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温测试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利梅芬 《实用护理杂志(下半月)》 2003年第07B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体温测试 护理 测温 测温时间
下载PDF
腋窝体温测量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姬荷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9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腋窝体温测量的适宜时间。方法对216例研究对象分别腋窝测温5min、7min、10min、13min,记录每次所测的温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分别测5min、7min、10min3个时间,所测温度依次升高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测10min和13min2... 目的探讨腋窝体温测量的适宜时间。方法对216例研究对象分别腋窝测温5min、7min、10min、13min,记录每次所测的温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分别测5min、7min、10min3个时间,所测温度依次升高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测10min和13min2个时间,所测温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腋窝测温的适宜时间为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 测温时间 腋窝
下载PDF
使用消炎痛栓降温后重测体温时间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赖红卫 包月娥 《护理学报》 2007年第2期46-47,共2页
目的了解消炎痛栓直肠给药后的体温变化,探讨适合测量降温效果的时间。方法51例高热患者消炎痛栓塞肛后分别于30、45、60 min测量体温(口腔温度)并记录,观察体温下降情况。结果用药前、用药后30min、45min及60min体温变化显著(P<0.0... 目的了解消炎痛栓直肠给药后的体温变化,探讨适合测量降温效果的时间。方法51例高热患者消炎痛栓塞肛后分别于30、45、60 min测量体温(口腔温度)并记录,观察体温下降情况。结果用药前、用药后30min、45min及60min体温变化显著(P<0.01);经两两比较q检验,用药前与用药后30 min、用药后45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0 min与其他3个时间点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60 min与用药前比较,其体温降幅明显大于用药后30 min与用药前的体温降幅。结论对高热患者实施消炎痛栓降温后重测体温的时间在降温后60 min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消炎痛栓 降温 测温时间
下载PDF
应用安痛定药物降温护理的最佳测温时间点 被引量:6
4
作者 曹玉龙 柴晓媛 +3 位作者 于红娜 郭庆丽 白丽 潘丽芬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0年第1期67-68,76,共3页
目的系统地研究安痛定药物降温护理的最佳测温时间点。方法收集河北省保定市3所综合医院近3年来不同年龄段的感染性中、高热患者进行安痛定药物降温的临床体温变化资料,用降温速率作为降温效果的衡量标准。结果应用安痛定药物降温后30mi... 目的系统地研究安痛定药物降温护理的最佳测温时间点。方法收集河北省保定市3所综合医院近3年来不同年龄段的感染性中、高热患者进行安痛定药物降温的临床体温变化资料,用降温速率作为降温效果的衡量标准。结果应用安痛定药物降温后30min所测体温不能反应最佳降温效果,青年患者的测温最佳时间为用药后60min,中、老年患者的测温最佳时间为用药后90min。结论应用安痛定药物降温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段复测体温,青年患者应于用药后60min复测,而中、老年患者应于用药后90min复测体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降温 感染性发热 安痛定 测温时间
下载PDF
小儿感染性发热药物降温后最佳测温时间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海崧 张晓燕 邓玉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感染性发热者使用不同给药途径进行药物降温药后,最佳测温时间段,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62例感染性发热(腋下温度≥38.5℃)小儿分成3组,分别予口服给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药物降温,分别在降温... 目的探讨对小儿感染性发热者使用不同给药途径进行药物降温药后,最佳测温时间段,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62例感染性发热(腋下温度≥38.5℃)小儿分成3组,分别予口服给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药物降温,分别在降温后30min、45min、60min、90min观察体温值,进行自身前后和交叉对比研究。结果施行静脉给药后30min体温与降温前体温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口服给药和肌内注射给药后30min、45min体温与降温前体温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而60min体温有明显下降(p〈0.01);3种给药途径90min体温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静脉给药患儿应在给药后30~60min复测体温,口服给药和肌内注射患儿应在60~90min复测体温,能更有效地反映降温效果,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个机动的复测体温时段,准确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感染发热 药物降温 给药途径 测温时间
下载PDF
