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库器官分化发育期剪叶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屠乃美 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8-263,共6页
于油菜库器官分化发育不同时期进行剪叶处理 ,研究源供应强度对库器官分化形成和物质生产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 ,主要结果如下 :1)剪叶使后期既作为库器官又是主要源器官的角果数目减少 ,从而使总干物质生产量剧降 .2 )剪叶后 ,结实期间... 于油菜库器官分化发育不同时期进行剪叶处理 ,研究源供应强度对库器官分化形成和物质生产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 ,主要结果如下 :1)剪叶使后期既作为库器官又是主要源器官的角果数目减少 ,从而使总干物质生产量剧降 .2 )剪叶后 ,结实期间的净同化率随库源比升高而增加 ,茎秆和叶中的总糖、可溶性糖含量下降 ,开花前差异较明显 ,开花后差距缩小 .3)剪叶处理对角果皮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的规律性影响 ,果柄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于角果形成初期趋于增加 ,中后期无明显差异 .4)在籽粒充实前期 ,角果皮同化物向籽粒的运输强度以剪叶处理者为大 ,随籽粒发育差异缩小 ,后期则有低于 CK的趋势 .5 )剪叶后 ,单株角果数急剧下降 ,每果粒数减少 ,且无叶片时结籽过程可能会产生某种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源库关系 物质生产分配 经济性状
下载PDF
基于源库生长单位的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分配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朱晋宇 温祥珍 李亚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527-6533,共7页
为了量化研究温室番茄果穗间干物质的分配,提高温室番茄栽培的效益,采用源库生长单位的测定方法,将经典的单叶同化物生产模型与GreenLab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干物质向源库生长单位内茎节、叶片、果实分配的动态模型,利用越冬茬、早春茬和... 为了量化研究温室番茄果穗间干物质的分配,提高温室番茄栽培的效益,采用源库生长单位的测定方法,将经典的单叶同化物生产模型与GreenLab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干物质向源库生长单位内茎节、叶片、果实分配的动态模型,利用越冬茬、早春茬和春夏茬温室番茄各器官的干物质测定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性较好,不同茬口同化物生产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回归方程斜率为0.93,R2为0.92;源库生长单位内茎节、叶片、果实以及根系的模拟值与实测值间回归方程斜率在0.85~0.89之间,其相对误差(Re)均值分别为5.3%、5.6%、8.1%和3.6%,说明模型的模拟准确度较高,可为不同茬口温室番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番茄 源库生长单位 物质生产分配 模型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超级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赖上坤 庄时腾 +4 位作者 吴艳珍 王云霞 朱建国 杨连新 王余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3-1262,共10页
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系统,设置对照(Ambient, 环境空气)、CO2浓度增高(EC,比Ambient增200 μmol·mol-1)、温度增高(ET,比Ambient增2 ℃)和CO2浓度与温度同步增高(EC+ET)4个... 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系统,设置对照(Ambient, 环境空气)、CO2浓度增高(EC,比Ambient增200 μmol·mol-1)、温度增高(ET,比Ambient增2 ℃)和CO2浓度与温度同步增高(EC+ET)4个处理,研究其对超级杂交籼稻Ⅱ优084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mbient相比,EC或EC+ET使水稻抽穗和成熟期推迟1~3 d,但ET对生育期没有影响;EC、EC+ET使水稻成熟期单茎干重分别增加49%、40%,均达显著水平,但ET则呈相反趋势;与Ambient相比,EC使成熟期叶片、茎鞘、稻穗及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40%、69%、30%和39%,均达极显著水平;ET使对应部位干重分别减少11%、21%、31%和26%,除茎鞘外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EC+ET使对应部位干重分别增加40%、47%、10%和18%,除稻穗外均达显著水平;抽穗期和抽穗后20 d各器官干重及地上部总重对各处理的响应趋势一致,但幅度明显小于成熟期;与生物量不同,各处理对结实期物质分配比例影响较小;EC、EC+ET使水稻成熟期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和含量显著增加,但ET表现出相反趋势。综上所述,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情形下,超级稻Ⅱ优084收获期茎鞘同化物浓度和含量、各器官干重以及地上部生长总量均明显增加,但增幅略小于单独CO2浓度升高环境下生长的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FACE(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 大气变化 物质生产分配
原文传递
花后人为模拟倒伏对超级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新勇 邵在胜 +4 位作者 吴艳珍 赵轶鹏 王余龙 王云霞 杨连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0-989,共10页
