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道上皮屏障在支气管哮喘防御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游曼清 王宋平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29-33,共5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但是它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哮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的疾病,气道上皮屏障的损伤是其主要特征。本文将对气道上皮屏障在哮喘中的防御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表面液体 上皮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活性肠肽 TOLL样受体 紧密连接
原文传递
气道黏液高分泌与上皮通道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智鸿 白春学 《国际呼吸杂志》 2007年第11期871-873,共3页
COPD、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肺囊性纤维化等气道高分泌疾病中的分泌物潴留除了与黏蛋白的绝对量增多有关,还与黏蛋白/水盐比例失衡密切相关。气道上皮细胞的各种通道蛋白如Na^+、Cl^-和水通道等参与气道表面液体中水盐跨膜转运,通过... COPD、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肺囊性纤维化等气道高分泌疾病中的分泌物潴留除了与黏蛋白的绝对量增多有关,还与黏蛋白/水盐比例失衡密切相关。气道上皮细胞的各种通道蛋白如Na^+、Cl^-和水通道等参与气道表面液体中水盐跨膜转运,通过调节黏蛋白/水盐比例来影响黏液的总量和黏滞度,在抗黏液高分泌中显示出广泛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表面液体 上皮钠通道 CL^-通道 水通道
原文传递
气道上皮屏障在支气管哮喘防御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游曼清 王宋平 《国际呼吸杂志》 2013年第17期1338-1342,共5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但是它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哮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的疾病,气道上皮屏障的损伤是其主要特征.本文将对气道上皮屏障在哮喘中的防御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表面液体 上皮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活性肠肽 TOLL样受体 紧密连接
原文传递
气道葡萄糖与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程雪 吕琳 +7 位作者 于晓慧 孙皎琳 纪文文 刘佳 李婷婷 崔晨 胡婷华 石志红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0-72,共3页
正常人体气道表面液体(ASL)葡萄糖受到严格控制,比血浆葡萄糖水平低12.5倍。血液和细胞间质中的葡萄糖主要通过细胞旁途径被动扩散至气道上皮细胞表面,同时,上皮细胞摄取ASL葡萄糖进行代谢,并限制ASL葡萄糖聚积。通过剥夺病原体的必要... 正常人体气道表面液体(ASL)葡萄糖受到严格控制,比血浆葡萄糖水平低12.5倍。血液和细胞间质中的葡萄糖主要通过细胞旁途径被动扩散至气道上皮细胞表面,同时,上皮细胞摄取ASL葡萄糖进行代谢,并限制ASL葡萄糖聚积。通过剥夺病原体的必要营养从而抑制其生长,可能是机体预防肺部感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已经证实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等多种疾病合并肺部感染与ASL葡萄糖水平升高有关。本文总结气道葡萄糖稳态与肺部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新思路。通过影响血糖、上皮细胞渗透性、上皮细胞葡萄糖转运及胞内葡萄糖代谢等干预措施降低气道葡萄糖水平,在肺部感染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表面液体 气道葡萄糖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小鼠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气–液界面培养
5
作者 陈思 肖华 +5 位作者 张伟 孔晨 陈长明 Venkataramana Sidhaye 李强 白冲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2-368,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气–液界面(ALI)培养及纤毛摆动频率测量的方法,最大程度还原气道上皮的生理功能。方法利用1 mg/mLⅪⅤ型链蛋白酶冷消化的方法获取BALB/c小鼠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筛选出最佳消化时长以保证所得...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气–液界面(ALI)培养及纤毛摆动频率测量的方法,最大程度还原气道上皮的生理功能。方法利用1 mg/mLⅪⅤ型链蛋白酶冷消化的方法获取BALB/c小鼠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筛选出最佳消化时长以保证所得细胞的数量及活力。差速贴壁法去除成纤维细胞后,接种于Ⅰ型鼠尾胶原预包被的Transwell小室,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增殖期和ALI分化期培养。结果采用链蛋白酶冷消化12 h、14 h和16 h所得细胞数目分别为(1.78±0.33)×10^5、(1.93±0.26)×10^5和(2.01±0.28)×10^5,经台盼蓝染色活细胞率分别为(96.86±0.25)%、(94.73±1.63)%和(86.87±5.95)%。1周左右细胞铺满小室,继续ALI培养2~3周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纤毛节律性摆动,电镜及免疫荧光均证实纤毛结构。培养所得细胞纤毛摆动频率与小鼠气管在体纤毛摆动频率与一致。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分离、ALI培养及纤毛摆动频率测量体系简便、稳定、高效、可靠,为探索气道疾病的致病和治疗机制创造了基础,亦可为其他物种气道上皮和(或)其他器官上皮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表面液体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气-液界面 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跨上皮电阻 纤毛摆动频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