫玉 2 2、中单 2号、户单 1号等 5个品种N素营养效率较高 ;酒单 2号和石玉 90 5是低N素营养效率的品种。N素营养效率的高低与品种根重、根长、根表面积、叶片NRA、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都有一定的相关性。适当供氮能提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片NRA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和子粒产量 ,提高幅度因品种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素营养效率 生理生态 硝酸还原酶活性 NRA
下载PDF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林木培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32
4
作者 温国胜 田海涛 +1 位作者 张明如 蒋文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73-1977,共5页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在光合作用机理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快速、简便、精确且整体无损伤检测植物光合作用生理状况的新技术.叶绿素荧光信号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光合作用过程变化的信息,因而被视为植物光合作用与环境关系的内...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在光合作用机理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快速、简便、精确且整体无损伤检测植物光合作用生理状况的新技术.叶绿素荧光信号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光合作用过程变化的信息,因而被视为植物光合作用与环境关系的内在探针.该项技术在农业、园艺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林木培育中的应用较少.本文介绍了叶绿素荧光分析相关参数及其生物学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林木栽培、林木逆境生理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林木培育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 林木培育 胁迫 生理生态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绿豆、玉米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8
5
作者 严重玲 李瑞智 钟章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124-131,共8页
探讨了模拟酸雨对绿豆、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叶片活力、叶汁PH、土壤pH与模拟酸雨pH值呈正相关;相对电导率、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与模拟酸雨pH呈负相关;SOD活性随模拟酸雨pH减小而下降.
关键词 模拟酸雨 生理生态 绿豆 玉米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旱地春玉米生理生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2
6
作者 王喜庆 李生秀 高亚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48-353,共6页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结合生理生态分析方法,研究了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的生理生态效应及产量效果。结果表明:①地膜覆盖增加了土壤贮水量,促进土壤深层贮水向表层富集,加快了水分在土壤—植物—大气间的运转;②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壤热量损失,...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结合生理生态分析方法,研究了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的生理生态效应及产量效果。结果表明:①地膜覆盖增加了土壤贮水量,促进土壤深层贮水向表层富集,加快了水分在土壤—植物—大气间的运转;②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壤热量损失,增大作物对光能的截获能力,同时也利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作用;③地膜覆盖可大大地提高粮食产量,氮肥肥效及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生理生态 旱地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镉胁迫下小麦根系分泌物的变化 被引量:91
7
作者 张玲 王焕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6-502,共7页
通过水培和砂培两种方法 ,研究了镉胁迫下小麦 ( Triticum aestivm L.)根系分泌物变化。通过研究镉对小麦根系分泌氨基酸和糖 ,根系分泌其它一些次生代谢物质等的影响 ,以及根系分泌物对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探讨镉胁迫下植物根系的生... 通过水培和砂培两种方法 ,研究了镉胁迫下小麦 ( Triticum aestivm L.)根系分泌物变化。通过研究镉对小麦根系分泌氨基酸和糖 ,根系分泌其它一些次生代谢物质等的影响 ,以及根系分泌物对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探讨镉胁迫下植物根系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镉胁迫下 ,小麦根系分泌物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有变化。镉胁迫下根系分泌的电解质、糖类、氨基酸以及其它一些次生代谢物质都有所变化 ,但变化情况有差异。电解质外渗率、糖类随 Cd2 + 浓度升高而增加 ,在低浓度 Cd2 + 作用下 ( 0 .5 mg/ L) ,随处理浓度的升高 ,氨基酸分泌量增加 ;当处理浓度高于相应浓度时 ,氨基酸分泌量随浓度升高而减少。随 Cd2 + 浓度升高 ,次生代谢物分泌种类减少。这说明小麦通过改变根分泌作用而缓解镉危害。由于根系分泌次生代谢物的活动比较复杂 ,因而根系的分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根系分泌物中可能含有某些物质抑制萝卜、白菜种子萌发 ,这是涉及到植物他感作用的问题 ,值得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初步分析小麦根系在不同的环境中对镉胁迫的响应方式 ,为以后根分泌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也为镉污染区农作物的合理栽培提供新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小麦 根系分泌物 生理生态 镉污染
下载PDF
植物种群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8
作者 钟章成 曾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0-236,共7页
