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知识图谱技术探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脉络演进与研究热点。方法:进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EEG biofeedback OR neurofeedback)AND(ADHD OR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为主题检索式,...目的:应用知识图谱技术探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脉络演进与研究热点。方法:进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EEG biofeedback OR neurofeedback)AND(ADHD OR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为主题检索式,时间限定为2015年12月31日之前,共检索到319篇相关文献。以CiteSpace软件对所得文献的关键词、发表国度、共引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美国、德国、荷兰是发文量最高的3个国家;根据共引文献的突现值将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研究大体分为3个阶段;研究热点有SCP方案、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等。结论:未来研究要专注于脑电生物反馈的作用机制,以及成熟的治疗方案开展个体化的精准治疗,研究设计要遵循学习理论的原则。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1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患儿202例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1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患儿2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99例)和观察组(103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rTMS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Ⅳ)]、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及对立违抗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WISC-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治疗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疗效具有提升效果,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且调节BDNF、NSE水平.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学龄期儿童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学龄期儿童ADHD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1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89例符合入选要求的6-12岁ADHD儿童为...目的分析学龄期儿童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学龄期儿童ADHD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1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89例符合入选要求的6-12岁ADHD儿童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就诊非ADHD儿童520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制儿童ADHD危险因素调查量表对两组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儿童ADHD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儿童在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双亲抚养、父母关系不良、每日视屏时长、和父亲关系、和母亲关系、和同学关系、教育方式、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定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父亲文化低(OR=2.174,95%CI:1.813-2.607)、母亲文化低(OR=2.605,95%CI:2.169-3.129)、家庭月收入低(OR=1.312,95%CI:1.092-1.575)、非双亲抚养(OR=3.329,95%CI:2.641-4.195)、父母关系不良(OR=3.512,95%CI:2.914-4.234)、每日视屏时长≥2 h(OR=1.738,95%CI:1.449-2.085)、和父亲关系差(OR=1.941,95%CI:1.596-2.362)、和母亲关系差(OR=2.280,95%CI:1.831-2.838)、和同学关系差(OR=2.245,95%CI:1.873-2.692)、不良教育方式(OR=4.760,95%CI:3.764-6.021)、学习困难(OR=3.324,95%CI:2.744-4.027)、情绪不稳定(OR=2.633,95%CI:2.196-3.157)是儿童ADH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学龄期儿童ADHD的危险因素复杂,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需建立规范化筛查体系,采取卫生机构、学校及家庭共同防控措施,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应用知识图谱技术探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脉络演进与研究热点。方法:进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EEG biofeedback OR neurofeedback)AND(ADHD OR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为主题检索式,时间限定为2015年12月31日之前,共检索到319篇相关文献。以CiteSpace软件对所得文献的关键词、发表国度、共引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美国、德国、荷兰是发文量最高的3个国家;根据共引文献的突现值将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研究大体分为3个阶段;研究热点有SCP方案、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等。结论:未来研究要专注于脑电生物反馈的作用机制,以及成熟的治疗方案开展个体化的精准治疗,研究设计要遵循学习理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