倒伏是水稻实现高产优质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以‘南粳9108’为材料,研究人为模拟倒伏对超级稻物质生产和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与倒伏发生时期的关系,探讨倒伏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超级稻抗倒栽... 倒伏是水稻实现高产优质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以‘南粳9108’为材料,研究人为模拟倒伏对超级稻物质生产和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与倒伏发生时期的关系,探讨倒伏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超级稻抗倒栽培提供依据。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正常植株(CK)、抽穗后15 d倒伏(AL15)和抽穗后30 d倒伏(AL30),成熟期测定水稻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以及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水稻相比,AL30和AL15处理使水稻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下降,总生物量分别显著降低7.3%和24.3%。从物质分配看,AL15处理使水稻生物量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显著下降,而AL30处理植株响应不显著。AL30和AL15处理使水稻产量分别显著下降8.3%和36.4%。抽穗后倒伏造成的产量损失主要与饱粒率和饱粒千粒重下降有关。AL30处理使饱粒率和饱粒千粒重分别显著下降5.6%和3.3%,AL15处理分别极显著下降30.8%和6.7%。水稻结实期倒伏导致饱粒重下降主要与糙米变小,稻谷充实程度明显降低有关。从稻米品质看,AL30和AL15处理使水稻整精米率分别下降7.5%和14.7%,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AL30处理对稻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AL15处理使稻米蛋白质含量极显著增加20.2%;RVA谱数据表明,结实期倒伏水稻崩解值减少而消减值增加,但均未达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结实中后期发生倒伏对超级稻‘南粳9108’籽粒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较小,但结实早期倒伏将使物质生产和籽粒灌浆均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同时稻米加工和食味品质亦呈变劣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倒伏 物质生产分配 产量 产量构成 品质
下载PDF
模拟增温对半干旱雨养区春小麦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凯 王润元 +4 位作者 王鹤龄 赵鸿 齐月 赵福年 雷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3-232,共10页
为了明确未来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了解增温条件下春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物质生产的响应特点以及光合产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特征,利用开放式红外增温系统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即不增温(对照)、增温1和2℃,模拟田间增温对春... 为了明确未来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了解增温条件下春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物质生产的响应特点以及光合产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特征,利用开放式红外增温系统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即不增温(对照)、增温1和2℃,模拟田间增温对春小麦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增加,春小麦发育加快,全生育期明显缩短,增温1和2℃,比对照分别缩短7和11 d;从各器官干物质生产来看,相对于对照,在增温1、2℃处理下,叶干物质质量在三叶期分别增加了11.23%和27.49%,在拔节期及其以后分别平均降低了20.12%和30.83%。茎干物质质量在拔节期及其以前分别平均增加了17.30%和30.30%,拔节期以后分别平均降低了13.19%和22.09%。根干物质质量在孕穗期及其以前分别平均增加了10.26%和23.30%,孕穗期以后分别平均降低了15.79%和26.05%。穗干物质质量分别平均降低16.43%和29.00%;增温处理下春小麦物质生产随时间的响应规律主要是由净同化率的变化所致;从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来看,与对照相比,增温1、2℃处理下,春小麦叶和穗干物质质量占全株干物质质量的比例在整个生育期分别平均下降了8.32%、12.01%和0.56%、3.40%,且增温幅度越大,下降的越多。增温1、2℃处理下,茎和根干物质质量占全株干物质质量的比例在整个生育期分别平均增加了3.92%、6.25%和3.86%、8.71%,且增温幅度越大,增加的越多。结果为中国半干旱区春小麦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敏感性及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温度 气候变化 增温 春小麦 生育期 物质生产分配 半干旱区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不同冬小麦品种物质生产特性的差异 被引量:7
6
作者 薛丽华 胡锐 +3 位作者 赛力汗 雷钧杰 乔旭 陈兴武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为揭示滴灌高产冬小麦的物质生产规律,在滴灌(分别在越冬前、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花后12 d、花后20 d各滴水1次,每次滴水750 m3/hm2,共4 500 m3/hm2)条件下,田间比较了8个冬小麦品种的产量、群体发展动态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差异... 为揭示滴灌高产冬小麦的物质生产规律,在滴灌(分别在越冬前、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花后12 d、花后20 d各滴水1次,每次滴水750 m3/hm2,共4 500 m3/hm2)条件下,田间比较了8个冬小麦品种的产量、群体发展动态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高产品种具有最高总茎数多,成穗数多;群体最高叶面积指数值大,孕穗至成熟期间干物质积累量大;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高的特点。新冬32产量最高(为8 376.3 kg/hm2),其穗数为736.70万穗/hm2,穗粒数为36.4,千粒质量为36.76 g;群体最高总茎数为2 198.4万/hm2,成穗率为44.6%,最大LAI为6.12;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为1 928.5 kg/hm2;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7 125.95 kg/hm2,8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 品种 高产 物质生产分配
下载PDF