对植物种群生态学近 2 0年在其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及其动态作如下归纳 :(1)植物种群生理生态学在向宏观方向发展的同时 ,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兴起 ,也向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发展 . (2 )植物种群繁殖生态主要集中于繁殖分配与繁... 对植物种群生态学近 2 0年在其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及其动态作如下归纳 :(1)植物种群生理生态学在向宏观方向发展的同时 ,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兴起 ,也向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发展 . (2 )植物种群繁殖生态主要集中于繁殖分配与繁殖投资 ,分配通货 ,生殖值 ,生活史进化 ,繁殖时间与频率等 . (3)无性系种群生态学主要集中于无性系性 ,生理整合 ,克隆生长格局 ,无性系生长型 ,等级选择模型和空间拓展性等 . (4)植物构件生态主要集中于植物构件种群动态和形态结构与构件的关系 . (5 )遗传生态学主要集中在种群遗传结构 ,变异、分化、适应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型及其遗传基础 ,多态性等 . (6 )植物行为生态学主要对植物觅源生态学研究 ,并集中在资源分配格局 ,表型可塑性 ,资源异质性以及觅源行为和进化 .种群统计学主要涉及图解模型和转移矩阵模型 .植物种群生理生态、生殖生态、遗传生态以及种群数量动态均与分子机制相关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群 生态 生理生态 生殖生态 遗传生态 分子机制 种群数量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作物生理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70
9
作者 李伏生 康绍忠 张富仓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169-1173,共5页
论述了大气CO2 浓度和温度升高下的植物生长、光合作用、产量以及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未来高CO2 浓度下 ,光合作用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生物量和产量增加 ;气孔导度降低 ,水分利用效率 (WUE)提高 ;一般地上部分和根系... 论述了大气CO2 浓度和温度升高下的植物生长、光合作用、产量以及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未来高CO2 浓度下 ,光合作用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生物量和产量增加 ;气孔导度降低 ,水分利用效率 (WUE)提高 ;一般地上部分和根系尤其是细根生物量增加 ,凋落物量随之增加 ,C/N比率提高 ,植物残体的腐解速率降低 .CO2 浓度升高后 ,会给根际微生物带来更多的底物 ,从而提高了微生物活性 ,加速养分的矿化过程 ,改善植物的养分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 温度升高 作物 生理生态
下载PDF
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6
10
作者 吕德国 秦嗣军 +3 位作者 杜国栋 李芳东 马怀宇 刘国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果园生草作为维持果园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有效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生草制,并率先在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果园中应用。但因中国果产区气候、立地条件差别较大,在草种选择与利用上缺乏相... 果园生草作为维持果园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有效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生草制,并率先在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果园中应用。但因中国果产区气候、立地条件差别较大,在草种选择与利用上缺乏相应的规范化技术,加之受传统大田耕作"除草务尽"、"与果争肥水"等思想影响,果园生草制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目前实施清耕的果园面积仍占总面积的80%以上。本研究结合现阶段中国果树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课题组在果园生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果园小气候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及植株生长和发育方面综述了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提出了果园生草的管理策略,为适地推进果园生草栽培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生草制 清耕 生理生态
下载PDF
荒漠草原植物抗旱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11
作者 胡小文 王彦荣 武艳培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9-15,共7页
荒漠草原植物由于长期在干旱环境下生存,形成了一系列抵御干旱逆境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其生理生态学适应机制,对当前植物抗逆育种、生态环境恢复和作物抗旱性能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回顾了近20年来国内外在荒漠草原植物生理生态... 荒漠草原植物由于长期在干旱环境下生存,形成了一系列抵御干旱逆境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其生理生态学适应机制,对当前植物抗逆育种、生态环境恢复和作物抗旱性能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回顾了近20年来国内外在荒漠草原植物生理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形态结构、水势和渗透调节、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蒸腾和气孔导度以及种群和群落等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并结合各个领域当前采用的主要实验手段进行了评述。进而分析了我国在上述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生理生态 干旱胁迫 综述
下载PDF
柠条抗旱的生理生态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1
12
作者 杨文斌 任建民 贾翠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9-244,共6页
