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白山茶花意象
1
作者 刘卫涛 赵军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95,共11页
白山茶花又称玉茗,是山茶花的一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诸多植物题材中并不算常客,但因其高洁皓白的花色、与世无争的品格进入文人的视野中。白山茶花的赋咏创作起源较晚、数量也有限,但也较为充分地展现了白山茶花天真纯白、盛开如雪、典... 白山茶花又称玉茗,是山茶花的一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诸多植物题材中并不算常客,但因其高洁皓白的花色、与世无争的品格进入文人的视野中。白山茶花的赋咏创作起源较晚、数量也有限,但也较为充分地展现了白山茶花天真纯白、盛开如雪、典雅清丽的花色特征和清净隐逸的整体风韵。在具体描写中,最常见的是其格韵高绝的姿态,展现出优美的形象。在人文象征中,白山茶花不争不抢的品格常被文人所称颂。宋代以来所建的“玉茗亭”以及明代汤显祖将其所居之地命为“玉茗堂”,是白山茶花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相互融合的结果,具有深厚的人文理想和文化内涵,在临川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白山茶花 意象 审美 临川文化 文化符号
下载PDF
茗玉还是若玉
2
作者 詹健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5-7,共3页
文章分别从版本样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带"玉茗"字样的符码、诗词典故中"茗玉"未曾缺席的事实、宝玉贴身小厮茗烟(焙茗)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内在有机联系等综合考量,共同拱卫着刘姥姥口中出现... 文章分别从版本样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带"玉茗"字样的符码、诗词典故中"茗玉"未曾缺席的事实、宝玉贴身小厮茗烟(焙茗)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内在有机联系等综合考量,共同拱卫着刘姥姥口中出现的那位女儿的芳讳确为"茗玉"而非"若玉"的学术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下载PDF
《影剧新作》2016年总目录
3
《影剧新作》 2016年第4期192-196,共5页
关键词 《影剧新作》 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剧本 《南柯记》 乡土 《青春之歌》 话剧 剧种 田汉戏剧奖 弋阳腔 汤显祖 江西省话剧团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天然林的文化解读
4
作者 刘蕾 《中国集体经济》 2014年第17期54-55,共2页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拥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变得日益迫切.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森林公园、度假景区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焦点,人们渴望到大自然中去纾解疲惫的身心,放松紧张的神经,感受自由的呼吸.这...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拥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变得日益迫切.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森林公园、度假景区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焦点,人们渴望到大自然中去纾解疲惫的身心,放松紧张的神经,感受自由的呼吸.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今社会文明理念的回归,大自然是人类的故乡,更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回归本真、崇尚自然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走向和目标,失去了根的汲养,生命是不会长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物质 文明 森林覆盖率 山水画 大自然 人与自然 社会活动 黄帝 大片 苏轼 轩辕
下载PDF
“改革文学”视域下的聂鑫森小说的审美价值论——以《玉茗香》、《脑髓卷》为例
5
作者 方婷婷 《柳州师专学报》 2012年第6期27-29,共3页
聂鑫森的小说应和了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的新特征,特别以他的小说《玉茗香》和《脑髓卷》为代表,表现了新老两辈人之间的价值观念的矛盾与对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面对社会改革时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字里行间充溢着悲凉的意味。
关键词 “改革文学” 聂鑫森 香》 《脑髓卷》 审美价值
下载PDF
“水仙玉茗王”加工工艺研究
6
作者 李传忠 向常均 +2 位作者 谭丛珍 来祖庆 蔡鸿林 《中国茶叶加工》 2000年第3期43-44,共2页