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对臭氧及氮肥的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罗克菊 朱建国 +3 位作者 刘钢 唐昊冶 李春华 曾青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6-292,共7页
利用稻麦O3-FACE(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试验平台,以杂交籼稻汕优63(SY63)和常规籼稻扬稻6(YD6)两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材料,研究臭氧(O3)和氮(N)肥对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O3胁迫下SY63和YD... 利用稻麦O3-FACE(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试验平台,以杂交籼稻汕优63(SY63)和常规籼稻扬稻6(YD6)两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材料,研究臭氧(O3)和氮(N)肥对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O3胁迫下SY63和YD6的净光合速率在灌浆中期显著下降,从而使灌浆中期的茎、叶生物量,收获期的根、穗生物量和产量显著降低,SY63的降幅分别为30.20%、21.95%、48.62%、37.15%和45.75%,YD6的降幅分别为21.71%、11.12%、35.22%、28.01%和28.91%;增施N肥使得水稻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茎、叶、根、穗生物量和产量降幅减小,SY63的降幅分别只有13.52%、5.84%、26.33%、16.19%和26.88%,YD6的茎、根、穗和产量降幅分别为16.26%、14.55%、20.22%和12.68%,而叶生物量增加5.19%.(2)受O3影响,SY63和YD6收获期的根分配指数和根冠比显著降低,叶分配指数显著增加,而茎、穗分配指数受O3影响不大;施高N后,O3处理组的根叶分配指数和根冠比增加.(3)大气O3浓度升高会降低SY63和YD6的N素总积累量,增施N肥后有上升趋势.总之,增施N肥对O3胁迫下的SY63和YD6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产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臭氧 物质生产分配 产量 净光合速率
原文传递
重穗型遗传群体水稻株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基本特征
8
作者 唐东南 陈琛 +7 位作者 赵步洪 舒小伟 徐杰姣 高英博 黄建晔 王余龙 姚友礼 董桂春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5,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遗传背景相似的114个水稻株系为供试材料,依据成熟期单穗重将供试群体分为6种不同类型,研究不同穗重类型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供试群体单穗重和产量差异均较大,单穗重变幅为2.74~5.73g,产量变幅为4... 在大田条件下,以遗传背景相似的114个水稻株系为供试材料,依据成熟期单穗重将供试群体分为6种不同类型,研究不同穗重类型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供试群体单穗重和产量差异均较大,单穗重变幅为2.74~5.73g,产量变幅为4676.10~11450.25kg·hm^-2。随着单穗重的增加,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两者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②重穗型(高单穗重类型)水稻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大,单位面积穗数较小;③重穗型水稻LAI(抽穗期、成熟期)、叶片重、库容量、库容量形成速率均较高,单位干重库容量和单位氮素库容量大,单位叶面积库容量中等;④重穗型水稻结实期干物质生产量、成熟期生物产量优势明显,经济系数、抽穗期粒叶比和结实期期净同化率均高于其他类型;⑤重穗型水稻氮素吸收、氮素利用主要指标均较高,吸氮量大与其吸氮强度高有密切关系。通过遗传改良,有可能实现水稻氮素吸收与氮素利用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重 源库 物质生产分配 氮素吸收利用 产量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氮素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袁秋梅 吴海燕 +1 位作者 唐青 董桂春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105-107,112,共4页
为明确施氮量对不同氮素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为籼稻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在盆栽土培条件下,以15个不同氮素吸收效率类型常规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条件下,不同氮素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 为明确施氮量对不同氮素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为籼稻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在盆栽土培条件下,以15个不同氮素吸收效率类型常规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条件下,不同氮素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籼稻品种间、不同施氮处理间成熟期吸氮量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氮素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成熟期吸氮量均呈增加的趋势。氮素高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抽穗前、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较大,生物产量大,经济系数大多较小。但不同氮素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间经济系数均无显著差异。增施氮肥可有效提高各类型籼稻品种抽穗前、抽穗后和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降低经济系数。氮素高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的产量均高于氮素中、低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类型籼稻品种的产量均呈增加的趋势,同时,氮素高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在低氮(N_1处理)、常氮(N_2处理)条件下便能获得高产,而且这个产量水平要高于氮素低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在高氮条件下的产量。随着籼稻品种氮素吸收效率的提高,即吸氮量的增加,有效穗数均呈下降的趋势,千粒重均呈上升的趋势,每穗颖花数、结实率的变化趋势不一。增施氮肥有利于各氮素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增加,但在高氮(N_3处理)条件下,千粒重有所下降,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氮素吸收效率 氮素积累量 物质生产分配 产量
