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畿的良知信仰论与晚明儒学的宗教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彭国翔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2年第3期54-62,共9页
中晚明阳明学的宗教化,不仅构成儒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还可以为中西方的比较宗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本文首先考察中晚明阳明学核心人物王龙溪的良知信仰论,以为阳明学宗教化的具体个案。然后在此基础上,力求在一个比较宗教学的视野... 中晚明阳明学的宗教化,不仅构成儒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还可以为中西方的比较宗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本文首先考察中晚明阳明学核心人物王龙溪的良知信仰论,以为阳明学宗教化的具体个案。然后在此基础上,力求在一个比较宗教学的视野中揭示中晚明阳明学宗教化的基本特征与不同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宗教学 宗教化 良知 儒学 中晚明 龙溪 素材 基本特征 取向
下载PDF
明末封建士大夫逃禅原因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夏金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9-74,共6页
明朝万历以降,禅风浸盛,封建士大夫中间逐渐形成了一股逃禅之风,即所谓“以无端之空虚禅悦,自悦于心”也。此风愈演愈烈。逮至明末,竟出现了“士夫无不谈禅”的局面。他们迷禅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或创寺修庙,施田立碑;或接纳高僧,谈禅说理... 明朝万历以降,禅风浸盛,封建士大夫中间逐渐形成了一股逃禅之风,即所谓“以无端之空虚禅悦,自悦于心”也。此风愈演愈烈。逮至明末,竟出现了“士夫无不谈禅”的局面。他们迷禅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或创寺修庙,施田立碑;或接纳高僧,谈禅说理;或披剃空山,著书立说等等,其盛况远超唐宋士夫谈禅之习,直可与魏晋玄谈相媲美。顾炎武所说明末清谈,实有甚于前代,此说不无道理。剖析这一时期士夫逃禅的深层原因,不仅可窥见明代末年社会政治、经济腐朽糜烂的深刻画面,并且也能揭示出当时思想界“心学”流变的时代特色。同时,对于士夫逃禅的复杂心态和禅宗发展的概貌,也将有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 封建士大夫 心学 逃禅 心斋 心即理 佛教 “致良知” 禅宗 龙溪
原文传递
罗念庵的“学三变”与“三游记” 被引量:6
3
作者 福田殖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22-28,共7页
(一) 罗念庵(1504—1564)名洪先,字达夫,号念庵,谥号文恭(江西吉水人)。奉王阳明的学问为圣学,同王学三派的人们保持了广泛而密切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自然念庵的思想是通过对先行思想的继承和融合而形成和完成的,从中可以看... (一) 罗念庵(1504—1564)名洪先,字达夫,号念庵,谥号文恭(江西吉水人)。奉王阳明的学问为圣学,同王学三派的人们保持了广泛而密切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自然念庵的思想是通过对先行思想的继承和融合而形成和完成的,从中可以看出其思想的苦恼和迂迴曲折的过程。本文旨在探讨罗念庵思想形成过程,考察即便单纯作为游记也很出色的三游记,以昭示罗念庵思想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记 归寂 主静 谥号 龙溪 阳明 形成过程 良知现成 思想形成 境界
下载PDF
阳明学者的正统与异端之辨 被引量:6
4
作者 彭国翔 《中华文化论坛》 2003年第1期123-128,共6页
自理学兴起以来,理学家几乎无不以佛老为异端,在理学的话语中,异端亦成为佛老的代名词。但在中晚明,随着阳明学的兴起和发展,儒家学者正统与异端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文通过对王阳明、王龙溪和焦弱侯这三位阳明学不同时期代表人... 自理学兴起以来,理学家几乎无不以佛老为异端,在理学的话语中,异端亦成为佛老的代名词。但在中晚明,随着阳明学的兴起和发展,儒家学者正统与异端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文通过对王阳明、王龙溪和焦弱侯这三位阳明学不同时期代表人物正统与异端观念的考察,揭示阳明学正统与异端观念的演变,进而说明这种变化的原因与思想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与异端 阳明 龙溪 焦弱侯 阳明学
