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质能量传输"地理大概念的研究述评——课程理解与教学实施的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丁继昭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1-44,共4页
借助具有地理大概念意蕴的"物质能量传输",可以深化学科理解、辅助课程分析."物质能量传输"被作为一类课程内容的统领和概称,也被作为地理思维方式且属课程目标范畴.在教学层面上,相关研究主题侧重于"物质能... 借助具有地理大概念意蕴的"物质能量传输",可以深化学科理解、辅助课程分析."物质能量传输"被作为一类课程内容的统领和概称,也被作为地理思维方式且属课程目标范畴.在教学层面上,相关研究主题侧重于"物质能量传输"相关内容的教学组织思路,以"物质能量传输"为中心联结诸多教学内容,以及通过"物质能量传输"内容重点培养地理思维.未来需要系统构建地理学科"物质能量传输"大概念体系,围绕这一大概念搭建课程内容结构、探寻地理教学指向、推进学科综合育人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能量传输 大概念 课程理解 教学实施 研究述评
下载PDF
“物质能量传输”大概念下单元教学实践探索——以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为例
2
作者 丁辉 张爱弟 邰佳彦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4年第15期4-8,F0002,共6页
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可有效解决教学碎片化问题,突出地理教学的整体性,是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为载体,以大概念“物质能量传输”为引领,以“风云变幻,推本溯源”为主题,采用逆向设计... 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可有效解决教学碎片化问题,突出地理教学的整体性,是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为载体,以大概念“物质能量传输”为引领,以“风云变幻,推本溯源”为主题,采用逆向设计的方法,结合真实情境,实施螺旋上升式教学,为发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不同视角的教学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能量传输 大概念 逆向设计 单元教学
下载PDF
地理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及其课程与教学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丁继昭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0期4-7,共4页
地理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地理物质视角,即按照“地理圈层→地理要素→化合物→元素”的认知顺序,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的地理物质认知线索,准确地从地理现象中辨识地理物质;二是地理能量视角,即从外能和内能... 地理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地理物质视角,即按照“地理圈层→地理要素→化合物→元素”的认知顺序,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的地理物质认知线索,准确地从地理现象中辨识地理物质;二是地理能量视角,即从外能和内能两个方面建构起具有学科特色的地理能量体系,把能量与影响自然环境的内外两大营力相关联;三是地理“流”传输行为视角,即不仅将物质和能量的运动与“流”及其运动相结合,还把物质和能量的传输过程视为“流动”。文章结合具体内容,探讨地理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的课程与教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物质视角 地理能量视角 物质能量传输 地理流 学科视角
下载PDF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下地理过程序列划分及认识论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丁继昭 《地理教学》 2023年第4期12-15,共4页
自然地理过程的本质是物质能量传输。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从输入、作用和输出来认识地理过程的发生序列,主要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即地理过程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二是关注物质能量的作用细节,即地理过程的序... 自然地理过程的本质是物质能量传输。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从输入、作用和输出来认识地理过程的发生序列,主要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即地理过程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二是关注物质能量的作用细节,即地理过程的序列和特点;三是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出表现,即地理过程的结果和影响。深化学科理解,基于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序列认识地理过程时,相当于有了一个来自地理学科本体的思维地图:从动态到静态,以“镜头”方式横切地理过程;从感性到理性,以“序列”方式解构地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能量传输 自然地理过程 序列划分 认识论
下载PDF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下人地关系的教学启示
5
作者 王璐璐 邵志豪 《地理教学》 2023年第11期28-31,共4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人地协调观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进行人地关系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本文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思考人地关系的教学,首先明确物质能量传输大概念,然后...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人地协调观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进行人地关系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本文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思考人地关系的教学,首先明确物质能量传输大概念,然后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联结人地关系、揭示人地矛盾、协调人地发展。从中得出的教学启示有: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聚焦人地关系,辩证看待自然环境的影响;揭示人地矛盾,分析人类活动的方式、强度和后果;深化人地协调,探究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物质能量传输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下载PDF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下高中地理教科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祃宦驿 邵志豪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1期12-15,共4页
物质能量传输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模块,但在以往的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教学过程中该视角一直以“隐性”的形式存在。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增添了对该方面的描述,这表明在地理教学中需要增强对该视角的关注。文章论述了物质能量传... 物质能量传输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模块,但在以往的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教学过程中该视角一直以“隐性”的形式存在。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增添了对该方面的描述,这表明在地理教学中需要增强对该视角的关注。文章论述了物质能量传输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从地球运动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基础性作用、各圈层中的物质能量传输、物质能量传输是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三个角度对人教版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分析,并从这三个角度提出三点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教科书分析 高中地理
下载PDF
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下的教学指引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丁继昭 薛璐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8期10-12,60,共4页
地理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主要有三个指向性要求(教学指引):一是引导学生把直观看到的事物抽象归纳为相应层次的地理物质能量,二是引导学生运用学科逻辑建构起基本的物质能量概念体系,三是引导学生运用动态视... 地理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主要有三个指向性要求(教学指引):一是引导学生把直观看到的事物抽象归纳为相应层次的地理物质能量,二是引导学生运用学科逻辑建构起基本的物质能量概念体系,三是引导学生运用动态视角从事物联系中认识物质能量“流”。本文结合教科书中的具体内容,详细阐述教学指引内涵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 教学指引 案例分析 地理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