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面反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毛宏霞 杨宝成 +4 位作者 沈国土 贾立群 朱文勇 高景 赵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6-61,共6页
建立目标的红外热成像理论模型是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的热点之一。在军事目标红外理论建模研究红外热像的成像过程中 ,海天背景与舰船的红外辐射场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其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便是在成像过程中舰船辐射场在海面... 建立目标的红外热成像理论模型是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的热点之一。在军事目标红外理论建模研究红外热像的成像过程中 ,海天背景与舰船的红外辐射场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其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便是在成像过程中舰船辐射场在海面上的反射成分的计算。作者较为详细地讨论了海面的反射特性 ,计算了平静海面和Cox -Munk海面对特定红外波段 (3- 5um )入射光的反射 ,并对两种模型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Cox -Munk海面模型下反射率分布及其随风速、入射方向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模型 反射率分布 半球反射率
下载PDF
二维分形海面雷达后向散射截面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涛 何宜军 +1 位作者 陈文俊 黎滨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3-426,共4页
本文中通过坐标变换 ,在局部坐标系中 ,建立起了散射场与入射场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推导出二维分形海面散射矩阵 ,利用此结果数值模拟二维分形海面的全极化后向雷达截面不同入射角的分布 ,并数值模拟了不同风向时 ,后向散射雷达截面的变... 本文中通过坐标变换 ,在局部坐标系中 ,建立起了散射场与入射场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推导出二维分形海面散射矩阵 ,利用此结果数值模拟二维分形海面的全极化后向雷达截面不同入射角的分布 ,并数值模拟了不同风向时 ,后向散射雷达截面的变化 .发现四种极化方式下的雷达后向散射截面随入射角和风向分布图形完全相同 ,仅在数值上相差常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海面模型 极化 散射矩阵
下载PDF
未充分生成海的海面模型及其雷达散射系数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历博 肖景明 +1 位作者 吴振森 张忠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8-392,共5页
描述了一种新的海面统计模型———非稳态的未充分生成海谱 .在相似条件下分析了未充分生成海谱与充分生成海谱的异同 .利用双尺度方法比较了两种状态下海面的电磁散射 ,并讨论了特征斜率、峰值波数对海面雷达散射系数的影响 .
关键词 充分生成 电磁散射 雷达 散射系数 海面模型
下载PDF
覆盖泡沫动态海面散射回波多普勒谱频移及展宽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伟 张颖 +1 位作者 李可可 刘广君 《航空科学技术》 2018年第8期70-74,共5页
为了研究高海情下动态海面的电磁散射,需将泡沫的电磁散射效应引入到海面电磁散射计算中。基于小斜率近似方法和多普勒谱物理机理,分别采用等效介电常数模型、矢量辐射传输理论模型对比分析了中低频段和高频段风驱粗糙海面覆盖泡沫层的... 为了研究高海情下动态海面的电磁散射,需将泡沫的电磁散射效应引入到海面电磁散射计算中。基于小斜率近似方法和多普勒谱物理机理,分别采用等效介电常数模型、矢量辐射传输理论模型对比分析了中低频段和高频段风驱粗糙海面覆盖泡沫层的泡沫-海面复合模型的多普勒谱特性,讨论了风速、入射波频率等因素对多普勒频移及展宽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层的动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从而也弥补了小斜率近似方法在某些场景中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海面模型 多普勒谱 小斜率近似 等效介电常数模型 矢量辐射传输理论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二维分形海面模型的分层海面电磁散射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任新成 郭立新 《上海航天》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由改进的二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散射角的HH极化双站散射系数,并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与厚度、摩擦... 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由改进的二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散射角的HH极化双站散射系数,并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与厚度、摩擦风速和入射波频率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改进的二维分形分层海面散射系数的基本特征、分区特征和随频率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散射系数近似具有"量子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微扰法 二维分形海面模型 分层海面 双站散射系数
下载PDF
星载SAR海面场景回波仿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敏 何志华 +1 位作者 董臻 梁甸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5-838,共4页
