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法分析淡水鱼肉气味成分 被引量:60
1
作者 江健 王锡昌 陈西瑶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2期219-222,共4页
本文以我国主要食用养殖淡水鱼鲢、鳙、鲫和草鱼为原料,采用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鱼肉蒸馏后的挥发性成分,在相同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条件和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条件下,分析了鲢、鳙... 本文以我国主要食用养殖淡水鱼鲢、鳙、鲫和草鱼为原料,采用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鱼肉蒸馏后的挥发性成分,在相同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条件和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条件下,分析了鲢、鳙、鲫和草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分别检出鲢、鳙、鲫和草鱼肉中有40、42、42、31种挥发性成分,均以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醇类为主,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63.33%、72.69%、76.16%和55.40%。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鲫和鳙的气味相近,四种鱼肉按气味的强弱排列次序为鲫、鳙、鲢、草鱼。推测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醇类含量越高,气味越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顶空-固相微萃取 -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残留量的GC-MS法测定 被引量:32
2
作者 曹华娟 冯家力 +3 位作者 潘振球 王春蛾 李剑 鲁兵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73-174,共2页
目的 探讨富马酸二甲酯的GC -MS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乙酸乙酯提取 ,中性氧化铝及活性炭净化 ,气相色谱 -质谱分离定性定量。 结果 线性范围 0~ 0 .3m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6.7% ,回收率 88%~ 10 8% ,样品中最小检出浓度 0 .0 2... 目的 探讨富马酸二甲酯的GC -MS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乙酸乙酯提取 ,中性氧化铝及活性炭净化 ,气相色谱 -质谱分离定性定量。 结果 线性范围 0~ 0 .3m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6.7% ,回收率 88%~ 10 8% ,样品中最小检出浓度 0 .0 2mg/kg。  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各种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用仪 富马酸二甲酯 食品
下载PDF
草鱼不同部位气味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璐 王锡昌 刘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8-164,共7页
以草鱼为原料,用电子鼻对草鱼不同部位气味进行检测,并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草鱼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电子鼻能较好地判别出草鱼红肉与背肉、腹肉之间... 以草鱼为原料,用电子鼻对草鱼不同部位气味进行检测,并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草鱼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电子鼻能较好地判别出草鱼红肉与背肉、腹肉之间气味的差异,而草鱼背肉与腹肉之间气味的差异则无法判别。草鱼背肉、腹肉及红肉分别共鉴定44、42种及55种挥发性成分,均以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醇类为主,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88.38%、74.88%及82.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 -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草鱼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法分析米饭及其制品气味成分 被引量:16
4
作者 康东方 何锦风 王锡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7-150,共4页
以新鲜米饭和方便米饭为原料,采用75μm CAR-PDMS涂层探头的固相微萃取器顶空取样,提取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检出新鲜米饭含有挥发性风味物质41种,方便米饭含有35种,均以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烃类... 以新鲜米饭和方便米饭为原料,采用75μm CAR-PDMS涂层探头的固相微萃取器顶空取样,提取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检出新鲜米饭含有挥发性风味物质41种,方便米饭含有35种,均以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烃类化合物为主。方便米饭的醇类和烷烃含量相对较少,含有呋喃,吲哚等新鲜米饭没有的物质,这些差异构成了这两种米饭的不同气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米饭 方便米饭 顶空-固相微萃取 -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北京鸭/樱桃谷鸭肉汤中香味物质的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江新业 宋焕禄 +2 位作者 华永兵 胡胜强 刘爱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4,共4页
北京鸭 /樱桃谷鸭分别经同时蒸馏提取 ,香气提取物用Vigreux柱浓缩后 ,用气 质联用仪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重要的鸭肉味香味化合物 (E ,E) 2 ,4 癸二烯醛、二 ( 2 甲基丙基 )二硫 ,以及 2 戊基呋喃均从文中试验的 2种鸭肉中分... 北京鸭 /樱桃谷鸭分别经同时蒸馏提取 ,香气提取物用Vigreux柱浓缩后 ,用气 质联用仪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重要的鸭肉味香味化合物 (E ,E) 2 ,4 癸二烯醛、二 ( 2 甲基丙基 )二硫 ,以及 2 戊基呋喃均从文中试验的 2种鸭肉中分离鉴定出 ;北京鸭含有樱桃谷鸭所没有的重要香味化合物如 3 甲基 2 ( 2 羰丙基 ) 呋喃、1 0 十一烷烯醛、(E) 2 癸烯 1 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鸭 樱桃谷鸭 蒸馏提取 香味物 联用仪
下载PDF
(茅)苍术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及其抗炎作用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20
6
作者 邓时贵 胡学军 李伟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33-1734,共2页
