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面向文化遗址保护的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 1
-
-
作者
董亚波
曾波
鲁东明
-
机构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技与技术学院
-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3期74-78,共5页
-
文摘
大部分文化遗址因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导致现有常规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无法有效实施,而传统的文化遗址保护技术也无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最大化。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兴的前沿热门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具有能够与文化遗址保护工作紧密结合的发展潜力。本工作首先分析了文化遗址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对物联网技术与文化遗址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针对文物保护领域的特殊需求,着重描述了文物本体与环境信息采集、监测数据的远距离传输,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三方面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并对涉及关键技术应用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简要介绍了已经部署运行的典型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利用系统,系统经过连续几年的运行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为敦煌莫高窟文物的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这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
-
关键词
物联网
文物保护
环境和本体监测
-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 and heritage monitoring
-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徐达墓石刻保护监测系统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菲
沈慧良
秦逸晗
-
机构
南京市博物总馆
江苏金陵机械制造总厂
-
出处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3期67-74,共8页
-
文摘
石刻文物常年暴露在外,环境因素是造成文物损害的一个关键因素。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法。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从而及时发现文化遗产的损坏和破坏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文章在分析明功臣墓徐达墓石刻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石刻保护监测项目的实施,介绍了采用物联网技术对明中山王徐达墓内神道进行保护的监测系统架构及实施效果,以期今后在文物保护中更为深度地应用物联网技术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物联网
石刻保护
环境和本体监测
-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stone carving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and ontology monitoring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