下载PDF
补充不同光质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光合和前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4
10
作者 倪纪恒 陈学好 +1 位作者 陈春宏 徐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615-2623,共9页
【目的】研究温室黄瓜对不同光质的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方法】对处于弱光条件下的温室黄瓜进行补充红光(650nm)和蓝光(450nm)处理,以补充白光为对照,补光时间10h(7:30-17:30),测定不同光质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特... 【目的】研究温室黄瓜对不同光质的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方法】对处于弱光条件下的温室黄瓜进行补充红光(650nm)和蓝光(450nm)处理,以补充白光为对照,补光时间10h(7:30-17:30),测定不同光质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前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补充红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冠层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产量,促进同化产物向营养器官分配。蓝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比叶面积、气孔导度,促进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提高了商品果数量和商品果总产量。【结论】补充红光和蓝光由于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从而增加了温室黄瓜的干物质产量,补充蓝光促进了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从而提高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红光 蓝光 物质生产分配 光合特性
下载PDF
灌浆期弱光逆境对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的模拟模型 被引量:28
11
作者 顾蕴倩 刘雪 +8 位作者 张巍 亓春杰 汤开磊 赵杨 张岩 李刚 王斌 赵春江 罗卫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8-908,共11页
【目的】定量研究灌浆期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弱光天气事件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号、扬麦13号和宁麦9号为试材,通过设定灌浆期4个光照强度(光照强... 【目的】定量研究灌浆期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弱光天气事件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号、扬麦13号和宁麦9号为试材,通过设定灌浆期4个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分别为自然光强的100%、50%、34%和16%)和4个弱光持续时间(2 d、4 d、6 d和8 d)的遮阴处理试验,模拟连阴雨天气导致的弱光逆境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定量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弱光逆境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叶面积指数和经济系数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将上述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与SUCROS模型结合,建立灌浆期弱光逆境影响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模拟模型,并使用独立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小麦灌浆期日总光合有效辐射低于3.71 MJ.m-2且持续2 d以上对叶片净光合速率产生显著影响;日总光合有效辐射低于3.71 MJ.m-2且持续4 d以上对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生产和产量产生显著影响。用独立试验资料对模型检验的结果表明,模型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总干重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8、0.88、0.96、0.96,相对均方根差(rRMSE)分别为5.69%、12.46%、3.32%、5.2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弱光逆境对小麦灌浆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为评估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弱光天气事件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模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弱光逆境 光合作用 叶面积指数 物质生产分配 产量
下载PDF
温室盆栽一品红生长发育模拟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红菊 戴剑锋 +3 位作者 罗卫红 庄克明 魏猷刚 章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1-247,共7页
