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密度电测深法的新疆叶城县泥石流灾害易发区勘查评价
1
作者 涂勇刚 王君 《地下水》 2018年第2期101-102,118,共3页
新疆叶城县柯克亚乡阿曼夏村、依格孜亚村属于泥石流灾害易发区域。采用高密度电测深法,选用WDJD-4型集中式高密度电阻率仪进行数据采集,并布设8条高密度电测深剖面,每条剖面长度约100~250 m,点距4~5 m,共计点数192个,控制勘探深度30 m... 新疆叶城县柯克亚乡阿曼夏村、依格孜亚村属于泥石流灾害易发区域。采用高密度电测深法,选用WDJD-4型集中式高密度电阻率仪进行数据采集,并布设8条高密度电测深剖面,每条剖面长度约100~250 m,点距4~5 m,共计点数192个,控制勘探深度30 m以内,完成高密度电测深质量检查点36个,通过了解勘查区内泥石流沟地下岩(土)体的电性特征及其在地下空间的分布和变化情况,结合地质、钻探和探井等资料推断其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岩性以及空间分布情况显示,第四系厚度最大可达28 m,位于沟口堆积区Ⅲ号剖面北部,多数区域以5~10m为主,区域分布规律为自西向东逐渐变薄,岩性以卵砾石为主,部分剖面夹杂砂土、粉土。为泥石流地质灾害勘查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测深法 泥石灾害 数据处理 勘查评价
下载PDF
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特点、成因与启示 被引量:206
2
作者 许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608,共13页
2010年8月12~14日,四川省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在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绵竹市清平乡、汶川县映秀镇和都江堰龙池镇诱发了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本次泥石流灾害表明:地震区和非地震区、震前和震后的泥石流在发育分布规律、启动条件... 2010年8月12~14日,四川省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在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绵竹市清平乡、汶川县映秀镇和都江堰龙池镇诱发了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本次泥石流灾害表明:地震区和非地震区、震前和震后的泥石流在发育分布规律、启动条件、暴发规模、活动形式及其成灾方式和危害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差别。通过对8.13清平乡泥石流、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以及龙池泥石流的基本分析,表明8.13泥石流具有群发性、突发性、破坏性、灾害链效应等特点,同时还具有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物源主要来自于汶川地震触发的崩滑堆积物、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拉槽"侵蚀等显著特征。震区异常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极端气候所造成的局地短时强降雨是泥石流暴发的根本原因。针对汶川地震区泥石流暴发的新特点,应进一步加强对震区泥石流的防治,尤其是针对具有重大泥石流隐患的沟谷,一方面应提高设防标准,强化工程治理和专业监测预警,另一方面更应引入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理念,注重"防""治"结合;"软""硬"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治理"与"管理"结合,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防范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3泥石灾害 成因机理 群发性 灾害链效应 汶川地震区
下载PDF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 被引量:161
3
作者 刘传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868,共11页
通过收集编录中国1920~2013年间160例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事件基本数据,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体验,按引发因素初步划分了中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类型.崩塌滑坡灾害成因分为降雨引发型、地震激发型、自然演化型... 通过收集编录中国1920~2013年间160例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事件基本数据,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体验,按引发因素初步划分了中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类型.崩塌滑坡灾害成因分为降雨引发型、地震激发型、自然演化型、冻融渗透型、地下开挖型、切坡卸荷型、工程堆载型、水库浸润型、灌溉渗漏型和爆破振动型等10种,初步描述了每种类型的作用机理、破坏模式、运动特征和危害方式,列举了典型案例.泥石流灾害成因分为沟谷演化型、坡地液化型、滑坡坝溃决型、工程弃碴溃决型、尾矿坝溃决型、冰湖坝溃决型和堆积体滑塌侵蚀型等7种,描述了每类的引发因素、启动模式、运动特征和危害方式,列举了典型案例.这个分类方案拟为重大地质灾害成因的快速研判和应急响应决策技术支持系统的研发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滑坡灾害 泥石灾害 成因类型 基本特征 案例库 应急响应
下载PDF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被引量:152
4
作者 谢洪 钟敦伦 +1 位作者 矫震 张金山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1-509,共9页
