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协商引入司法——哈贝马斯法律商谈理论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贵成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6,共4页
强制性是法律的根本特性,这是没有异议的,但如何将国家强制性与法律承受者的自愿性统一起来,则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德国社会学者哈贝马斯提出了现代社会法律共同体的民主法治国理想,即现代社会作为“一个高度人为的共同体,... 强制性是法律的根本特性,这是没有异议的,但如何将国家强制性与法律承受者的自愿性统一起来,则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德国社会学者哈贝马斯提出了现代社会法律共同体的民主法治国理想,即现代社会作为“一个高度人为的共同体,更确切些说,是由平等而自由的法律同伴所结成的联合体,他们之结合的基础既是外部制裁的威胁,同时也是一种合理推动的同意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共同体 哈贝马斯 司法 协商 现代社会 治国理想 社会学者 强制性
原文传递
颜回的情商
2
作者 张绪山 《各界》 2024年第1期58-59,共2页
据《史记·孔子世家》,为了推行治国理想,孔子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受困于陈国与蔡国之间的荒野之中,困顿与疾病交加,十分狼。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有怨气,便想考验一下他们,并了解他们对自己学说的看法。孔子问: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 据《史记·孔子世家》,为了推行治国理想,孔子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受困于陈国与蔡国之间的荒野之中,困顿与疾病交加,十分狼。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有怨气,便想考验一下他们,并了解他们对自己学说的看法。孔子问: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要在旷野上疲于奔命,难道我们的学说不对吗?为何竟要沦落到如此地步?(“诗云:‘匪咒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游列国 治国理想 孔子
原文传递
人类的美好追求 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想——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德盛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共4页
中国古代思想家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论述表明,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是目标与... 中国古代思想家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论述表明,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美好追求 共产党人 治国理想
下载PDF
新加坡迈向“智慧国” 被引量:2
4
作者 冯禹丁 《商务周刊》 2010年第14期52-57,共6页
把沼泽岛屿蜕变成生气勃勃之都"的治国理想早已实现,今天的狮城新加坡继续以"大政府"模式走向下一个5年——"智慧国2015
关键词 新加坡 智慧 城市 治国理想 蜕变
下载PDF
敦煌本《鶡冠子》上卷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兆贵 《中国历史文物》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8,共9页
《鶡冠子》敦煌本注是现存最早的注,把它与全本(以《子汇》本为代表)比较,可见其在校勘、训诂上颇具价值。其注解简要切实,多合原义,对原文有补阙阐发,胜于陆佃注。注者寓哲学思考于注中,可见其治国理想。
关键词 《鶡冠子》 敦煌本 唐残本 子汇本 注解 治国理想
原文传递
关于《季氏将伐颛臾》的个人追问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克中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5,共3页
《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被后人视为孔子的治国理想。承载了孔子的礼乐、仁政思想和精神追求。然教读夫子的这篇教诲次数多了,却生生地憋出些... 《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被后人视为孔子的治国理想。承载了孔子的礼乐、仁政思想和精神追求。然教读夫子的这篇教诲次数多了,却生生地憋出些许疑问.今呈奉于此,供方家一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氏将伐颛臾》 追问 个人 治国理想 精神追求 仁政思想 孔子 教读
下载PDF
孔子与柏拉图的音乐道德观之比较
7
作者 宋洋慧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5年第4期34-37,共4页
