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风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钱芳 刘志辉 张登山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建立消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地骨皮、荆芥、甘草、地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盐酸去氯羟嗪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所鉴别的药材TLC特征明显,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目的:建立消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地骨皮、荆芥、甘草、地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盐酸去氯羟嗪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所鉴别的药材TLC特征明显,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去氯羟嗪检测浓度在2.45~78.4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1.30%(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消风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无糖型消风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2
作者 彭志婷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7期144-146,共3页
目的:优选无糖型消风颗粒挥发油提取和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蒸馏法单独提取荆芥挥发油,以挥发油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极有可能的各类影响因素如浸泡总时间、提取总时间等进行正交考察;采用正交试验法,把方中所具有的毛蕊花糖苷总量... 目的:优选无糖型消风颗粒挥发油提取和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蒸馏法单独提取荆芥挥发油,以挥发油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极有可能的各类影响因素如浸泡总时间、提取总时间等进行正交考察;采用正交试验法,把方中所具有的毛蕊花糖苷总量当作指标,对极有可能的各类影响因素如浸泡总时间、加水总量、提取总时间进行考察。按处方量称取荆芥共9份,每份按照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操作,将按规定时间浸泡过的饮片置于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纯化水与玻璃珠数粒,振摇后把挥发油提取器与回流冷凝管连接好,由冷凝管的上端加入纯化水,武火加热至沸腾,文火保持微沸至规定时间,按规定读取挥发油量。结果:挥发油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饮片浸泡1.0 h,加12倍饮片量的水,回流提取6.0 h;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饮片浸泡1.0 h,分2次煎煮,第1次加10倍于药材量的水煎煮2.0 h,第2次加8倍于药材量的水煎煮1.5 h。结论:地黄中的另外一个有效成分即毛蕊花糖苷,具有更为理想的色谱峰分离效果。优选得出挥发油提取工艺,最佳水提稳定、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挥发油提取工艺 水提工艺 毛蕊花糖苷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消风颗粒配合西医常法治疗耳郭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生辉 顾松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目的:观察消风颗粒配合氯雷他定及局部外用药治疗耳郭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2组均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10mg/次,1d1次;外用益富清涂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风颗粒10g/次,1d3次。2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 目的:观察消风颗粒配合氯雷他定及局部外用药治疗耳郭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2组均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10mg/次,1d1次;外用益富清涂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风颗粒10g/次,1d3次。2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89.5%、94.7%,对照组分别为65.8%、76.3%,2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消风颗粒配合氯雷他定及局部外用药治疗耳郭湿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湿疹 氯雷他定 颗粒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无糖型消风颗粒中胡薄荷酮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左文 李婷 王慧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3期97-100,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无糖型消风颗粒中胡薄荷酮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无糖型消风颗粒中胡薄荷酮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胡薄荷酮和毛蕊花糖苷的色谱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1.25-11.25μg(r=0.999,7)、0.95-8.55μg(r=0.999,3);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17%、100.78%;RSD分别为2.83%、2.19%。结论:确定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无糖型消风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无糖型 高效液相色谱法 胡薄荷酮 毛蕊花糖苷
下载PDF
消风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2例
5
作者 顾松杰 桑振华 《河南中医》 2011年第11期1310-1311,共2页
目的:观察消风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消风颗粒,日3次,每次10 g,连服1月为1疗程。同时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隔日1次,病情稳... 目的:观察消风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消风颗粒,日3次,每次10 g,连服1月为1疗程。同时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隔日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3 d 1次,1月为1疗程。对照组患者除不服用消风颗粒外,其余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19例,好转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60.0%。结论:消风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颗粒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
下载PDF
肤舒止痒膏联合自拟消风颗粒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6
作者 丁蓉 邱兴华 +3 位作者 黄国杨 李菊红 张丽萍 沈树宪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3期269-270,共2页
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应用肤舒止痒膏联合本院自拟消风颗粒治疗玫瑰糠疹8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玫瑰糠疹 肤舒止痒膏 颗粒
下载PDF
桑叶消风颗粒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丽娜 杨玉峰 +1 位作者 蒲继红 黄晶 《现代中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桑叶消风颗粒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桑叶消风颗粒配合穴位埋线;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 W时观察、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 目的研究桑叶消风颗粒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桑叶消风颗粒配合穴位埋线;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 W时观察、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0%(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桑叶消风颗粒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颗粒 穴位埋线 胆碱能性荨麻疹
下载PDF