2008年,在"5.12"汶川地震后,随着降雨的发生,地震重灾区的中高山区较普遍地多次发生了泥石流灾害,尤其是对一些地震灾民安置点板房区造成了危害,累计造成人员伤亡(含失踪)达450余人,进一步加重了灾情。按照地震与泥石流暴发... 2008年,在"5.12"汶川地震后,随着降雨的发生,地震重灾区的中高山区较普遍地多次发生了泥石流灾害,尤其是对一些地震灾民安置点板房区造成了危害,累计造成人员伤亡(含失踪)达450余人,进一步加重了灾情。按照地震与泥石流暴发的时间顺序分类,区内的泥石流属后发型地震泥石流。其特征主要为:泥石流活动频率增高,暴发点多,规模大小不一,流体性质一般以粘性为主,密度值多在2.0~2.3 t/m3之间;泥石流的活动范围与降雨关系密切,活动范围还受地形因素控制,主要集中在龙门山等中高山区;泥石流危害形式有冲毁、淤埋、堵塞主河等多种形式。因此,在汶川地震重灾区这样的区域选址恢复重建,实质上是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不稳定区内选择相对稳定的安全岛,可供选择的场地极为有限。故恢复重建居民点时应因地制宜,尤其是岷江等江河峡谷区等地的居民点重建,宜保持当地居民传统的分散、多点居住的特点,而不宜于搞成规模较大的集中成片的居民点。这样既有助于场址的安全,又可以避免大规模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等山地灾害发生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重灾区2008年的泥石流活动显示,龙门山及邻近的邛崃山等山区因汶川地震的影响,泥石流已进入强烈活动时期。其强烈活动时间,可能持续10~30 a,甚至更长。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在可能遭遇泥石流的区域开展的各种工程建设,一定要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泥石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重灾区 泥石灾害 活动特征 恢复重建 场地安全
下载PDF
GIS支持的澜沧江下游区泥石流爆发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6
5
作者 闫满存 王光谦 刘家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4-338,共5页
澜沧江下游区是我国泥石流灾害相对频发的地区之一。在分析泥石流形成发育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指出澜沧江下游区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受沟道坡度、植被覆盖度 土地利用和降水等环境因素影响。据此 ,构建了泥石流爆发危险性评价数据库、知识... 澜沧江下游区是我国泥石流灾害相对频发的地区之一。在分析泥石流形成发育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指出澜沧江下游区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受沟道坡度、植被覆盖度 土地利用和降水等环境因素影响。据此 ,构建了泥石流爆发危险性评价数据库、知识库和危险性评价数字环境模型。在ARC INFOGIS的支持下 ,提取了坡度、植被盖度和降雨量等主要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依据知识库对各类因子进行了分级和赋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下游 泥石灾害 GIS评价 降雨量 危险性 坡度 植被盖度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泥石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6
作者 赵源 刘希林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泥石流风险评价是对泥石流灾害的预评估,在泥石流防灾减灾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非线性信息处理能力,特别适宜于解决风险评价中多指标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实例证明,经过训练的...  泥石流风险评价是对泥石流灾害的预评估,在泥石流防灾减灾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非线性信息处理能力,特别适宜于解决风险评价中多指标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实例证明,经过训练的网络模型对于泥石流风险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作为泥石流风险评价技术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应用 国民经济建设 信息处理能力 风险评价技术 泥石灾害 防灾减灾 不确定性 网络模型 预评估 非线性 复杂性 多指标 适用性
下载PDF
泥石流危险区划的探讨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希林 《灾害学》 CSCD 1989年第4期3-9,20,共8页
本文论述了泥石流危险区划的主要原则;探讨了确定危险区划的指标,并进行了量化;在此基础上,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各因子的权重;从而给出了划分泥石流危险区的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计算及验证。
关键词 泥石流沟 泥石流危险度 危险区划分 灰色关联度分析 泥石流区 泥石灾害 中度危险 山坡坡度 刘希林 单沟
下载PDF
云南怒江流域泥石流敏感性空间分析 被引量:43
8
作者 唐川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5,i002,共9页
泥石流敏感性空间分析是通过评估诱发泥石流发生的因子,应用空间技术,进行泥石流发生的敏感性分析。本文探讨了GIS技术与敏感性分析的条件概率模型相结合的泥石流敏感性空间分析,并且阐述了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泥石流敏感性制图中特有的... 泥石流敏感性空间分析是通过评估诱发泥石流发生的因子,应用空间技术,进行泥石流发生的敏感性分析。本文探讨了GIS技术与敏感性分析的条件概率模型相结合的泥石流敏感性空间分析,并且阐述了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泥石流敏感性制图中特有的优越性。研究区选择在遭受泥石流危害严重的云南怒江流域。用于泥石流敏感性分析评价的主要敏感因子包括地形坡度、岩土体类型、暴雨、河网密度、土地利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人类活动。在对这些因子进行了敏感性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应用GIS的分析工具对敏感因子集成评价而产生了云南怒江流域泥石流敏感性评价图。泥石流敏感性评价图可以帮助规划者或工程师在土地发展规划中选择最佳建设场所,以减轻泥石流灾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灾害 空间分析 峰值加速度 暴雨 GIS 地形坡度 通过评估 怒江流域 云南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泥石流灾害危险度分区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朱静 唐川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86-93,共8页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云南省泥石流灾害危险度分区评价方法,将云南省38.4万km2范围剖分为903个评价单元,由计算得出泥石流危险极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四个等级的划分界线,并据此分析划分出11个泥石流灾害危险区...