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諸子形態的流變及諸子範圍的界定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桂生
《诸子学刊》
2013年第2期209-211,共3页
'諸子'之學是國學之重要一塊。'諸子',又稱'諸子百家',最早出自戰國時莊子與荀子的著述中。《莊子·天下》云:'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1《荀子·解蔽》云:'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説,則必或...
'諸子'之學是國學之重要一塊。'諸子',又稱'諸子百家',最早出自戰國時莊子與荀子的著述中。《莊子·天下》云:'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1《荀子·解蔽》云:'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説,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2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指》首列儒、道、墨、法、名、陰陽為先秦諸子六家。東漢班固繼承劉向、劉歆父子之《别録》、《七略》,撰《漢書·藝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
變
學是
七略
範圍
形態
諸子
莊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詞體唐宋之辨流變論
2
作者
符繼成
《词学》
CSSCI
2018年第1期1-32,共32页
在宋代以下的詞學發展史上,存在著與詩學中的唐宋之争類似的唐宋之辨。它發端於北宋後期蘇軾的'自成一家',然後在宋金元時期的詞論中確立了唐宋有别的審美範型意義,至明代'唐音'大盛,明末清初之際又有'宗唐'派...
在宋代以下的詞學發展史上,存在著與詩學中的唐宋之争類似的唐宋之辨。它發端於北宋後期蘇軾的'自成一家',然後在宋金元時期的詞論中確立了唐宋有别的審美範型意義,至明代'唐音'大盛,明末清初之際又有'宗唐'派、'宗宋'派的出現,此後在互相批判、汲取中走向融合。詞體的唐宋之辨内容十分豐富,涉及到詞的源起、派别、風格、創作、鑒賞等方方面面,既有整體性的觀照,也有對個體的分析、評價、比較。很多重要的詞學現象、問题,諸如歷代詞史之演變、婉約與豪放之争、南北宋詞之争等,均可從唐宋之辨的角度進行新的闡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詞體
唐音
宋調
唐宋之辨
流
變
原文传递
“心猿意馬”的語源和流變
3
作者
陳秀蘭
朱慶之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87-95,共9页
"心猿意馬"源於漢譯佛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以來的漢譯佛經中,"心如猿猴"、"心如馬"、"心如醉象"、"心馬"、"意馬"、"識馬"、"根馬"、"欲馬&qu...
"心猿意馬"源於漢譯佛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以來的漢譯佛經中,"心如猿猴"、"心如馬"、"心如醉象"、"心馬"、"意馬"、"識馬"、"根馬"、"欲馬"、"愛馬"、"心猿"、"心象"、"意象"等詞語,把心、意識比作跳躍不止的猿猴、馬、象等。在梵文佛典中亦有"心如馬"、"心象"的説法。後來,由於"心猿"與"意馬"出現在同一個語言環境之中,成對使用,晚唐五代形成了"心猿意馬"、"意馬心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猿意馬
語源
流
變
原文传递
近代漢語“他誰”的源流
4
作者
梁銀峰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3年第1期289-303,共15页
文章認爲,近代漢語中的'他誰'大多數還負載著較强的疑問信息,其中'他'主要起加重疑問語氣的作用。在來源上,文章認爲'他誰'不是來自於旁指詞'他'和疑問代詞'誰'的直接複合,而是由'他'...
文章認爲,近代漢語中的'他誰'大多數還負載著較强的疑問信息,其中'他'主要起加重疑問語氣的作用。在來源上,文章認爲'他誰'不是來自於旁指詞'他'和疑問代詞'誰'的直接複合,而是由'他'的定冠詞性質的用法擴展而來的,其具體演變路徑是:他(旁指詞)+普通名詞>他(定冠詞)+普通名詞>他(定冠詞)+指人的專有名詞>他(附著形式)+誰。此外,文章還對近代漢語中個别'他誰'繼續發生虚化的動因和過程做了初步探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漢語
他誰
形成機制
流
變
原文传递
從嶽麓書院藏《司空律》看秦律文本的編纂與流變情况
5
作者
周海鋒
《出土文献》
CSSCI
2017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嶽麓書院藏秦簡中有兩則律文以'司空律'起首,另有四則簡文據其内容與編聯位置可判定亦當歸爲《司空律》。[1]這六則《司空律》共22支簡,其内容與《秦律十八種·司空律》律文部分雷同,然同中有異,如某些稱謂、簡文先後順序...
