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希 张圆刚 +2 位作者 程静静 余润哲 余向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208,共7页
旅游者环境契合度、情境涉入、心流体验和游憩满意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以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案例地,SmartPLS为主要分析工具,运用PLS-SEM构建并验证了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旅游者的熟悉感、恢复性环境特征和... 旅游者环境契合度、情境涉入、心流体验和游憩满意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以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案例地,SmartPLS为主要分析工具,运用PLS-SEM构建并验证了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旅游者的熟悉感、恢复性环境特征和游憩环境困扰是影响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的重要前置变量,其中环境恢复性特征作用强于熟悉感,且正向显著影响旅游者环境契合度,游憩环境困扰则呈现负向显著影响;旅游者环境契合度中以环境资源的作用最强,且正向显著影响情境涉入、心流体验和游憩满意,其中对游憩满意作用最强,其次分别为心流体验和情境涉入;情境涉入对游憩满意和心流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游憩满意的影响强于对心流体验的作用;心流体验正向显著影响游憩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契合度 情境涉入 心流体验 游憩满意 西江千户苗寨
原文传递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 被引量:95
2
作者 毛小岗 宋金平 +1 位作者 冯徽徽 赵倩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6-178,共13页
城市公园是承载居民日常游憩的主要空间,度量居民在城市公园的游憩满意度对于改善公园的游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城市公园的游憩特征和影响因素,文章构建了用于测度居民游憩满意度(RRSI)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北京城市公园为例,在量表... 城市公园是承载居民日常游憩的主要空间,度量居民在城市公园的游憩满意度对于改善公园的游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城市公园的游憩特征和影响因素,文章构建了用于测度居民游憩满意度(RRSI)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北京城市公园为例,在量表设计和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居民游憩满意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居民游憩满意度的三大潜变量中,可达程度对居民游憩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深入分析发现,可达程度中的"公共交通"、"与居住区距离",感知质量中的"景观品质"、"休憩设施"、"公园治安"、"文娱活动"、"标识系统",感知价值中的"门票及消费"等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作用更明显,是影响居民游憩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善城市公园游憩品质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游憩满意 结构方程模型 北京
原文传递
感知价值视角下的城市绿道环境游憩满意度评价——以重庆市九龙坡绿道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璐瑶 谭少华 +1 位作者 杨春 何琪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1,共6页
游憩满意度是使用者对环境进行"环境特征-环境感知-真实反馈"主观感知的评价结果,目前针对环境感知的量化和衡量标准较为缺乏。以重庆市九龙坡绿道为例,借助感知价值的方法,基于使用者的需求特征,从时间感知、安全感知、功能... 游憩满意度是使用者对环境进行"环境特征-环境感知-真实反馈"主观感知的评价结果,目前针对环境感知的量化和衡量标准较为缺乏。以重庆市九龙坡绿道为例,借助感知价值的方法,基于使用者的需求特征,从时间感知、安全感知、功能感知、氛围感知和设施感知5个方面归纳出绿道游憩满意度评价体系,利用IPA–Kano模型测度绿道游憩满意度,明确影响绿道游憩满意度的环境序列特征。研究发现:1)影响使用者感知重要性的环境特征差异显著,其中时间感知与安全感知的重要性最高,表明绿道服务功能的易获取性与安全性是影响使用者游憩感知的重要因素;2)使用者对绿道类型和不同环境要素的感知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从特征要素来看,功能感知所带来的收益大于氛围感知,表明绿道建设中应注重对其功能设施的完善;3)将环境感知重要性与感知绩效相结合确定九龙坡绿道环境特征优化的优先次序为:停车场地充足>标识系统清晰、步道宽度适宜>公共厕所配置充足、线路无障碍和公共交通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游憩满意 环境感知 九龙坡绿道 IPA–Kano模型
下载PDF
基于空间感知的旅游城市居民游憩忠诚度前因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建英 赵宏杰 +2 位作者 邹利林 高燕 李梅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117,共10页
公共游憩空间是承载居民日常游憩的主要空间,度量居民对公共游憩空间的忠诚度对改善居民游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厦门城市居民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游憩环境感知与空间感知为潜变量,以游憩满意度为中介变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 公共游憩空间是承载居民日常游憩的主要空间,度量居民对公共游憩空间的忠诚度对改善居民游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厦门城市居民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游憩环境感知与空间感知为潜变量,以游憩满意度为中介变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构建旅游城市居民游憩忠诚度前因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空间感知对游憩满意度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2)游憩满意度对游憩忠诚度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且游憩满意度对空间感知和游憩忠诚度的影响关系具有正向显著的中介调节效果;(3)游憩环境感知与游憩忠诚度无显著的直接相关性,但可通过游憩满意度对游憩忠诚度产生间接影响。文章将空间感知引入游憩忠诚度的前因关系模型,在理论上完善了游憩忠诚度形成的动力机制,可作为旅游城市居民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忠诚度 空间冲突 游憩环境感知 空间感知 游憩满意
