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物质组学方法筛选产游离油酸的芽胞杆菌菌株
1
作者 肖通奋 王阶平 +5 位作者 刘波 陈峥 刘国红 陈倩倩 车建美 葛慈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5-1352,共8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52个芽胞杆菌Bacillus-like菌株发酵上清液中的代谢物组成,各物质的分子特征通过MassHunter软件从原始数据中进行提取,然后通过Metlin代谢物质谱数据库的检索比对,获得各代谢物的基...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52个芽胞杆菌Bacillus-like菌株发酵上清液中的代谢物组成,各物质的分子特征通过MassHunter软件从原始数据中进行提取,然后通过Metlin代谢物质谱数据库的检索比对,获得各代谢物的基本信息。结果表明,在海绵芽胞杆菌Bacillus plakortidis菌株FJAT-14858的发酵上清液中,可以检测出游离油酸,其Metlin匹配得分达95.61,其相对含量占发酵上清液总代谢物的1.62%,精确质量数为284.269 3。海绵芽胞杆菌菌株FJAT-14858是首个被发现产非毒性的游离油酸的芽胞杆菌菌株,本研究为新型微生物油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芽胞杆菌FJAT-14858 游离油酸 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中药复方配伍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整体方法论 被引量:78
2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8 位作者 刘清飞 张荣利 杨辉华 李雪 王义明 贾伟 张卫东 张川 李贻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10-15,24,共7页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交流融合的平台,有助于全面、系统、深刻的揭示中医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指导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化物质的整体系统生物 物质 中药复方 “系统-系统”相互作用
下载PDF
化学物质组学与中药方剂研究——兼析清开灵复方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63
3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3 位作者 张荣利 王义明 刘清飞 胡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1期6-15,共10页
本文在总结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生物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学研究方法-化学物质组学。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而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 本文在总结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生物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学研究方法-化学物质组学。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而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作为新学科萌芽的探讨,作者提出了层次化的化学物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和相应的技术,应用于中药方剂的研究,并以清开灵为例从三个层次阐述了化学物质组研究方法,介绍了中药方剂化学物质组学研究的过程。作者认为:化学物质组学为复杂化学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持,是现有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和补充,为研究生物复杂系统与外部的化学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中药方剂作用于人体的过程正是最典型的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因此,化学物质组学的应用对于中药方剂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物质 中药方剂 系统生物 清开灵注射液
下载PDF
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38
4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2 位作者 王义明 刘清飞 李雪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248,共7页
中医药现代化对中医药研究方法学创新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发展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成为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的共同要求。本文提出和探讨了中医药整体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策略,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发展方向及其技术支撑平台,以便推动... 中医药现代化对中医药研究方法学创新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发展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成为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的共同要求。本文提出和探讨了中医药整体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策略,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发展方向及其技术支撑平台,以便推动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医药整体系统生物 系统-系统 整体表征与局部特征结合 中药化物质 中医药基因 中医药蛋白质 中医药代谢 中医药生物信息
原文传递
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策略和色谱技术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发美 熊志立 +2 位作者 鹿秀梅 秦峰 李小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7-544,共8页
综述了色谱技术作为现代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中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中药药效物质组学研究策略,以实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的一体化,进而从深层次揭示和全面控制中药的内在质量。论述结果表明... 综述了色谱技术作为现代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中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中药药效物质组学研究策略,以实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的一体化,进而从深层次揭示和全面控制中药的内在质量。论述结果表明,现代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是中药质量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质量控制 色谱技术 中药药效物质 综述
下载PDF
中药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吴昱铮 王广基 郝海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科学研究热点。由于其研究思想和中药作用的整体性相吻合,使得代谢组学成为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良好平台。本文通过综述近年相关的研究文献,讨论了中药代谢组学的定义、研究范畴...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科学研究热点。由于其研究思想和中药作用的整体性相吻合,使得代谢组学成为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良好平台。本文通过综述近年相关的研究文献,讨论了中药代谢组学的定义、研究范畴、应用领域等热点问题,结合实际应用分析,探讨了中药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代谢 应用 中药化物质 中药效应代谢