嶽麓書院藏秦簡中有兩則律文以'司空律'起首,另有四則簡文據其内容與編聯位置可判定亦當歸爲《司空律》。[1]這六則《司空律》共22支簡,其内容與《秦律十八種·司空律》律文部分雷同,然同中有異,如某些稱謂、簡文先後順序以及所規範的對象均有所不同,仔細比較這些差異、探究其緣由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秦律文本的流變情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
變
對象
規範
簡文
内容
文本
情況
司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女性題畫詞的演進歷程與創作特徵
被引量:
1
6
作者
張兵
王維
《词学》
2024年第1期65-83,4,共20页
詞至清代乃稱“中興”,女性題畫詞的勃然興起,亦是詞體復興的重要表徵。清代女性題畫詞發軔於明清之際,鼎盛於乾嘉之時,式微於道咸之後,幾乎與整個清王朝相始終,在中國文學史乃至繪畫史上引人注目。作爲抒情文體之一種,清代女性題畫詞...
詞至清代乃稱“中興”,女性題畫詞的勃然興起,亦是詞體復興的重要表徵。清代女性題畫詞發軔於明清之際,鼎盛於乾嘉之時,式微於道咸之後,幾乎與整個清王朝相始終,在中國文學史乃至繪畫史上引人注目。作爲抒情文體之一種,清代女性題畫詞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詞作或表達林泉之樂,或體現身世之悲,或抒發易代之痛。作爲繪畫的組成部分,清代女性題畫詞舆繪畫在語圖關係上變得比較緊密:一是畫面空間決定了題畫詞的形式、位置;二是繪畫風格引導了題畫詞的題材選擇;三是應酬、唱和機制淡化了題畫詞的批評深度。深入考察有清一代的女性題畫詞,不僅有助於梳理清代詞學與繪畫生態的譜系,而且對於認識古代題晝詞的興衰史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女詞人
題畫詞
發展
流
變
情感内涵
藝術特徵
語圖合體
原文传递
朱熹《武夷櫂歌》的文本流變與文化衍生
7
作者
左福生
《历史文献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75-86,共12页
朱熹《武夷櫂歌十首》的文本差異體現於文集系統和地志系統倆個傳承體系,文集文本相對正統,而地志文本在現實中接受和反響更爲突出,構成詩歌文本同中有異、各有認同的事實。朱子《櫂歌》的衍生性能强勁而豐富,歷久不絶的唱和、持續創新...
朱熹《武夷櫂歌十首》的文本差異體現於文集系統和地志系統倆個傳承體系,文集文本相對正統,而地志文本在現實中接受和反響更爲突出,構成詩歌文本同中有異、各有認同的事實。朱子《櫂歌》的衍生性能强勁而豐富,歷久不絶的唱和、持續創新的模擬是其文學衍生的基本形式,在文學史上形成縷縷不絶的回響,尤其是模擬之作在歌詠對象和篇幅數量上出現的遷移和遞增,使後世的櫂歌詩創作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景象。《武夷櫂歌》的衍生性還體現在其他領域,一爲解讀和詮釋的持續與深入,解讀空間遠超文學意涵,使之成爲朱熹學術思想的一個構成部分;二爲指向性話語的形成,'武夷櫂歌'、'九曲櫂歌'等相關話語逐漸成爲人們想象武夷、仰懷朱子的寓意表達和專指符碼;三爲詩書、詩畫、詩刻的多重彙流與融合,相互構成傳播武夷櫂歌、武夷勝境的文化網絡,彰顯出《武夷櫂歌》極大的文化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櫂歌》
文本
流
變
文化衍生
原文传递
論近代漢語四組詞的地域流變及其成因
8
作者
湯傳揚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8年第2期155-173,共19页
揭示詞的地域流變是漢語詞彙史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兹以"事體""肚皮"以及表"活兒""用品"義的"生活"、表"抛撇"義的"閃"爲例,對其産生、發展以及在現代漢...