下载PDF
草原游牧景观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冶建明 眭樱 +2 位作者 李静雅 刘国锋 江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752-2764,共13页
以"草原游牧景观"为研究对象,构建用于测度游憩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问卷调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潜变量中游憩目的对自然环境的路径系数为0.47,游憩目的对使用环境的路径系数为0.35,可达程度对自然环... 以"草原游牧景观"为研究对象,构建用于测度游憩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问卷调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潜变量中游憩目的对自然环境的路径系数为0.47,游憩目的对使用环境的路径系数为0.35,可达程度对自然环境的路径系数为0.41,即游憩目的对自然环境的满意度作用最为显著,可达程度对自然环境的满意度次之,游憩目的对使用环境的满意度也存在一定影响。分析各观测变量可知,可达程度中的"出行耗时",游憩目的中的"休闲娱乐",自然环境中的"水体景观"、"草原植物",使用环境中的"草原歌舞艺术"、"草原娱乐活动",管理环境中的"公园治安"、"环境卫生"对相应潜变量作用显著,是影响游憩满意度的重要因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草原游牧景观的规划、管理建设、游憩质量提供实际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游牧景观 结构方程模型 自然环境 使用环境 管理环境 游憩目的 可达程度 游憩满意
下载PDF
景区感知形象与游憩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以紫金山绿道骑行游憩者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汤澍 张维亚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10期1268-1273,共6页
以南京紫金山景区环山绿道的骑行游憩者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游憩者景区感知形象和游憩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憩者对景区形象的感知以游憩特色和森林形象最深刻,在游憩满意度方面对自然环境和... 以南京紫金山景区环山绿道的骑行游憩者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游憩者景区感知形象和游憩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憩者对景区形象的感知以游憩特色和森林形象最深刻,在游憩满意度方面对自然环境和游憩效益评价最高,景区整体形象对游憩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景区形象中的骑行因素和形象因素对特定游憩体验的满意度评价分别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区形象建设和绿道游憩活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行游憩 景区感知形象 游憩满意
下载PDF
城市综合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省 周燕 杨倩 《风景园林》 2021年第3期82-87,共6页
城市综合公园是承载居民日常游憩的主要空间,确定并度量居民游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公园的游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城市综合公园的游憩特征和影响因素,构建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 城市综合公园是承载居民日常游憩的主要空间,确定并度量居民游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公园的游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城市综合公园的游憩特征和影响因素,构建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居民游憩满意度的五大潜变量中,"情感效用感知"和"景观环境感知"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可达程度""设施服务感知"和"安全保障感知"。深入分析发现,"情感效用感知"中"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锻炼身体"与"景观环境感知"中"垃圾清理""植被养护"等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相关作用更明显,是影响居民游憩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城市综合公园游憩品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公园 居民游憩满意 感知效用 结构方程模型 深圳
下载PDF
合肥市巢湖滨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安琦 叶小群 《城市建筑》 2021年第4期162-164,共3页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滨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满意度评价研究。本次研究旨在...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滨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满意度评价研究。本次研究旨在协调巢湖滨湖湿地的建设和管理,维护其生物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生态景观多样性,推动合肥市滨湖区域的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周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游憩 游憩满意 评价因子 满意度分析
下载PDF
