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冠心病外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萧明第 吕锋 朱晓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0期600-602,共3页
本文分析了1972年至1993年冠心病外科术后患者施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67例(14.5%)的治疗经验。应用IABP的适应证包括:①左室室壁瘤较大或合并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以及病变广... 本文分析了1972年至1993年冠心病外科术后患者施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67例(14.5%)的治疗经验。应用IABP的适应证包括:①左室室壁瘤较大或合并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以及病变广泛且远端血管较细等;②术中脱离体外循环机有困难;③术后顽固性低心输出量综合征;④围术期心肌梗死。得出如下结论:①预防性IABP有助于重症冠心病外科术后患者的顺利恢复;②IABP使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及左心功能不全得以改善,从而降低了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主动脉内 球囊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术在急诊PC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郑萍 阳维德 +1 位作者 罗秀锋 朱汉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6期339-340,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安装术在急诊PCI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及心功能不全抢救作用及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急性心肌梗死危重患者即时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术的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68~86岁2例为前降支开口闭... 目的观察急诊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安装术在急诊PCI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及心功能不全抢救作用及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急性心肌梗死危重患者即时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术的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68~86岁2例为前降支开口闭塞,1例三支病变合并左主干病变,2例右冠近段闭塞(其中3例术中出现慢血流及无复流)。入院时剧烈胸痛,有心源性休克或心功能不全患者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安装术。5例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2例同时行临时起搏器安装术,结果 5例均成功撤离IABP,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救治成功,无一例死亡。抢救成功率100%。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安装术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急诊冠脉介入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毛毛 金建美 孙莎莉 《护理与康复》 2003年第2期88-89,共2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LA BP)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支持的方法,通过穿刺股动脉将球囊导管放置在降主动脉上段、锁骨下动脉起始部.
关键词 主动脉 球囊 护理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中抗凝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文亚红 曾晓斌 +3 位作者 田巨龙 兰建军 徐大文 赵颖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20-621,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UFH)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中抗凝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安置IABP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UFH抗凝的常规组(34例)和应用LMWH抗凝的试药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血肿、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UFH)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中抗凝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安置IABP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UFH抗凝的常规组(34例)和应用LMWH抗凝的试药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血肿、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费用差别。结果:两组均只有少部分患者有伤口少量渗血、局部小血肿和伤口周围轻度青紫等表现,无其它并发症出现,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试药组的费用比常规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IABP中应用LMWH可以达到应用UFH相同的抗凝、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同时并发症无增加,而费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主动脉 球囊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护理及体会
5
作者 刘翠琴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 球囊 后护理
下载PDF
38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3
6
作者 张海泳 沈玉枝 +1 位作者 王贵芝 顼志敏 《护理研究》 2001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 护理 并发症 栓塞 下肢缺血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宁小方 姬富才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442-14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急诊PCI治疗病人106例,按照是否采用IABP支持,分为对照组(未行IABP...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急诊PCI治疗病人106例,按照是否采用IABP支持,分为对照组(未行IABP)和观察组(行IABP)。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 d时血液动力学变化,3 d时心肌酶学变化,术后3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室舒张末径(LVEDD)的变化,3个月内两组病人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 d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时心肌酶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在术后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VEDD在术后3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3个月时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再发心肌梗死以及血栓形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ABP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能有效的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增强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 经皮冠状动脉介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CI联合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心源性休克对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心衰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转归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学才 吴敏 +1 位作者 罗心平 余追 《微循环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6-3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心衰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以及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14-01-2016-1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心衰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以及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14-01-2016-1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91例。将进行PCI治疗者设为PCI组(n=45),PCI基础上联合IABP治疗者设为PCI+IABP组(n=46)。两组同时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流动力学指标肺动脉楔压(PCW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有创动脉收缩压(SBP),心衰相关实验室指标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C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转归。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PCWP、hs-CRP、BNP和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LVEF、MABP、SB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CI+IABP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升高和降低均较PCI组明显(LVEDd:51.02±3.64vs 53.69±4.10,PCWP:13.25±5.22vs 18.48±7.14;hs-CRP:3.89±1.02vs 4.52±1.22;BNP:349.21±72.14vs 428.59±102.41;Cr:85.94±15.20vs 349.21±72.14;LVEF:40.75±6.14vs 37.56±6.10;MABP:71.20±11.22vs 62.44±10.55;SBP:99.84±13.01vs91.01±12.89;均P<0.05)。PCI+IABP组患者存活率高于PCI组(89.13%vs 68.89%),死亡率低于PCI组(10.87%vs 31.11%)(均P<0.05)。