正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所说:“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孔子和柏拉图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一,孔子的治国理想在魏国遭遇失败,同样柏拉图的治国理念在叙拉古受到排斥。其二,孔府和柏拉图学院都是为了同样... 正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所说:“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孔子和柏拉图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一,孔子的治国理想在魏国遭遇失败,同样柏拉图的治国理念在叙拉古受到排斥。其二,孔府和柏拉图学院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即培养未来政治家。通过寻找和比较所谓“轴心时期”的历史事实,证明他的这一说法有充足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孔子 道德观 音乐 雅斯贝斯 治国理想 治国理念 历史事实
下载PDF
天地之和——从“成于乐”看孔子的治国理想
8
作者 范学亮 《阅读与写作》 2011年第6期30-31,共2页
《论语·泰伯》篇里说:“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包咸注云:“乐所以成性。”在孔子看来,学诗学礼,其修身养性尚未完备,其治国之理念还未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还须学乐以成之。与“诗”不是... 《论语·泰伯》篇里说:“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包咸注云:“乐所以成性。”在孔子看来,学诗学礼,其修身养性尚未完备,其治国之理念还未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还须学乐以成之。与“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歌一样,这里的“乐”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于乐” 治国理想 孔子 《论语正义》 天地 修身养性 刘宝楠 “诗”
下载PDF
从《殷周制度论》看王国维的治国理想与治学思想
9
作者 尹玲玲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12期50-52,共3页
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是建立在他对商周甲骨片研究的基础上,将周代、商代的制度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商周是政治变革最剧烈的时期的结论。这篇文章将王国维渴求社会安定的愿望深刻地体现了出来。同时,王国维细致的考据,大胆的假设,思维... 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是建立在他对商周甲骨片研究的基础上,将周代、商代的制度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商周是政治变革最剧烈的时期的结论。这篇文章将王国维渴求社会安定的愿望深刻地体现了出来。同时,王国维细致的考据,大胆的假设,思维的创新,流露于字里行间,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这篇文章中所体现的治国理想与治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学思想 治国理想 王国维 制度 殷周 政治变革 社会安定 商周
下载PDF
故宫那些匾额背后的含义,你知道吗
10
作者 佚名 《意林文汇》 2018年第22期25-26,共2页
故宫这一皇家宫殿,承载着中华文明,犹如一张水彩画永远铭记在后人的记忆里。当历史的车轮渐渐远去的时候,华夏文明却在延续着它既有的辉煌。故宫每个大殿中,都有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这些匾额集中反映了封建帝制的最高治国理想和策略。
关键词 匾额 故宫 皇家宫殿 中华文明 华夏文明 治国理想 封建帝制 水彩画
原文传递
雍正打虎与治国理想
11
作者 押沙龙 《国家人文历史》 2014年第23期82-89,共8页
雍正只做了十三年皇帝,夹在康熙和乾隆的漫长统治中间,按理说不该很起眼。但是现在他非常出名,这主要应归功于《雍正王朝》《甄嬛传》之类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把他说成一个焦裕禄似的劳模,一边吐血一边坚持工作,最后活活累死在工作... 雍正只做了十三年皇帝,夹在康熙和乾隆的漫长统治中间,按理说不该很起眼。但是现在他非常出名,这主要应归功于《雍正王朝》《甄嬛传》之类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把他说成一个焦裕禄似的劳模,一边吐血一边坚持工作,最后活活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甄嬛传》里的雍正则是天天跟宫里女人纠缠不休的绿帽子王。这些形象和历史上的雍正相距甚远。当然,雍正本身也确实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正王朝》 治国理想 工作岗位 电视剧 焦裕禄
下载PDF
从《三国演义》看儒家的治国理想
12
作者 陈水献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0年第9期93-94,共2页
纵观《三国演义》,大凡有一番作为者,其成功史无不蕴含着儒家倡导的“内圣而外王”这一政治理想。
关键词 《三国演义》儒家 治国理想 内圣而外王
下载PDF
“仇富”的朱元璋给农民带来了什么
13
作者 黄波 《唯实》 2008年第10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朱元璋 “仇富” 农民 小农社会 治国理想 自耕农
下载PDF
从天子到村长,都要过选 ——墨子治国理想一瞥
14
作者 黄坚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09年第4期9-10,共2页
春秋向战国的转变.是中国第一次严格意义的社会革命。这场革命。并非像“汤武革命”那样.一股力量取代了另一股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台.而是发白社会内部.由生产工具的演变.导致生产力的变化.从而引起社会关系的重新摆布.