郊野型绿道品质、游憩满意度与健康效益研究——以成都市郫都区郊野型绿道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罗疑惠 李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11-120,共10页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居民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而绿道建设正逐步成为营造低碳城市环境、引导居民健康生活的有效手段;其中郊野型绿道作为绿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色游憩空间向乡村腹地的有机拓展。通过因子分析法与结构方...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居民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而绿道建设正逐步成为营造低碳城市环境、引导居民健康生活的有效手段;其中郊野型绿道作为绿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色游憩空间向乡村腹地的有机拓展。通过因子分析法与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成都市郫都区的郊野型绿道,探究绿道品质、游憩满意度与健康效益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现:(1)绿道品质、游憩满意度和健康效益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2)较高的绿道品质可有效强化游憩者对绿道的口碑宣传与重游意愿,进而促进健康效益的良性累积;(3)景观环境品质对健康效益的影响最大,而通行环境、配套设施、管理维护等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林盘聚落、乡土田园与河流湿地等景观元素更受游憩者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型绿道 公共健康 健康效益 游憩满意 人居环境 天府绿道 成都市 城镇化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历史文化街区游憩满意度研究——以苏州山塘街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磊磊 黄沈苗 孙东灵 《中国名城》 2024年第6期45-54,共10页
当前城市空间发展愈加注重探索人本理念、关注人群感知与交互式的深度体验方式。满意度评价作为反馈真实需求信息与空间体验效果的重要研究方法,对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更新具有指导意义。借助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催化,网络文本成为公众及时反... 当前城市空间发展愈加注重探索人本理念、关注人群感知与交互式的深度体验方式。满意度评价作为反馈真实需求信息与空间体验效果的重要研究方法,对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更新具有指导意义。借助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催化,网络文本成为公众及时反馈的媒介,是街区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参考。研究基于非介入式数据,以苏州山塘街为实证对象,以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为工具,对国内主流点评网站的评论数据进行词频、语义与情感维度的量化分析;结合扎根理论对网络文本内容逐层编码,构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游憩满意度评价体系,展开各空间要素的重要性—表现性评价和分析,以提出针对性的更新优化策略,为当前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提供一种更具可信度的实证方法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游憩满意度评价 网络点评 山塘街 扎根理论 重要性—表现性分析
下载PDF
湿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憩满意度研究以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为例
11
作者 杨淑梅 郑凌予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联结旅游体验与健康的重要桥梁,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交互作用的综合性体验,尤其突显自然环境作用上。本研究借鉴MR模型,以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为例,构建湿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憩满意度的评价指标,采用... 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联结旅游体验与健康的重要桥梁,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交互作用的综合性体验,尤其突显自然环境作用上。本研究借鉴MR模型,以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为例,构建湿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憩满意度的评价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法探讨旅游者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游憩满意度对游后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恢复性环境感知的一致性、逃逸、兼容、迷人维度对游憩满意度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旅游者对观音塘湿地公园整体比较满意,但推荐意愿一般。探析可能性原因,对该湿地公园的管理和发展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湿地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环境感知 游憩满意 游后行为意愿 湿地旅游者
下载PDF
基于文本分析的江苏省湿地公园游憩满意度评价研究
12
作者 方亭 程南洋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3期65-70,共6页
为优化湿地旅游产品形态与服务结构,提升游客的游憩满意度。选取江苏省国家级湿地公园作为案例地,以大众点评、马蜂窝、携程、同程4个网站的6142条有效在线评论文本为数据,利用Python语言建立模型进行文本挖掘、词频统计、高频词分析、... 为优化湿地旅游产品形态与服务结构,提升游客的游憩满意度。选取江苏省国家级湿地公园作为案例地,以大众点评、马蜂窝、携程、同程4个网站的6142条有效在线评论文本为数据,利用Python语言建立模型进行文本挖掘、词频统计、高频词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语义情感分析,并构建江苏省国家级湿地公园游憩满意度评价指标进行修正IPA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江苏省国家湿地公园的游憩感知以积极情感为主,但整体满意度水平一般;在满意度感知维度重要性差异上,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价值游客满意度较高,景区设施、科普宣教、旅游商品等维度在当前亟需改进;湿地旅游带给游客的逃逸体验、审美体验和文化体验是提高游憩满意度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研究丰富了国家湿地公园和游憩满意度的成果,对江苏省国家湿地公园科学建设与管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满意 文本分析 江苏省国家湿地公园 生态旅游