下载PDF
明儒王龙溪的一念工夫论 被引量:3
5
作者 彭国翔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67,共14页
“念”是王龙溪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基于“本念”与“欲念”、“正念”与“邪念”的区分 ,龙溪晚年反复强调的一念工夫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当“念”作为本念与正念时 ,一念之微的工夫便基本上相当于心体立根的先天正心之学 ,这... “念”是王龙溪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基于“本念”与“欲念”、“正念”与“邪念”的区分 ,龙溪晚年反复强调的一念工夫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当“念”作为本念与正念时 ,一念之微的工夫便基本上相当于心体立根的先天正心之学 ,这时作为良知心体直接发动之端倪与萌芽的“一念之微” ,龙溪又称之为“几”,一念工夫于是相应展开为“知几”、“庶几”与“审几”的工夫 ;当“念”作为欲念与邪念时 ,一念之微的工夫便相当于后天的诚意工夫。但由于“念”构成意的最小单位和瞬时状态 ,较之一般意义上的诚意工夫 ,用力于一念之微的诚意工夫又更为深邃绵密。因此 ,作为一体两套的完整的致良知工夫论 ,龙溪的一念工夫不仅在自己的思想系统内统合了用力于良知心体的先天正心工夫和用力于经验意识的后天诚意工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溪 一念工夫 良知 明代 儒家 阳明学
原文传递
虚寂与感通:论王龙溪与聂双江思想之异同
6
作者 陈阅师如 米文科 《武陵学刊》 2024年第3期12-18,共7页
王龙溪与聂双江都认同“虚寂”是良知的本然状态,以说明良知是形而上之体,而非已发之知、分别之知,但由于问题意识的不同,他们对良知“寂感”之义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分歧和争论。王龙溪认为,儒家与佛道二教之间的区别就... 王龙溪与聂双江都认同“虚寂”是良知的本然状态,以说明良知是形而上之体,而非已发之知、分别之知,但由于问题意识的不同,他们对良知“寂感”之义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分歧和争论。王龙溪认为,儒家与佛道二教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佛老之心性只是空寂之体,而儒家之良知则是即体即用、即寂即感的,故佛老之学不能经世致用,而儒家之学则全体大用、天德王道一以贯之。聂双江则试图用“虚寂”来纠正阳明后学以知觉为良知的现象,特别是王龙溪的“见在良知”说更是以用为体、以已发为未发,因此他主张“致虚守寂”,以正确认识良知的本来面目,认为只有归寂以通感、立体以达用才不会出现以知觉为良知的弊端。王龙溪与聂双江对良知“虚寂”与“感通”的理解,既体现了二者不同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反映了阳明后学对“良知”概念理解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溪 聂双江 良知学 阳明学 虚寂 感通
下载PDF
“信得及良知”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从王阳明到王龙溪的论述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卫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4,共9页
致良知工夫的首要前提是"信得及良知"(自信良知),在阳明那里是历经磨难而印证的生存论智慧,并基本具备了理论框架:它不仅是对于良知人人本具的自我肯信与认同,也必然信得及良知作为万物本体和创生根据而主动吸纳融摄事为、知... 致良知工夫的首要前提是"信得及良知"(自信良知),在阳明那里是历经磨难而印证的生存论智慧,并基本具备了理论框架:它不仅是对于良知人人本具的自我肯信与认同,也必然信得及良知作为万物本体和创生根据而主动吸纳融摄事为、知识等世间万象,良知无须坎陷、隐退,时刻遍在,才能保证一切依良知而行的充足的实践动力。信得及良知作为工夫实践的前提和动力,也是阳明后学的基本共识。其中,王龙溪将其精微化为对心体当下一念的自信,升格为致良知教的工夫法门和实存境界,证成了先天立心工夫的依据,彰显了最充足的道德实践动力和最强烈的道德主体性,以及心学顿悟工夫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信得及 阳明 龙溪
下载PDF
信得及与疑而归信:王龙溪与江右王门工夫理路之比较
8
