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划分评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神根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55,51,共5页
清末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划分评析张神根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影响财政分配在整个国民经济分配中的份额,政府职能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划分影响各级... 清末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划分评析张神根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影响财政分配在整个国民经济分配中的份额,政府职能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划分影响各级政府财政分配在整个财政分配中的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 财政改革 国家财政 封建财政 度支部 中央政府 清末财政 太平天国运动 财政关系 资产阶级
下载PDF
西方预算制度与清季财政改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增合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2-105,共24页
光绪中叶以降,朝野积极引介西式预算制度,冀能取代日益僵化的旧式理财制度。部分省份和机构为缓解财政压力,也不断尝试模仿这一制度。宣统年间,清廷将试办预算作为解决财政困境的制度性措施鼎力推行。预算制度的嫁接并不顺利,删减例案,... 光绪中叶以降,朝野积极引介西式预算制度,冀能取代日益僵化的旧式理财制度。部分省份和机构为缓解财政压力,也不断尝试模仿这一制度。宣统年间,清廷将试办预算作为解决财政困境的制度性措施鼎力推行。预算制度的嫁接并不顺利,删减例案,改良收支,选择确定预算方针均系移植新制度的重要举措。新制移植过程中,旧式协饷制度、奏销制度、财政积习无一不成为迎拒新式预算制度的排异性因素,旧制衍生的国省财政矛盾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空前激化。清廷本藉财政改制以挽救命运,却因新旧对峙、人事派分等制约因素,难破僵局,最终形成新制与旧规并存的尴尬局面,解困的愿望更成泡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制度 清末财政 协饷制度 国省财政矛盾
原文传递
制度嫁接:西式税制与清季国地两税划分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增合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7-109,共13页
随着西方理财新知东播中土,西方财税知识体系,尤为清季各界人士所熟知。为解决国内税制弊端,清季朝野各方积极移植西方税制,将划分国家税、地方税作为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筹备预算制度的要政加以推行。在国内固有制度与外来新制难以衔... 随着西方理财新知东播中土,西方财税知识体系,尤为清季各界人士所熟知。为解决国内税制弊端,清季朝野各方积极移植西方税制,将划分国家税、地方税作为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筹备预算制度的要政加以推行。在国内固有制度与外来新制难以衔接的背景下,时人划分两税的学理资源,几乎大部分取法于日本、欧美等国。两税划分的过程中,由于对西式税制学理认知角度差异以及固守本省利益的需要,中央与各省在两税划分标准、税制分级等问题上,显然各有所宗。分税言论的歧异,隐隐显示出改革税制与固守本位的矛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税划分 清末财政 西方税制 知识与制度
下载PDF
纾困与破局:清末财政监理制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增合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62,190,共18页
清代钦派专官巡查外省营伍和吏治夙有其例。清末新政期间,为督责外省开展各项新政改革,清廷逐步将过去个案性巡查活动转变为监理督查外省的常规化操作,财政层面则派遣监理官驻扎各省,监理督责清理财政,这是清季制度变动中引人注目的范... 清代钦派专官巡查外省营伍和吏治夙有其例。清末新政期间,为督责外省开展各项新政改革,清廷逐步将过去个案性巡查活动转变为监理督查外省的常规化操作,财政层面则派遣监理官驻扎各省,监理督责清理财政,这是清季制度变动中引人注目的范例。监理官在外省监理权限的确定比较曲折,其官秩方面虽有提升,但实际授权仍存在诸多缺陷。监理官群体克服外官抵触和旧制惰性,基本实现了督责各省外销财政核实上报、建立近代预算制度的目标。清末财政监理制度虽具显效,却为其制度本身缺陷所限制,不可能挽救清廷财政颓势,然其鉴戒意义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理制度 清末财政 监理官 度支部
原文传递
试论洋务运动对清末财政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傅志明 《贵州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47-50,共4页
