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游戏的人与游戏精神:移动社交时代的“游戏化生存”
被引量:
10
1
作者
胡杨
董小玉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77,102,共6页
移动社交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本文主要从游戏行为和游戏精神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分析移动社交时代游戏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与展演,以及以游戏精神为旨趣的思维方式,以期对移动社交时代的游戏化生存...
移动社交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本文主要从游戏行为和游戏精神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分析移动社交时代游戏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与展演,以及以游戏精神为旨趣的思维方式,以期对移动社交时代的游戏化生存方式进行描述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时代
游戏
精神
游戏
化生存
原文传递
虚拟性与实在性相互建构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关于文学、艺术、传媒与元宇宙的对话
被引量:
8
2
作者
夏德元
严锋
邓建国
《文化艺术研究》
2022年第2期18-33,112,共17页
人类生存既是实在生存,也是虚拟生存,但更多的是一种虚拟生存。因为只有人具备虚构的能力,能够通过想象和符号系统来实现群体的联系,借助媒介从自然界获取信息和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改造自然,赋予实在界以意义。一部人类文明史,就...
人类生存既是实在生存,也是虚拟生存,但更多的是一种虚拟生存。因为只有人具备虚构的能力,能够通过想象和符号系统来实现群体的联系,借助媒介从自然界获取信息和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改造自然,赋予实在界以意义。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的生存的虚拟性与实在性相互建构的历史。当然,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长期受制于媒介资源的匮乏,虽然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创造了不朽的作品,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总体上始终是局促和窘迫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的感觉器官乃至大脑的功能得到延伸和拓展。电子媒介的发明,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时间和空间高度压缩,逐渐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为人类摆脱物理时空的限制,得以在虚拟时空放飞梦想创造了条件。构成元宇宙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则进一步凸显了虚拟的力量,并为人类的游戏化生存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
生存
文学艺术
游戏
化生存
完美的人
理想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实融合社会的内容生成逻辑与人类自身再生产
被引量:
3
3
作者
夏德元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104,共11页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电子游戏、物联网、区块链、脑机接口等相关技术的同步突破所造成的“群聚效应”,把人类带入了虚实融合的新时代。作为正在发生的“存在论事件”,元宇宙将改变社会的内容生成逻辑,重塑人类的生存方式。...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电子游戏、物联网、区块链、脑机接口等相关技术的同步突破所造成的“群聚效应”,把人类带入了虚实融合的新时代。作为正在发生的“存在论事件”,元宇宙将改变社会的内容生成逻辑,重塑人类的生存方式。元宇宙时代,人们不仅可以借助媒介实现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延伸,还能通过设计获得各种超越身体局限的“极致体验”;运用数字分身等技术实现身份改造,从而获得更丰富的人格;当物理时空不敷应用之时,还可以借助元宇宙技术,以多重身份参与到虚拟时空的生产之中,在继续向外太空拓展边疆的同时,向“内在的宇宙”进行深入开掘。虚实融合基础上的体验设计、身份编辑和时空生产不仅成为新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内容生产方式,也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人们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内容生产
游戏
化生存
人类自身再生产
原文传递
“非地点”“元时间”和“游戏化”——元宇宙文艺的本体论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杰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174,共9页
元宇宙内生的“自我指涉性”赋予空间和时间以“元性”,重构了我们与可感表象世界的关系,挑战着艺术实践和艺术观念的既有逻辑。元宇宙的“非地点性”切断了“地方”之于艺术的生存记忆和情感想象,将艺术独特性化约为匀质的感性体验;“...