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云南省泥石流灾害危险度分区评价方法,将云南省38.4万km2范围剖分为903个评价单元,由计算得出泥石流危险极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四个等级的划分界线,并据此分析划分出11个泥石流灾害危险区域,其中泥石流极度危险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42%,重度危险区面积37.76%,中度危险区面积44.85%轻度危险区面积9.97%。为了进一步分析对比全省各地州市泥石流灾害危险度,根据17个地、州、市的单元危险度评价因子平均值,计算出各地州市评价单元的危险度平均值,作为各地区的总体泥石流危险度并进行了危险状况分级,其结果可为云南省泥石流,总体减灾规划的制定和灾情预测预报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泥石灾害 危险度分区
下载PDF
矿产资源开发与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38
10
作者 陈廷方 崔鹏 +1 位作者 刘岁海 侯兰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由于掠夺式开采以及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矿山人为泥石流灾害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的法治建设环境,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具体... 由于掠夺式开采以及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矿山人为泥石流灾害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的法治建设环境,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具体提出了矿山人为泥石流灾害预防和工程治理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灾害 矿产资源开发 防治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开发利用 人为泥石 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 建设环境 管理力度 工程治理 灾害预防 矿山
下载PDF
城市如何韧性 被引量:37
11
作者 翟国方 邹亮 +5 位作者 马东辉 汤放华 刘复友 赵志庆 黄富民 王培茗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6,77,共6页
我先介绍一下今天学术对话的背景。首先.我国自然灾害形势是非常严重的。2016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既有洪涝灾害,也有台风、泥石流灾害.当然去年幸运的是没有地震,但也对经济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
关键词 韧性 城市 泥石灾害 自然灾害 洪涝灾害 灾害事件 经济社会 大自然
下载PDF
西部开发中的泥石流问题 被引量:28
12
作者 谢洪 刘世建 钟敦伦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50,共7页
西部地区的青、甘、陕、川、滇、黔、新、藏、宁、桂、内蒙和重庆等12个省区市内都有泥石流分布,已查明的泥石流沟计15500余条,受泥石流危害或威胁的县级及以上政府驻地城镇逾百座,一场泥石流致死百人以上的灾害点达23个。... 西部地区的青、甘、陕、川、滇、黔、新、藏、宁、桂、内蒙和重庆等12个省区市内都有泥石流分布,已查明的泥石流沟计15500余条,受泥石流危害或威胁的县级及以上政府驻地城镇逾百座,一场泥石流致死百人以上的灾害点达23个。泥石流及其灾害是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城市建设、公路和铁路等交通建设、水利建设、西气和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等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领域,在开发建设中都将要遇到泥石流问题,吸取以往这类建设中抗御泥石流灾害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减轻泥石流灾害和保障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泥石灾害 分布 生态环境建设 灾害评价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Debris-flow Danger Area by Combining Hydrological and Inundation Simulation Methods 被引量:32
13
作者 CUI Pe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1期1-9,共9页
Debris flows have caused serious human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in the region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2oo8. Debris flow mitig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is a key issue for reconstruc... Debris flows have caused serious human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in the region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2oo8. Debris flow mitig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is a key issue for reconstruction. The existing methods of inundation simulation are based on historical disasters and have no power of prediction. The rain- flood method can not yield detailed flow hydrograph and does not meet the need of inundation