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钢二炼钢复吹转炉溅渣护炉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佟溥翘 刘浏 +8 位作者 崔淑贤 丁永良 喻承欢 徐静波 骆忠汉 于维军 彭伟柯 田义胜 曾庆松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8-21,32,共5页
武汉钢铁 (集团 )公司与钢铁研究总院共同进行了武钢二炼钢复吹转炉溅渣护炉技术开发研究。为适应武钢二炼钢品种多、出钢温度高等特点 ,开发出复吹转炉溅渣护炉的炉渣调质及氮气喷吹等工艺技术。创造了转炉炉衬寿命 15 2 0 8炉的国内... 武汉钢铁 (集团 )公司与钢铁研究总院共同进行了武钢二炼钢复吹转炉溅渣护炉技术开发研究。为适应武钢二炼钢品种多、出钢温度高等特点 ,开发出复吹转炉溅渣护炉的炉渣调质及氮气喷吹等工艺技术。创造了转炉炉衬寿命 15 2 0 8炉的国内最高炉龄 ,同时复吹比达到 10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转炉 炼钢 渣护炉 工艺技术研究
下载PDF
黄土坡面薄层水流侵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吴普特 周佩华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5,共6页
采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黄土坡面薄层水流侵蚀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薄层水流仍属层流范畴,定义为搅动层流(agitatedlamiarflow),以区别于明渠水流中的层流;其流动型态为超临界流。薄层水流侵蚀搬运... 采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黄土坡面薄层水流侵蚀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薄层水流仍属层流范畴,定义为搅动层流(agitatedlamiarflow),以区别于明渠水流中的层流;其流动型态为超临界流。薄层水流侵蚀搬运方式以推移运动来完成,所产生的泥沙是接触质。雨滴击溅侵蚀是薄层水流侵蚀物质的主要来源,可占总侵蚀量的70%以上,最高可达95%。此外雨滴击溅还可降低薄层水流的水力摩阻系数,减少水流的摩擦阻力,从而增加薄层水流的冲刷力,据实验结果,该平均值可达66.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水流 黄土坡面 搅动层流 雨滴击 水力摩阻系数 水蚀
下载PDF
雨滴侵蚀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郭耀文 《中国水土保持》 1997年第4期15-17,共3页
引起水土流失发生的侵蚀营力是多方面的,其中雨滴的侵蚀作用不可忽视.雨滴击溅可分为干土溅散、泥浆溅散、层状侵蚀三个阶段.溅蚀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坡面上部的土壤溅蚀量大于坡面下部的土壤溅蚀量,雨滴击溅中约有75%的土粒向坡下迁移.... 引起水土流失发生的侵蚀营力是多方面的,其中雨滴的侵蚀作用不可忽视.雨滴击溅可分为干土溅散、泥浆溅散、层状侵蚀三个阶段.溅蚀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坡面上部的土壤溅蚀量大于坡面下部的土壤溅蚀量,雨滴击溅中约有75%的土粒向坡下迁移.雨滴中数直径D_(50)、降雨强度、雨滴终点速度与雨滴动能成正比关系,雨滴动能是地表径流动能的256倍,EI_(30)乘积是较好的表示雨滴侵蚀力指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侵蚀 侵蚀 降雨动能
下载PDF
雨滴击溅在薄层水流侵蚀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吴普特 周佩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9-26,47,共9页
试验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薄层水流侵蚀的两个阶段——雨滴击溅及径流侵蚀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得出:在消除雨滴打击作用后,坡面侵蚀的主要营力为薄层水流的拖拽力(τ=rhsinα),且径流侵蚀量S_R与τ有下列关系式: S_R=921.497τ^(1.7... 试验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薄层水流侵蚀的两个阶段——雨滴击溅及径流侵蚀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得出:在消除雨滴打击作用后,坡面侵蚀的主要营力为薄层水流的拖拽力(τ=rhsinα),且径流侵蚀量S_R与τ有下列关系式: S_R=921.497τ^(1.713) r=0.876 α=0.017 以上式为基础,即可从有雨滴打击作用下所产生的侵蚀量中推算出径流侵蚀量S_R与雨滴侵蚀量S_(Rd)。结果表明:S_(Rd)一般占总侵蚀量的70%以上,最高可达95%,说明薄层水流侵蚀所产生的泥沙绝大部分是由雨滴击溅所致。因此,笔者认为坡度较小地段的薄层水流侵蚀,应以消除或降低雨滴击溅作用为其主要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击 径流 侵蚀 薄层水流