作者 胡志明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阳明后学基于对信得及的不同理解,呈现为两种工夫模式:王龙溪以信得及为前提条件,从“人们应然的本质结构”上立论,主张先天立根的易简工夫;江右王门则偏向以信得及为结果效验,从“人们实然的存在过程”处立教,强调亲体彻透之后仍需时... 阳明后学基于对信得及的不同理解,呈现为两种工夫模式:王龙溪以信得及为前提条件,从“人们应然的本质结构”上立论,主张先天立根的易简工夫;江右王门则偏向以信得及为结果效验,从“人们实然的存在过程”处立教,强调亲体彻透之后仍需时时保任。在从信与疑、先与后、易与难等角度比较两者的基础上,通过援引怀疑解释学与信心解释学的理论来阐发信得及与良知本体的意象结构,有益于更为全面地理解两种工夫理路的各自特点,彰显江右王门“世无现成良知乃深信良知”的思想旨归。实际上,双方并无抵牾,唯有相资为用,方能贯彻阳明晚年简易与真切互蕴的彻上彻下之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右 龙溪 信得及 怀疑解释学 世无现成良知
下载PDF
陈白沙与湛甘泉 被引量:6
9
作者 荒木见悟 李凤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4-44,共11页
黄宗羲参照晚明诸家之说,认为“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而后大”,由此将“白沙——阳明”思想路线确定为明代思想史的主流。但是,在白沙的高足弟子中有一位湛甘泉,甘泉与阳明是亲密的朋友。尽管如此,“白沙——甘泉”路线却逐... 黄宗羲参照晚明诸家之说,认为“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而后大”,由此将“白沙——阳明”思想路线确定为明代思想史的主流。但是,在白沙的高足弟子中有一位湛甘泉,甘泉与阳明是亲密的朋友。尽管如此,“白沙——甘泉”路线却逐渐衰微,并被“白沙——阳明”路线所压倒。究其原因,是因为甘泉渐浙向朱子学妥协,而阳明则与朱子学针锋相对,确保了心的自由。白沙所谓的自然,被阳明的良知说所吸取,并强化了“转处自在,无住着处”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陈白沙 《朱子语类》 阳明 黄宗羲 思想路线 “理” 致良知 龙溪 思想史
原文传递
王阳明“四句教”探释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新民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4期36-40,共5页
关键词 无善无恶 四句教 阳明 为善去恶 本体 历史文化 心体 龙溪 钱德洪 致良知
下载PDF
王门“天泉证道”考辨--以“四句教”、“四有”和“四无”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国元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8-124,共7页
明嘉靖六年(1527)丁亥夏,王阳明出征前往广西的思恩、田州两地,平定当地的少数民族暴乱。在出征前夕,阳明应两位弟子钱德洪与王龙溪之请,在家乡的天泉桥上阐发了对自己晚年所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 明嘉靖六年(1527)丁亥夏,王阳明出征前往广西的思恩、田州两地,平定当地的少数民族暴乱。在出征前夕,阳明应两位弟子钱德洪与王龙溪之请,在家乡的天泉桥上阐发了对自己晚年所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理解,并对两位弟子的疑难进行了相应的解答,史称“天泉证道”。在“天泉证道”的记载上,《传习录》下、《年谱三》和《天泉证道纪》是三条最为基本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句教 “四有” 考辨 《传习录》 少数民族 阳明 龙溪 弟子
原文传递
心气兼治:王龙溪对徐渭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琳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2-98,共7页
徐渭的为学路径与阳明学关系密切,尤受王龙溪与季彭山两位阳明后学思想的影响。王龙溪天资颖悟,直超上达,领悟到良知本体的超越性。但使后学相对忽视了使意念纯化,升进至纯粹至善明觉本体的道德实践工夫。龙溪本人懂得身心交关,天人一气... 徐渭的为学路径与阳明学关系密切,尤受王龙溪与季彭山两位阳明后学思想的影响。王龙溪天资颖悟,直超上达,领悟到良知本体的超越性。但使后学相对忽视了使意念纯化,升进至纯粹至善明觉本体的道德实践工夫。龙溪本人懂得身心交关,天人一气,注重道家内丹"治心治气"的工夫实践。由内丹调息工夫为助,悟入本体,并在心气兼治的过程中,贞定住由顿悟捕捉到的"一瞥之慧",稳定一时乍得之景象,将三教之"玄枢"归为一念。徐渭的思想是此通天下一气思想传统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溪 徐渭 心学 内丹
