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兽药比较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兆颖 孙志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5-40,共6页
论述了比较代谢在兽药研发和应用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从代谢产物和代谢速率、参与代谢反应的代谢酶、代谢与毒性的关系等方面,对目前兽药比较代谢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兽药比较代谢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兽药 比较代谢 残留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基于比较代谢组学解析藤仓赤霉菌CGMCC 17793高产GA_(4)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嘉浩 殷凯楠 +5 位作者 韩欣欣 张心齐 尹良鸿 吴酬飞 丁娜娜 林海萍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8-3560,共13页
新型赤霉素(gibberellin)GA_(4)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探究GA_(4)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本研究以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GA_(4)生产菌株S(CGMCC 17793)和野生菌株Y(GenBank登录号:NRRL 13620)为研究对象,利用液... 新型赤霉素(gibberellin)GA_(4)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探究GA_(4)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本研究以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GA_(4)生产菌株S(CGMCC 17793)和野生菌株Y(GenBank登录号:NRRL 13620)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偏最小二乘-显著性分析联合法(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等对两种菌株在同一发酵时间以及菌株S在不同发酵时间的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与鉴定,并利用KEGG数据库和MBROLE 2.0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表明,与菌株Y相比,菌株S在发酵3、6、9 d时,显著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分别为107种和66种、136种和47种、94种和65种。与生产菌株S发酵3d时相比,6、9d时显著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分别为29种和40种、52种和67种。菌株S与菌株Y同一发酵时间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 cycle)和萜类生物合成等通路。菌株S不同发酵时间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与糖代谢等合成途径。通路注释与分析结果说明,菌株S通过促进氨基酸与糖代谢、TCA循环产生更多乙酰CoA,增强了甲羟戊酸途径,从而使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含量增加,最终提高了GA_(4)产量。本研究探究了藤仓赤霉菌GA_(4)代谢规律,为调控藤仓赤霉菌提高GA_(4)产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代谢组学 藤仓赤霉菌 赤霉素GA_(4) 代谢通路 乙酰辅酶A
原文传递
比较代谢组学揭示不同生长期筇竹笋的代谢物差异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卫华 杨晓琴 +5 位作者 桑正林 杨顺强 赵平 刘云 朱国磊 叶夏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37-244,共8页
为探究筇竹笋在生长过程中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和阶段特异性,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2个不同生长期出土高度分别为10 cm和25 cm的筇竹鲜笋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长期的筇竹笋样本共鉴定出13类875个... 为探究筇竹笋在生长过程中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和阶段特异性,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2个不同生长期出土高度分别为10 cm和25 cm的筇竹鲜笋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长期的筇竹笋样本共鉴定出13类875个代谢物,其中糖及醇类、黄酮类等成分的相对含量在生长期为25 cm样本中明显上升。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个不同生长期的筇竹笋代谢物存在明显阶段特异性,生长期10 cm与25 cm的筇竹笋共存在283个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102个代谢物被注释到82条代谢通路中。通过综合分析得出,20种竹笋主要营养成分在2个不同生长期的笋中无显著差异,而与口感风味、活性功能有关的代谢物在生长期为25 cm的样本中相对含量更高,且25 cm筇竹笋样本中苦味因子相对含量更低。因此与生长期为10 cm的筇竹笋相比,生长期为25 cm的筇竹笋综合经济价值更高,可能是更加适合的采收规格。本研究结果可为筇竹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筇竹笋 不同生长期 比较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主产区素心蜡梅代谢产物比较分析