红生产中的光温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以一品红品种‘中国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Red China)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定植期和不同密度的试验,定量分析了一品红生长发育与光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生理辐热积(Physio... 红生产中的光温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以一品红品种‘中国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Red China)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定植期和不同密度的试验,定量分析了一品红生长发育与光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为尺度,建立了温室盆栽一品红生育期模拟子模型;以冠层吸收的生理辐热积(Canopy intercepted PTEP,PTEPint)为尺度,建立了温室盆栽一品红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模拟子模型;综合生育期模拟子模型与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模拟子模型,建立了温室盆栽一品红生长发育模拟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模型对从摘心到短日处理、单苞、单蕾、多蕾和开花期的模拟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为0.99,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7、3、3.5、0.7和2d,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以有效积温为尺度的发育模型(RMSE分别为8、4.5、3.8、2.8和7.2d)。模型对单位面积总干质量、叶干质量、茎干质量和苞叶干质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R2和RMSE分别为0.98、0.97、0.91和0.95;7.12、7.49、3.89和2.48g/m2。模型对一品红单位面积总干质量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基于光合作用驱动的生长模型(R2和RMSE分别为0.77和35.06g/m2)。该研究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温室盆栽一品红各生育期出现时间、干物质生产和各个器官干质量的动态,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参数少且易获取、实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有效辐射 温度 模拟模型 生育期 物质生产分配 一品红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下基于辐热积的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 被引量:16
13
作者 石小虎 蔡焕杰 +2 位作者 赵丽丽 杨佩 王子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7,共9页
为了探讨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在西北地区温室环境不同水分处理的使用性,以番茄为材料,于2013-2015年在陕西省杨凌区温室内进行亏水处理试验,设置全生育期充分灌水处理、仅苗期亏水50%处理、苗期开花期连续亏水50%和全部亏水50%共4种水... 为了探讨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在西北地区温室环境不同水分处理的使用性,以番茄为材料,于2013-2015年在陕西省杨凌区温室内进行亏水处理试验,设置全生育期充分灌水处理、仅苗期亏水50%处理、苗期开花期连续亏水50%和全部亏水50%共4种水分处理,通过2013-2014年温室试验分析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番茄茎、叶、果实和根系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基于番茄耗水量、地上部和根系分配指数、地上部各器官分配指数的番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利用2014-2015年试验数据对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累积辐热积与干物质总量进行拟合得到的关系式,可以利用累积辐热积较为准确地模拟不同水分处理下番茄干物质总量。番茄干物质总量受累积辐热积和水分影响较大,而干物质总量在地上部、根系及地上部各器官的分配指数只随辐热积变化,不随灌水量发生显著的变化。运用番茄耗水量、累积辐热积、经验公式和经验系数得到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通过该模型估算不同水分处理番茄茎、叶、果实和根系干物质的预测值和实测值拟合度较高,其绝对误差为0.24~9.46 g/株,均方根误差为0.35~10.01 g/株和决定系数为0.78~0.89,可以用该模型预测肥料充分条件下各水分处理温室番茄各器官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为温室番茄不同水分条件下番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模型 温室 物质生产分配 番茄 水分处理
下载PDF
光质对温室甜椒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再强 赵翔 +3 位作者 苏天星 周志龙 朱凯 彭晓丹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7-1122,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对甜椒植株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指数的影响,以甜椒茎有限生长品种"苏椒1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0年计不同种彩色塑料薄膜(红、黄、蓝、绿、紫,白色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的甜椒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对甜椒植株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指数的影响,以甜椒茎有限生长品种"苏椒1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0年计不同种彩色塑料薄膜(红、黄、蓝、绿、紫,白色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的甜椒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Wt)与冠层截获的太阳光合有效辐射日积分(daily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integral,PARi,MJ·m-2)之间的模型为Wt=22.07×e0.0054λPARi;单位面积植株总干重、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指数、果实采收指数和单位面积果实产量均以红膜最高,紫膜最低;蓝膜的茎干物质分配指数最高,红膜最低;蓝膜、绿膜和紫膜的植株叶片干物质分配指数明显高于红膜和黄膜;不同光质处理对甜椒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分配指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红膜和黄膜能够促进甜椒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果实发育,紫膜和蓝膜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温室甜椒栽培的光质选择和环境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甜椒 物质生产分配 光质