目的:考察常温下保存(茅)苍术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并初步比较不同时间常温下保存挥发油的抗炎作用。方法:用气-质联用仪分离、分析、鉴定苍术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室温下保存的挥发油颜色随时间变化,... 目的:考察常温下保存(茅)苍术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并初步比较不同时间常温下保存挥发油的抗炎作用。方法:用气-质联用仪分离、分析、鉴定苍术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室温下保存的挥发油颜色随时间变化,并以二甲苯致炎法初步探讨挥发油不稳定性对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以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出挥发油中的17种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4%的主要成分为β-芹子烯、茅术醇、β-桉叶醇、α-红没药醇和一个未知成分。室温下保存(茅)苍术挥发油由原来的淡黄色逐渐变为无色,彼此之间发生成分转化。常温下保存时间越长,其抗急性炎症作用增强。结论:(茅)苍术挥发油常温下保存具有不稳定性;随保存时间延长,其抗炎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挥发油 /联用仪 不稳定性 抗炎作用
下载PDF
野生草鱼与养殖草鱼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9
7
作者 施文正 王锡昌 +2 位作者 陶宁萍 朱耀舟 刘源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7-182,共6页
采用电子鼻技术和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探讨草鱼肉中背肉、腹肉和红肉的挥发性成分,并对野生草鱼和养殖草鱼肌肉部分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电子鼻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除养殖草鱼的背肉和腹肉间不能较好地区分外,能... 采用电子鼻技术和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探讨草鱼肉中背肉、腹肉和红肉的挥发性成分,并对野生草鱼和养殖草鱼肌肉部分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电子鼻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除养殖草鱼的背肉和腹肉间不能较好地区分外,能有效地区分出野生草鱼背肉、腹肉、红肉、养殖草鱼背肉(或腹肉)和红肉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别;固相微萃取技术的使用中,萃取头能有效地吸附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确定了野生草鱼的背肉、腹肉和红肉分别有24、17和31种挥发性成分;养殖草鱼的背肉、腹肉和红肉分别有42、41和43种挥发性成分,均以羰基化合物和醇类为主,相对含量都达到90%以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草鱼与养殖草鱼的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电子鼻 固相微萃取 -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方差分析
下载PDF
GC-MS分析白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9
8
作者 石晓 黄艳萍 《食品与药品》 CAS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白术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净制后的白术饮片分别进行土炒、麸炒、炒黄和炒焦,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炒制品中提取挥发油,测定含量,并用气相色谱-电子轰击质谱联用仪分析。结果白术经不同炒制方法... 目的研究白术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净制后的白术饮片分别进行土炒、麸炒、炒黄和炒焦,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炒制品中提取挥发油,测定含量,并用气相色谱-电子轰击质谱联用仪分析。结果白术经不同炒制方法炮制后挥发油得率显著变化,但在各种挥发油中含量均最高。增加6种新成分,3种成分消失。结论白术经炮制后可以影响挥发油的含量和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炮制 挥发油 -联用仪
下载PDF
李子挥发物质的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潘雪峰 杨明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3-114,共2页
从李子(果实)挥发成分中共分离出43个组分,鉴定了35个组分,占全部组分的91. 64%。主成分是6-烯壬醇,含量为17. 21% ;第二大组分是顺4-烯癸酸乙酯,含量为9. 98% 。挥发油中醇类、酯类物质占大部分,共计63. 19%,酯类有10个组分(30. 69% )... 从李子(果实)挥发成分中共分离出43个组分,鉴定了35个组分,占全部组分的91. 64%。主成分是6-烯壬醇,含量为17. 21% ;第二大组分是顺4-烯癸酸乙酯,含量为9. 98% 。挥发油中醇类、酯类物质占大部分,共计63. 19%,酯类有10个组分(30. 69% ),醇类有8种(32. 6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用仪 李子 挥发油
下载PDF
漂洗过程中草鱼鱼糜挥发性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施文正 汪之和 +2 位作者 朱耀周 张桢 王锡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6-379,384,共5页
通过电子鼻技术和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研究了漂洗过程中草鱼鱼糜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通过电子鼻检测分析,能较好地判别出精滤后鱼糜与漂洗后鱼糜间、一次漂洗与两次或三次漂洗间鱼糜挥发性成分的差别,而二次漂洗与三次漂洗间鱼糜的... 通过电子鼻技术和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研究了漂洗过程中草鱼鱼糜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通过电子鼻检测分析,能较好地判别出精滤后鱼糜与漂洗后鱼糜间、一次漂洗与两次或三次漂洗间鱼糜挥发性成分的差别,而二次漂洗与三次漂洗间鱼糜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无法明显判别;固相微萃取技术的使用中,萃取头有效地吸附了鱼糜中的挥发性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精滤后鱼糜、一次漂洗、两次漂洗、三次漂洗后鱼糜分别确定25、23、10和10种挥发性成分,均以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醇类为主,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94·76%、93·03%、89·32%和92·03%。通过电子鼻和GC-MS实验结果可以推断漂洗对草鱼鱼糜的挥发性成分有显著的影响,但是两次和三次漂洗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鱼糜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 -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巴旦杏中脂肪酸的测定 被引量:12
11
作者 解成喜 王强 谢效新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99-100,共2页
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 ,气 -质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 ,对巴旦杏中脂肪酸进行了测定 ,并探讨了样品处理方法和气 -质联用仪的分析条件 ,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分析结果 .