采用LI-1600气孔计和压力室测试了风沙土上生长的柠条的SPAC系统的水分关系和P-V水分特征曲线,结果表明:当沙土含水率(W)的水分特征曲线的回归方程为:ψs=-40.32196×0.427905W,沙土平均含水率大于45%,柠条固沙林生长... 采用LI-1600气孔计和压力室测试了风沙土上生长的柠条的SPAC系统的水分关系和P-V水分特征曲线,结果表明:当沙土含水率(W)的水分特征曲线的回归方程为:ψs=-40.32196×0.427905W,沙土平均含水率大于45%,柠条固沙林生长正常,叶水势高。沙土含水率小于4.5%时,柠条生长速度显著下降,柠条清晨叶水势(ψm)与沙土含水率(W)的回归方程为:ψm=-0.35926·e6.31144/W,风沙土上生长的柠条的“经济水阈”大约在4.5%左右,“生命水阈”大约在3.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抗旱性 生理生态 土壤水分
下载PDF
不同刈割强度对牧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0
13
作者 章家恩 刘文高 +2 位作者 陈景青 施耀才 蔡燕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40-1744,共5页
研究了不同刈割强度对牧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刈割可提高牧草地上部植株的再生能力.刈割后牧草再生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变化不大,而叶绿素a/b比值有所增加,轻刈割和重刈割的牧草叶绿素a/b比值分别增至1.59∶1和1.5... 研究了不同刈割强度对牧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刈割可提高牧草地上部植株的再生能力.刈割后牧草再生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变化不大,而叶绿素a/b比值有所增加,轻刈割和重刈割的牧草叶绿素a/b比值分别增至1.59∶1和1.52∶1、不刈割为1.22∶1,有利于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与不刈割处理相比,在刈割初期,重刈割处理下柱花草根系总长、总表面积和平均直径分别下降了54.9%、66.5%和27.2%,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但在中后期,刈割处理的牧草地下部根系形态指标活力可恢复到更高的水平.从一年两次收获的累计生物量来看,以轻刈割最高,为3 179.8 g.m-2,重刈割次之,为3 006.1 g.m-2,不刈割最低,为2 936.98 g.m-2,说明一年两次刈割可以提高牧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 牧草 生理生态 根系 生物量
下载PDF
植被光能利用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14
作者 赵育民 牛树奎 +2 位作者 王军邦 李海涛 李贵才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71-1477,共7页
光能利用率是表征植物固定太阳能效率的指标,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所截获/吸收的能量转化为有机干物质的效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也是区域尺度以遥感参数模型监测植被生产力的理论基础。传统的研究方法是通过生物量收获法分别确... 光能利用率是表征植物固定太阳能效率的指标,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所截获/吸收的能量转化为有机干物质的效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也是区域尺度以遥感参数模型监测植被生产力的理论基础。传统的研究方法是通过生物量收获法分别确定植物生长和辐射量,求年或生长季比值;涡度相关技术作为目前直接测定植被冠层与大气间的CO2和水热交换量的唯一方法,使从冠层到景观水平的光能利用率估计成为可能。由于植被类型的差异和气候环境的综合影响使光能利用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动态性。在全球尺度上,利用耦合大气CO2观测、卫星遥感和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反演模拟,发现净初级生产力的光能利用率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异。影响光能利用率时空变异性的因子包括植物内在因素(如叶形、叶羧化酶含量)和外在环境因素。针对光能利用率的时空特征及其波动,建立在通量观测及模型分析基础上的跨尺度模拟,将成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利用率 生物量收获法 涡度相关 生理生态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生理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62
15
作者 李贵全 杜维俊 +2 位作者 孔照胜 程舜华 郭显荣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97-200,共4页
选用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现存的大豆资源 (包括中间材料 ) ,对抗旱基因筛选 ,选出十一份较好的材料 ,进行二年 (1 997、 1 998)水旱两地试验 ,在营养生长期测定“电导率、渗透势、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及水份饱和亏”等生理指标 ,... 选用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现存的大豆资源 (包括中间材料 ) ,对抗旱基因筛选 ,选出十一份较好的材料 ,进行二年 (1 997、 1 998)水旱两地试验 ,在营养生长期测定“电导率、渗透势、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及水份饱和亏”等生理指标 ,并对生育期、株高、株荚数、百粒重、产量等性状作综合分析。同时利用抗旱指数 (DI)对大豆抗旱级别进行了划分 ,分析结果表明 ,大豆营养生长期生理抗旱性对后期各产量性状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旱性 生理生态 产量 品种
下载PDF
高浓度二氧化碳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16
作者 欧志英 彭长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0-196,共7页
工业革命后全球大气CO2浓度持续上升,不仅对全球气候的变迁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植物的形态、水分利用、蛋白质合成、光合、抗性、生长及生物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浓度CO2促进植物根、幼苗的生长,叶片增厚,降低气孔密度、气孔导度... 工业革命后全球大气CO2浓度持续上升,不仅对全球气候的变迁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植物的形态、水分利用、蛋白质合成、光合、抗性、生长及生物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浓度CO2促进植物根、幼苗的生长,叶片增厚,降低气孔密度、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作物的产量及生物量,促进乙烯生物合成,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不同光合途径(C3、C4及CAM)及不同植被类型的植物对高浓度CO2的响应不同。长期和短期的高浓度CO2处理,植物响应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如短期高CO2处理使光合能力增强,而长期处理则使光合能力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二氧化碳浓度 植物 生理生态
下载PDF