结论:PCI联合IABP治疗可有效改善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衰相关指标水平,提高患者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主动脉内球囊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心衰指标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芮子傲 戴东普 +5 位作者 郭影影 庞硕 周远航 杜洋 赵晓燕 董建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97-2604,共8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是挽救这类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这类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IABP联...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是挽救这类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这类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IABP联合ECMO对AMI合并CS患者的疗效,AMI合并CS患者需要ECMO支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病房)住院的应用IABP救治的AMI合并CS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应用ECMO分为IABP组(n=65)及IABP+ECMO组(n=26)。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出院12个月生存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应用ECMO的影响因素。结果IABP组IABP后心搏骤停比例、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水平、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气管插管应用比例、肺部感染比例、下肢缺血比例、急性肾损伤比例、消化道出血比例、出院后12个月生存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应用比例低于IABP+ECMO组(P<0.05),CCU住院时间短于IABP+ECMO组(P<0.05),年龄高于IABP+ECMO组(P<0.05)。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和组别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乳酸、pH值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对收缩压、舒张压、乳酸、pH值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对心率主效应不显著(P>0.05);组别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乳酸、pH值主效应不显著(P>0.05)。其中两组治疗后24 h、72 h收缩压、pH值均高于上机前,乳酸水平低于上机前;两组治疗后72 h收缩压、pH值高于治疗后24 h,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后24 h(P<0.05)。IABP组治疗后24 h、72 h舒张压均高于上机前(P<0.05)。IABP+ECMO组治疗后72 h收缩压高于IABP组(P<0.05);IABP+ECMO组治疗后24 h的乳酸水平低于IABP组,pH值高于IAB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治疗后24 h VIS、IABP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休克 心源性 心血管疾病 主动脉内球囊 体外膜肺氧合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元 肖华 +2 位作者 张金霞 黄军 向定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68例因AMI合并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68例因AMI合并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转归分为好转、死亡两组。对两组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既往冠心病史、入院时心率、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病变血管支数、发病至行IABP术时间、TIMI血流、罪犯血管14项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的死亡率为47.06%,所有危险因素中,罪犯血管是影响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其余危险因素均未影响预后(P〉0.05)。罪犯血管组间比较显示,前降支与其他罪犯血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047,95%CI 0.004~0.547,P=0.015)。结论罪犯血管是AMI合并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IABP辅助治疗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前降支病变患者应用IABP辅助治疗后可降低住院期间死亡率,左主干、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应用IABP辅助治疗后未能降低住院期间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紊乱 主动脉内球囊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泵衰竭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22
11
作者 韩晓霞 李秀兰 +2 位作者 刘秀红 周萍 但国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泵衰竭(CS)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围手术期内血液动力学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泵衰竭的患者52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泵衰竭(CS)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围手术期内血液动力学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泵衰竭的患者52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4例)。观察组应用介入手术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对照组单纯应用介入手术治疗。应用多参数血流动力学检测仪观察术前、术后1 h及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1 h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显著好转(P<0.05),且术后24 h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S抢救成功率、尿量、肺水肿发生率、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PCI成功率方面两组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泵衰竭的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降低住院期间病死率,且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泵衰竭 主动脉内球囊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内科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秦玉霞 《护理研究》 2005年第5期763-764,共2页
综述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内科临床应用情况、参数的选择、并发症及护理,强调应重视反搏效果的观察,做好心电图及足背动脉监测。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 临床应用 护理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许燕莉 罗美宜 许永霞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r aortic balloon pump,IABP)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给予46例行IABP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术后5d观察患者焦虑及不适症状情况。结果 46例患者焦虑评分为(1.22±0.3)分,属于轻度焦虑...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r aortic balloon pump,IABP)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给予46例行IABP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术后5d观察患者焦虑及不适症状情况。结果 46例患者焦虑评分为(1.22±0.3)分,属于轻度焦虑状态;不适症状在舒适护理后5d内得到缓解。结论 IABP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后,能有效缓解IABP患者术后过度的紧张心理及不适,提高患者生理与心理上的舒适感,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 焦虑
下载PDF
IABP联合急诊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平均动脉压、乳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孙天保 贺莹 +2 位作者 高鹏燕 苏京 马欣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417-419,427,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平均动脉压、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按数表法,将80例AMI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PCI...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平均动脉压、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按数表法,将80例AMI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PCI治疗,观察组采用IABP联合急诊PCI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乳酸(LA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CVP更低,MAP与LVEF更高,血清LAC、hs-CRP、BNP水平均更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复发率均更低,患者存活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ABP联合急诊PCI治疗AMI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清LAC、hs-CRP、BNP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源性休克 平均动脉压 乳酸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时高危患者常规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军 杨希立 +2 位作者 周昭仑 李健民 谭海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7-1928,1931,共3页