利用分形海面模型、Kirchhoff近似电磁散射模型和基于时序的动态场景回波仿真模型得到星载SAR海面场景回波。给出理想单色波海浪和分形海面回波仿真实例,回波成像结果符合倾斜调制、速度聚束调制和实际海面SAR图像的统计特性,表明该方... 利用分形海面模型、Kirchhoff近似电磁散射模型和基于时序的动态场景回波仿真模型得到星载SAR海面场景回波。给出理想单色波海浪和分形海面回波仿真实例,回波成像结果符合倾斜调制、速度聚束调制和实际海面SAR图像的统计特性,表明该方法有效。仿真得到的回波数据可为星载SAR海面顺轨干涉(ATI-SAR)测洋流、海洋全极化探测、反演海谱等仿真研究提供源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回波仿真 分形海面模型 海面电磁散射模型
下载PDF
基于ADS40无控条件的海岛礁地形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忠磊 翟京生 +1 位作者 滕惠忠 叶秋果 《海洋测绘》 2014年第2期31-34,共4页
针对远离大陆的海岛礁地形测绘与高程基准转换困难的问题,基于ADS40航摄系统获取远离大陆的海岛礁区域遥感影像,按照GPS差分无地面控制点的空中三角测量模式实现海岛礁的地理定位,选择高精度的卫星测高模型实现海岛礁区域的高程基准转... 针对远离大陆的海岛礁地形测绘与高程基准转换困难的问题,基于ADS40航摄系统获取远离大陆的海岛礁区域遥感影像,按照GPS差分无地面控制点的空中三角测量模式实现海岛礁的地理定位,选择高精度的卫星测高模型实现海岛礁区域的高程基准转换。在某海域进行了ADS40测量作业与高程基准转换试验,结果表明,无地面控制点空中三角测量的平面精度达到0.587m;基于卫星测高模型进行垂直基准转换的精度与同步验潮水位观测法得到的高程传递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40 海岛礁 空中三角测量 平均海面模型
下载PDF
蒸发波导环境下风浪对电磁波传播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闫西荡 杨坤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9,共7页
蒸发波导是一种特殊的大气波导,在其中传播的电磁波信号会被陷获在近海大气层中,实现超视距传播。受海表面温度、湿度、风速、微波频率等因素的影响,海洋蒸发波导环境中的微波传播特性起伏变化很大,规律十分复杂。以往的工作主要通过计... 蒸发波导是一种特殊的大气波导,在其中传播的电磁波信号会被陷获在近海大气层中,实现超视距传播。受海表面温度、湿度、风速、微波频率等因素的影响,海洋蒸发波导环境中的微波传播特性起伏变化很大,规律十分复杂。以往的工作主要通过计算这些气象因素对蒸发波导条件下大气折射率剖面的影响来分析它们对路径损失的作用,其结果与实验数据仍有较大差异。本文在一定的蒸发波导条件下,利用一维分形海面模型产生海面“地形”,将其作为抛物方程电磁波传播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计算,得到相应的路径损失,并与传统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蒸发波导高度、不同频率及不同接收天线高度时的数值模拟情况,可为舰艇通信系统或者雷达系统的设计提供相应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波导 分形海面模型 抛物方程 电磁波传播 雷达设计
下载PDF
二维分形海面电磁后向散射系数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春刚 冯文全 李春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12-1217,共6页
根据改进的二维分形海面模型推导了一种在不同极化方式下(HH水平极化,VV垂直极化)新的电磁后向散射系数计算方法,对多个海浪波长区域内所有分辨单元后向散射系数进行平均统计.在时域内研究了海水介电常数、电磁波入射角、入射频率以及... 根据改进的二维分形海面模型推导了一种在不同极化方式下(HH水平极化,VV垂直极化)新的电磁后向散射系数计算方法,对多个海浪波长区域内所有分辨单元后向散射系数进行平均统计.在时域内研究了海水介电常数、电磁波入射角、入射频率以及风速风向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运用盒维数方法计算了该散射系数的分形维数.最后通过数值分析方法证明了该散射系数实部与虚部曲线是分形的,并且与二维分形海面的分形维数相等,从而表明该海面的雷达回波信号也具有分形特性,为运用分形理论研究海面微弱目标检测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分形海面模型 电磁后向散射系数 分形维数 盒维数估计 极化
下载PDF
改进的一维分形海面模型在分层海面电磁波透射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新成 郭立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7,共8页
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波透射问题,采用改进的一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推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透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HH极化透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 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波透射问题,采用改进的一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推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透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HH极化透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和厚度、摩擦风速和入射波频率对透射系数的影响,得到改进的一维分形分层海面透射系数的基本特征、分区特征和随频率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透射系数近似具有"量子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透射 微扰法 一维分形海面模型 分层海面 透射系数
下载PDF
