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分析尾叶香茶菜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7
1
作者 那微 武铁志 郑友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3-415,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尾叶香茶菜的茎叶中提取挥发油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仪对获得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共分离得到78个峰,通过Wieley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出34个化合物,其中大多数为直链烷烃化合物,也含有少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化...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尾叶香茶菜的茎叶中提取挥发油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仪对获得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共分离得到78个峰,通过Wieley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出34个化合物,其中大多数为直链烷烃化合物,也含有少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化合物。34种化合物中正十六碳酸的含量最高,约占总量的36.945%。应用GC-MS法分离、分析尾叶香茶菜的挥发油成分,仪器操作简便,分析方法比较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香茶菜 挥发油 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仪
下载PDF
尾叶香茶菜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抗炎能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婷 李春艳 +1 位作者 肖海雯 李晓敏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36-39,59,共5页
主要是以尾叶香茶菜为原料,研究通过水蒸气蒸馏法(SD法)提取挥发油的方法,再对此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仪进行成分鉴定,并检测其抗炎作用。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加热温度60℃1 h,蒸馏6 h,得油率0.267%。通过气质联... 主要是以尾叶香茶菜为原料,研究通过水蒸气蒸馏法(SD法)提取挥发油的方法,再对此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仪进行成分鉴定,并检测其抗炎作用。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加热温度60℃1 h,蒸馏6 h,得油率0.267%。通过气质联用鉴定出70个峰中的35个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52.76%。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对挥发油抗炎作用进行研究,针对小鼠耳朵涂抹二甲苯导致的肿胀,挥发油给药组剂量为0.030 mL·kg^(-1)时,抑制率是34.88%,剂量为0.070 mL·kg^(-1)时,抑制率分别为42.29%,挥发油为这两种剂量时,抑制效果最好,因此,香茶菜挥发油存在很好的消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香茶菜 挥发油 提取工艺 抗炎 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