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乡村振兴视角下地震灾区农村的社会资本与公共物品集体供给——基于汶川灾区都江堰D镇的调查
被引量:
7
1
作者
阳杨
陆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67-76,共10页
充足的公共物品供给乃是促进地震灾区乡村重建与振兴的重要前提。当灾区乡村无法通过政府及时获得所需公共物品时,集体供给便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文章基于汶川灾区都江堰D镇的调查数据,探讨了社会资本与乡村灾后重建过程中公共...
充足的公共物品供给乃是促进地震灾区乡村重建与振兴的重要前提。当灾区乡村无法通过政府及时获得所需公共物品时,集体供给便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文章基于汶川灾区都江堰D镇的调查数据,探讨了社会资本与乡村灾后重建过程中公共物品集体供给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地震灾区乡村的公共物品可分为"软"性公共物品与"硬"性公共物品,且受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其中,信任对"硬"公共物品集体供给与"软"公共物品集体供给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支持对"硬"公共物品集体供给施加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归属感和参与则对"软"公共物品集体供给具有积极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乡村内部的活力有利于灾后乡村的重建与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须高度重视作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社会资本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社会资本
集体供给
公共物品
灾区
农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省陇南灾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及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培强
管东红
王伟红
《绿色科技》
2013年第7期223-225,共3页
指出了"5·12"汶川地震后,甘肃陇南灾区重建工作结束,农村灾民集中居住,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最为严重。通过现场查看、问卷调查、座谈等途径对灾区典型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的组份、处理现状、...
指出了"5·12"汶川地震后,甘肃陇南灾区重建工作结束,农村灾民集中居住,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最为严重。通过现场查看、问卷调查、座谈等途径对灾区典型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的组份、处理现状、存在问题,村民环保意识进行了调查了解,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灾区农村垃圾处置及管理模式,为甘肃陇南灾区农村建设中生活垃圾处置与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区
农村
农村
生活垃圾
处理
管理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汶川地震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晓燕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1,共4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汶川地震受灾最重的是四川农村地区,灾后农村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都需要以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载体。恢复和改善汶川地震灾区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既是农业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汶川地震受灾最重的是四川农村地区,灾后农村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都需要以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载体。恢复和改善汶川地震灾区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既是农业恢复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又是有效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途径。作者从区域视角和相关利益主体视角出发研究农业生态环境重建,拟对现有政策、研究进行延伸和补充;并坚持问题导向,采用统计、实地调研与经验分析结合的方法,通盘考虑宏观要求和微观问题的衔接,有针对性地提出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灾区
农村
重建
研究框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灾区农村住宅设计的探索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异
陈海峰
《南方建筑》
2008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通过对5.12地震灾区农村住宅重建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现实情况的综合分析,从修建选址的原则、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乡村整体风貌的控制、生产生活模式与设计的结合、适宜性技术的运用等多方面总结在灾区农村住宅重建设计中应注意...
本文通过对5.12地震灾区农村住宅重建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现实情况的综合分析,从修建选址的原则、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乡村整体风貌的控制、生产生活模式与设计的结合、适宜性技术的运用等多方面总结在灾区农村住宅重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区
农村
住宅
重建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5县23个村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
1
5
作者
蒋勇
谭静
+1 位作者
刘浩
马标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257,共6页
基于对地震灾区5个县23个村的问卷调查,建立Probit模型深入探析了灾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和就业途径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的增长降低了灾区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尤其是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文化程度越高者非农就业的可...