洋务运动对于清末政治、经济均产生过深刻影响,在这篇文章里,笔者拟就其对清末财政的影响试作论述。一、洋务运动是致使清末财政危机不可逆转的契机道光年间,清王朝已呈现出末世的朕兆。随着政治腐败、武备废弛,财政状况也日趋恶化。清... 洋务运动对于清末政治、经济均产生过深刻影响,在这篇文章里,笔者拟就其对清末财政的影响试作论述。一、洋务运动是致使清末财政危机不可逆转的契机道光年间,清王朝已呈现出末世的朕兆。随着政治腐败、武备废弛,财政状况也日趋恶化。清初,因征战国家财政曾一度出现巨额亏空,但自康熙朝以后各朝均有盈余。户部库储最多达八千余万两,常年多在上千万至数千万两之谱。道光元年以降,鸦片走私激增,白银大最外流,二十年间据最低估计当在一亿元以上,相当于当时银货流通总额的五分之一,平均每年均流出数达五百万元之白银,约为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府库银两因之急剧减少,至道光三十年户部库储存银仅八百万两。太平天国起义以后,清王朝军费激增,财政困难愈盛,户部库储继续减少,至同治三年结存“实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清末财政 清王朝 六十年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 财政收入 财政状况 深刻影响 财政困难 财政危机
下载PDF
清末“急务”与“本源”的失调——以鸦片禁政期间的财政窘况为背景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增合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2-149,共8页
清末新政时期的编练新军和振兴实业分别被谕旨称为“急务”和“本源”,这是新政时期国家振兴的重要国策。两项国策的推行均需要有大量的财政投入。由于推行鸦片禁政,国产和进口鸦片税厘大幅度缩减,影响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拓展。在清廷... 清末新政时期的编练新军和振兴实业分别被谕旨称为“急务”和“本源”,这是新政时期国家振兴的重要国策。两项国策的推行均需要有大量的财政投入。由于推行鸦片禁政,国产和进口鸦片税厘大幅度缩减,影响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拓展。在清廷的督催下,练兵新政不断得到强化,成为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大项,这必然导致振兴实业因缺少足够的资金注入和宽松的税收环境而举步维艰。尤其是在制定国家预算的过程中,海陆军经费占据了国家财政预算相当高的比例,振兴实业这一国策在财政预算中并未明显地体现出来,形成了练兵“急务”突出,而实业“本源”却不断弱化的现实,两者在财政困绌条件下事实上处于“失衡”状态。朝野各方由此对军政失调、过分突出军备的倾向颇有微词,尤以各种报章的批评言论最为尖锐,国外人士对清廷推行新政中本末倒置现象的批评性观点也通过各种途径体现出来。清亡的原因也可借此得到一定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练兵 振兴实业 清末财政 清末禁烟
原文传递
洋务运动对清末财政的影响略论
7
作者 徐子峰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0-51,共2页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结束的洋务运动,上承鸦片战争,下启戊戌变法,它对于清末政治、经济和军事均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在财政方面对其影响的宏观层面进行一些粗浅探讨。一、洋务运动是导致清末财政步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勿庸置...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结束的洋务运动,上承鸦片战争,下启戊戌变法,它对于清末政治、经济和军事均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在财政方面对其影响的宏观层面进行一些粗浅探讨。一、洋务运动是导致清末财政步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勿庸置疑,早在道光年间清王朝已呈现出末世衰落的征兆。随着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加之鸦片走私不断激增,白银大量外流,使满清财政落入自"康乾盛世"以来的最低潮。有资料统计,道光前期20年间中国外流的白银不少于1亿两,每年平均约500万。这个数字是当时中国社会白银流通总额的1/5,府库银两因之急剧减少,至道光30年,户部储存白银仅为800万两。太平天国起义以后,清王朝军费激增,财政困难愈紧,户部库储续少,到同治3年结存实银不足6万两。即使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清末财政 清王朝 财政状况 资料统计 财政困难 戊戌变法 白银 太平天国起义 道光
下载PDF
清末矿务章程施行中的税制变革及其限度
8
作者 王淼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1-180,共10页