simulat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of water flow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Arc-SCS model combined with hydraulic method, and then the debris flow runoff process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empirical formula combining the result from Arc-SCS. The peak discharge and runoff duration served as input of inundation simulation. Then, the dangerous area is predicted using kinematic wave method and Manning equation. Taking the debris flow in Huashiban gully in Beichu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on 24 Sep. 2oo8 as example, the peak discharge of water flow and debris flow were calculated as 35.52 m3·s-1 and 215.66 m3·s-, with error of 4.15% compared to the measured values. The simulated area of debris-flow deposition was 161,500 m2, vs. the measured area of 144,097 m2, in error of 81.75%. The simulated maximum depth was 12.3 m,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maximum depth between lO and 15 m according to the field survey. The minor error is mainly due to the flow impact on buildings and variations in cross-section configuration. The present methodology can be applied to predict debrisflow magnitude and evaluate its risk in other watersheds inthe earthquak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 Arc-SCS model Inundation simulation Risk analysis Wenchuan earthquake
下载PDF
区域泥石流灾害的定量风险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丁继新 杨志法 +2 位作者 尚彦军 牛玉强 刘永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71-1076,共6页
概述了区域泥石流灾害的风险分析体系,指出了过去区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研究中的某些误区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的难点。借助于“灾害熵”的概念,提出了区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将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和区域... 概述了区域泥石流灾害的风险分析体系,指出了过去区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研究中的某些误区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的难点。借助于“灾害熵”的概念,提出了区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将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和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进行分级,建立了风险评价矩阵。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进行了分级,可为有效地进行区域泥石流灾害的预警,以及为减灾防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泥石灾害 定量风险分析 灾害 风险评价矩阵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系数模型的泸水市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李益敏 李驭豪 赵志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6-342,共7页
以泥石流灾害频发的怒江州泸水市为研究区,选取坡度、高程、河流距离、道路距离、岩性、断裂带距离、降雨量、NDVI、土地利用9个影响因子,建立了泸水市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CF模型)进行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 以泥石流灾害频发的怒江州泸水市为研究区,选取坡度、高程、河流距离、道路距离、岩性、断裂带距离、降雨量、NDVI、土地利用9个影响因子,建立了泸水市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CF模型)进行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将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结果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4个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高易发区及以上级别的易发区内发生的泥石流灾害数量占总数的95.32%,易发性评价结果正确率达到81.99%,表明选取的评价指标合理,CF模型适用于泸水市的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泸水市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也是居民点集中分布区,评价分区结果对泸水市的泥石流灾害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灾害 易发性评价 确定性系数模型 泸水市
下载PDF
泥石流堆积扇危险度分区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唐川 刘洪江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3-70,共8页
