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徐慧清
-
机构
德州学院政法系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5,共4页
-
文摘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造成的中华民族生存危机,使中国人产生了自我群体身份急待确认的心情,激发了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诉求和想象。在战争中,国人不同程度地从自己所属的社群脱离出来,加入到建构自己民族国家的宏大叙事之中。
-
关键词
抗战
中国民众
现代国家认同
-
Keywords
the war anti-Japanese
Chinese masses
identity of modern nation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近代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郑师渠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32,共1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重大项目“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21VMZ005)。
-
文摘
近代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既是近代中国融入世界过程的应有之义,也是甲午战后新生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产物。从戊戌到辛亥,维新派与革命派两大政治派别先后领导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前者打破了王朝国家的坚冰,将现代国家认同的价值取向第一次引入了国人的视野;后者则径直推翻了王朝国家,创建了民主共和的新国家。如果说民国建立是近代国人现代国家认同的里程碑,那么其奠基则应追溯至戊戌时期。两派各有所见,各有所蔽。前者主张共和革命,顺应了时代的走向;但其倡“排满”与“种族革命”,却不免有封建种族主义的偏见,而与民族建国初衷相矛盾。后者抵拒共和,失去了曾拥有的时代弄潮儿的资格;但其反对“排满”与“种族革命”,主张以四万万人“组成一大民族”共御外侮等等,在处理中国多民族关系的问题上,表现了较前者更为理性的精神,应乎了民族建国的历史大趋势。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形成了历史张力。“五族共和”显然是扬弃了双方的“所蔽”,而包容了彼此的“所见”:“大民族主义”与共和革命,即体现了民族建国的应有之义。中华民国的建立成为了近代国人实现现代国家认同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彰显了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
-
关键词
现代国家认同
民族国家
维新派
革命派
-
Keywords
modern national identity
national state
reformers
revolutionaries
-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主体性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赵文心
何虎生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9,共8页
-
基金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0LLZZA002)
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多民族国情和多变化世情复杂交织的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依托,而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环节。其中的关键词“共同体”聚焦“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意识”强调“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二者都与人的主体性密切相关。立足主体性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本质上看属于现代国家的认同建构范畴,是中华民族之主体性得以发挥的根本途径。具体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顶层设计的实现在理论维度上要求顺应从个体本位到类本位的主体性发展导向,包容中华民族的结构张力;在历史维度上要求理清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主体性生成进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现实维度上要求保障从思想观念到物质利益的主体性实现路径,落实民族平等的价值原则。
-
关键词
主体性
类主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现代国家认同
-
Keywords
subjectivity
human subject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modern national identity
-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