关键词 巴旦杏 脂肪酸 相色谱 -联用仪 含量测定 营养价值 药用功效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气味成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邓捷春 王锡昌 刘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35-339,共5页
以淡水和海水两种养殖环境下河豚鱼肉为原料,采用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新鲜鱼肉及经过蒸煮加热后鱼肉的挥发性成分,在相同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条件和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条件下,分别... 以淡水和海水两种养殖环境下河豚鱼肉为原料,采用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新鲜鱼肉及经过蒸煮加热后鱼肉的挥发性成分,在相同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条件和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条件下,分别检出暗纹东方鲀背肉加热前后28、25种及红鳍东方鲀背肉加热前后49、50种挥发性成分。醛类占暗纹东方鲀背肉挥发性化合物含量最高,烃类占红鳍东方鲀背肉挥发性化合物含量最高。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同种河豚鱼肉加热前后气味差异较相同条件下两种河豚鱼肉气味差异更大。结合感官评定可知,暗纹东方鲀泥土味较重,金属味和青草味是加热前后两种鱼肉变化较大的气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红鳍东方鲀 顶空固相微萃取 -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椒目仁油的成分分析及对家兔高血脂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肖会敏 何悦 +4 位作者 王四旺 王剑波 谢艳华 袁娟丽 何中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8期1454-1457,1450,共5页
目的:分析椒目仁油的成分及探讨其对家兔高血脂模型的影响;方法:①采用GC-MS分析椒目仁油的成分;②建立家兔高血脂模型后,以CH、TG、HDL-C及血液粘度为检测指标,比较椒目仁油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果:①椒目仁油的主要成分是α-亚麻酸酯... 目的:分析椒目仁油的成分及探讨其对家兔高血脂模型的影响;方法:①采用GC-MS分析椒目仁油的成分;②建立家兔高血脂模型后,以CH、TG、HDL-C及血液粘度为检测指标,比较椒目仁油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果:①椒目仁油的主要成分是α-亚麻酸酯与亚油酸等,总相对含量为71.34%;②每个椒目仁油组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均能明显降低CH(P<0.01)、TG(P<0.01)、血液粘度(P<0.01)以及明显升高HDL-C(P<0.01),其剂量效果是椒目仁油25mg/kg组<50mg/kg组<100mg/kg组,其时间效果是用药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结论:椒目仁油调节血脂的作用主要依赖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即α-亚麻酸与亚油酸,其调节血脂的效果随着椒目仁油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用仪 椒目仁油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原文传递
软枣猕猴桃挥发物质的提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明非 赵秋雁 刘广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7-129,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的分析方法,从软枣猕猴桃挥发成分中共分离出13个组分,鉴定了12个组分,占全部组分的99.03%。其主要成分是酯类、醇类物质,其中丁酸乙酯的相对含量高达86.89%。
关键词 -联用仪 软枣猕猴桃 挥发油
下载PDF
4-氧代-β-紫罗兰醇的合成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永华 龙姝 《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20-23,共4页
以β -紫罗兰酮为原料 ,通过氧化和还原两步反应合成了 4-氧代 - β -紫罗兰醇。该产物通过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检测 ,且其产率比文献值高出 1 6 5%。
关键词 4-氧代-β-紫罗兰醇 Β-紫罗兰酮 合成 -联用仪 香料 产率
下载PDF
麻黄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解成喜 符继红 张丽静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85-287,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 ,对麻黄中挥发油进行了测定 ,并探讨了气—质联用仪的分析条件 。
关键词 麻黄 -联用仪 挥发油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鲍鱼烘烤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瑞生 许爱萍 +1 位作者 任丽花 王则金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52-257,共6页