应用数学统计方法探讨了泥石流堆积扇危险度分区评价方法。根据专家综合调查,确定了5个主导因子参与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应用德菲尔分析方法计算了各因子的权重,由此建立了泥石流堆积扇危险度评价模型。该方法以云南省漾濞县雪山河泥... 应用数学统计方法探讨了泥石流堆积扇危险度分区评价方法。根据专家综合调查,确定了5个主导因子参与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应用德菲尔分析方法计算了各因子的权重,由此建立了泥石流堆积扇危险度评价模型。该方法以云南省漾濞县雪山河泥石流堆积扇为试点进行了检验,显示了其较高的可靠性。该评价方法可为政府制定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灾害 堆积扇 危险度分区 数学统计方法 评价模型
下载PDF
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特大泥石流工程防治及初步效果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德华 许向宁 +1 位作者 吉峰 曹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0-268,共9页
2010年8月14日,汶川县映秀镇强降雨导致红椿沟暴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固体物质80.5×104m3,泥石流堵塞岷江,导致河水改道冲入映秀镇,淤埋了沟口G213国道,毁坏了在建的映汶高速公路引桥路基及桥墩。据调查,在泥石流灾害发生前,沟域... 2010年8月14日,汶川县映秀镇强降雨导致红椿沟暴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固体物质80.5×104m3,泥石流堵塞岷江,导致河水改道冲入映秀镇,淤埋了沟口G213国道,毁坏了在建的映汶高速公路引桥路基及桥墩。据调查,在泥石流灾害发生前,沟域内即分布有大量的地震崩滑物源,沟道堵塞极其严重,在持续强降雨下极易发生泥石流。为预防再次暴发泥石流灾害,对红椿沟开展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沟域尚有剩余物源量310.14×104m3,其中动储量达98.4×104m3,在强降雨条件下再次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可能性较大。本文在对红椿沟"8.14"特大泥石流暴发特征介绍基础上,分析了现状条件下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泥石流沟工程治理设计思路及工程布置的作用,提出了全流域综合治理设计理念,即"中、上游稳坡固源拦挡,下游固床+排导"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治理,通过稳源固坡、分级拦挡、分散淤积、调蓄消能、减势排导等系统的工程措施,达到控制灾害性泥石流发生的目的,确保映秀镇映秀新区、G213国道、映汶高速公路的安全。在工程竣工后的2011年7、8月两次强降雨时,红椿沟未有固体物质出沟进入岷江,治理工程效果得到了初步检验,体现了针对巨灾型泥石流沟采用全流域综合工程治理设计理念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秀镇 红椿沟 泥石灾害 治理措施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周金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通过荒溪调查与分类 ,在分析北京山区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历史、影响因子、灾害特点的基础上 ,建立了北京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预报信息系统 ,并对北京山区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报。建立的空间预报信息系统能查询、更新... 通过荒溪调查与分类 ,在分析北京山区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历史、影响因子、灾害特点的基础上 ,建立了北京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预报信息系统 ,并对北京山区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报。建立的空间预报信息系统能查询、更新、管理各类荒溪危险区分布及基本情况 ,能准确预报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位置及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泥石灾害 空间预报 北京山区 信息系统
下载PDF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洪凯 唐红梅 吴四飞 《公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是国内外迄今尚未解决的主要公路病害 ,具有大冲大淤、冲击路径变化不确定以及毁损作用极其强烈的特性 ,是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核心。本文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公式 ;遵循特大型泥石流发育特点及公...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是国内外迄今尚未解决的主要公路病害 ,具有大冲大淤、冲击路径变化不确定以及毁损作用极其强烈的特性 ,是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核心。本文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公式 ;遵循特大型泥石流发育特点及公路泥石流防治特殊要求建构了泥石流综合治理模式 ,并开发了速流结构、底埋隧道、翼型墩汇流技术及糙桩技术 ,并对相关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病害 特大型泥石灾害 控制技术 综合治理模式 灾害类型
原文传递
我国灾害教育的展望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英 王民 《城市与减灾》 2010年第5期10-13,共4页
自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西南大面积干旱,四川、江西洪水大泛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提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而灾害教育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关键词 灾害教育 展望 防灾减灾工作 泥石灾害 自然灾害 大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