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件治理”:作为基层秩序的规范来源和权威形式 被引量:30
1
作者 周庆智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5-44,共10页
文件治理是威权体制的基本特性,后者是一种动员型体制,即决策和执行以政治动员体系和行政层级体系加以贯彻,以规范性文件(区别于法律法规)贯穿其中,文件在被赋予了国家权力符号意义的同时,构成了基层秩序的规范来源和权威形式。文件治... 文件治理是威权体制的基本特性,后者是一种动员型体制,即决策和执行以政治动员体系和行政层级体系加以贯彻,以规范性文件(区别于法律法规)贯穿其中,文件在被赋予了国家权力符号意义的同时,构成了基层秩序的规范来源和权威形式。文件治理发挥的功能是党政权力及其遍布于基层社会的代理组织对社会秩序的管制、治理和服务,以覆盖于政治系统与行政系统的规范性文件,并通过社会获得的权力,形成密如织网的秩序经纬和深入社会各个领域的权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件治理 规范性文件 基层治理 正式规范 正式规范
下载PDF
我国乡村治理多元规范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潮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语境下,乡村治理现代化要求正式规范的国家法、政策与非正式规范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协调共治。国家法在乡村治理中具有秩序建构、规范性预期和权益保护的功能,政策在乡村治理中具有微观填补和宏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语境下,乡村治理现代化要求正式规范的国家法、政策与非正式规范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协调共治。国家法在乡村治理中具有秩序建构、规范性预期和权益保护的功能,政策在乡村治理中具有微观填补和宏观规划的功能,村民自治章程在乡村治理中具有促进村民自治和约束行政权的功能,村规民约除了具有促进村民自治的功能之外,还发挥着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乡风文明建设和德治的功能。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在乡村治理中各自展现其功能优势,共同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正式规范 正式规范 规范功能
下载PDF
警察街面执法治理的解释与完善 被引量:5
3
作者 蔡艺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5,共7页
警察街面执法的治理取决于警察与执法对象的法律关系。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治理需要依赖法律规范或科层监管机制来约束彼此的行为。事实上,警察往往不会首先诉诸法律与武力,而是会考虑柔性执法、策略执法,力求矛盾化解。警察街面执法的治... 警察街面执法的治理取决于警察与执法对象的法律关系。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治理需要依赖法律规范或科层监管机制来约束彼此的行为。事实上,警察往往不会首先诉诸法律与武力,而是会考虑柔性执法、策略执法,力求矛盾化解。警察街面执法的治理依赖"公序良俗"等社会共识、地方共识和部门共识的激励与监管,更多地依靠道德、义务、声誉、情感和信任等手段,其风险也显而易见。警察街面执法,不仅需要掌握各类正式规范与非正式准则,也需要对宏观社会结构、微观执法场景与对象有所了解。应整合程序化、专业化层面的治理和社会、组织层面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街面执法 正式规范 内部共识 信任治理
下载PDF
“宅改奇迹”:政治系统支持中的价值、规范与权威结构——基于江西余江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帅 《地方治理研究》 2020年第2期51-61,80,共12页
宅基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重要财产,在其看来通常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地位,因而,宅基地制度改革必将面对这一棘手的难题。以政治系统的输入过程为研究进路,结合余江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将"宅改"置于对政治系统的"支持... 宅基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重要财产,在其看来通常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地位,因而,宅基地制度改革必将面对这一棘手的难题。以政治系统的输入过程为研究进路,结合余江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将"宅改"置于对政治系统的"支持"中进行探讨。通过分析这一支持的目标主体,即"宅改"主导价值、"宅改"博弈或执行规范、领导小组、执法大队、党员干部等权威结构,发现农民对这一目标主体支持的一致性,是使"宅改"诉求与愿望能够输入政治系统进行转化并输出符合农民共同意愿政策的前提条件,这也成为余江缔造"宅改奇迹"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制度 政治系统 政治动员 主导价值 权威结构 正式规范 习俗规范
下载PDF
从自治、法治、德治三个维度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寒非 《人民法治》 2018年第7X期24-26,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体系 规范结构 正式规范 主体维度 自治型 三个维度
下载PDF
群体规范、生态认知与农户垃圾分类行为
6
作者 田冰冰 张士云 +1 位作者 李珂珂 关曼玉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第10期66-77,共12页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促进生态宜居和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调动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至关重要。而农村生活垃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方面和内容。因此,文章以农村生...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促进生态宜居和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调动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至关重要。而农村生活垃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方面和内容。因此,文章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为例,基于2021年CLES数据,采用Orderd Probit模型,通过中介效应,研究不同类型的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非正式规范中村规民约、邻里效应和名誉约束对农户垃圾分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正式规范中宣传教育、奖惩措施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显著;(2)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存在家庭收入水平和性别异质性;(3)环境认知在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对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性别的农户群体实行适宜的规范措施,以提高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正式规范 正式规范 生态认知 生活垃圾分类行为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法律与习俗的统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慧 代瑞婷 《理论界》 2019年第9期58-65,共8页
法律与习俗的统合符合乡村治理形式合法与内容合理的内在要求,理性主义、法律多元主义、社会惯习命题分别为其提供理论前提与支撑,法律与习俗不仅同秩序、村民意识共同作为乡村治理的三维内在要素,且分解制约着乡村权力,并为主体权利的... 法律与习俗的统合符合乡村治理形式合法与内容合理的内在要求,理性主义、法律多元主义、社会惯习命题分别为其提供理论前提与支撑,法律与习俗不仅同秩序、村民意识共同作为乡村治理的三维内在要素,且分解制约着乡村权力,并为主体权利的产生及实现提供条件。辅之以实证研究,以权利为基本范畴,在妥当区分法律与习俗基础上,对习俗给予现代性检视,并运用体系思维进行统合,以促进乡村治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正式规范 习俗 思维统合