为揭示不同处理的鲍鱼主要特征风味成因,及时掌握鲍鱼品质变化情况。运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解冻鲍鱼烘烤加工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工前后鲍鱼的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挥发性物质有醇、醛、含氮含硫... 为揭示不同处理的鲍鱼主要特征风味成因,及时掌握鲍鱼品质变化情况。运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解冻鲍鱼烘烤加工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工前后鲍鱼的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挥发性物质有醇、醛、含氮含硫化合物、酮、烃、酸、酯、芳香族等,其中解冻鲍鱼检出39种,烘烤鲍鱼检出51种。解冻鲍鱼呈清鲜味,略带腥味,醇、醛类化合物是其主要风味物质,其中苯甲醛(20.83%)、1-辛烯-3-醇(18.35%)、甲氧基-苯基-肟(13.25%)为最主要特征风味物质。而烘烤鲍鱼风味发生明显变化,鲜鲍鱼固有的清鲜味逐渐消失,烤肉的香味显著增强,醇类,含氮含硫和酯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来源,其中丁二醇(42.64%)、甲基吡嗪(12.41%)为其最重要特征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用仪 解冻鲍鱼 烘烤鲍鱼 挥发性成分 特征风味
原文传递
温度与海带挥发性成分量效关系的解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崔晨茜 韩姣姣 +6 位作者 董丽莎 张红燕 司开学 王朝阳 周君 张春丹 苏秀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57-162,共6页
探讨不同温度处理的海带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电子鼻分别检测不同加热温度(100、115、135、150℃)的条件下海带和生鲜海带间气味的变化,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并分析生鲜、100℃加... 探讨不同温度处理的海带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电子鼻分别检测不同加热温度(100、115、135、150℃)的条件下海带和生鲜海带间气味的变化,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并分析生鲜、100℃加热以及150℃加热条件下海带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电子鼻对不同条件下处理的海带样品的定性分析快速灵敏。运用GC-MS技术鉴定出生鲜海带、100℃和150℃加热海带中分别含有30种、43种、6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包括一些烃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以及酮类化合物。它们的协同作用构成了海带的特殊风味。己醛、辛醛、壬醛、反-2-辛烯醛和1-辛烯-3-醇是生鲜海带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经过100℃加热的海带中风味的形成主要是十五烷、己醛、辛醛、反-2-辛烯醛、壬醛、癸醛、反-2-庚烯醛、2,4-癸二烯醛、醛类物质以及2-戊基呋喃的共同作用;150℃加热以后除了壬醛、2,4-壬二烯醛、己醛、辛醛和十五烷以外,出现了8-十七烯、糠醛、5-甲基糠醛等物质,它们对其风味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 -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番茄籽油中脂肪酸成份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解成喜 张丽静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77-78,共2页
本文对番茄籽油中脂肪酸成份进行了分析,采用氢氧化钾—甲醇快速酯交换法在室温下对番茄籽油进行酯化,并采用气—质联用仪鉴定了番茄籽油中脂肪酸.
关键词 -联用仪 脂肪酸 番茄籽油
下载PDF
杭菊栽培品种小黄菊鲜花和制成品香气组成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梦馨 沈学根 +2 位作者 周建松 崔林 韩宝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0-907,共8页
以SDE法提取小黄菊鲜花和制成品的香精油,用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1)从鲜花和制成品中分别检出76和88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单萜、倍半萜及含氧衍生物;(2)鲜花和制成品中共有成分62种,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桉叶醇、樟脑、马鞭草烯醇乙... 以SDE法提取小黄菊鲜花和制成品的香精油,用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1)从鲜花和制成品中分别检出76和88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单萜、倍半萜及含氧衍生物;(2)鲜花和制成品中共有成分62种,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桉叶醇、樟脑、马鞭草烯醇乙酸酯、六甲基苯等;(3)在鲜花中的含量至少十倍于制成品的组分有莰烯、β-水芹烯、α-水芹烯、(E)-罗勒烯、(Z)-罗勒烯、二环[2.2.2]辛-5-烯-2-酮、别罗勒烯、D-马鞭草烯酮、藏花醛、六甲基苯;(4)鲜花精油中有14种组分是制成品精油中没有的,有α-宁烯醛、α-小茴香烯、古巴烯等;(5)制成品精油中的含量远高于鲜花中含量的组分有6-甲基-5-庚烯-2-酮、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α-柠檬醛、棕榈酸、α-姜黄烯、反-柠檬烯氧化物、α-没药醇等;(6)制成品中特有组分有26种,有麝香草酚、苯乙醛、α-萜品醇、γ-毕澄茄烯等。研究结果揭示了小黄菊香气特征,可供栽培、加工和品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菊 鲜花制成品 菊花挥发油 水蒸蒸馏萃取法 -联用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