原文传递
阳明四句教及四有四无说论争之现代诠释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频高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5期45-51,共7页
作为中国哲学史上一大公案,关于阳明四句教及四有四无说的论争一直聚讼纷纭。实际上,四无乃龙溪实持之说,四有则为龙溪虚立之名。天泉证道之后问题发生了转换,不再是四有四无之争,而是以"四无"及"无善无恶"为中心... 作为中国哲学史上一大公案,关于阳明四句教及四有四无说的论争一直聚讼纷纭。实际上,四无乃龙溪实持之说,四有则为龙溪虚立之名。天泉证道之后问题发生了转换,不再是四有四无之争,而是以"四无"及"无善无恶"为中心的两层质疑:龙溪四无说是否违背阳明宗旨?阳明"无善无恶"说是否违背儒家正道?依牟宗三之"共法说",阳明、龙溪不但不是"禅",而且还对传统儒学有重大贡献,是儒学义理圆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环节。阳明、龙溪等能突破长期以来的禁忌,发挥这种"无"的智慧,从而将传统儒学推进到义理更为圆熟的新境界。这也是儒家学说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阳明"无善无恶"、龙溪"四无说"的独特创新之处和巨大贡献在于此,而他们备受误会和责难的深层原因亦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 龙溪 天泉证道 四句教 四有四无 无善无恶 牟宗三 共法说
下载PDF
“赤子之心”“童子之情”与“童心说”——中国古代对童心的体认及演进
14
作者 周艳菊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3-71,共9页
儒道两家对儿童的体认多指向道德属性,中国古代对“赤子之心”也持褒扬和推崇的态度,对“童心”则在诟病中偶有称许。至明代,王阳明及其后学既从道德属性上体认儿童,亦从自然属性上体认儿童,拓展了中国古代对童心的体认路径。王阳明在... 儒道两家对儿童的体认多指向道德属性,中国古代对“赤子之心”也持褒扬和推崇的态度,对“童心”则在诟病中偶有称许。至明代,王阳明及其后学既从道德属性上体认儿童,亦从自然属性上体认儿童,拓展了中国古代对童心的体认路径。王阳明在其良知之学的思想范畴内视儿童为独立完整的个体,首称“童子之情”,视“乐嬉游”为童心之本体,主张对儿童予以尊重和滋养,对自己的童心也弥加珍视。王龙溪以“直心”呼应王阳明的“良知”,主张以复还清净的童蒙之养来成就入圣之功。罗近溪接续王阳明的良知之悟,续阐“赤子之心”,以亲亲之仁为“赤子之心”的内核,以不学不虑、原日形体为其思想所归。李卓吾高擎“童心说”的旗帜,以真实无伪为童心的内核,指斥闻见道理对童心的障蔽。王阳明及其后学对童心的体认愈益走向叛逆,也呈现出合乎逻辑的演进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心 赤子之心 阳明 龙溪 罗近溪 李卓吾
下载PDF
明代“王学”论快乐教学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励武 郭金伦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3-45,共3页
王阳明的学说,在明代中叶以后的我国学术界,造成很大影响,形成一个庞杂的学派,简称“王学”。自王阳明开端,他们先后数代对教育领域的快乐教学,时有议论,颇多新意,并不断发展、完善。这种快乐教学,与传统的一(?)督责、鞭挞绳缚的教育方... 王阳明的学说,在明代中叶以后的我国学术界,造成很大影响,形成一个庞杂的学派,简称“王学”。自王阳明开端,他们先后数代对教育领域的快乐教学,时有议论,颇多新意,并不断发展、完善。这种快乐教学,与传统的一(?)督责、鞭挞绳缚的教育方法相对抗,竟为后来教育家所吸取;即使在今天小学整体实验中,亦得到我们的普遍关注。最初,王阳明针对当时阶段的弊端,以教育改革家的远见,提出了快乐教学。他说: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教学 阳明 教育改革 乐学 教育家 教育方法 明代中叶 龙溪 心斋
下载PDF
明末儒学的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冈田武彦 屠承先 《世界哲学》 1989年第3期73-77,共5页
据王阳明的门人王龙溪说,关于阳明晚年提倡的致良知说,当时已有归寂说、修证说、已发说、现成说、体用说和终始说这六种学说。对于以上各学说,龙溪都简明地论述了其特质(《王龙溪全集卷一·语录·抚州拟岘台会语》)。但是概括起... 据王阳明的门人王龙溪说,关于阳明晚年提倡的致良知说,当时已有归寂说、修证说、已发说、现成说、体用说和终始说这六种学说。对于以上各学说,龙溪都简明地论述了其特质(《王龙溪全集卷一·语录·抚州拟岘台会语》)。但是概括起来,可以把王门分为如下三派,即;现成派、归寂派和修证派。现成派是左派,归寂派是右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派 阳明 龙溪 儒学 归寂 致良知 明末 本体工夫 重要性