揭示詞的地域流變是漢語詞彙史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兹以"事體""肚皮"以及表"活兒""用品"義的"生活"、表"抛撇"義的"閃"爲例,對其産生、發展以及在現代漢語中的沿用流變做考察,勾勒其嬗變之軌迹。研究表明:同義詞的競争、表義不明晰、詞義負擔過重是影響詞語地域流變的因素;部分現代漢語方言詞是由近代漢語通語詞發展、演變而來,它們在方言中既有承傳,又有創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漢語
語詞
地域
流
變
成因
原文传递
錢鍾書《上家大人論駢文流變書》述論
9
作者
莫山洪
《骈文研究》
2017年第1期176-183,共8页
20世紀初是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衝擊的重大時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帶來了駢文研究的興盛。錢鍾書生長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有着非常扎實的傳統文化功底。《上家大人論駢文流變書》爲錢鍾書爲其父錢基博《駢文通義》而作,其中涉及駢...
20世紀初是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衝擊的重大時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帶來了駢文研究的興盛。錢鍾書生長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有着非常扎實的傳統文化功底。《上家大人論駢文流變書》爲錢鍾書爲其父錢基博《駢文通義》而作,其中涉及駢文流變的幾個重大問題:一是認爲蔡邕爲駢體定型的重要人物,陸機是駢文文體體式集大成的關鍵人物;二是描述了駢文發展演變中的特點;三是基本確定了駢體存在的問題。信中還涉及駢文文體存在的問題。錢鍾書在信中所提出的觀點,與其後來的學術研究基本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錢鍾書
駢文
流
變
駢文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論從上古到中古的字調流變現象
10
作者
劉鴻雁
馬毛朋
《岭南学报》
2021年第2期241-267,共27页
字調流變是指從上古到中古的語音演變過程中個别字的調類轉移。要確定某字的上古調類,可資利用的材料有上古韻文及通假字。周祖謨先生據上古韻文考證出了若干中古爲上、去聲,上古惟讀平聲的古今異調字。本文據簡帛通假補苴周説,同時結...
字調流變是指從上古到中古的語音演變過程中個别字的調類轉移。要確定某字的上古調類,可資利用的材料有上古韻文及通假字。周祖謨先生據上古韻文考證出了若干中古爲上、去聲,上古惟讀平聲的古今異調字。本文據簡帛通假補苴周説,同時結合經籍舊注、漢魏六朝韻文嘗試勾勒這些字聲調流變的過程。關於字調流變的原因,有些可能與變調構詞有關,有些尚需深入研究。聲調源於韻尾假説,其後置韻尾的構擬與中古調類一一對應,難以解釋字調流變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聲調
字調
流
變
簡帛通假
經籍舊注
韻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説文》連綿詞的收録、釋義方式及上下字之間的聲韻關係
11
作者
雷黎明
王輝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52-165,共14页
《説文》以收録單字爲主,但亦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收録並解釋了159個連綿詞.構成這些連綿詞的兩個音節之間在聲紐或韻部方面大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相關關係,這種相關關係在韻部方面表現更爲突出,應與一個音節中,其他音素可以缺無,而韻母特...