4
作者 周丹 童宇航 +3 位作者 赵彦贝 张林玉 王梓煦 李庆卫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目的]探讨主要产区素心蜡梅次生代谢物组分,通过筛选和分析河南鄢陵和重庆北碚素心蜡梅的差异次生代谢物及其差异代谢途径,为蜡梅的道地产区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两个... [目的]探讨主要产区素心蜡梅次生代谢物组分,通过筛选和分析河南鄢陵和重庆北碚素心蜡梅的差异次生代谢物及其差异代谢途径,为蜡梅的道地产区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两个产地盛花期的样本进行代谢组分析[结果]1)两个产地的样本中共鉴定出2175种次生代谢物,按化学结构主要分为13类,其中黄酮类物质种类占比最大,共387种,其次是酚酸类、脂质、生物碱、萜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木脂素和香豆素、有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醌类、鞣质和甾体。2)相比于重庆素心蜡梅,河南素心蜡梅共有613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346种代谢物的含量显著上调,包括79种酚酸类,52种黄酮,38种生物碱,32种有机酸,27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24种萜类,8种脂质,7种醌类,7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和38种其他类。3)根据KEGG注释,129种差异代谢物被注释至83条代谢途径。其中,苯丙烷生物合成、黄酮类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ABC转运体等通路的差异代谢物富集较多,苯丙烷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二萜生物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泛醌和其他萜类-醌生物合成5条代谢通路富集显著。[结论]两个主产区素心蜡梅中共检测到2175种次生代谢物,不同产区素心蜡梅在次生代谢物质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包括613种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集中在酚酸类和黄酮类。其中,杜仲脂素A和七叶树碱是区分两个主产区素心蜡梅的关键标志物。苯丙烷生物合成、黄酮类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ABC转运体等通路的差异代谢物较多,苯丙烷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和二萜生物合成的差异代谢物富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功能化合物 次生代谢
下载PDF
加工型/鲜食型辣椒不同成熟期果实比较代谢组学分析
5
作者 高成安 万红建 +3 位作者 叶青静 程远 刘晨旭 何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4-2438,共15页
【目的】辣椒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蔬菜作物,根据栽培类型可分为加工型与鲜食型。本研究鉴定并比较加工型和鲜食型辣椒在绿熟期和红熟期果实中的代谢物,为阐明加工型和鲜食型辣椒果实之间的代谢和品质差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加工型辣... 【目的】辣椒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蔬菜作物,根据栽培类型可分为加工型与鲜食型。本研究鉴定并比较加工型和鲜食型辣椒在绿熟期和红熟期果实中的代谢物,为阐明加工型和鲜食型辣椒果实之间的代谢和品质差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加工型辣椒P059和鲜食型辣椒F270两个品种的绿熟期和红熟期果实为样本,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和多元统计学等方法鉴定并比较差异代谢物。【结果】加工型辣椒P059和鲜食型辣椒F270的绿熟期和红熟期果实中共检测到1465种代谢物,这些代谢物被分为多种类别,包括脂类、氨基酸和萜类等。对两种类型辣椒相同成熟期的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P059红熟期和绿熟期果实中的脂类物质都显著高于相同成熟阶段的F270,如亚油酸通路(map00591)的亚油酸和9,10-二羟基-12-十八碳烯酸在P059中的含量是F270的两倍多。两种类型辣椒的绿熟期果实中,P059中亚精胺含量更高,是F270的2倍多;而F270高香草酸含量更高,是P059的2.93倍。对于红熟期果实,P059的辣椒素含量是F270的5.74倍;而F270中脯氨酸含量是P059的2.47倍。此外,对两种类型辣椒成熟过程中的差异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map00330)中的N-氨甲酰腐胺仅在P059成熟过程中存在差异,红熟期含量是绿熟期的2倍以上,而在F270中无显著差异;维生素A含量则仅在F270成熟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其含量在红熟期上升幅度达277%。