下载PDF
艾草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超齐 常娟 +3 位作者 王平 尹清强 党晓伟 高天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17-3422,共6页
艾草是一类多年生的菊科蒿属植物。艾叶的营养活性物质有挥发性油类、黄酮类、三萜类和桉叶烷类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艾草提取物及其加工的艾粉、艾杆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或饲料原料,在... 艾草是一类多年生的菊科蒿属植物。艾叶的营养活性物质有挥发性油类、黄酮类、三萜类和桉叶烷类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艾草提取物及其加工的艾粉、艾杆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或饲料原料,在畜牧生产中已有报道,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艾草的主要营养活性物质及其组学功能、艾草在畜牧生产应用的现状,以期为艾草在畜牧生产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营养活性物质 营养活性物质功能 畜牧生产
下载PDF
色谱及相关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勇 梁琼麟 +2 位作者 胡坪 王义明 罗国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对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化学物质组学,以及中药质量评价的关键技术——指纹图谱技术做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中药化学信息获取的关键技术——色谱及相关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述的结果表明,以化学物质组学为指导,结... 对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化学物质组学,以及中药质量评价的关键技术——指纹图谱技术做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中药化学信息获取的关键技术——色谱及相关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述的结果表明,以化学物质组学为指导,结合色谱及相关技术获取指纹图谱信息及多指标成分定量信息的研究模式,对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技术 指纹图谱 物质 质量评价 中药
下载PDF
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展望 被引量:19
9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2 位作者 刘清飞 李雪 王义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1期3-10,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复方药物的定义:即指为了实现整体最佳的疗效目标,综合多种治疗原则和多种作用机理导向下所开发的由多个化合物或化合物群配伍组成的治疗药物。复方药物既包括中药复方药物,也包括西药复方...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复方药物的定义:即指为了实现整体最佳的疗效目标,综合多种治疗原则和多种作用机理导向下所开发的由多个化合物或化合物群配伍组成的治疗药物。复方药物既包括中药复方药物,也包括西药复方药物(化学药复方药物),甚至还可能开发中西药结合的复方药物。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治疗的对象是生病(或亚健康状态)的人(而不只是病);充分体现"医生参与、医药结合"的特色;研发途径应体现"临床-动物-临床"的特点;应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应具有体现其作用模式(机理)的药物综合筛选模式;应具有体现其化合物群的整体表征和局部特征的综合表达形式。当前创制中药复方药物的关键在于:亟待发展能体现其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体系;亟待发展能体现其作用模式(机理)的复方药物综合筛选体系;亟须将中药复方药物综合表达形式规范化。作为中药复方药物的研究示范,作者领导的研究组采用所建立的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方法,成功的实现了从清开灵复方开发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复方药物,从双龙方开发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复方药物。当前创制化学药复方新药的关键在于:亟须转变观念,确立化学药复方药物也是一种新的普适模式;亟须由临床医生从头开始参与新药研发,建立"临床-动物-临床"研发模式;加强中西药合用的复方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药物 中药复方药物 药复方药物 “临床-动物-临床”研发模式 “系统-系统” 相互作用 整合化物质的整体系统生物 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 复方药物综合筛选体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彭苗苗 方芸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9-661,共3页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战略的重中之重,其本质是寻找一种可以发挥综合药理作用的特殊的化学药物整体?如今,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如膜分离、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药动学...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战略的重中之重,其本质是寻找一种可以发挥综合药理作用的特殊的化学药物整体?如今,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如膜分离、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药动学、生物膜色潜、Caco-2细胞、指纹图谱、计算机学和高通量筛选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天然组合化学库和中药多靶点作用机制、系统生物学、化学物质组学等理论体系的发展,使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着重就有关研究方法技术及理论体系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复方 CACO-2细胞 天然合化 血清药物化 物质 中药现代化 血清药理
原文传递
从临床出发,以信号通路为靶标的复方新药研发策略、途径与实践——六论创建新医药学 被引量:16
11
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1 位作者 范雪梅 谢媛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7-1068,共22页
本文对中医药现代化之路朝向何方之问,提出了新药研发重点将从新化学实体(NCE)转向复方新药(innovative compound drug,ICD)的观点。在分析新化学实体研究开发模式的缺陷——从动物模型和从靶点出发的新药研究开发的局限性基础上,指出&q... 本文对中医药现代化之路朝向何方之问,提出了新药研发重点将从新化学实体(NCE)转向复方新药(innovative compound drug,ICD)的观点。在分析新化学实体研究开发模式的缺陷——从动物模型和从靶点出发的新药研究开发的局限性基础上,指出"病"(西医)和"证"(中医)具有统一的生物学意义和生物物质基础(基因、蛋白质、代谢物等)。本文提出了基于"系统-系统"(人体系统-药物系统)模式的复方药物的定义和特点,给出了从临床出发,以信号通路为靶标的复方新药(包括中药复方、西药复方和中西药复方)研发策略。以中药方剂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研究为例,阐述了研究途径和实例。最后,再次提出设立中国"新医药学发展计划"的倡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系统医 新化实体 复方创新药物 临床系统生物 信号通路 整合化物质的整体系统生物 网络药理 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