下载PDF
单雨滴击溅规律及其对溅蚀土粒的分选作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赵晓光 吴发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5,49,共4页
首先论述了击溅的物理基础 ,然后通过不同直径雨滴对黄 土善土的击溅实验 ,研究了不同雨滴动能、坡度、土壤含水量、土壤颗粒粒径对土壤起溅时间及溅蚀量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了单雨滴击溅对溅蚀土粒的分选规律。
关键词 侵蚀 单雨滴 蚀土粒 分选作用
下载PDF
宝钢300t转炉溅渣护炉工艺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崔健 杨文远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5-18,39,共5页
介绍了宝钢300t转炉溅渣护炉工艺研究中所进行的水模试验、炉渣成分选择、溅渣用氧枪喷头设计、喷吹参数控制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宝钢转炉炉龄已达到14001炉。
关键词 转炉 渣护炉 炉龄 氧枪 炼钢
下载PDF
长寿复吹转炉工艺技术开发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浏 佟溥翘 +4 位作者 崔淑贤 喻承欢 骆忠汉 徐静波 彭玮珂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15,共3页
介绍了长寿复吹转炉在武钢二炼钢 80 t转炉上应用的基本工艺和冶金效果。通过溅渣 ,控制底吹喷嘴表面生长炉渣—金属蘑菇头的内部结构、生长高度和供气面积 ,不仅可保证良好的底部供气功能 ,而且有效地保护底吹喷嘴不受熔蚀 ,形成永久... 介绍了长寿复吹转炉在武钢二炼钢 80 t转炉上应用的基本工艺和冶金效果。通过溅渣 ,控制底吹喷嘴表面生长炉渣—金属蘑菇头的内部结构、生长高度和供气面积 ,不仅可保证良好的底部供气功能 ,而且有效地保护底吹喷嘴不受熔蚀 ,形成永久性蘑菇头。使底吹喷嘴的一次寿命与溅渣后转炉炉龄同步 ,并创造了2 2 76 6炉的世界复吹转炉炉龄纪录。复吹比 10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 底吹供气元件寿命 转炉炼钢
下载PDF
坡面草本植物对土壤分离及侵蚀动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杨帆 程金花 +2 位作者 张洪江 周柱栋 戴矜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137,共9页
植被是影响坡面水力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深入理解草本植物坡面不同降雨和径流特性对土壤分离的作用是研究土壤侵蚀动力学的基础。为此基于坡面土壤分离试验,通过定量测定2种草本植物草冠、根系对降雨和径流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侵蚀力作用... 植被是影响坡面水力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深入理解草本植物坡面不同降雨和径流特性对土壤分离的作用是研究土壤侵蚀动力学的基础。为此基于坡面土壤分离试验,通过定量测定2种草本植物草冠、根系对降雨和径流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侵蚀力作用下的土壤分离特征。结果表明,草本植物对坡面径流和泥沙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相同覆盖度下狗尾草坡面的径流含沙量低于青蒿坡面(P〈0.05)。对比草本植物结构对坡面土壤分离的影响,植物根系对坡面的减沙贡献率均高于其冠层(P〈0.05),其中,青蒿草冠对于坡面降雨的阻滞作用高于狗尾草草冠(P〈0.05),而狗尾草根系的减沙效益高于青蒿根系(P〈0.05),这主要与草本植物叶面积指数(LAI)及根系形态分布有关,不同植物的根长密度与土壤分离率呈指数函数关系。坡面土壤分离过程受到侵蚀阻力的影响,在草本植物覆盖坡面,随着植物覆盖度的增加,颗粒阻力和波阻力均呈增大趋势。降雨侵蚀力和径流剪切力是坡面土壤分离的主要侵蚀动力,不同试验条件下草本植物对降雨和径流侵蚀力的降低值为189.21~698.92 J·mm/(m2·min)和6.27~20.38 kg/(m·s2),减弱系数分别为22.75%~84.04%和19.68%~6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土壤分离 侵蚀动力 降雨击 径流冲刷
下载PDF
纳米ITO粉末及高密度ITO靶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维佳 王天民 +1 位作者 糜碧 洪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9-453,共5页