柠檬酸和脱落酸在P059和F270成熟过程中均显著上调(P059红熟期分别是绿熟期的1.7倍和8.4倍;F270红熟期中分别是绿熟期的1.7倍和12倍),而13-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在两种类型辣椒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同,其在P059中上调约300%,而在F270中显著降低。【结论】根据脂类、氨基酸类、维生素和有机酸等多种差异代谢物可以区分两种类型辣椒。此外,本研究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型辣椒 鲜食型辣椒 代谢 比较代谢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不同栽培型甜菜类黄酮代谢物的比较代谢组学分析
6
作者 李林璇 刘乃新 +4 位作者 韩广源 于清涛 周芹 陈百翠 李承欣 《中国糖料》 2024年第3期18-29,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糖甜菜和红甜菜根中类黄酮成分及差异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比较代谢组学对两种甜菜根中的类黄酮物质进行比对。【结果】两种甜菜根共检测出6类69种类黄酮物质。差异物质30种,根据代谢物Log2FC判定差异倍数较大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糖甜菜和红甜菜根中类黄酮成分及差异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比较代谢组学对两种甜菜根中的类黄酮物质进行比对。【结果】两种甜菜根共检测出6类69种类黄酮物质。差异物质30种,根据代谢物Log2FC判定差异倍数较大的成分有6种,分别为多甲基黄酮类衍生物、异鼠李素、鼠李素糖苷类、万寿菊素糖苷类、香叶木苷和金圣草黄素。在红甜菜块根中有5种差异代谢物含量高于糖甜菜块根,25种差异代谢物含量低于糖甜菜块根。与糖甜菜块根相比,红甜菜块根中黄酮类代谢产物相对含量高的成分是牡荆素、异牡荆素糖苷和芹菜素糖苷。在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途径上,有7种物质被注释到KEGG通路上。【结论】两种甜菜材料中的类黄酮成分具有明显差异,可作为特征物质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块根 类黄酮 比较代谢
下载PDF
大叶蔷薇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及其物质基础
7
作者 李雯轩 高欣雨 +4 位作者 黄鑫 李惠玲 毛文慧 刘立亚 龙春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6,共10页
对大叶蔷薇(Rosa macrophylla Lindl.)不同部位(花、枝、叶、果)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体外的抗氧化能力、抗肿瘤活性和抗炎活性进行评价;利用UPLC-MS/MS技术分析大叶蔷薇叶和果的次生代谢产物组成差异,并对次生... 对大叶蔷薇(Rosa macrophylla Lindl.)不同部位(花、枝、叶、果)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体外的抗氧化能力、抗肿瘤活性和抗炎活性进行评价;利用UPLC-MS/MS技术分析大叶蔷薇叶和果的次生代谢产物组成差异,并对次生代谢产物与生物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叶蔷薇各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23.96~277.93和80.20~714.73 mg·g^(-1)。叶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最高,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最强,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胃癌MGC-803细胞和人肺癌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率均最小;在0~60μg·mL^(-1)范围内,果乙醇提取物对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表现出较小的细胞毒性,且随着乙醇提取物质量浓度增加,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的NO释放量逐渐下降,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比较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叶和果的次生代谢产物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共得到175种差异代谢产物。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和果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与差异代谢产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大叶蔷薇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抗肿瘤活性最好;而果乙醇提取物具有最佳的抗炎活性;松萝酸和金合欢素等可能是叶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基础,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吲哚-3-甲醛、葫芦巴碱和根皮苷等可能是果抗炎活性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蔷薇 乙醇提取物 生物活性 UPLC-MS/MS技术 比较代谢组学