原文传递
基于光温的温室多杆切花菊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再强 罗卫红 +2 位作者 陈发棣 谢以萍 顾俊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78-1485,共8页
根据菊花生长对光温的反应,设计不同品种、不同单株主杆数、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试验,构建了以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为尺度的温室多杆切花菊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预测模型,... 根据菊花生长对光温的反应,设计不同品种、不同单株主杆数、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试验,构建了以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为尺度的温室多杆切花菊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预测模型,并用与建模相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随单位面积杆数增加,切花菊的单位面积地上干物质产量增加,单枝切花鲜重减少。所建模型对温室多杆切花菊的单株叶干重、茎干重、花干重和地上部分鲜重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0.95、0.82和0.97,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分别为:0.863、1.005、0.201和10.190g.株-1。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可为温室切花菊栽培密度和保留杆数的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杆数 密度 模型 物质生产分配
下载PDF
定植密度对日光温室甜椒干物质生产与分配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寿东 杨再强 +1 位作者 苏天星 谢以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056-4064,共9页
2007年10月—2009年5月,在中国山东省寿光市日光温室内设计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甜椒栽培试验,系统收集温室环境数据和作物生长数据,分析定植密度对日光温室甜椒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密度在2.0—6.7株·m-... 2007年10月—2009年5月,在中国山东省寿光市日光温室内设计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甜椒栽培试验,系统收集温室环境数据和作物生长数据,分析定植密度对日光温室甜椒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密度在2.0—6.7株·m-2范围内,不同定植密度处理的甜椒叶面积指数与定植后天数的关系较好地符合logistic模型,收获时最大叶面积指数与定植密度呈线性正相关。研究发现,不同密度处理的单位面积甜椒生物量与冠层累计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日积分呈线性正相关,单位面积植株干物质增长率和叶片的干物质分配指数随定植密度增加而增加,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茎的干物质分配指数受密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首先构建甜椒叶面积指数模型和冠层光截获模型,然后建立以冠层截获的PAR日积分为尺度的温室甜椒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模型,并利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定植密度为2.0、4.0、6.7株·m-2的总干重、叶干重、茎干重、果实干重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间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6、0.891、0.945、0.923和0.867,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51.97g·m-2、3.53g·株-1、4.72g·株-1、16.4g·株-1和910.8g·m-2,说明所建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符合度,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日光温室甜椒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模型参数少,实用性强,可以为日光温室甜椒产量预测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日光温室 物质生产分配 模型
下载PDF
FACE对杂交籼稻汕优63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红江 杨连新 +4 位作者 黄建晔 董桂春 朱建国 刘钢 王余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4,共7页
2005—2006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以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为供试材料,设计比大气CO2浓度(对照,370μmol·mol-1)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570μmol·mol-1)和施N量为125kg·hm-(2... 2005—2006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以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为供试材料,设计比大气CO2浓度(对照,370μmol·mol-1)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570μmol·mol-1)和施N量为125kg·hm-(2LN)、250kg·hm-(2NN)处理,研究其对汕优63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季平均,FACE处理使汕优63移栽-分蘖中期、分蘖中期-拔节期、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9%、20%、32%和41%,结果使成熟期生物产量显著增加(+33%);(2)与干物质生产量相比,汕优63平均叶面积指数(LAI)和净同化率(NAR)对CO2的响应有相似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但LAI的响应值明显大于NAR;(3)FACE处理使汕优63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和稻穗占地上部干重的比例下降,而使茎鞘占地上部干重的比例明显增加;(4)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成熟期生物产量以及不同生育阶段平均LAI、NAR和干物质生产量对FACE的响应与粳稻品种存在明显差异,而干物质分配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籼稻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 物质生产分配 叶面积系数 净同化率