对铟锡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如均相共沉淀法,水溶液共沉淀法,电解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燃烧法,喷雾热分解法等以及ITO磁控溅射靶的现有几种制备工艺进行了综合评述。阐述了各种制备工艺过程和工作原理,比较和... 对铟锡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如均相共沉淀法,水溶液共沉淀法,电解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燃烧法,喷雾热分解法等以及ITO磁控溅射靶的现有几种制备工艺进行了综合评述。阐述了各种制备工艺过程和工作原理,比较和分析了各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制备高品质ITO粉末及ITO靶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末 ITO 射靶
下载PDF
影响降雨击溅侵蚀过程的多元回归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蔡强国 陈浩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36,共9页
根据多元正交设计,对马兰黄土进行了降雨(人工模拟)溅蚀试验。得到了计算降雨溅蚀分散量(Y)和降雨溅蚀向下坡搬运量(Z)的两个回归方程。方程揭示影响降雨击溅侵蚀诸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各个因素在降雨溅蚀过程中的地位和对各种降雨... 根据多元正交设计,对马兰黄土进行了降雨(人工模拟)溅蚀试验。得到了计算降雨溅蚀分散量(Y)和降雨溅蚀向下坡搬运量(Z)的两个回归方程。方程揭示影响降雨击溅侵蚀诸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各个因素在降雨溅蚀过程中的地位和对各种降雨溅蚀临界值的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侵蚀 多元正交试验
下载PDF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一) 被引量:18
11
作者 余志祥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8,34,共7页
简要回顾了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历史 ,并对转炉炼钢的重要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这些技术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基本操作工艺及品种质量、计算机控制炼钢、顶底复合吹炼、溅渣护炉与长寿复吹、转炉节能与负能炼钢。最后还对 2
关键词 转炉炼钢 工艺技术 铁水预处理 计算机控制 渣护炉 负能炼钢
原文传递
不规则波对浪溅区结构物冲击作用的试验研究——频域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任冰 王永学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60,74,共9页
对不规则波对浪溅区结构物的冲击作用实验结果进行了谱分析研究。给出了不同试验组次的结构物底面所受波浪冲击压力的谱分析结果,得到了结构物底面所受波浪冲击压力的谱矩m0沿结构物底面的分布规律,讨论了入射波波要素和结构物底面距静... 对不规则波对浪溅区结构物的冲击作用实验结果进行了谱分析研究。给出了不同试验组次的结构物底面所受波浪冲击压力的谱分析结果,得到了结构物底面所受波浪冲击压力的谱矩m0沿结构物底面的分布规律,讨论了入射波波要素和结构物底面距静水面的相对高度s H1 3对作用于结构物底面的冲击压力谱矩m0,avg.的影响,给出了平均冲击压力谱矩m0,avg.与统计分析的压力特征值Pc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波 波浪冲击 谱分析 海上结构物 冲击作用 频域分析
下载PDF
用Fick第二定律描述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分布的适用性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芳 宋志刚 +1 位作者 潘仁泉 金伟良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5年第4期7-10,共4页
结合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所测得的氯离子浓度分布,与Fick第二定律给出的氯离子浓度分布曲线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侵蚀环境下氯离子浓度分布的特点并计算了其与Fick分布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ick第二定律适用于室内试验环境、现场盐... 结合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所测得的氯离子浓度分布,与Fick第二定律给出的氯离子浓度分布曲线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侵蚀环境下氯离子浓度分布的特点并计算了其与Fick分布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ick第二定律适用于室内试验环境、现场盐雾作用环境和海水浸泡环境,经适当修正后,还可适用于有碳化或硫酸根影响的环境,但不适用于海水反复淋溅作用下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耐久性 氯离子 FICK第二定律 作用