下载PDF
基于IPA分析的上海典型滨江公共空间游憩满意度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琦 潘悦 +1 位作者 张沚晴 王向荣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2期29-34,共6页
上海黄浦滨江是国内滨水区建设的代表,如今已完成核心段两岸公共空间贯通,但各段发展并不均衡。文章以两岸4段典型公共空间为例,对社交媒体数据进行IPA分析,得到影响滨江各段公共空间游憩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通过方差分析了解4段... 上海黄浦滨江是国内滨水区建设的代表,如今已完成核心段两岸公共空间贯通,但各段发展并不均衡。文章以两岸4段典型公共空间为例,对社交媒体数据进行IPA分析,得到影响滨江各段公共空间游憩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通过方差分析了解4段滨江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1)滨江公共空间整体游憩满意度较高,但多段商业服务、外部交通、管理维护因素的满意度偏低;2)满意度由高到低为:徐汇滨江>世博滨江>杨浦滨江>虹口滨江,体现3种不同的发展程度;3)不同段影响游憩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不同。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浦江两岸公共空间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满意 IPA分析 社交媒体 上海滨江公共空间
下载PDF
老年人游憩行为视角下的城市山地步道满意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露秋 刘晓光 吴远翔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0-407,共8页
研究以福州市3处山地步道为例,构建老年人城市山地步道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游憩动机将老年人游憩行为分为健身模式、散心模式及观光模式3种类型,采用修正重要性-满意度分析(IPA)法对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整... 研究以福州市3处山地步道为例,构建老年人城市山地步道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游憩动机将老年人游憩行为分为健身模式、散心模式及观光模式3种类型,采用修正重要性-满意度分析(IPA)法对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整体满意度均较高,但健身和散心模式在离家距离、空间围合感、活动场地容纳度、无障碍设施,以及散心和观光模式在出入口设置合理度、环境卫生设施、标识系统的满意度较低.建议通过优化出入口周边线路、改善设施分布、提高步道文化景观设计等途径提升老年人游憩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山地步道 老年人 游憩满意 重要性-满意度分析 游憩行为
下载PDF
庭院经济视域下古村落的游憩满意度研究——以徽州卖花渔村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伟波 林炜铃 +1 位作者 张政 林晓贤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3年第4期84-91,共8页
发展庭院经济既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乡村地区“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使逐渐消逝的古村落焕发出新生活力的引擎。该研究以卖花渔村古村落为例,以文本分析法构建卖花渔村游憩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IPA分... 发展庭院经济既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乡村地区“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使逐渐消逝的古村落焕发出新生活力的引擎。该研究以卖花渔村古村落为例,以文本分析法构建卖花渔村游憩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IPA分析法以探明卖花渔村古村落在发展庭院经济、推动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供对策。结果表明:卖花渔村古村落游憩满意度的17项指标中有7项指标的满意度低于平均值,古村落在交通系统、游憩管理、游憩基础设施等3方面亟需改善,据此提出4条优化策略以提升古村落游憩满意度,优化游憩者体验,促进古村落庭院经济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院经济 古村落 游憩满意 网络文本分析 IPA分析
下载PDF
居民城郊游憩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民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俊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122,共6页
对现有游憩满意度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游憩满意度模型,构建了市民游憩满意度指标体系。通过对657份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运用均值分析比较大同市民城郊游憩满意度的高低,发现交通、资源和住宿满意度较高,而对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及... 对现有游憩满意度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游憩满意度模型,构建了市民游憩满意度指标体系。通过对657份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运用均值分析比较大同市民城郊游憩满意度的高低,发现交通、资源和住宿满意度较高,而对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及管理和购物满意度较低;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游憩满意度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大同市民中的差异性。研究结论对大同市城郊休闲游憩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以及提高游憩经营管理水平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 游憩满意 人口统计特征
下载PDF