盐胁迫对冬小麦幼苗干物质分配和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8
17
作者 谷艳芳 丁圣彦 +3 位作者 李婷婷 王欣 李俊娇 张丽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0-845,共6页
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周麦18(Zhoumai18)和豫麦49(Yumai49)为材料,采用盆栽培养,研究100、250、350mmol/L和450mmol/L NaCl浓度胁迫下,小麦幼苗干物质分配、根系特征、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变化规... 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周麦18(Zhoumai18)和豫麦49(Yumai49)为材料,采用盆栽培养,研究100、250、350mmol/L和450mmol/L NaCl浓度胁迫下,小麦幼苗干物质分配、根系特征、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小麦的叶面积、地上干重以及根的长度显著减小;根系干重、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以及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250mmol/L NaCl处理下达最大。叶绿素a/b随NaCl浓度升高而上升。随盐分浓度变化周麦18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高而变化幅度大,450mmol/L处理组的含量高于对照组1.5倍。供试品种冬小麦耐盐阈值为250-350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干物质分配 生理生态 幼苗 冬小麦
下载PDF
毛竹光合动态研究 被引量:61
18
作者 施建敏 郭起荣 杨光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1-555,共5页
采用L i-6400测定毛竹光合作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同时对毛竹叶绿素含量的年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夏、秋季的光合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冬、春季的光合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气孔部分关闭是引起毛竹夏、秋季光合“午睡”现象... 采用L i-6400测定毛竹光合作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同时对毛竹叶绿素含量的年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夏、秋季的光合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冬、春季的光合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气孔部分关闭是引起毛竹夏、秋季光合“午睡”现象的主要原因;毛竹光合年动态变化为三峰曲线,峰值分别在3月、6月和8月出现,年均值为6.03μmol.m-2.s-1;毛竹叶绿素含量年动态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在2月和10月出现,年均值为2.18mg.g-1。通过综合比较本文和其他毛竹光合作用的测定结果,认为气候条件和研究方法的不一致很可能是导致众多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生理生态 光合作用 叶绿素含量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桉树幼苗的生长和某些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5
19
作者 李林锋 刘新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以尾叶桉U6(EucdypiusurphyllaecvU6)无性系为研究材料,盆栽于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100%(Ⅰ,CK)、80%(Ⅱ)、60%(Ⅲ)和40%(Ⅳ)条件下30d,研究干旱胁迫对桉树幼苗的生长和某些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对桉树幼苗株高、... 以尾叶桉U6(EucdypiusurphyllaecvU6)无性系为研究材料,盆栽于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100%(Ⅰ,CK)、80%(Ⅱ)、60%(Ⅲ)和40%(Ⅳ)条件下30d,研究干旱胁迫对桉树幼苗的生长和某些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对桉树幼苗株高、茎、根系生长,叶片数、叶面积及生物量等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但根、茎生长受干旱胁迫影响的程度明显低于叶片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值均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表现出下降趋势。土壤干旱胁迫也显著影响桉树幼苗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随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而下降,但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则相反。干旱胁迫条件下桉树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累积与其抗旱性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桉树 幼苗 生理生态 生物量
下载PDF
稻鸭共育复合系统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8
20
作者 禹盛苗 欧阳由男 +3 位作者 张秋英 彭钢 许德海 金千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52-1256,共5页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稻田全天候家鸭野养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鸭共育复合生态系统中,由于鸭在稻间的活动明显改善了水稻群体质量,水稻无效分蘖比不养鸭对照显著减少,提高成穗率8.08%,增加水稻群体基部透...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稻田全天候家鸭野养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鸭共育复合生态系统中,由于鸭在稻间的活动明显改善了水稻群体质量,水稻无效分蘖比不养鸭对照显著减少,提高成穗率8.08%,增加水稻群体基部透光率4.05%;齐穗期和成熟期的绿叶面积比不养鸭对照分别增加6.01%和10.65%,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2.90%和17.82%;齐穗期的根系活力和灌浆期剑叶的光合作用强度分别比不养鸭对照增加24.02%和15.73%,从而积累较多的有机同化物,提高经济系数2.87%,增产稻谷4.93%,最终实现了水稻良好生育和高产、高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育 水稻 生理生态 生长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