元宇宙内生的“自我指涉性”赋予空间和时间以“元性”,重构了我们与可感表象世界的关系,挑战着艺术实践和艺术观念的既有逻辑。元宇宙的“非地点性”切断了“地方”之于艺术的生存记忆和情感想象,将艺术独特性化约为匀质的感性体验;“非地点”的“平滑性”威胁着艺术的“异质性”本体观念,审美范式走向去异质性的“愉悦美学”;“非地点”作为主观世界的外化内嵌着主体的种种欲望,艺术精神走向“去崇高化”的“无痛主义”。元宇宙的“元时间性”意味着“同时性”和“无时间性”:“现时”的共时性让时间走向“点状化”,这使得艺术丧失历史的厚重质实,走向思想的漂浮和审美的架空;“化身—时间”的无序撒播状态让“时间”不再是内在于艺术品的本质规定。时空“元性”造成的“艺术之失”并不能通过作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来承载,因为电子游戏遵循的资本和技术逻辑打破传统游戏想象力和知性的平衡,无法实现艺术的无功利、无限制的“游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元时间性
非地方性
游戏
化生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戏的人与游戏精神:移动社交时代的“游戏化生存”
被引量:
10
1
作者
胡杨
董小玉
机构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77,102,共6页
文摘
移动社交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本文主要从游戏行为和游戏精神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分析移动社交时代游戏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与展演,以及以游戏精神为旨趣的思维方式,以期对移动社交时代的游戏化生存方式进行描述和探讨。
关键词
移动社交时代
游戏
精神
游戏
化生存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虚拟性与实在性相互建构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关于文学、艺术、传媒与元宇宙的对话
被引量:
8
2
作者
夏德元
严锋
邓建国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复旦大学中文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22年第2期18-33,112,共17页
文摘
人类生存既是实在生存,也是虚拟生存,但更多的是一种虚拟生存。因为只有人具备虚构的能力,能够通过想象和符号系统来实现群体的联系,借助媒介从自然界获取信息和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改造自然,赋予实在界以意义。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的生存的虚拟性与实在性相互建构的历史。当然,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长期受制于媒介资源的匮乏,虽然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创造了不朽的作品,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总体上始终是局促和窘迫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的感觉器官乃至大脑的功能得到延伸和拓展。电子媒介的发明,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时间和空间高度压缩,逐渐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为人类摆脱物理时空的限制,得以在虚拟时空放飞梦想创造了条件。构成元宇宙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则进一步凸显了虚拟的力量,并为人类的游戏化生存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
生存
文学艺术
游戏
化生存
完美的人
理想社会
Keywords
metaverse
virtual existence
literature and art
the gamification of human life
the perfect man
ideal society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实融合社会的内容生成逻辑与人类自身再生产
被引量:
3
3
作者
夏德元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104,共11页
文摘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电子游戏、物联网、区块链、脑机接口等相关技术的同步突破所造成的“群聚效应”,把人类带入了虚实融合的新时代。作为正在发生的“存在论事件”,元宇宙将改变社会的内容生成逻辑,重塑人类的生存方式。元宇宙时代,人们不仅可以借助媒介实现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延伸,还能通过设计获得各种超越身体局限的“极致体验”;运用数字分身等技术实现身份改造,从而获得更丰富的人格;当物理时空不敷应用之时,还可以借助元宇宙技术,以多重身份参与到虚拟时空的生产之中,在继续向外太空拓展边疆的同时,向“内在的宇宙”进行深入开掘。虚实融合基础上的体验设计、身份编辑和时空生产不仅成为新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内容生产方式,也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人们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元宇宙
内容生产
游戏
化生存
人类自身再生产
Keywords
metaverse
content production
gamification of survival
human self-reproduction
分类号
G209 [文化科学—传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非地点”“元时间”和“游戏化”——元宇宙文艺的本体论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杰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17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境诗学的理论流变与当代价值研究”(编号:19FZWB028)。
文摘
元宇宙内生的“自我指涉性”赋予空间和时间以“元性”,重构了我们与可感表象世界的关系,挑战着艺术实践和艺术观念的既有逻辑。元宇宙的“非地点性”切断了“地方”之于艺术的生存记忆和情感想象,将艺术独特性化约为匀质的感性体验;“非地点”的“平滑性”威胁着艺术的“异质性”本体观念,审美范式走向去异质性的“愉悦美学”;“非地点”作为主观世界的外化内嵌着主体的种种欲望,艺术精神走向“去崇高化”的“无痛主义”。元宇宙的“元时间性”意味着“同时性”和“无时间性”:“现时”的共时性让时间走向“点状化”,这使得艺术丧失历史的厚重质实,走向思想的漂浮和审美的架空;“化身—时间”的无序撒播状态让“时间”不再是内在于艺术品的本质规定。时空“元性”造成的“艺术之失”并不能通过作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来承载,因为电子游戏遵循的资本和技术逻辑打破传统游戏想象力和知性的平衡,无法实现艺术的无功利、无限制的“游戏精神”。
关键词
元宇宙
元时间性
非地方性
游戏
化生存
Keywords
Metaverse
Meta-temporality
Non-locality
Gamified Survival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游戏的人与游戏精神:移动社交时代的“游戏化生存”
胡杨
董小玉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0
原文传递
2
虚拟性与实在性相互建构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关于文学、艺术、传媒与元宇宙的对话
夏德元
严锋
邓建国
《文化艺术研究》
202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虚实融合社会的内容生成逻辑与人类自身再生产
夏德元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3
原文传递
4
“非地点”“元时间”和“游戏化”——元宇宙文艺的本体论思考
徐杰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