星载SAR海面顺轨干涉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志华 董臻 梁甸农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496-4500,4504,共6页
星载SAR海面顺轨干涉(ATI)仿真对理解海面ATI成像机制、指导海洋遥感SAR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基于时序的星载SAR海面场景回波生成基础上,对海面ATI展开仿真研究,内容包括顺轨编队设计、海面建模、海面电磁散射建模、动态场景回波生... 星载SAR海面顺轨干涉(ATI)仿真对理解海面ATI成像机制、指导海洋遥感SAR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基于时序的星载SAR海面场景回波生成基础上,对海面ATI展开仿真研究,内容包括顺轨编队设计、海面建模、海面电磁散射建模、动态场景回波生成、SAR成像和ATI数据处理,给出单色波和分形海面仿真实例,ATI处理结果表明该星载SAR海面顺轨干涉仿真思路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顺轨干涉 分形海面模型 海面电磁散射模型
下载PDF
二维改进分形海面微波电磁散射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瑜 胡云安 +1 位作者 王宏伟 韦建明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35,共6页
针对分形海面模型的功率谱在空间波数小于基波波数时不能满足正幂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计模型和归一化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模型相结合的二维海面模型,并比较了3种模型的海面轮廓。在满足基尔霍夫近似的条件下推导了改进模... 针对分形海面模型的功率谱在空间波数小于基波波数时不能满足正幂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计模型和归一化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模型相结合的二维海面模型,并比较了3种模型的海面轮廓。在满足基尔霍夫近似的条件下推导了改进模型电磁散射系数的闭合解。对统计模型、经典分形模型和改进分形模型的非相干散射强度系数的角分布进行了比较,具体分析了在微波波段内不同入射频率和风速下改进模型非相干散射强度系数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其它两种经典模型,改进模型的海面形状具有大尺度涌浪和小尺度张力波的特性,并且其的电磁散射情况更符合海面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分形海面模型 海谱 统计模型
原文传递
海上中距离跨海高程传递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兴国 江峻毅 +3 位作者 常增亮 任成才 屠泽杰 阳凡林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56,共4页
远离岸线的中距离(30~50 km)海域缺少测绘基础资料,高程传递尚未形成相应的作业体系。为满足海上工程建设的精度要求,采用同步验潮平均海面传递法、GNSS/水准传递法以及DTU18全球平均海面模型传递法,在山东省半封闭海域与开阔海域进行... 远离岸线的中距离(30~50 km)海域缺少测绘基础资料,高程传递尚未形成相应的作业体系。为满足海上工程建设的精度要求,采用同步验潮平均海面传递法、GNSS/水准传递法以及DTU18全球平均海面模型传递法,在山东省半封闭海域与开阔海域进行了中距离海上高程传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5天同步验潮平均海面传递法与GNSS/水准法的精度相当(厘米级),与DTU18全球平均海面模型传递法进行直接传递的差异在15 cm内,可为不同测绘基础条件下海上风电高程基准传递提供作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高程传递 GNSS/水准 DTU18平均海面模型 同步验潮法 EGM2008模型 海上风电
下载PDF
海面与下方复杂目标复合散射的MOM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钰川 任新成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基于实际海面与下方目标的复合散射在海洋工程、辐射定标及水下目标探测等方面的应用需求,采用改进的一维分形模型模拟实际海面,运用矩量法研究了海面与其下方梯形截面柱体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借助数值计算获得复合散射系数随散射... 基于实际海面与下方目标的复合散射在海洋工程、辐射定标及水下目标探测等方面的应用需求,采用改进的一维分形模型模拟实际海面,运用矩量法研究了海面与其下方梯形截面柱体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借助数值计算获得复合散射系数随散射角变化的曲线,详细讨论了海面风速、海面的分维数、海水温度、目标物的尺寸和深度及入射波的频率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面风速、分维数、入射波的频率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明显,海水温度、目标物的尺寸及深度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分形海面模型 目标复合散射 矩量法(MOM)
下载PDF
基于微扰法的改进一维分形模型分层海面电磁散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新成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8,共9页
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采用改进的一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推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HH极化双站散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和... 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采用改进的一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推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HH极化双站散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和厚度、摩擦风速和入射波频率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改进的一维分形分层海面散射系数的基本特征、分区特征和随频率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散射系数近似具有"量子化"特征。这些结果在诸如海洋遥感、无线电传播与通信、粗糙面重构等方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微扰法 改进的一维分形海面模型 分层介质 双站散射系数