基于对地震灾区5个县23个村的问卷调查,建立Probit模型深入探析了灾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和就业途径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的增长降低了灾区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尤其是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文化程度越高者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越大,且更倾向于留在本地就业;拥有技能和培训经历、社会关系网络发达的灾区农村劳动力通常选择外出务工;此外,家庭劳动力越多、非农收入比重越高、实际经营农地面积越少,地区非农产业发展水平越高的灾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区
农村
劳动力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PROBIT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视角下地震灾区农村的社会资本与公共物品集体供给——基于汶川灾区都江堰D镇的调查
被引量:
7
1
作者
阳杨
陆林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67-7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结构转型中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治理研究"(18BSH07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充足的公共物品供给乃是促进地震灾区乡村重建与振兴的重要前提。当灾区乡村无法通过政府及时获得所需公共物品时,集体供给便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文章基于汶川灾区都江堰D镇的调查数据,探讨了社会资本与乡村灾后重建过程中公共物品集体供给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地震灾区乡村的公共物品可分为"软"性公共物品与"硬"性公共物品,且受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其中,信任对"硬"公共物品集体供给与"软"公共物品集体供给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支持对"硬"公共物品集体供给施加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归属感和参与则对"软"公共物品集体供给具有积极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乡村内部的活力有利于灾后乡村的重建与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须高度重视作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社会资本的培育。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社会资本
集体供给
公共物品
灾区
农村
Keywords
rural vitalization
social capital
collective supply
public goods
disaster rural area
分类号
F32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陇南灾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及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培强
管东红
王伟红
机构
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13年第7期223-225,共3页
基金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0909084)
甘肃省环保厅2011年科研资助项目(编号:A2011-012)资助
文摘
指出了"5·12"汶川地震后,甘肃陇南灾区重建工作结束,农村灾民集中居住,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最为严重。通过现场查看、问卷调查、座谈等途径对灾区典型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的组份、处理现状、存在问题,村民环保意识进行了调查了解,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灾区农村垃圾处置及管理模式,为甘肃陇南灾区农村建设中生活垃圾处置与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灾区
农村
农村
生活垃圾
处理
管理模式
分类号
R124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地震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晓燕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大学
出处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1,共4页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汶川地震灾后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研究--基于绵竹市
平武县
汶川县的实证调查"(编号:SC08C2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汶川地震受灾最重的是四川农村地区,灾后农村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都需要以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载体。恢复和改善汶川地震灾区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既是农业恢复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又是有效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途径。作者从区域视角和相关利益主体视角出发研究农业生态环境重建,拟对现有政策、研究进行延伸和补充;并坚持问题导向,采用统计、实地调研与经验分析结合的方法,通盘考虑宏观要求和微观问题的衔接,有针对性地提出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灾区
农村
重建
研究框架
分类号
F323.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灾区农村住宅设计的探索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异
陈海峰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南方建筑》
2008年第6期32-35,共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5.12地震灾区农村住宅重建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现实情况的综合分析,从修建选址的原则、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乡村整体风貌的控制、生产生活模式与设计的结合、适宜性技术的运用等多方面总结在灾区农村住宅重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地震
灾区
农村
住宅
重建设计
Keywords
earthquake, rural residence of disaster areas, reconstruction design
分类号
TU241.4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5县23个村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
1
5
作者
蒋勇
谭静
刘浩
马标行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257,共6页
基金
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基金(CR0803)
文摘
基于对地震灾区5个县23个村的问卷调查,建立Probit模型深入探析了灾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和就业途径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的增长降低了灾区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尤其是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文化程度越高者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越大,且更倾向于留在本地就业;拥有技能和培训经历、社会关系网络发达的灾区农村劳动力通常选择外出务工;此外,家庭劳动力越多、非农收入比重越高、实际经营农地面积越少,地区非农产业发展水平越高的灾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
地震
灾区
农村
劳动力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PROBIT模型
Keywords
rural labor force in the earthquake-stricken area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influence factors
Probit model
分类号
F30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乡村振兴视角下地震灾区农村的社会资本与公共物品集体供给——基于汶川灾区都江堰D镇的调查
阳杨
陆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甘肃省陇南灾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及管理模式探讨
赵培强
管东红
王伟红
《绿色科技》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汶川地震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研究
李晓燕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灾区农村住宅设计的探索
李异
陈海峰
《南方建筑》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5县23个村的问卷调查
蒋勇
谭静
刘浩
马标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