四物消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胸腺、脾脏及其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辰允 孙学刚 +1 位作者 刁建新 赵晓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51-95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四物消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及其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完全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CD模型对照组,氢化可的松阳性对照组及四物消风... 目的探讨中药四物消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及其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完全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CD模型对照组,氢化可的松阳性对照组及四物消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测各组小鼠耳肿胀程度、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丝裂原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小鼠耳肿胀程度比较,氢化可的松组,四物消风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耳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四物消风颗粒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比较,氢化可的松阳性对照组、四物消风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显著减低(P<0.05),四物消风颗粒高、中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四物消风颗粒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脾脏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比较,氢化可的松阳性对照组、四物消风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两比较显示四物消风颗粒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四物消风颗粒防治小鼠ACD的药理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B淋巴细胞功能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颗粒 变应性接触性 皮炎 免疫器官 淋巴细胞
下载PDF
凉血消风颗粒冲剂合复方氯倍霜治疗寻常型银屑病72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陈昌鹏 许良杰 徐位耿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凉血消风颗粒冲剂合复方氯倍霜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组)72例,内服凉血消风颗粒冲剂(处方:生地黄、金银花、玄参、白芍、生石膏、白茅根、牛蒡子、知母、升麻、甘草)、外用复方... 目的:观察凉血消风颗粒冲剂合复方氯倍霜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组)72例,内服凉血消风颗粒冲剂(处方:生地黄、金银花、玄参、白芍、生石膏、白茅根、牛蒡子、知母、升麻、甘草)、外用复方氯倍霜(主要成分:0.05%丙酸氯倍他索、0.05%维甲酸)治疗;对照1组(B组)65例,外用复方氯倍霜治疗;对照 2组(C组)66例,以凉血消风颗粒冲剂治疗。结果:1疗程、2疗程,总有效率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凉血消风颗粒冲剂合复方氯倍霜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凉血颗粒冲剂 复方氯倍霜
下载PDF
消风颗粒(Ⅱ)中氨茶碱含量测定
10
作者 傅静娟 邵家德 谢和兵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11期1390-1391,共2页
目的:建立消风颗粒(Ⅱ)中氨茶碱含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upelco ODs C_(18)柱,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17:83),检测波长272 nm。结果:氨茶碱在0.042~0.4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2%(n=6... 目的:建立消风颗粒(Ⅱ)中氨茶碱含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upelco ODs C_(18)柱,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17:83),检测波长272 nm。结果:氨茶碱在0.042~0.4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2%(n=6,RSD=2.1%)。结论:该法对样品不需特殊处理和分离,分析快速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消风颗粒(Ⅱ)中氨茶碱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Ⅱ) HPLC法 氨茶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六味消风颗粒药效学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
11
作者 赵静 张翼 +3 位作者 王健 王帅 殷紫 贾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315-2317,共3页
目的:观察六味消风颗粒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疗效及其探讨其免疫学作用机制。方法:用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小鼠慢性ACD模型,观察六味消风颗粒对小鼠耳肿胀、耳厚度差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慢性ACD... 目的:观察六味消风颗粒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疗效及其探讨其免疫学作用机制。方法:用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小鼠慢性ACD模型,观察六味消风颗粒对小鼠耳肿胀、耳厚度差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慢性ACD小鼠血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采用透射电镜检测六味消风颗粒对慢性ACD小鼠耳组织棘细胞形态及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六味消风颗粒可明显改善DNCB引起的慢性ACD模型小鼠的耳部肿胀,抑制慢性ACD模型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提高IL-4含量,并可以减轻慢性ACD模型小鼠棘细胞形态学变化程度。结论:六味消风颗粒对小鼠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药理学机制与其抗炎、调节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颗粒 ACD 细胞因子 Thl/Th2免疫平衡
下载PDF
四物消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IFN-γ和TNF-α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王辰允 孙晓敏 +3 位作者 孙学刚 刁建新 赵晓山 罗仁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四物消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细胞因子IFN-γ、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氢化可的松阳性对照组及四物消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小鼠... 目的:探讨中药四物消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细胞因子IFN-γ、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氢化可的松阳性对照组及四物消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小鼠左右耳诱发皮炎前后的厚度及重量差;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治疗后外周血清IFN-γ、TNF-α的水平。结果:四物消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ACD模型小鼠的炎症程度,显著降低小鼠血清IFN-γ、TNF-α水平,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四物消风颗粒防治小鼠ACD的药理机制与其下调机体的IFN-γ、TNF-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四物颗粒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凉血消风颗粒剂治疗玫瑰糠疹78例
13
作者 胡燕 倪菁菁 +1 位作者 魏聆 秦志群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402-403,共2页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照射 联合 凉血颗粒 治疗 玫瑰糠疹
下载PDF
消风止痒颗粒、氯雷他定片内服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4
14
作者 葛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观察消风止痒颗粒、氯雷他定片内服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片内服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则... 目的:观察消风止痒颗粒、氯雷他定片内服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片内服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风止痒颗粒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瘙瘁积分,监测血钙、血磷、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高达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疗效73.3%(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瘙痒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磷、血肌酐、尿素氮等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消风止痒颗粒、氯雷他定片内服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临床效果肯定,利于改善皮肤瘙痒症状,提高肾功能,凸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优势与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皮肤瘙痒症 止痒颗粒 氯雷他定片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消风散颗粒抗过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郑咏秋 戴敏 +2 位作者 陈光亮 芮正祥 魏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26-28,共3页