《説文》以收録單字爲主,但亦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收録並解釋了159個連綿詞.構成這些連綿詞的兩個音節之間在聲紐或韻部方面大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相關關係,這種相關關係在韻部方面表現更爲突出,應與一個音節中,其他音素可以缺無,而韻母特别是體現音節整體特徵的主要元音不可缺失有關.從上古到中古再到現代,連綿詞上下字之間的語音相關性經歷了從減弱到增強的過程,説明連綿詞兩個音節之間也在伴隨漢語語音的演變發生著裂變與凝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連綿詞
釋義
類型
聲韻
流
變
原文传递
《中國文學流變史》作者鄭賓于生平餘論
12
作者
夏雲鏵
熊飛宇
《蜀学》
2018年第1期240-259,共20页
鄭賓于是民國時期學者,曾因《中國文學流變史》見記於史册。但長期以來,一直不爲衆人所知。前文《<中國文學流變史 >作者鄭賓于生平考略》曾提要式地介紹其生平及著作。今據其親屬夏雲鏵先生所提供材料,再作餘輪補充。
关键词
《中國文學
流
變
史》
鄭賓于
生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諸子形態的流變及諸子範圍的界定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桂生
机构
黄岡師範學院文學院
出处
《诸子学刊》
2013年第2期209-211,共3页
文摘
'諸子'之學是國學之重要一塊。'諸子',又稱'諸子百家',最早出自戰國時莊子與荀子的著述中。《莊子·天下》云:'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1《荀子·解蔽》云:'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説,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2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指》首列儒、道、墨、法、名、陰陽為先秦諸子六家。東漢班固繼承劉向、劉歆父子之《别録》、《七略》,撰《漢書·藝文志》。
关键词
流
變
學是
七略
範圍
形態
諸子
莊子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詞體唐宋之辨流變論
2
作者
符繼成
机构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出处
《词学》
CSSCI
2018年第1期1-32,共32页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詞體的唐宋之辨研究”(15BZW091)階段性成果
文摘
在宋代以下的詞學發展史上,存在著與詩學中的唐宋之争類似的唐宋之辨。它發端於北宋後期蘇軾的'自成一家',然後在宋金元時期的詞論中確立了唐宋有别的審美範型意義,至明代'唐音'大盛,明末清初之際又有'宗唐'派、'宗宋'派的出現,此後在互相批判、汲取中走向融合。詞體的唐宋之辨内容十分豐富,涉及到詞的源起、派别、風格、創作、鑒賞等方方面面,既有整體性的觀照,也有對個體的分析、評價、比較。很多重要的詞學現象、問题,諸如歷代詞史之演變、婉約與豪放之争、南北宋詞之争等,均可從唐宋之辨的角度進行新的闡釋。
关键词
詞體
唐音
宋調
唐宋之辨
流
變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心猿意馬”的語源和流變
3
作者
陳秀蘭
朱慶之
机构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
出处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87-95,共9页
基金
香港教育學院“漢語詞彙的本體研究”項目(RGB55/2008—2009)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資助項目“佛經語言詞典”的資助
文摘
"心猿意馬"源於漢譯佛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以來的漢譯佛經中,"心如猿猴"、"心如馬"、"心如醉象"、"心馬"、"意馬"、"識馬"、"根馬"、"欲馬"、"愛馬"、"心猿"、"心象"、"意象"等詞語,把心、意識比作跳躍不止的猿猴、馬、象等。在梵文佛典中亦有"心如馬"、"心象"的説法。後來,由於"心猿"與"意馬"出現在同一個語言環境之中,成對使用,晚唐五代形成了"心猿意馬"、"意馬心猿"。
关键词
心猿意馬
語源
流
變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近代漢語“他誰”的源流
4
作者
梁銀峰
机构
復旦大學中文系
出处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3年第1期289-303,共15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漢語指示代詞的語法化及相關構式研究”(課題批准號2010BYY00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文章認爲,近代漢語中的'他誰'大多數還負載著較强的疑問信息,其中'他'主要起加重疑問語氣的作用。在來源上,文章認爲'他誰'不是來自於旁指詞'他'和疑問代詞'誰'的直接複合,而是由'他'的定冠詞性質的用法擴展而來的,其具體演變路徑是:他(旁指詞)+普通名詞>他(定冠詞)+普通名詞>他(定冠詞)+指人的專有名詞>他(附著形式)+誰。此外,文章還對近代漢語中個别'他誰'繼續發生虚化的動因和過程做了初步探討。
关键词
近代漢語
他誰
形成機制
流