下载PDF
转炉溅渣护炉的炉渣控制及炉衬侵蚀机理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杨文远 崔淑贤 +3 位作者 郑丛杰 王明林 房忠良 蒋晓放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1-15,共5页
利用副枪在转炉吹炼过程中取样、测温和对炉衬残砖的化学成分、岩相、流动温度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宝钢转炉溅渣护炉炉渣的控制及炉衬侵蚀机理。结果表明:转炉终渣MgO含量应控制在10 % 左右、溅渣层的熔损主要发生在炉温较高的吹... 利用副枪在转炉吹炼过程中取样、测温和对炉衬残砖的化学成分、岩相、流动温度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宝钢转炉溅渣护炉炉渣的控制及炉衬侵蚀机理。结果表明:转炉终渣MgO含量应控制在10 % 左右、溅渣层的熔损主要发生在炉温较高的吹炼后期,而镁碳砖的侵蚀是由于炉渣渗入镁碳砖的气孔和裂缝中,使其脱碳和渣化,在高温下流入渣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控制 炉衬侵蚀 复吹转炉 渣护炉 转炉炼钢
下载PDF
国内坡面流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夙 孙三祥 胡清华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4年第4期332-333,336,共3页
简要介绍了坡面流水流流态、平均流速、水深以及阻力系数等水动力学特性及坡面流运动规律研究现状 ;进而对坡面流运动方程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及其近似解解法进行了评述。在介绍坡面流运动规律和水力特性的同时 ,还对影响坡面流特性的雨滴... 简要介绍了坡面流水流流态、平均流速、水深以及阻力系数等水动力学特性及坡面流运动规律研究现状 ;进而对坡面流运动方程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及其近似解解法进行了评述。在介绍坡面流运动规律和水力特性的同时 ,还对影响坡面流特性的雨滴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首先介绍了雨滴的大小、形状、分布和雨速等物理特性 ,然后探讨了雨滴滴溅对坡面流水流扰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水动力学特性 运动方程 近似解 雨滴特性 扰动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模拟降雨下土壤溅蚀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程金花 秦越 +3 位作者 张洪江 丛月 杨帆 闫永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3-161,共9页
采取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降雨强度、降雨动能以及降雨历时对溅蚀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溅蚀土粒的距离、方位的分布特征,以及溅蚀土粒的粒径组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雨滴击溅过程中,在不同强度的降雨作用下,下坡方向产生的溅蚀量最大... 采取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降雨强度、降雨动能以及降雨历时对溅蚀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溅蚀土粒的距离、方位的分布特征,以及溅蚀土粒的粒径组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雨滴击溅过程中,在不同强度的降雨作用下,下坡方向产生的溅蚀量最大,上坡方向产生的溅蚀量最小。溅蚀总搬运量与溅蚀净搬运量均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溅蚀量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与降雨动能呈现线性函数关系。溅蚀率与降雨历时呈现指数函数关系。溅蚀土粒主要分布在0~10 cm,占溅蚀总搬运量的45.40%~57.75%,在50~60 cm内的溅蚀量所占比例不高于1.75%。溅蚀量与溅蚀距离呈负指数函数关系。溅蚀土粒径小于等于2 mm,溅蚀土粒中细砂粒和粗粉粒百分比与原状土壤较为接近,粗砂粒百分比远低于原状土壤,而粘粒百分比高于原状土壤,粉粒百分比低于原状土壤。溅蚀土粒中细砂粒(0.05~0.2 mm)最易于被溅蚀,而小粒径(小于0.002 mm)和大粒径(大于0.2 mm)土壤颗粒不易被溅蚀。当降雨强度足够大时,对于同种特征的土壤,溅蚀土粒存在稳定的粒径组成。当降雨强度保持不变时,溅蚀平均粒径随溅蚀距离的增加而变小。溅蚀距离在0~30 cm,溅蚀平均粒径的变化率较大;随溅蚀距离的不断增加,溅蚀平均粒径的变化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击 降雨因素 距离分选 粒径分选