为了观察消风散颗粒抗过敏作用和作用特点 ,并探讨其机制 ,分别观察了消风散颗粒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胸腺、脾脏 ,豚鼠过敏性皮炎皮损组织病理学变化 ,血浆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含量以及小鼠全身性瘙痒的影响。结果表明消风散... 为了观察消风散颗粒抗过敏作用和作用特点 ,并探讨其机制 ,分别观察了消风散颗粒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胸腺、脾脏 ,豚鼠过敏性皮炎皮损组织病理学变化 ,血浆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含量以及小鼠全身性瘙痒的影响。结果表明消风散颗粒可抑制DTH小鼠耳肿及脾指数、胸腺指数增高 ;对豚鼠过敏性皮炎皮损组织有明显治疗作用 ,并降低异常增高的血清IL 2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抗过敏作用 作用机制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消风散颗粒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郑咏秋 陈光亮 +2 位作者 戴敏 芮正祥 魏伟 《基层中药杂志》 2002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 观察消风散颗粒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观察消风散颗粒对急性炎症肿胀过程的抑制效应 ,并从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的抗氧化酶活性、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平衡系统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结果 消风散颗粒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及二... 目的 观察消风散颗粒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观察消风散颗粒对急性炎症肿胀过程的抑制效应 ,并从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的抗氧化酶活性、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平衡系统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结果 消风散颗粒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 ,增高急性炎症组织灌洗液 SOD- 1活性、降低TXA2 水平 ,降低 TXA2 / PGI2 比值。结论 消风散颗粒对急性炎症模型具有抗炎作用 ,该效应与提高 SOD活性 ,恢复 TXA2 / PG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抗炎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消风散颗粒免疫调节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国忠 郑咏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 :研究消风散颗粒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 :分别观察了消风散颗粒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耳肿胀度、胸腺指数、脾指数 ;丝裂原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增殖和炎症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 :消风散颗粒可降低DTH小鼠异常增高的... 目的 :研究消风散颗粒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 :分别观察了消风散颗粒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耳肿胀度、胸腺指数、脾指数 ;丝裂原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增殖和炎症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 :消风散颗粒可降低DTH小鼠异常增高的耳肿胀度、脾指数和胸腺指数 ;抑制丝裂原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增殖 ;抑制炎症组织细胞因子白介素 1 (IL 1 )、白介素 2 (IL 2 )和白介素 4 (IL 4 )的活性。结论 :消风散颗粒的免疫抑制作用与其调节T、B淋巴细胞功能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脾淋巴细胞增殖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消风止痒颗粒、止痒液穴位离子导入联合常规治疗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胡必梅 江桂林 +1 位作者 孟梓 霍长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68-1771,共4页
目的探讨消风止痒颗粒、止痒液穴位离子导入联合常规治疗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组胺药物、维生素D、紫外线照射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风止痒颗... 目的探讨消风止痒颗粒、止痒液穴位离子导入联合常规治疗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组胺药物、维生素D、紫外线照射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风止痒颗粒、止痒液穴位离子导入(外关、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皮肤瘙痒评分、IL⁃2、IL⁃6、hs⁃CRP、尿素氮、肌酐、PTH、β2⁃MG、GQOL⁃74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1年后复发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皮肤瘙痒评分、IL⁃2、IL⁃6、hs⁃CRP、尿素氮、肌酐、PTH、β2⁃MG降低(P<0.05),GQOL⁃74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尿素氮、肌酐除外)。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个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止痒颗粒、止痒液穴位离子导入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机体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痒颗粒 止痒液 穴位离子导入 常规治疗 尿毒症皮肤瘙痒
下载PDF
消风止痒颗粒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懿 刘武林 +2 位作者 徐晶 沈悦 杨平安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1期2231-2234,共4页
目的探讨消风止痒颗粒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老年性瘙痒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例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0.... 目的探讨消风止痒颗粒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老年性瘙痒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例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0.3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风止痒颗粒,2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瘙痒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63%、8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瘙痒程度、瘙痒部位、瘙痒频率、对睡眠的影响和总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止痒颗粒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痒颗粒 加巴喷丁胶囊 老年皮肤瘙痒症 瘙痒评分
原文传递
LC-MS法检测消风止痒颗粒中马兜铃酸A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俐 王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消风止痒颗粒中马兜铃酸A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40∶60),流速1.0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质谱检测。结果:马兜铃酸A在... 目的:建立检测消风止痒颗粒中马兜铃酸A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40∶60),流速1.0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质谱检测。结果:马兜铃酸A在0.005086~0.406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回收率(n=7)为97.1%(RSD=2.1%)。87批制剂均未检出马兜铃酸A。结论:本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消风止痒颗粒中是否混入关木通的确证检查,以防马兜铃酸A造成的用药安全,为消风止痒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 检测 止痒颗粒 关木通 马兜铃酸A 中药安全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