下载PDF
中医药整合医学—三论创建新医药学 被引量:15
12
作者 罗国安 谢媛媛 +2 位作者 梁琼麟 范雪梅 王义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期7-15,共9页
本文介绍了在中医药理论精髓(整体观、系统论)指导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整合过程中,所提出的中医药整合医学的发展背景和研究实践,从基于化学物质组学的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系统-系统"的中药复方研究模式,整合化学物质组... 本文介绍了在中医药理论精髓(整体观、系统论)指导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整合过程中,所提出的中医药整合医学的发展背景和研究实践,从基于化学物质组学的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系统-系统"的中药复方研究模式,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和临床系统生物学,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聚焦整合生物标志物群,中药工程集成化创新与自主创新,中药复方新药创制及技术支撑体系,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化学生物学和仿人体微流控芯片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整合医学具体研究内容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药 中医药整合医 结合-整合-融合 “系统-系统”模式 物质 中医药系统生物 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 聚焦整合生物标志物群 中药工程集成化创新与自主创新 中药复方新药创制及技术支撑体系 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 生物 仿人体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中医方剂现代研究的实践与思考——方剂功效物质组学的构想与建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段金廒 宿树兰 +5 位作者 刘培 尚尔鑫 范欣生 钱大玮 郭建明 唐于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6,共8页
本文通过对四物汤、三拗汤等代表性类方较为系统的研究实践和学习体会,探索性地提出方剂功效物质组学的研究策略与方法学体系。方剂功效物质组学是研究功效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方法学体系。作为新的概念... 本文通过对四物汤、三拗汤等代表性类方较为系统的研究实践和学习体会,探索性地提出方剂功效物质组学的研究策略与方法学体系。方剂功效物质组学是研究功效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方法学体系。作为新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的探讨,作者提出了结构性的功效表征-效应信息群-功效物质组-作用机制的研究策略与相应方法技术体系。基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原则有效关联中医临床功效、生物效应及效应物质的关系,从而建立了功效物质组及功效物质组学的方法学体系,为符合中医临床特点的方剂复杂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技术支撑,有助于从功效物质层面深化认识经典方剂及其衍化类方的配伍关系与衍化规律的共性和差异,对中医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为方剂创新药物的发现提供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 类方 功效物质 功效物质 方-证-病关联
下载PDF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和网络生物学分析鬼箭羽治疗肾炎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 被引量:11
14
作者 韩霜 常鑫鑫 +8 位作者 汤爽 郑伟 张驰 张丹 崔曦兮 姚柯男 柯尊伟 刘传鑫 张晨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429-4439,共11页
该文旨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和网络生物学以探究中药鬼箭羽治疗肾炎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和利用在线数据库自建鬼箭羽化学成分数据库,采用UPLC-Q-TOF/HRMSE技术和UNIFI软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生物学方... 该文旨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和网络生物学以探究中药鬼箭羽治疗肾炎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和利用在线数据库自建鬼箭羽化学成分数据库,采用UPLC-Q-TOF/HRMSE技术和UNIFI软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生物学方法对其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及肾炎疾病作用靶点进行比对、分子对接研究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已有文献的报道,得到鬼箭羽治疗肾炎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自建鬼箭羽化学成分数据库共收载62个化学成分,运用质谱鉴定出24个化学成分,基于网络生物学方法,反向筛选得到22个重要的化学成分和5个潜在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研究发现槲皮素、山柰酚、儿茶素等11个化学成分可能是鬼箭羽治疗肾炎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该研究从化学物质组学入手,联合运用网络生物学技术,将药物成分和疾病的作用靶点建立起网络互作模型,通过复杂网络中各靶点间的相互作用,可方便且快速地找到其关键靶点,将关键靶点与药物小分子进行分子对接,即可筛选出其潜在药效物质基础,为后续的活性成分与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网络生物 鬼箭羽 肾炎 药效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复合酵母培养物的营养活性物质组学及其应用技术的研发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国娟 刘大程 +2 位作者 高民 胡红莲 卢德勋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营养活性物质组学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以该理论为指导研制的复合菌培养物含有多种营养活性物质(如葡聚糖、甘露聚糖、有机酸、寡肽等);同单一营养活性物质相比,营养活性物质组学更强调几种活性物质的整体作用效...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营养活性物质组学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以该理论为指导研制的复合菌培养物含有多种营养活性物质(如葡聚糖、甘露聚糖、有机酸、寡肽等);同单一营养活性物质相比,营养活性物质组学更强调几种活性物质的整体作用效果。本文综述了营养活性物质组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复合菌培养物研发中的应用,以期为该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活性物质 复合酵母培养物 营养活性物质
原文传递