下载PDF
雨滴击溅对耕作层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付玉 李光录 +2 位作者 郑腾辉 李柏桥 张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5-160,共6页
为研究不同雨滴直径的降雨对耕作层团聚体的破碎及其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该文选取4个雨滴直径(2.67~3.79 mm)对耕层土壤(0~20 cm)团聚体进行雨滴击溅试验,每次试验各滴5 000滴,每1 000滴收集1次溅蚀团聚体。结果表明:1)所有收集次序中... 为研究不同雨滴直径的降雨对耕作层团聚体的破碎及其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该文选取4个雨滴直径(2.67~3.79 mm)对耕层土壤(0~20 cm)团聚体进行雨滴击溅试验,每次试验各滴5 000滴,每1 000滴收集1次溅蚀团聚体。结果表明:1)所有收集次序中雨滴直径3.79 mm溅蚀量最大,累积雨滴数为2 000、3 000和4 000时,溅蚀量与雨滴直径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2)各雨滴直径的溅蚀量随粒径减小呈增大-减小-增大趋势,>2 mm粒径的溅蚀量几乎为0,<0.053 mm粒径的溅蚀量随雨滴直径增大而增大。3)相同雨滴直径不同累积雨滴数之间平均重量直径值差异不显著,相同累积雨滴数不同雨滴直径之间平均重量直径值差异不显著(P<0.05)。4)不同雨滴直径溅蚀团聚体富集率随粒径变化一致,>1 mm粒径溅蚀量团聚体富集率值接近0,0.053~1 mm粒径团聚体富集,>1 mm粒径团聚体主要破碎成0.053~1 mm粒径团聚体,且粒级越小,富集率越高。研究可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团聚体 粒径 雨滴击 富集率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玉敏 张丙元 +1 位作者 武贵生 李彦钢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19,共7页
介绍太钢第二炼钢厂采用溅渣新技术,提高氧气转炉炉龄和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取得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 护炉 渣复盖 炉龄 顶吹氧气转炉
原文传递
关于转炉溅渣护炉的几个工艺问题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浏 杜昆 +1 位作者 佟溥翘 郑丛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5-68,72,共5页
分析总结了国内转炉溅渣护炉的生产经验,提出:①溅渣护炉的合理渣量为:Qs=0.301Wn(n=0.583~0.650);②转炉参数与合理溅渣参数的关系为:H·dD=16.24+0.60Q·hd0.33·t... 分析总结了国内转炉溅渣护炉的生产经验,提出:①溅渣护炉的合理渣量为:Qs=0.301Wn(n=0.583~0.650);②转炉参数与合理溅渣参数的关系为:H·dD=16.24+0.60Q·hd0.33·t;③适宜溅渣的合理终渣成分为:R=2.8~3.5,(TFe)=10%~15%,MgO>8%;④转炉出钢温度对炉龄的影响为:n=208529-120.9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渣护炉
下载PDF
钽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潘伦桃 李彬 +3 位作者 郑爱国 吕建波 李海军 王秋迎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4,共7页
介绍了在硅基片上用钽溅射靶溅射沉积和用钽的化合物气相化学沉积钽基膜 (金属钽、碳化钽、氮化钽、硅化钽、氮化硅化钽、氮化碳化钽 )作为集成电路中防止铜向基片硅中扩散的阻挡层 ,介绍了钽溅射靶的技术要求 ,加工方法以及化学气相沉... 介绍了在硅基片上用钽溅射靶溅射沉积和用钽的化合物气相化学沉积钽基膜 (金属钽、碳化钽、氮化钽、硅化钽、氮化硅化钽、氮化碳化钽 )作为集成电路中防止铜向基片硅中扩散的阻挡层 ,介绍了钽溅射靶的技术要求 ,加工方法以及化学气相沉积钽基薄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挡层 射靶 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