下载PDF
比较代谢组学揭示琥珀古植物源指纹图谱
8
作者 余静 苏小朋 +4 位作者 石兆彤 李妍 王朝文 朱书奎 王雅玫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77-80,共4页
琥珀中的甾萜化合物是高等植物分泌的次生代谢物^([1])。因不同植物分泌出的次生代谢物不同,这些丰富的甾萜化合物可作为解译琥珀古植物来源的化学指纹^([2])。但是,现有关于琥珀或树脂化石的化学分类难以区分出琥珀古植物来源的种属,... 琥珀中的甾萜化合物是高等植物分泌的次生代谢物^([1])。因不同植物分泌出的次生代谢物不同,这些丰富的甾萜化合物可作为解译琥珀古植物来源的化学指纹^([2])。但是,现有关于琥珀或树脂化石的化学分类难以区分出琥珀古植物来源的种属,甚至较为粗略层次的分类指标(如生物分类系统中的门、科等)都未见系统研究^([3-6])。本研究借用了生物化学领域中常用的比较代谢组学研究思路^([7-8]),以顶空固相微萃取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为技术手段,系统分析了来自古裸子植物(始新世柏科、白垩纪南洋杉科)和古被子植物(中新世龙脑香料、中新世豆科植物)琥珀中的甾萜化合物^([9]),鉴定的次生代谢物包括83种单萜、186种倍半萜、84种二萜和43种正构烷烃。通过保留指数校正及与国际标准NIST质谱数据库比对,明确了其中大部分次生代谢物的结构及其化学名称。在化学分类前,我们先测试了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和最大热解峰温(T_(max)),证明本文选取的四类琥珀样品具有非常相似的热成熟度;再利用多元统计法从鉴定的396种甾萜化合物中提取出了四条琥珀古植物来源分类标准:(1)根据单萜和二萜的相对含量可区分裸子植物琥珀和被子植物琥珀;(2)10种化学分类标志物可用于区分出两种裸子植物琥珀,包括柏科和南洋杉科;(3)被子植物琥珀中,豆科琥珀和龙脑香料的化学超类存在差异,豆科琥珀的主要成分是倍半萜和二萜,而龙脑香料的主要成分是单萜和倍半萜;(4)其它特殊的化学成分可将豆科琥珀的古植物源鉴定到属级别(Hymenaea mexicana and Hymenaea protera)。由于古植物次生代谢物成分是由植物的基因组控制,本文揭示的化学分类标志具备遗传基础[10-12],研究结果全面建立了古树脂植物次生代谢物数据库,为古植物及古环境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 甾萜化合物 化学分类标志 比较代谢组学 古植物来源 古树脂植物
下载PDF
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断奶前后全肠道演替及其比较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沫言 郝友玲 +5 位作者 宋庆庆 陈辉 孙士强 李菊 武振龙 戴兆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01-1512,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在断奶前后的全肠道数量变化,并对部分优势乳酸杆菌的代谢差异进行了比较代谢组学研究。试验用梯度稀释培养法,分离21日龄哺乳仔猪的小肠优势乳酸杆菌。此外,试验选取24头体重为(7.00±0.50)kg...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在断奶前后的全肠道数量变化,并对部分优势乳酸杆菌的代谢差异进行了比较代谢组学研究。试验用梯度稀释培养法,分离21日龄哺乳仔猪的小肠优势乳酸杆菌。此外,试验选取24头体重为(7.00±0.50)kg的21日龄断奶长×大二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于21、24、28和35日龄时,每组随机选择1头仔猪屠宰,采集胃、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用荧光定量PCR法定量分析胃肠内容物样品中的不同种类乳酸杆菌数量。另外,选取3株优势乳酸杆菌进行比较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分离获得了5株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分别为: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罗伊氏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黏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mucosae)和唾液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断奶后,仔猪胃肠内的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恢复,但均未达到哺乳期水平。断奶后,胃中的优势乳酸杆菌为唾液乳杆菌、黏液乳杆菌和食淀粉乳杆菌;小肠和大肠中的优势乳酸杆菌为食淀粉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但3种乳酸杆菌在不同肠段的数量存在差异。比较代谢组学结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食淀粉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黏液乳杆菌的主要差异代谢途径为氨基酸代谢中的精氨酸生物合成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柠檬酸循环。试验结果可为饲粮调控断奶仔猪肠道不同部位乳酸杆菌的菌群组成和代谢、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功能与健康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乳酸杆菌 消化道 断奶 演替 比较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