基于整合网络药理学和化学物质组学的灯台叶片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白隆博 马逍遥 +4 位作者 常念伟 胡雪岩 程彬峰 侯媛媛 白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61-3867,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化学物质组学探讨灯台叶片生物碱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解析灯台叶片中的主要吲哚类生物碱,通过网络药理学、反向对接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主要作用靶点和通路,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脂多糖(...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化学物质组学探讨灯台叶片生物碱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解析灯台叶片中的主要吲哚类生物碱,通过网络药理学、反向对接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主要作用靶点和通路,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EAS-2B细胞炎症模型主要节点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进行验证。结果灯台叶片提取物中主要含有的12种吲哚类生物碱,分别作用于PDPK1(PDK1)、MAPK1(ERK2)、MAPK8(JNK1)等多个炎症靶点,灯台叶片提取物能够降低LPS诱导的ERK2、JNK1、IK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灯台叶片中的吲哚类生物碱作为其抗炎的质量标志物,抑制了PI3K/Akt/NF-κB和MAPK通路,是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潜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台叶片 抗炎 网络药理 物质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霜 王文鑫 +7 位作者 周佳丽 张丹 张驰 张晨宁 郑伟 崔曦兮 姚柯男 刘传鑫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9-784,共16页
目的基于化学物质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HRMS)分析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鉴定雷公藤片的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通过Swiss ... 目的基于化学物质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HRMS)分析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鉴定雷公藤片的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PharmMapper在线数据库对雷公藤片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并运用中国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治疗靶点数据库(TTD)、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等在线数据库获取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作用靶点,将其与成分靶点取交集得到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直接共有靶点,使用GeneMANIA数据库获取间接靶点,并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运用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所有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以确定其关键作用通路,探讨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从雷公藤片中共鉴别出31个化学成分,经预测共得到66个潜在作用靶点,反向筛选发现其中的27个活性成分可能是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成分,同时筛选出5个核心靶点,可能积极参与到关键通路中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干预和相应的调节。结论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发现雷公藤片中的活性成分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的靶点和途径均涉及到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片 类风湿性关节炎 物质 网络药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化学物质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能胜 梁琼麟 +1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组学时代的重要工具,在化学物质组学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 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组学时代的重要工具,在化学物质组学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评述蛋白质组学在中药化学物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蛋白质 中药
下载PDF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与网络药理学的四逆汤抗脓毒症“成分-靶点”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欣 张雅 +5 位作者 白敏 龙翠萍 张星星 谭光国 唐于平 周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3-462,共10页
目的 探讨四逆汤治疗脓毒症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鉴定四逆汤的潜在活性成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Ge... 目的 探讨四逆汤治疗脓毒症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鉴定四逆汤的潜在活性成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GeneCards、GisGeNET和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 (CTD)数据库寻找脓毒症靶点,分别用String平台、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注释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分子对接、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验证成分和靶点之间的结合能力与亲和力。结果 共鉴定出46种潜在活性成分、筛选到156个关键靶点;GO富集得到1 019个条目、151条通路,涉及癌症信号、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验证结果显示宋果灵、1-脱氢-8-姜酮、芒柄花黄素等成分与AKT1、TNF、TP53等关键靶点结合良好,宋果灵、芒柄花黄素与AKT的亲和力良好(K_(d)=4.424×10^(-4)、2.218×10^(-4)mol·L^(-1))。结论 初步探讨了四逆汤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四逆汤 脓毒症 网络药理 分子对接 表面等离子共振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恒忠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6-6,111,共2页
系统生物学是旨在从整体高度理解生物系统的新的研究领域,代表21世纪生物学的未来。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及其理论的突破,将会对医学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将中医药的研究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将有可能从系统的角度诠释中医药多靶... 系统生物学是旨在从整体高度理解生物系统的新的研究领域,代表21世纪生物学的未来。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及其理论的突破,将会对医学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将中医药的研究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将有可能从系统的角度诠释中医药多靶点、平衡调理、标本兼治的治病机理和分子机制,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中医药 中药复方 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