产后患者腋下最佳测温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美如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年第3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患者腋温的最佳测量时间,分析产后患者的体温波动情况。方法选取某妇产科医院产后病房2014年12月-2015年2月住院的产后患者145例,将受试对象分为两组,顺产组为顺产产后患者,平均(27.55±0.23)岁,剖宫产组为剖宫产产... 目的探讨产后患者腋温的最佳测量时间,分析产后患者的体温波动情况。方法选取某妇产科医院产后病房2014年12月-2015年2月住院的产后患者145例,将受试对象分为两组,顺产组为顺产产后患者,平均(27.55±0.23)岁,剖宫产组为剖宫产产后患者,平均(29.64±0.42)岁。取3支符合测试要求的玻璃水银体温表,同时置于受试者的同侧腋下,于测试时间满5 min、7 min、10 min时分别取出,记录测得的体温值。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顺产组5 min、7 min、10 min测得体温分别为(37.03±0.54)℃、(37.13±0.53)℃、(37.23±0.50)℃,7 min测得的体温值〉5 min测得的体温值0.10℃(P〈0.05);10 min测得的体温值分别大于5 min、7 min测得的体温值0.20℃、0.10℃(P〈0.05);剖宫产组5 min、7 min、10 min测得体温值分别为(36.90±0.56)℃、(37.01±0.54)℃、(37.12±0.52)℃;7 min测得的体温值〉5 min测得的体温值0.11℃(P〈0.05);10 min测得的体温值分别大于5 min、7 min测得的体温值0.22℃,0.11℃(P〈0.05);145例产后患者95%的置信区间是(36.15和37.89)℃。结论为产后患者测量体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测量时间应不低于10 min、5 min、7 min所测得的体温值不能正确反映产后患者的实际体温;产后患者正常体温范围在(36.15~37.8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水银体温计 产后患者 腋温 测温时间
原文传递
小儿发热会“烧”坏脑子吗
7
作者 梁芙蓉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17年第2期4-5,共2页
多少度为发热 一般认为,如果体温高于平时所测体温,且超出正常范围的高限,即为发热。目前儿童多采用腋表测温,即将体温表夹在孩子的腋窝,测温时间以5分钟为准。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如只是个别1次体温达37.4℃,全身情况良好,无任何不... 多少度为发热 一般认为,如果体温高于平时所测体温,且超出正常范围的高限,即为发热。目前儿童多采用腋表测温,即将体温表夹在孩子的腋窝,测温时间以5分钟为准。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如只是个别1次体温达37.4℃,全身情况良好,无任何不适,则不认为是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发热 脑子 测温时间 测体温 正常体温 全身情况 体温表 腋窝
原文传递
水力压裂井温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8
作者 闫海霞 牟汉兵 +3 位作者 赵德勇 丁建锁 贾江辉 胡学斌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124-126,共3页
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井温曲线特征,总结出了应用井温曲线结合测温时间综合解释裂缝高度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井温曲线形态、井筒压力和测温时间,提出不同测温时间录取的井温资料,分别用曲线的半幅点、温度曲线变化梯度的改变点、... 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井温曲线特征,总结出了应用井温曲线结合测温时间综合解释裂缝高度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井温曲线形态、井筒压力和测温时间,提出不同测温时间录取的井温资料,分别用曲线的半幅点、温度曲线变化梯度的改变点、温度曲线变化梯度方向的改变点及温度由降变升拐点判断裂缝边界,提高了裂缝高度解释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井温 测温时间 水力裂缝高度 解释
下载PDF
感染性发热病人药物降温后测温时间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如秀 丁扣珍 孙加俊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11期870-870,共1页
关键词 感染性发热 药物降温 测温时间 比较 阿斯匹林
下载PDF
新生儿腘窝测温法测量时间的探讨
10
作者 刘云凤 贾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0期112-112,共1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腘窝测温法合理的测量时间。方法:对100例新生儿自身进行腘窝温度的测量,腘温测量5 min时记录体温数值,体温表不取出,到7,10 min再分别记录读数。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一环境温度下,新生儿5,7 min测得体温比... 目的:探讨新生儿腘窝测温法合理的测量时间。方法:对100例新生儿自身进行腘窝温度的测量,腘温测量5 min时记录体温数值,体温表不取出,到7,10 min再分别记录读数。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一环境温度下,新生儿5,7 min测得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7,10 min测得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0 min测得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腘窝测温7 min即可客观的反映新生儿体温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腘窝 测温时间
下载PDF
器械
11
《中国医院院长》 2012年第24期21-21,共1页
欧姆龙工外耳式体温计 针对婴儿群体,近期,欧姆龙新推出一款红外耳式体温计TH839S,测温时间只需1秒。同时,这款耳温计还拥有发烧报警功能,测量体温超过37.5℃时,
关键词 耳式体温计 器械 测温时间 报警功能 耳温计
下载PDF
直肠内测温时间对体温数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冬梅 张雪辉 陈雪如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直肠内测温时间 体温数值 测温方法 肛表测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