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字文化圈的文字演变 |
周有光
|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0
|
|
2
|
汉字型文字的综合观察 |
周有光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0
|
|
3
|
明代来华传教士的汉语学习及其影响 |
董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9
|
|
4
|
汉语汉字对越南语言文字影响至深的原因初探 |
谭志词
|
《东南亚南亚研究》
|
1998 |
5
|
|
5
|
洋文并非越多越好 |
方梦之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6
|
报纸语言的示范作用和语言的阶层性 |
张巨龄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7
|
不要上假朋友的当 |
伍铁平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8
|
汉语言文字与中医学的整体思维 |
殷平善
庞杰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9
|
由法国汉语教学发展审视“汉语热”增长危机 |
白乐桑
|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
2014 |
4
|
|
10
|
日本汉语教学中的汉字问题 |
杜君燕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11
|
西方语言哲学理论是普适性的吗?——中西关于汉语汉字悬而未决的争论 |
顾明栋
郭建平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2
|
罗马化汉语拼音的历史渊源——简介明季在西安出版的《西儒耳目资》 |
杜松寿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4
|
|
13
|
关于新汉字观的断想 |
陈重愚
|
《汉字文化》
CSSCI
|
1994 |
2
|
|
14
|
《汉语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专栏弁言 |
赵世举
|
《长江学术》
|
2007 |
3
|
|
15
|
汉字不需要“泰西”的归宿——浅谈汉字改革与拼音化道路 |
白健
|
《普洱学院学报》
|
1994 |
0 |
|
16
|
汉语汉字 |
张大可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SSCI
|
1996 |
3
|
|
17
|
汉字研究的春天——近年汉字问题讨论概述 |
吉瑾
|
《汉字文化》
CSSCI
|
1990 |
0 |
|
18
|
现代汉语汉字与日语当用汉字的比较分析 |
赵旭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9
|
《红楼梦评点》序 |
王蒙
|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20
|
我对文字改革问题的某些看法 |
郭绍虞
|
《语文建设》
|
198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