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雨木冰”异象书写的汉、宋学诠释进程
1
作者 何潇 刘明坤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春秋》为灾异言说之肇始,而异常气象是灾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雨木冰”为例,《春秋》三传起初目的是正人事仪则,而汉儒通过“天人感通”之说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加强了灾异的神秘感验性,更以京氏易等术数思想使得神异的主观随意性解说... 《春秋》为灾异言说之肇始,而异常气象是灾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雨木冰”为例,《春秋》三传起初目的是正人事仪则,而汉儒通过“天人感通”之说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加强了灾异的神秘感验性,更以京氏易等术数思想使得神异的主观随意性解说变得固定化和学理化,从而形成了后代“木冰兆凶,应验在大臣”的固定认知,透露着汉代的类感思维与灾异说“以果觅因”的特质。宋人之学重义理,对于雨木冰现象有了较为合理的认识,更掀起对“正朔”问题的讨论,体现出理学的正面影响。但宋学穿凿义理之弊,又造成了异象诠释变得支离。在汉、宋之学的共同影响下,雨木冰的诠释既有符合万物之理的一面,又长期未脱离占验的神秘化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雨木冰 灾异说 天人感通 京房易 宋之
下载PDF
从刘显曾、刘师苍朱卷看仪征刘氏的先世、科举与学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致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6-78,共13页
《清代朱卷集成》中收有刘显曾和刘师苍叔侄二人的朱卷,从中可以考知刘文淇先世谱系到十五世祖之远,大大丰富了仪征刘氏的家史资料。朱卷还反映出汉宋之学对清代科举考试的影响,特别是乾隆以后汉学进入制义,对清代的学术趋向影响甚巨,... 《清代朱卷集成》中收有刘显曾和刘师苍叔侄二人的朱卷,从中可以考知刘文淇先世谱系到十五世祖之远,大大丰富了仪征刘氏的家史资料。朱卷还反映出汉宋之学对清代科举考试的影响,特别是乾隆以后汉学进入制义,对清代的学术趋向影响甚巨,应该说,这是考察清代学术中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卷 制义 宋之
下载PDF
郭嵩焘礼学思想研探
3
作者 潘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38-144,共7页
礼学是郭嵩焘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其礼学思想对于认识郭嵩焘的思想至为重要。郭嵩焘对汉宋礼学或批评,或肯定,不一而足,而他对待《礼记》注疏、朱熹《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的态度,折射出的是其时代学术思想的取向。在郭嵩焘的观念... 礼学是郭嵩焘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其礼学思想对于认识郭嵩焘的思想至为重要。郭嵩焘对汉宋礼学或批评,或肯定,不一而足,而他对待《礼记》注疏、朱熹《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的态度,折射出的是其时代学术思想的取向。在郭嵩焘的观念中,礼意在逻辑上优先于礼仪。在此观念之下,他主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礼仪,而礼意却始终如一。其认为“俗”与“道”是相违异的。尽管如此,由于风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礼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制礼之时不得不考虑风俗。在英国伦敦期间,郭嵩焘在与英国人的交往中集中体现了“礼从宜,使从俗”的外交理念。在郭嵩焘出使的日记中,其在记述西洋礼仪时,经常与中国的传统礼乐文化相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宋之 风俗 外交
下载PDF
陈澧之学的两歧反应及不同立意 被引量:2
4
作者 於梅舫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学人对于陈澧学说的认识在其身前、身后迥异其趣,而又前后呼应。在陈澧身前,学人最重其经史考证之作,而根本不提其有意超越江浙学术而精心结撰的汉宋兼采之学。经张之洞鼓吹,陈澧汉宋兼采之学在其身后成为显学,引起一些学有本末的大儒... 学人对于陈澧学说的认识在其身前、身后迥异其趣,而又前后呼应。在陈澧身前,学人最重其经史考证之作,而根本不提其有意超越江浙学术而精心结撰的汉宋兼采之学。经张之洞鼓吹,陈澧汉宋兼采之学在其身后成为显学,引起一些学有本末的大儒名家辨析其中精微,不仅显现同为所谓"兼采汉宋之学"的取径差异,更可见其中落脚根基的深浅。这些对陈澧兼采汉宋之学持批评态度的学人,对陈澧经解小学与地理考证之作皆极倾倒,不仅与当时学人在陈澧身前的认识接近,甚至与陈澧最终的自我评断一致,可见学术本身自有约束的机制,不受外在风气与权势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澧 经史考证之 沟通宋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