“水仙玉茗王”为良种(福鼎大毫或福云六号全芽)全毫扁形茶。分底茶和花形茶两部份。冲泡后底茶吸水膨胀,花形茶吸水伸展,有如玉叶捧银菊,甚为壮观,内质香高味甘,汤清叶绿,确实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本文对“水仙玉茗王”加工工艺研究确... “水仙玉茗王”为良种(福鼎大毫或福云六号全芽)全毫扁形茶。分底茶和花形茶两部份。冲泡后底茶吸水膨胀,花形茶吸水伸展,有如玉叶捧银菊,甚为壮观,内质香高味甘,汤清叶绿,确实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本文对“水仙玉茗王”加工工艺研究确定为:底茶=选料与摊放→青锅→扎花→烘花;花形茶=选料与摊放→青锅→辉锅→提香→精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工艺 水仙 湖北 名茶 选料 摊放 品质
下载PDF
《汤显祖与玉茗四梦》创作研讨会述要
7
作者 罗伽禄 陈伟铭 《闽江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2-85,共4页
2007年8月,在江西抚州举行了闽江学院邹自振教授新作《汤显祖与玉茗四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6月版)首发式与创作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肯定了邹自振教授在"汤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肯定了《汤显祖与玉茗四梦》在"汤... 2007年8月,在江西抚州举行了闽江学院邹自振教授新作《汤显祖与玉茗四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6月版)首发式与创作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肯定了邹自振教授在"汤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肯定了《汤显祖与玉茗四梦》在"汤学"研究中的地位,同时对汤显祖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提出了希望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自振 《汤显祖与四梦》 研讨 综述
下载PDF
汤学芳菲园 又见一枝春——评邹自振《汤显祖与玉茗四梦》
8
作者 欧阳江琳 《闽江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22-124,共3页
邹自振新著《汤显祖与玉茗四梦》以全方位的视角,开放的思维,来观照汤显祖与"玉茗四梦",力图高屋建瓴地把握汤显祖戏剧的文化价值。通过全书,人们对于汤显祖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宏观地位,将会有更加... 邹自振新著《汤显祖与玉茗四梦》以全方位的视角,开放的思维,来观照汤显祖与"玉茗四梦",力图高屋建瓴地把握汤显祖戏剧的文化价值。通过全书,人们对于汤显祖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宏观地位,将会有更加清晰和充分的认识。作者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紧扣汤显祖生平经历与创作心态,将"四梦"融于其中,进行专题性的细微考察。在作者感性的体认和智性的审视下,汤显祖的戏剧和人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汤显祖与玉茗四梦》无疑为繁花锦簇的"汤学"园林,又增添了几许春色,是新世纪"汤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自振 《汤显祖与四梦》 评价
下载PDF
玉茗堂前朝复暮 四梦园中芳与菲——评邹自振《汤显祖与玉茗四梦》
9
作者 尹蓉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0-31,共2页
邹自振先生的《汤显祖与玉茗堂四梦》,材料丰富,视角独特,深入浅出,既有很高的学术含量,又通俗易懂,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全面而又"情"深的汤显祖形象,探讨了多姿多彩的"玉茗堂四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整部著作娓... 邹自振先生的《汤显祖与玉茗堂四梦》,材料丰富,视角独特,深入浅出,既有很高的学术含量,又通俗易懂,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全面而又"情"深的汤显祖形象,探讨了多姿多彩的"玉茗堂四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整部著作娓娓道来,一气呵成,既是汤显祖的评传,又是一部汤显祖研究的论著,二者兼备。是书也是邹自振先生多年心血的又一结晶,真可谓是"玉茗堂前朝复暮,牡丹园中芳与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小说研究 邹自振 汤显祖与四梦 书评
下载PDF
主编寄语
10
作者 赵麟斌 《闽江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汤显祖 闽文化 文学史 闽中诗派 路遥 四梦
下载PDF
长春过年
11
作者 杨子忱 《吉林劳动保护》 2017年第1期48-48,共1页
这是一位老长春人的回忆。那会儿,长春人过年,一进入腊月,就开始忙活上了。周边大车,像白龙驹、放牛沟、饮马河,以及靠边王、靠边孙、靠边吴,这些紧靠柳条边边沿子的村落,便大马铃铛一路响,载着粮米、肉类、柴禾、山货、野味、瓜子、花... 这是一位老长春人的回忆。那会儿,长春人过年,一进入腊月,就开始忙活上了。周边大车,像白龙驹、放牛沟、饮马河,以及靠边王、靠边孙、靠边吴,这些紧靠柳条边边沿子的村落,便大马铃铛一路响,载着粮米、肉类、柴禾、山货、野味、瓜子、花生、手工编织进了城。长春东大桥、南关一带,是进城大车的集散地。高峰时大车队伍还会延续到扇子面胡同、辘辘把胡同、田家大院、财神庙等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 吉林 大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