关键词 治国理想 社会革命 村长 天子 墨子 社会关系 生产工具 生产力
原文传递
汉代的教化与调解
15
作者 刘斌 《人民调解》 2017年第3期54-55,共2页
汉代,包括西汉和东汉,是我国历史上将儒家治国理想加以认真实践的第一个朝代。汉初,统治者笃行"黄老之治",经过几代人的"无为而治",积蓄了充足的国力,为接下来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基础。到汉武帝时,国家政治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汉代,包括西汉和东汉,是我国历史上将儒家治国理想加以认真实践的第一个朝代。汉初,统治者笃行"黄老之治",经过几代人的"无为而治",积蓄了充足的国力,为接下来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基础。到汉武帝时,国家政治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统治集团转向贯彻儒家思想以便重塑国家和社会,教化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化 汉代 调解 国家政治 儒家思想 治国理想 无为而治 精神基础
原文传递
曹操的启示——谈校长如何管理好学校
16
作者 刘云霞 孙培良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第12期13-15,共3页
生活中我是一个爱思考、爱反思的人,休息时间,我听了不少《百家讲坛》的mp3,收获颇多,尤其对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教授的“曹操的启示”,感触最深.“曹操的启示”主要讲了曹操是如何领导自己的团队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的.由此,我觉得该思... 生活中我是一个爱思考、爱反思的人,休息时间,我听了不少《百家讲坛》的mp3,收获颇多,尤其对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教授的“曹操的启示”,感触最深.“曹操的启示”主要讲了曹操是如何领导自己的团队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的.由此,我觉得该思考一下校长该怎样领导自己的教师团队.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虽不是校长,但还是要冒昧地给广大校长提几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 曹操 学校 管理 《百家讲坛》 北京邮电大学 休息时间 治国理想
下载PDF
电影《孔子》中儒家思想的现代解读
17
作者 刘颂阳 蒋茜茜 《声屏世界》 2013年第8期35-36,共2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孔子作为其中不可磨灭的重要杰出人物,一直以"至圣"的身份被人们所铭记。孔子一生讲学,桃李满天下,也曾从政,后率众弟子周游列国传道,但他的治国理想始终未能实现,究其生平事迹也较为难考。后人所知的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孔子作为其中不可磨灭的重要杰出人物,一直以"至圣"的身份被人们所铭记。孔子一生讲学,桃李满天下,也曾从政,后率众弟子周游列国传道,但他的治国理想始终未能实现,究其生平事迹也较为难考。后人所知的其思想、言行、主张、事迹,多为他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所记载,均较为简略模糊或是说法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现代解读 儒家思想 电影 生平事迹 杰出人物 治国理想 文化源
下载PDF
古人怎样“上访”
18
作者 舒申 《四川统一战线》 2012年第3期23-23,共1页
古人“上访”,就是上京城“告御状”。最著名的“告御状”是“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在皇权至高无上的中国古代,生杀予夺由一个人说了算。但对普通百姓,朝廷却网开一面,允许告御状。这恐怕是中国特有的一项“德政”,这项“德政... 古人“上访”,就是上京城“告御状”。最著名的“告御状”是“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在皇权至高无上的中国古代,生杀予夺由一个人说了算。但对普通百姓,朝廷却网开一面,允许告御状。这恐怕是中国特有的一项“德政”,这项“德政”起源于儒家的治国理想。到了清代,告御状风气达到鼎盛,为了应对,清廷形成了受理、审案等一套完备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访” 古人 普通百姓 治国理想 小白菜 杨乃武 中国 德政
下载PDF
谁是十七大的直接受益者
19
《华人世界》 2007年第11期16-16,共1页
十七大报告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紧密相连,事实上是在严肃地昭告全体党员,民生问题能否解决,事关党的宗旨能否最终实现,事关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的治国理想能否最终实现。
关键词 受益者 民生问题 公平正义 党的宗旨 治国理想 民族历史 大报
下载PDF
故宫匾额有何含义
20
作者 佚名 《山西老年》 2016年第4期49-49,共1页
故宫,一所皇家宫殿,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犹如一张水彩画永远铭记在后人的记忆里。当历史的车轮渐渐远去的时候,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却在延续着它既有的辉煌。故宫每个大殿中,都有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这些匾额集中反映了封建帝制的... 故宫,一所皇家宫殿,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犹如一张水彩画永远铭记在后人的记忆里。当历史的车轮渐渐远去的时候,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却在延续着它既有的辉煌。故宫每个大殿中,都有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这些匾额集中反映了封建帝制的最高治国理想和策略。太和殿"建极绥猷"匾挂在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正中的“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匾额 故宫 皇家宫殿 治国理想 封建帝制 水彩画 紫禁城 文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