下载PDF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红江 陈留根 +3 位作者 朱普平 盛婧 张岳芳 郑建初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1-526,共6页
为促进农田养分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健康,以粳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计农田施用水葫芦(将晒干水葫芦按4500kghm^-2农田施用)和不施用水葫芦处理(对照),施N量为120kghm^-2(LN)、240kghm^-2(NN),研究其对水稻物质生产... 为促进农田养分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健康,以粳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计农田施用水葫芦(将晒干水葫芦按4500kghm^-2农田施用)和不施用水葫芦处理(对照),施N量为120kghm^-2(LN)、240kghm^-2(NN),研究其对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移栽~分蘖中期、分蘖中期~拔节期、拔节~抽穗期、抽穗期~穗后20d和穗后20d~成熟期平均分别比对照8.6%、9.8%、12.2%、15.9%和3.1%,使得成熟期生物产量显著增加(+9.0%);2)与干物质生产量相似,水稻平均叶面积指数(LAI)和净同化率(NAR)对水葫芦处理的响应呈相似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但NAR在穗后20d~成熟期有所下降;3)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叶片、茎鞘和稻穗占地上部干重的比例影响不大;4)增加施N量能够明显增加水稻的干物质生产量;水葫芦xN的互作效应对水稻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无明显影响.5)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生育前、中期干物质生产量增幅较大,对生育后期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施用水葫芦 水稻 物质生产分配 叶面积系数 净同化率
原文传递
基于辐热积的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莉 郭斌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29-132,共4页
番茄是我国温室栽培的最主要作物之一,干物质的生产及分配决定着果实的发育和产量,构建温室番茄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对温室番茄栽培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番茄乐农6号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山东省临沂市日光温室进... 番茄是我国温室栽培的最主要作物之一,干物质的生产及分配决定着果实的发育和产量,构建温室番茄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对温室番茄栽培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番茄乐农6号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山东省临沂市日光温室进行试验,构建以辐热积(TEP)为尺度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并利用与建模数据相独立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番茄地上部分干质量、根系干质量、茎干质量、叶片干质量和果干质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决定系数(R^2)在0.88~0.95,统计回归标准误差(RMSE)在0.006 9~0.010。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且参数少、用户易于获取,不仅能较好地预测我国现有生产水平下温室番茄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而且可以为实现我国温室番茄生产环境优化调控和模式化栽培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番茄 物质生产分配模型 辐热积
下载PDF
果实负载量对黄瓜生长、产量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红梅 金海军 +2 位作者 丁小涛 余纪柱 郝婷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0,共4页
以荷兰型短黄瓜为试材,在现代化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果实负载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以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每3节留2个瓜的处理和每5节留3个瓜的处理的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根、茎、叶干质量都明显大于对照(每节留... 以荷兰型短黄瓜为试材,在现代化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果实负载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以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每3节留2个瓜的处理和每5节留3个瓜的处理的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根、茎、叶干质量都明显大于对照(每节留1个瓜的处理),但果实干质量小于对照。每5节留3个瓜处理的根、茎、叶干质量大于每3节留2个瓜的处理。从干物质分配率来看,对照的果实干物质分配率最多,为54.26%,每5节留3个瓜处理中果实干物质分配率最低,为42.95%。随着果实去除数量的增加,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叶面积也随之加大。果实的去除直接造成单株产量和单株结瓜数量下降,同时,畸形瓜比例也明显下降。因此,适当的去除果实可以增加植株的长势,虽然单株产量有所降低,但提高了商品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果实负载 生长 产量 物质生产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