清末,清政府颁布了多部矿务章程,以加强对矿业的管理。矿章规定,矿产品应缴纳出井税与出口税,取代此前的矿课、厘金及其他捐税。矿章颁布后,其推行并不顺利。清政府出于控制矿产品的目的,保留了传统的矿课制度,部分省份甚至在中央的支... 清末,清政府颁布了多部矿务章程,以加强对矿业的管理。矿章规定,矿产品应缴纳出井税与出口税,取代此前的矿课、厘金及其他捐税。矿章颁布后,其推行并不顺利。清政府出于控制矿产品的目的,保留了传统的矿课制度,部分省份甚至在中央的支持下对矿业实行统制。税制变革引发了中央与直省以及省与省之间的利益纠葛,各省固守地方利益,对矿章的规定只是有选择性地予以执行,由此造成清末矿税混乱无序,即矿课、厘金和出井税等各种税制并存。清末矿业税制变革的实践困境揭示了税制变革背后的利益冲突,表明晚清政府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力不足,其对财政的管控能力也很薄弱,以致矿业税制变革的实际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矿务章程》 矿课 出井税 完税免厘 清末财政
下载PDF
从鸦片政策的演变看清王朝的穷途末路
9
作者 李隆昌 《江汉论坛》 1982年第11期67-72,共6页
鸦片作为一项收入颇巨的税源,在近代中国财政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仅试图对清末的这一财政收入及清政府鸦片政策的演变作一个简略的分析,从一个侧面论证清王朝灭亡的必然性。一、鸦片对于清末财政的重要性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 鸦片作为一项收入颇巨的税源,在近代中国财政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仅试图对清末的这一财政收入及清政府鸦片政策的演变作一个简略的分析,从一个侧面论证清王朝灭亡的必然性。一、鸦片对于清末财政的重要性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未能阻止住大量鸦片的走私进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作为《天津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清王朝 鸦片政策 近代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清末财政 不平等条约 财政 土药
下载PDF
清末禁烟时期的鸦片专卖
10
作者 刘增合 《暨南史学》 2004年第1期360-382,共23页
鸦片专卖是清末财政扩张的重要途径。各省为筹措赔款和练兵经费,以禁烟为名,注重调查海外各地的鸦片专卖经验,以举办专卖为急务,借此弥补土药统税制度给地方财政带来的损失,为地方财政拓展空间。部分朝臣出于各种目的对地方专卖的要求... 鸦片专卖是清末财政扩张的重要途径。各省为筹措赔款和练兵经费,以禁烟为名,注重调查海外各地的鸦片专卖经验,以举办专卖为急务,借此弥补土药统税制度给地方财政带来的损失,为地方财政拓展空间。部分朝臣出于各种目的对地方专卖的要求给予支持,有关部门也积极介入其中。然而,掌管清廷财政而且圣眷甚隆的度支部尚书载泽,注重推行中央财政集权,维持鸦片统税制度,屡次否决地方省份的专卖请求,鸦片专卖的筹划一波三折,地方省份的专卖请求最终被度支部所阻止。这一事件折射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在清末新政时期的恶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专卖 清末财政 度支部 端方 督抚干政
原文传递
晚清湖北地方教育现代化的困局——以湖北方言学堂停办始末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祥 《近代史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176-190,共15页
清末湖北立宪派与督抚之间的权力斗争,在严重财政危机下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经费的困难,直接促使湖北方言学堂于1911年初停办。办学层次未达到癸卯学制预设的高等程度,教学质量和学堂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以及清末学部对全国高等教育进行调整... 清末湖北立宪派与督抚之间的权力斗争,在严重财政危机下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经费的困难,直接促使湖北方言学堂于1911年初停办。办学层次未达到癸卯学制预设的高等程度,教学质量和学堂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以及清末学部对全国高等教育进行调整是清政府停办湖北方言学堂的根本原因。学部、湖广总督、湖北提学使、湖北谘议局议员等围绕湖北方言学堂的改制和停办发生了多次争论,最终于1911年初达成了停办的一致意见。方言学堂停办造成的湖北外语专门教育空缺,在民国初年由湖北外国语专门学校得到了填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方言学堂 清末财政危机 清末教育变革 学部 湖北谘议局
下载PDF
清末武汉教育财政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耀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6-28,共3页
清末张之洞督鄂后,武汉教育飞速发展,其教育财政也发生明显变化。教育财政来源日益多样化,但主要依靠地方截留官款的拨付;教育财政投入去向上,更多的是投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财政管理上逐步正规化和专门化。
关键词 清末武汉教育财政 张之洞督鄂 中国近代教育史 武汉近代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