目的评价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术时常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41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A组),将同期行急诊介入治疗但没有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目的评价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术时常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41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A组),将同期行急诊介入治疗但没有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高危心肌梗死患者配对入选38例设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术后30d内左室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心肌缺血事件和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等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30d内左室功能较B组明显改善(P<0.05),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A组较B组少(P<0.05),两组在死亡率、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等方面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紧急介入治疗术前常规进行IAB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左室功能和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这一结果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 左室功能 心脏主要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行PCI治疗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6
作者 毛亚妮 樊川民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850-852,共3页
目的 分析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组(4... 目的 分析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组(41例)和多巴胺组(49例),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组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多巴胺组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所需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检测收缩压(SB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心脏排血指数(CI)。结果 与多巴胺组相比,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组的纠正心力衰竭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而住院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所需时间和死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MPAP和PCWP均明显降低(P<0.05),SBP和CI均明显升高(P<0.05),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组MPAP、PCWP、SBP和CI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多巴胺疗效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 参附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赵昕 韩雅玲 +6 位作者 王守力 王效增 荆全民 王斌 王耿 马颖艳 刘海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8期2685-2688,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合并左主干病变(LMC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并接受药物治疗的STEMI合并LMCA病变(I〉50%狭窄)305例患...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合并左主干病变(LMC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并接受药物治疗的STEMI合并LMCA病变(I〉50%狭窄)3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IABP分为IABP组及非IABP组,每组分为2亚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分析2组间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IABP应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PCI手术情况:所有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PCI患者每例平均(2.1±0.7)枚支架。(2)安全性:IABP组大出血发生率较非IAB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4%比1.00%,P=0.956),但IABP组轻微出血发生率比非IABP组增加(P〈0.05)。(3)院内及远期随访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①PCI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置入IABP后MACE发生率较未置入IABP组显著降低[25.3%(24/95)比38.5%(57/148),P〈0.05];②无论是否置入IABP,PCI组的病死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IABP组:PCI组病死率7.2%(6/83)比25.0%(6/24),P〈0.05;非IABP组:PCI组病死率20.O%(34/170)比57.1%(16/28),P〈0.01];③IABP组和非IABP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1.2%(12/107)和25.3%(50/198)(P〈0.01)。结论应用IABP辅助治疗STEMI合并LMCA可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主干病变 主动脉内球囊
原文传递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根 李馨妍 王耿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66-568,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7例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7例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行IABP,将患者分入IABP组(n=13)和非IABP组(n=64)。采用最邻近匹配法矫正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1∶3比例进行两组患者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的GRACE评分、射血分数、发病至就诊时间、KillipⅢ~Ⅳ级所占比例、院内心源性病死率及1年心源性病死率。结果匹配前,非IABP组的GRACE评分、射血分数、发病至就诊时间、院内心源性病死率分别为(172.14±40.29)分、(42.17%±19.68%)、(374.13±425.91)min、6.2%(4/64),IABP组分别为(191.69±48.89)分、(42.33%±10.69%)、(417.62±358.49)min、23.1%(3/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BP组KillipⅢ~Ⅳ级所占比例、1年心源性病死率分别为69.2%(9/13)、61.5%(8/13),均高于非IABP组的31.3%(20/64)、23.4%(1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IABP组的12例患者和非IABP组的32例患者进入分析集。非IABP组的GRACE评分、射血分数、发病至就诊时间、KillipⅢ~Ⅳ级所占比例、院内心源性病死率、1年心源性病死率分别为(190.31±40.39)分、(47.80%±11.54%)、(374.13±425.91)min、62.5%(20/32)、9.4%(3/32)、34.4%(11/32),IABP组分别为(191.69±48.89)分、(41.13%±10.75%)、(417.62±358.49)min、66.7%(8/12)、25.0%(3/12)、58.3%(7/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而言,IABP不能降低院内及1年心源性病死率,但其具有辅助作用,可改善幸存者的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
下载PDF
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源性休克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守力 韩雅玲 +5 位作者 荆全民 王祖禄 王冬梅 邓捷 杨桂棠 于海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心源性休克(CS)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ACS并发CS在床旁安置IABP的患者的资料,分析床旁植入IABP的成功率和IABP使用的时限及并发症,同时比较20例单纯IABP... 目的:探讨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心源性休克(CS)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ACS并发CS在床旁安置IABP的患者的资料,分析床旁植入IABP的成功率和IABP使用的时限及并发症,同时比较20例单纯IABP患者和36例IABP结合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IABP使用时间和住院存活率的差别.结果:床旁IABP植入的成功率高(98.2%),并发症少(12.5%),最长可使用888h,IABP+PCI组的IABP使用时间小于单纯IABP组(91±10vs166±18,P<0.05),且住院存活率高于单纯IABP组(72.2%vs40.0%,P<0.05).结论:早期床旁植入IABP救治ACS合并CS安全有效,具可行性.IABP与PCI结合治疗可提高此类患者的住院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主动脉内球囊 急性冠脉综合征 存活率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搏骤停患者1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邵劲松 温伟标 +2 位作者 余志辉 李维 周立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89-1291,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如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则可能影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实施,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心搏骤停并长时间心肺复苏(CPR)的AMI患者,在体外膜肺...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如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则可能影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实施,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心搏骤停并长时间心肺复苏(CPR)的AMI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的情况下给予急诊PCI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经住院积极抗休克、机械通气、器官支持等治疗后顺利撤除ECMO及呼吸机,最终救治成功顺利出院.半年后随访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 急性心肌梗死 骤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