原文传递
王龙溪、邹东廓等集所见王阳明言行录佚文辑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来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1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关键词 龙溪 阳明 弟子 言行 讲学 统一 编辑 先生 辑录
下载PDF
良知精微之体的喻指与表达——王阳明与王龙溪对《中庸》要义的诠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昭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6,共11页
依据《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阳明学向“致广大”推致;在此之外,《中庸》的“未发之中”“独”亦是重要依据,向“尽精微”深入。如同《中庸》的“致广大而尽精微”,两者共同撑开阳明学。通过病根喻与钟声喻,王阳明从反... 依据《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阳明学向“致广大”推致;在此之外,《中庸》的“未发之中”“独”亦是重要依据,向“尽精微”深入。如同《中庸》的“致广大而尽精微”,两者共同撑开阳明学。通过病根喻与钟声喻,王阳明从反与正两方面揭示“未发之中”隐藏的风险与潜在的动能,并在天泉证道中综合之。三十年后,王龙溪发展出北辰喻,此喻保证“未发之中”指向正确(无病根),且无一息之停(动能充足)。由“未发之中”可拓展出良知三面:第一面是作为隐微之体的缄默维度(“未发之中”“隐”),第二面是作为显见之用的显性维度(“已发之和”“费”),第三面是前两面的统合(“独”)。前两面“通一无二”,呼应中国哲学的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结合《中庸》的“费而隐”,良知三面之间多重互动,相互表达,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良知三面可对应无、有、有无之间,但亦有超出。与知识论对接,良知体用两面可分别对应德性之知(知)与知识(识),通过“转识成知”,可实现两者的统合,以知识锻炼德性。能力与动力之知均可归入缄默维度,是良知的深层动力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阳明 龙溪 良知 未发之中
下载PDF
王龙溪与佛道二教的因缘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国翔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1年第4期91-100,共10页
王龙溪是中晚明阳明学中会通三教的代表人物,历来虽多谓 龙溪与佛道二教 关系密切,但却鲜见有专门的研究。本文考察龙溪与佛道二教人物的交游以及龙溪对道教实 践法门的修炼,以具体说明龙溪与佛道二教的因缘,力求为进一步探讨龙溪... 王龙溪是中晚明阳明学中会通三教的代表人物,历来虽多谓 龙溪与佛道二教 关系密切,但却鲜见有专门的研究。本文考察龙溪与佛道二教人物的交游以及龙溪对道教实 践法门的修炼,以具体说明龙溪与佛道二教的因缘,力求为进一步探讨龙溪与佛道两家在思 想上的关联,奠定历史与实证性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道 龙溪 阳明学 因缘 道教 会通 具体 实践法 修炼 历史
下载PDF
王门别支──论聂双江归寂之学及其在王学中的地位
20
作者 刘华丽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30,共5页
对阳明弟子的论述,历来多以龙溪(王畿,字汝中,公元1478-1583年)、绪山(钱德洪.字洪甫,公元1497-1574年)为主,聂双江(聂豹,字文蔚,公元1487-1583年)之学则少人问津.其实这位被同门斥为别支的... 对阳明弟子的论述,历来多以龙溪(王畿,字汝中,公元1478-1583年)、绪山(钱德洪.字洪甫,公元1497-1574年)为主,聂双江(聂豹,字文蔚,公元1487-1583年)之学则少人问津.其实这位被同门斥为别支的双江,对心学的承继起了重要作用。双江之学以主静归寂为旨,与阳明之学确有异同,但这一方面是对王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对王学流弊的匡正。从某种意义上说,聂双江真正担负了承继阳明之学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发之中 本体 《明儒学案》 寂然不动 《传习录》 无善无恶 归寂 阳明 龙溪 独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