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
被引量:112
1
作者
贾振国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
出处
《考古学报》
1985年第2期223-266,279-286,共52页
文摘
西汉齐王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南,东北距齐故城遗址23公里,东距临淄区政府驻地辛店6公里,北距胶济铁路东风站约1公里(图一)。墓南为丘陵,墓北为平原,地形由南向北倾斜。墓封土规模颇大,虽经历年浸蚀,仍高达24米,占地面积约24市亩(图版拾伍,1)。
关键词
随葬器物
出土
考古学
图版
西汉
长方形
山东省
淄博市
博物馆
生活 用具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95
2
机构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
出处
《文物》
1981年第1期1-8,98-100,共11页
文摘
固始县县城东南二公里有一个高约50余米的土岗,群众称它为"侯古堆"。一号墓就座落在土岗的中央(图一)。 1978年8月,城关镇砖瓦厂工人在取土时,发现这座墓的陪葬坑,并暴露出坑内的木椁。后经省文化局派人到现场进行考古调查,并进行发掘,至4月底结束。出土大批青铜礼器、生活用具、乐器、竹、木漆器和陶器等。其中三架漆木肩舆(即四人抬轿)
关键词
陪葬坑
青铜礼器
生活 用具
长方形
河南
形制
出土
固始县
图版
乐器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89
3
机构
陕西省博物馆
出处
《文物》
1972年第7期26-32,70-71+75-76,共11页
文摘
唐中宗长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公元682—701年)墓,位于唐高宗和武则天乾陵的东南隅,是乾陵陪葬墓之一。
关键词
发掘简报
唐墓壁画
唐代
天井
乾陵
图版
中宗
生活 用具
仪仗队
宫女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安阳隋张盛墓发掘记
被引量:79
4
机构
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
出处
《考古》
1959年第10期541-545,591-595,共10页
文摘
一1959年5月在安阳豫北纱厂附近,发掘了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张盛的坟墓1座。墓为南北向(188°),砖筑单室,平面近方形,四边呈弧线向外突出,长2.8,宽2.9米(图一)。四壁砌砖两平一竖,至1.8米高时收敛为方锥形墓顶。北壁下砌棺床,长1.98,宽1.1—1.3,高0.34米。墓室地面及床面皆铺砖。
关键词
图版
安阳
伎乐俑
模型
发掘
生活 用具
腹部
出土
相州
青瓷器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临淄北朝崔氏墓
被引量:79
5
作者
苏玉琼
蒋英炬
机构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考古学报》
1984年第2期221-244,282-289,共32页
文摘
崔氏墓地位于今淄博市临淄区(驻地辛店)大武公社窝托村南约400米,依黄山北麓,北濒乌河,距胶济铁路1.5公里,东北距辛店6公里(图一)。1973年冬,辛店电厂在施工过程中,于该厂东南部发现了墓葬。省文物主管部门获悉后,随即派人调查,并在工程指挥部的配合下,清理了十四座墓葬(工地编号 M1—14)。现把发掘情况报道如下。
关键词
图版
墓志
墓葬形制
随葬器物
北朝
陶俑
文物考古
崔鸿
出土器物
生活 用具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洛阳王湾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61
6
作者
李仰松
严文明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
出处
《考古》
1961年第4期175-178,4-5,共6页
文摘
洛阳王湾遗址位于洛阳市西郊,东距洛阳旧城约15公里,东南距谷水镇约2.5公里。遗址在涧河右岸第一台地上,它的西北与有仰韶、周代文化遗存的史家湾村隔河相望。1958年夏秋之际。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文化
洛阳市
墓葬
王湾
仰韶文化
生产工具
遗址
生活 用具
灰坑
龙山文化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长沙两晋南朝隋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61
7
作者
高至喜
机构
湖南省博物馆