下载PDF
双尺度法下改进分形海面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16
作者 陈瑜 林涛 +1 位作者 胡云安 王宏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34,共6页
针对经典分形模型的功率谱在空间波数小于基波波数时不能满足正幂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计模型和归一化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WM)分形模型相结合的一维粗糙海面模型,确定了功率谱的闭式解,并且和Pierson-Moscowitz(PM)谱进行了比... 针对经典分形模型的功率谱在空间波数小于基波波数时不能满足正幂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计模型和归一化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WM)分形模型相结合的一维粗糙海面模型,确定了功率谱的闭式解,并且和Pierson-Moscowitz(PM)谱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在双尺度法下推导了改进模型电磁散射系数的闭合解,对Longuet-Higgins模型、经典分形模型和改进模型的电磁散射系数的角分布进行了比较,发现3种模型散射系数之间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大尺度波浪的不同造成的,证明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双尺度法 分形海面模型 海谱 Longuet—Higgins模型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台风海面气压场和风场模型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支中 沙文钰 +1 位作者 朱首贤 李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8,共7页
采用台风外围闭合特征等压线等要素,对圆对称的藤田气压模型进行改进,推导出不含有关参数的非对称台风海面气压场和考虑到径向梯度风的风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给湛江地区造成了严重风暴潮灾的几次台风过程的海面气压场和风场进行了模... 采用台风外围闭合特征等压线等要素,对圆对称的藤田气压模型进行改进,推导出不含有关参数的非对称台风海面气压场和考虑到径向梯度风的风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给湛江地区造成了严重风暴潮灾的几次台风过程的海面气压场和风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台风气压场和风场模型更方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非对称海面气压模型:海面风场模型
下载PDF
关于海面无线传播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16
18
作者 何群 黄云鹏 《邮电设计技术》 2004年第2期36-39,共4页
现有文献中一般都认为海面环境的无线传播模型近似于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但在实际测试中发现,自由空间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别较大,不能很好地解释此类环境的信号传播。笔者根据多次海面覆盖测试的数据,分析并拟合出了新的海面传播模型。
关键词 海面传播模型 无线传播 移动通信 地球曲率 绕射损耗
下载PDF
气泡/泡沫覆盖粗糙海面电磁散射的修正双尺度法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梁玉 郭立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158-6166,共9页
提出了风驱粗糙海面覆盖水气泡层的‘体-面’复合模型.基于修正的双尺度粗糙面散射理论、MIE理论和矢量辐射传输理论,比较了水气泡与实心水粒子的电磁散射特性的差异,分析了海面泡沫覆盖率与风速、气-海温差的关系.在有、无泡沫层情形下... 提出了风驱粗糙海面覆盖水气泡层的‘体-面’复合模型.基于修正的双尺度粗糙面散射理论、MIE理论和矢量辐射传输理论,比较了水气泡与实心水粒子的电磁散射特性的差异,分析了海面泡沫覆盖率与风速、气-海温差的关系.在有、无泡沫层情形下,采用高斯和经验海谱,讨论了单站、双站散射系数与入射角、方位角、风速、风向、极化等参量的关系,并将数值计算的结果与相关文献的测量值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海面复合模型 修正双尺度法 MIE
原文传递
联合全球重力场模型和海面高模型确定平均海面位常数 被引量:4
20
作者 褚永海 李建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2,共5页
利用不同重力场模型(EGM2008和EGM96)和不同海面高模型(CLS01、DNSC08、WHU2009和CNES_CLS10),分别确定无潮汐和平均潮汐系统下的全球平均海面位常数,通过海面地形改正后,平均位常数分别为62 636 858.333 3 m2s-2和62 636 858.260 6 m2s... 利用不同重力场模型(EGM2008和EGM96)和不同海面高模型(CLS01、DNSC08、WHU2009和CNES_CLS10),分别确定无潮汐和平均潮汐系统下的全球平均海面位常数,通过海面地形改正后,平均位常数分别为62 636 858.333 3 m2s-2和62 636 858.260 6 m2s-2,计算结果与EGM2008使用的水准椭球正常位相差小于1.40m2s-2,反算求解海面地形平均值表明结果正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位常数 平均海面 重力场模型 海面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