城郊森林公园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菲菲 陈秋华 +1 位作者 严羽爽 林嫩妹 《中国林业经济》 2020年第2期79-83,共5页
以福州的3个城郊森林公园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城郊森林公园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游憩目的对可达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自然环境、服务环境、管理环境分别受到游憩目的和可达程度的显著... 以福州的3个城郊森林公园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城郊森林公园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游憩目的对可达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自然环境、服务环境、管理环境分别受到游憩目的和可达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可达程度对服务环境的满意度作用最为显著,游憩目的对管理环境的满意度作用次之。提出了提升城郊森林公园可达程度,提高游客游憩满意度,加强城郊森林公园保护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满意 城郊森林公园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雅云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20-126,共7页
通过调查泉州中山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为探索公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居民游憩满意度提供参考。由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教育程度、游览频率、自然风光、安全感、场地平整、景观美观度等8个... 通过调查泉州中山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为探索公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居民游憩满意度提供参考。由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教育程度、游览频率、自然风光、安全感、场地平整、景观美观度等8个因素对整体满意度有显著相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自然风光和安全感为游憩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通过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植物景观特色实现自然风光的优化;通过规范园内的管理,提高居民使用安全感和心理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满意 城市公园 LOGISTIC回归 中山公园
下载PDF
游客视角下霍童古镇游憩行为及体验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凝萍 邹诚 +1 位作者 邓诗靖 李霄鹤 《湖北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43-49,共7页
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古镇旅游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全面认识游客在古镇的游憩体验和体验满意度是推进古镇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宁德市霍童古镇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核密度估算法(KDE)、IPA分析法等方法,分析... 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古镇旅游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全面认识游客在古镇的游憩体验和体验满意度是推进古镇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宁德市霍童古镇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核密度估算法(KDE)、IPA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游客对霍童古镇游憩体验及满意度感知。研究表明,游客在古镇下街形成高重要性、高满意度、高密度分布的集聚性体验区域。同时,游客总体期望与实际体验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游憩体验分布不均匀,一方面是古镇基础设施和服务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古镇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未能全面有效地传播、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针对古镇现有问题,综合考察霍童古镇的发展现状,为推进古镇旅游发展提供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童古镇 游憩感知 游憩满意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生态效益与游憩满意度评价——以成都市东湖公园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雪咏 张鲲 +2 位作者 陈治儒 谭小昱 廖晨阳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2期233-236,共4页
以成都市东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典型抽样法,对公园中的林地、灌丛、草地、湿地四类典型植物群落20个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其生态效益与游憩满意度展开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效益方面,林地>灌丛>湿地>草地;游... 以成都市东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典型抽样法,对公园中的林地、灌丛、草地、湿地四类典型植物群落20个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其生态效益与游憩满意度展开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效益方面,林地>灌丛>湿地>草地;游憩满意度方面,林地>灌丛>草地>湿地。其中,林地由于丰富的植物配置与良好的景观层次,生态与景观效益最佳。而草地与湿地物种简单、层次单一加之维护不当,评分最低,其质量提升将是东湖公园植物群落优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植物群落 生态效益 游憩满意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