出处
《考古学报》
1959年第3期75-105,139-160,共53页
文摘
自1952年至1958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清理工作队(1958年与湖南省博物馆合并设文物工作部)配合长沙市郊的基本建设工程,发掘了从春秋、战国至元、明各时代的古墓4600馀座,其中包括两晋、南朝、隋墓47座。这一部分的墓葬,虽然数量不多,并且有些被盗掘扰乱过,但是把这些墓葬综合起来,仍然能使我们对长沙地区晋至隋代的墓葬形制、葬俗和物质文化方面,有一个较为概括的了解。其中虽有个别墓葬已经在文物参考资料和考古通讯上发表过简报,但为了保持材料的完整性。
关键词
南朝
出土
墓葬形制
两晋
随葬器物
人字形
生活 用具
色釉
考古
随葬品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我国的“八景”传统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51
8
作者
赵夏
机构
中国文物研究所
出处
《规划师》
2006年第12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八景
文化意义
传统
文化景观
生活 用具
地方特色
艺术作品
文化现象
分类号
TU986.6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题名 洛阳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
被引量:50
9
作者
朱亮
李德方
机构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26-35,97+1+1,共13页
文摘
孟津北陈村北魏王温墓东壁壁画保存较好,并出土彩绘陶俑等各类文物87件。
关键词
北魏壁画
彩绘陶俑
洛阳
孟津
墓志
伎乐俑
随葬器物
墓葬
生活 用具
出土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科左后旗呼斯淖契丹墓
被引量:40
10
作者
张柏忠
出处
《文物》
1983年第9期18-22,98,共6页
文摘
1977年7月下旬,在内蒙科尔沁左翼后旗呼斯淖公社所在地以北沙丘中,发现一座古墓。部分随葬遗物已被人挖出。哲盟博物馆得知消息后,即派人进行了清理。根据墓中出土器物,推断此墓是较早的契丹墓葬。一地理位置与葬式呼斯淖公社位于科左后旗所在地甘旗卡镇东40公里。墓葬在公社大院东北方向0.5公里许的沙崖壁上。沙崖之下为一条南北向的风蚀沟,崖顶至沟底约5米。沙崖的上部为流动的黄沙,其下为黑灰色沙土,较坚硬,厚约2米,再下为细颗粒白沙。墓葬上口开于黑沙土层上部,因长期风化,墓葬的一侧已露出底部,部分殖葬品暴露于沙崖壁上。
关键词
墓葬
契丹人
鸡冠壶
出土器物
博物馆
公社
细颗粒
东北方
生活 用具
腹径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中国民间艺术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32
11
作者
靳之林
出处
《美术研究》
1988年第4期60-64,共5页
文摘
纵观历史,人类在创造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同时,也创造了艺术。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人类艺术以两个大系平行向前发展,一个是亿万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艺术,这是人类本源艺术的发展延续;另一个是职业艺术家和画院学院的艺术,这是由前者派生的。由此形成人类两大艺术体系和两大文化艺术遗产,前者是从史前文化开始的亿万劳动者创造的群体文化艺术遗产,后者是以个体出现的职业艺术家创造的文化艺术遗产,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主体,就是由这两个部分和两个体系组成的。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文化艺术遗产
史前文化
艺术家
中华民族
生活 用具
哲学基础
体系组成
劳动群众
劳动工具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题名 中国竹文化小史
被引量:27
12
作者
何明
出处
《寻根》
1999年第2期13-16,共4页
文摘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英国的李约瑟博士也认为,中国的文明是“竹子的文明”。在中国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竹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工具或用具,而且渗透到宗教、艺术、伦理等各个领域,传导与表现着中华民族的...
