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魏晋南北朝时“沙门不敬王者”的争论看佛教的中国化 |
岳辉
|
《宗教学研究》
CSSCI
|
2000 |
5
|
|
2
|
陶渊明与慧远——陶渊明不入“莲社”之我见 |
丁永忠
|
《学术月刊》
|
1987 |
4
|
|
3
|
中西政教关系史比较 |
彭琦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4
|
中国历史中的政治与佛教 |
竺沙雅章
刘建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5
|
《弘明集》研究之一──儒、道、释论与夷夏论 |
马建华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6
|
略论范缜神灭论的几个问题 |
张春波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1
|
|
7
|
唐代反佛理论 |
陆华桕
徐宏林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8
|
参拜庐山东林寺 |
高桥弘次
|
《佛教文化》
|
1997 |
0 |
|
9
|
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三重内涵 |
花威
|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0
|
佛法与名教关系的演变 |
乐寿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1
|
有大功于释氏,犹孔门之孟子——浅谈调和佛教与名教的高僧慧远 |
李淑芳
|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2
|
大足石刻中的儒教造像及其产生根源 |
李正心
|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3
|
唐宋对话 古典中国的文明逻辑 |
纪彭
孙曦萌
|
《国家人文历史》
|
2015 |
0 |
|
14
|
浅析庐山僧仕赠酬诗的审美旨趣 |
鲍赫
王文思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5
|
略论慧远的佛教护法活动及其意义 |
刁俊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6
|
慧远《三报论》中的“现报论”解析 |
陈宁
|
《中国哲学史》
|
1997 |
4
|
|
17
|
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 |
邓小军
|
《中国文化》
|
2001 |
9
|
|
18
|
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 |
业露华
|
《五台山研究》
|
1997 |
2
|
|
19
|
佛教忠孝观的儒家化演变 |
耿敬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1997 |
2
|
|
20
|
慧远的政教离即论 |
方立天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