變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從嶽麓書院藏《司空律》看秦律文本的編纂與流變情况
5
作者
周海鋒
机构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出处
《出土文献》
CSSCI
2017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嶽麓秦簡與秦代法律制度研究”(批准號:11JZD013)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嶽麓書院藏秦簡中有兩則律文以'司空律'起首,另有四則簡文據其内容與編聯位置可判定亦當歸爲《司空律》。[1]這六則《司空律》共22支簡,其内容與《秦律十八種·司空律》律文部分雷同,然同中有異,如某些稱謂、簡文先後順序以及所規範的對象均有所不同,仔細比較這些差異、探究其緣由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秦律文本的流變情況。
关键词
流
變
對象
規範
簡文
内容
文本
情況
司空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女性題畫詞的演進歷程與創作特徵
被引量:
1
6
作者
張兵
王維
机构
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出处
《词学》
2024年第1期65-83,4,共20页
基金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清初詩人雅集與詩風演進研究”(19BZW07S)階段性成果
文摘
詞至清代乃稱“中興”,女性題畫詞的勃然興起,亦是詞體復興的重要表徵。清代女性題畫詞發軔於明清之際,鼎盛於乾嘉之時,式微於道咸之後,幾乎與整個清王朝相始終,在中國文學史乃至繪畫史上引人注目。作爲抒情文體之一種,清代女性題畫詞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詞作或表達林泉之樂,或體現身世之悲,或抒發易代之痛。作爲繪畫的組成部分,清代女性題畫詞舆繪畫在語圖關係上變得比較緊密:一是畫面空間決定了題畫詞的形式、位置;二是繪畫風格引導了題畫詞的題材選擇;三是應酬、唱和機制淡化了題畫詞的批評深度。深入考察有清一代的女性題畫詞,不僅有助於梳理清代詞學與繪畫生態的譜系,而且對於認識古代題晝詞的興衰史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关键词
清代女詞人
題畫詞
發展
流
變
情感内涵
藝術特徵
語圖合體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朱熹《武夷櫂歌》的文本流變與文化衍生
7
作者
左福生
机构
重慶師範大學編輯出版中心
出处
《历史文献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75-86,共12页
文摘
朱熹《武夷櫂歌十首》的文本差異體現於文集系統和地志系統倆個傳承體系,文集文本相對正統,而地志文本在現實中接受和反響更爲突出,構成詩歌文本同中有異、各有認同的事實。朱子《櫂歌》的衍生性能强勁而豐富,歷久不絶的唱和、持續創新的模擬是其文學衍生的基本形式,在文學史上形成縷縷不絶的回響,尤其是模擬之作在歌詠對象和篇幅數量上出現的遷移和遞增,使後世的櫂歌詩創作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景象。《武夷櫂歌》的衍生性還體現在其他領域,一爲解讀和詮釋的持續與深入,解讀空間遠超文學意涵,使之成爲朱熹學術思想的一個構成部分;二爲指向性話語的形成,'武夷櫂歌'、'九曲櫂歌'等相關話語逐漸成爲人們想象武夷、仰懷朱子的寓意表達和專指符碼;三爲詩書、詩畫、詩刻的多重彙流與融合,相互構成傳播武夷櫂歌、武夷勝境的文化網絡,彰顯出《武夷櫂歌》極大的文化衍生能力。
关键词
《武夷櫂歌》
文本
流
變
文化衍生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論近代漢語四組詞的地域流變及其成因
8
作者
湯傳揚
机构
清華大學
出处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8年第2期155-173,共19页
文摘
揭示詞的地域流變是漢語詞彙史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兹以"事體""肚皮"以及表"活兒""用品"義的"生活"、表"抛撇"義的"閃"爲例,對其産生、發展以及在現代漢語中的沿用流變做考察,勾勒其嬗變之軌迹。研究表明:同義詞的競争、表義不明晰、詞義負擔過重是影響詞語地域流變的因素;部分現代漢語方言詞是由近代漢語通語詞發展、演變而來,它們在方言中既有承傳,又有創新。
关键词
近代漢語
語詞
地域
流
變
成因
Keywords
pre-modern Chinese
lexicon
regional evolution
cause
分类号
H134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錢鍾書《上家大人論駢文流變書》述論
9
作者
莫山洪
机构
廣西師範學院
出处
《骈文研究》
2017年第1期176-183,共8页
文摘
20世紀初是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衝擊的重大時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帶來了駢文研究的興盛。錢鍾書生長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有着非常扎實的傳統文化功底。《上家大人論駢文流變書》爲錢鍾書爲其父錢基博《駢文通義》而作,其中涉及駢文流變的幾個重大問題:一是認爲蔡邕爲駢體定型的重要人物,陸機是駢文文體體式集大成的關鍵人物;二是描述了駢文發展演變中的特點;三是基本確定了駢體存在的問題。信中還涉及駢文文體存在的問題。錢鍾書在信中所提出的觀點,與其後來的學術研究基本保持一致。