关键词
中国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魏晋南北朝
墨竹画
中国画
魏晋时期
新石器时代遗址
唐宋时期
生活 用具
陈寅恪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题名 1955—57年陕西长安沣西发掘简报
被引量:32
13
机构
考古研究所澧西发掘队
出处
《考古》
1959年第10期516-530,583-587,共20页
文摘
1955—57年,在陕西沣河沿岸共作了五季发掘,发掘了客省庄(又名开瑞庄)、张家坡、冯村、斗门等四个地点。古代文献指明西周的都城丰、镐都位于沣河沿岸,因此考古工作者早在1933年就为了寻找它们而进行了调查。因为西周田野考古是个比较薄弱的方面,从1951年以来连着在沣河沿岸作了几年工作。调查简报已经在科学通报2卷9期、考古通讯1955年第1期。
关键词
客省庄
二期文化
墓葬
西周晚期
陶器
生产工具
发掘
西周文化
生活 用具
图版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湖北圻春毛家咀西周木构建筑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云鹏
机构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发掘队
出处
《考古》
1962年第1期1-9,3-6,共13页
文摘
毛家咀在湖北省圻春县城东北约30公里,西周木构建筑遗迹是于1957年冬在村西的三个水塘内发现的。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闻讯后即派人前往调查,并组织保护。1958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发掘队进行了试掘,为期一月,收获颇大。参加工作的还有湖北省文管处孙启康、高仲达等同志。现将试掘结果介绍于后。
关键词
木构建筑
湖北省
标本
西周
图版
水塘
中国科学院
三角形
生活 用具
木板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的试掘
被引量:28
15
机构
河南省博物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
河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河南分队
出处
《文物》
1972年第10期6-15,28+16-19,共15页
文摘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的均县、郧阳,陕西的商南接壤。境内群山环抱,丹江流贯其间。在原始社会时期,丹江沿岸就分布着不少的部落,这些部落的居民在这块土地上进行生产劳动,并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
关键词
陶器
文化遗存
龙山文化
遗址
文化层
生活 用具
生产工具
新石器时代
屈家岭文化
发掘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黑龙江肇东县八里城清理简报
被引量:28
16
机构
肇东县博物馆
出处
《考古》
1960年第2期36-41,共6页
文摘
肇东县四站乡境内有座古城遗址,俗名八里城。据当地老人说,该城内原为一片瓦砾,蒿草丛生之荒地,于清末始渐开垦成熟,垦荒当时,曾有很多铁蒺藜与铁镞出土,现城内有旱田百余公顷。1958年冬,肇东县博物馆为了配合四站人民公社在八里城的深翻土地,组织了深翻地文物保护小组,由于该乡深翻地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工地文物保护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现将八里城遗址与出土遗物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肇东
出土
文物保护
松花江
人民公社
深翻
生活 用具
保护工作
情况报告
陶器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河南新野发现的曾国铜器
被引量:22
17
作者
郑杰祥
出处
《文物》
1973年第5期14-20,75,共8页
文摘
1971年8月,河南省新野县城关镇小西关(村)社员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发现了一座古墓。当地党政领导和广大贫下中农非常重视,立即保护好现场。同年8月10日至20日,河南省博物馆派人进行了发掘。该墓位于小西关(村)西南寨沟内。墓坑呈长方竖穴形,方向北偏东21°。
关键词
铜器
河南省
生产劳动
生活 用具
外折
发现
省博物馆
花纹
贫下中农
形制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五联罐和魂瓶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仝涛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4-63,共10页
文摘
The Five-linked jar and Hun Ping,Soul Jar.foun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zi River,are unique funerary objects used in the TomBs of Wu and West Jin period.The author makes an typological analyses and founds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of Hun Ping,based on which deeply studies could be conducted.
关键词
五联罐
魂瓶
生活 用具
地理分布
纹饰艺术
形态学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淅川下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22
19
作者
汤文兴
机构
长办考古队河南分队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9,97-100,共23页
文摘
淅川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地处伏牛山的南麓。西南与湖北省郧县、均县毗连,西北和陕西省商南县为邻。境内多山,老贯河和丹江由北向南在旧县城东南相会后注入汉水。下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坐落在老贯河东岸的台地上,东西长约210米,南北宽约100米,文化层厚4.5米(图一)。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报告
出土
尖底瓶
淅川
文化层
房基
陶器
图版
生活 用具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云南省楚雄县万家埧古墓群发掘简报
被引量:20
20
机构
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
四川大学历史系
出处
《文物》
1978年第10期1-18,97-98,共20页
文摘
楚雄万家埧古墓群是县良种场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发现的。1975年5月,云南省博物馆清理了大墓一座。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省文化局举办了云南省第二期考古学习班,又进行了发掘。参加发掘工作的有省博物馆、云南大学历史系、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楚雄中学学生和学习班的全体学员共约二百人。此外,还得到了当地驻军、楚雄林业局与万家埧生产队的多方帮助。
关键词
云南省
墓葬
铜鼓
随葬品
生产工具
标本
生活 用具
装饰品
纹饰
省博物馆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