关键词
錢鍾書
駢文
流
變
駢文觀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論從上古到中古的字調流變現象
10
作者
劉鴻雁
馬毛朋
机构
寧夏大學人文學院
嶺南大學中國語文教學與測試中心
陝西師範大學語言科學研究所
出处
《岭南学报》
2021年第2期241-267,共27页
文摘
字調流變是指從上古到中古的語音演變過程中個别字的調類轉移。要確定某字的上古調類,可資利用的材料有上古韻文及通假字。周祖謨先生據上古韻文考證出了若干中古爲上、去聲,上古惟讀平聲的古今異調字。本文據簡帛通假補苴周説,同時結合經籍舊注、漢魏六朝韻文嘗試勾勒這些字聲調流變的過程。關於字調流變的原因,有些可能與變調構詞有關,有些尚需深入研究。聲調源於韻尾假説,其後置韻尾的構擬與中古調類一一對應,難以解釋字調流變現象。
关键词
上古聲調
字調
流
變
簡帛通假
經籍舊注
韻文
Keywords
Old Chinese tones
sporadic tonal conversion
phonetic loan characters
old annotations of classics
verse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説文》連綿詞的收録、釋義方式及上下字之間的聲韻關係
11
作者
雷黎明
王輝
机构
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出处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52-165,共14页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敦煌漢簡文字的本體屬性及字詞關係研究”(項目編號:18BYY138)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基於語料庫的敦煌漢簡文字發展研究”(項目編號:17XJC7400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説文》以收録單字爲主,但亦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收録並解釋了159個連綿詞.構成這些連綿詞的兩個音節之間在聲紐或韻部方面大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相關關係,這種相關關係在韻部方面表現更爲突出,應與一個音節中,其他音素可以缺無,而韻母特别是體現音節整體特徵的主要元音不可缺失有關.從上古到中古再到現代,連綿詞上下字之間的語音相關性經歷了從減弱到增強的過程,説明連綿詞兩個音節之間也在伴隨漢語語音的演變發生著裂變與凝聚.
关键词
連綿詞
釋義
類型
聲韻
流
變
Keywords
binding words
explain the meaning
type
development of the initial consonant and simple or compound vowel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國文學流變史》作者鄭賓于生平餘論
12
作者
夏雲鏵
熊飛宇
机构
江蘇大學
重慶師範大學
出处
《蜀学》
2018年第1期240-259,共20页
文摘
鄭賓于是民國時期學者,曾因《中國文學流變史》見記於史册。但長期以來,一直不爲衆人所知。前文《<中國文學流變史 >作者鄭賓于生平考略》曾提要式地介紹其生平及著作。今據其親屬夏雲鏵先生所提供材料,再作餘輪補充。
关键词
《中國文學
流
變
史》
鄭賓于
生平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諸子形態的流變及諸子範圍的界定
李桂生
《诸子学刊》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詞體唐宋之辨流變論
符繼成
《词学》
CSSCI
2018
0
原文传递
3
“心猿意馬”的語源和流變
陳秀蘭
朱慶之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3
0
原文传递
4
近代漢語“他誰”的源流
梁銀峰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3
0
原文传递
5
從嶽麓書院藏《司空律》看秦律文本的編纂與流變情况
周海鋒
《出土文献》
CSSCI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清代女性題畫詞的演進歷程與創作特徵
張兵
王維
《词学》
2024
1
原文传递
7
朱熹《武夷櫂歌》的文本流變與文化衍生
左福生
《历史文献研究》
CSSCI
2016
0
原文传递
8
論近代漢語四組詞的地域流變及其成因
湯傳揚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8
0
原文传递
9
錢鍾書《上家大人論駢文流變書》述論
莫山洪
《骈文研究》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論從上古到中古的字調流變現象
劉鴻雁
馬毛朋
《岭南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説文》連綿詞的收録、釋義方式及上下字之間的聲韻關係
雷黎明
王輝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0
0
原文传递
12
《中國文學流變史》作者鄭賓于生平餘論
夏雲鏵
熊飛宇
《蜀学》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