原文传递
从确切措辞谈科技英语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小强 常立霓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57,共4页
通过实例阐述了科技英语要求平实、谨严、简明和逻辑抽象的措辞规则,并对科技英语如何达到结构清晰的用词格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科技英语 确切措辞 直陈事理 正式规范 客观明了
下载PDF
社会资本、公民社会与发展 被引量:208
9
作者 弗朗西斯·福山 曹义烜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5,共10页
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助于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在经济领域中 ,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在政治领域中 ,它可以促进那种为有限政府和现代民主的成功运转所必需的协作生活。它常常来自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 ,同时也是宗教... 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助于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在经济领域中 ,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在政治领域中 ,它可以促进那种为有限政府和现代民主的成功运转所必需的协作生活。它常常来自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 ,同时也是宗教、惯例、共享的历史经验及其他类型文化规范的副产品。因此 ,了解社会资本对于理解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交易成本 公民社会 发展 公共政策 民主制度 正式规范 经济政策
下载PDF
就业政策、非正式规范对退捕渔民替代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南、安徽退捕渔民的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小玲 刘盼 《中国渔业经济》 2022年第2期10-20,共11页
本文利用湖南和安徽两省9镇15村269户退捕渔民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估计就业政策和非正式规范对退捕渔民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就业政策还是非正式规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退捕渔民替代生计策略选择。就业政策... 本文利用湖南和安徽两省9镇15村269户退捕渔民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估计就业政策和非正式规范对退捕渔民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就业政策还是非正式规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退捕渔民替代生计策略选择。就业政策使退捕渔民选择农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概率提高了10.4%;非正式规范使退捕渔民选择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概率提高了18.8%,并对退捕渔民选择农业主导型生计和补贴依赖型生计起负向影响作用。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就业政策有效落地的监督管理,与此同时协调好非正式规范与就业政策在就业中的关系,依靠非正式规范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交流网络,形成与就业政策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捕渔民 替代生计 就业政策 正式规范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党群治理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奇琦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27-30,共4页
从本质上讲,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而党群治理是一种过程,然而,在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实质中却存在诸多契合和相通之处。根本而言,两个概念的提出都是对现代性和整体主义的一种解构和重构。社会资本对于党群治理的意义主要在于两点,一是非正... 从本质上讲,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而党群治理是一种过程,然而,在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实质中却存在诸多契合和相通之处。根本而言,两个概念的提出都是对现代性和整体主义的一种解构和重构。社会资本对于党群治理的意义主要在于两点,一是非正式网络可以给未来党群治理增加更多生活政治的成分,二是非正式规范使得未来党群治理可以突破传统意识形态动员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党群治理 生活政治 正式网络 正式规范
下载PDF
从非正式规范到地方法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规范补充供给路径的嬗变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海龙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69,共6页
社会规范可以大致划分为由国家供给的法律规范和由社会自发产生的非正式规范,其中属于法律规范的国家法制在法律规范乃至整体社会规范供给中逐渐占据了垄断地位,并且该垄断集中于中央层面,但由于集中于中央的国家法制存在过于抽象、滞... 社会规范可以大致划分为由国家供给的法律规范和由社会自发产生的非正式规范,其中属于法律规范的国家法制在法律规范乃至整体社会规范供给中逐渐占据了垄断地位,并且该垄断集中于中央层面,但由于集中于中央的国家法制存在过于抽象、滞后等缺陷,有必要从其他途径进行规范和补充。非正式规范虽然得到一时青睐,但是"乡土社会"正在消失,中国现代社会逐渐失去非正式规范普遍发展的条件。而地方法制却既能弥补中央层面国家法制的缺陷,又同样身为法律规范,适合为"转型社会"丛生的"外部性"问题提供解决途径,如果经过实质性和程序性的完善,可以成为中国法制最为得力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法制 正式规范 社会规范 外部性 政府管制
下载PDF
非正式规范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仙梅 《应用心理学》 CSSCI 1992年第2期28-32,共5页
本文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的7000多名被试进行了测试研究,以考察非正式群体规范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式规范的影响力随年级升高而递减;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力随年级升高而递增。作者根据研究结果,对教育工作者提... 本文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的7000多名被试进行了测试研究,以考察非正式群体规范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式规范的影响力随年级升高而递减;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力随年级升高而递增。作者根据研究结果,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规范 儿童青少年 心理发展 显著差异 群体规范 城市中学生 作弊行为 研究结果 学生群体 应用心理学
下载PDF
准用性法律中非正式规范识别机制构建导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赟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共11页
准用性法律广泛存在于我国中央和地方的立法中。当准用性法律所指涉的准用规范是习惯、道德等非正式规范时,适用它们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关联着非正式规范识别问题的争议。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些可能的争议,往往采取无视或否视的姿态;... 准用性法律广泛存在于我国中央和地方的立法中。当准用性法律所指涉的准用规范是习惯、道德等非正式规范时,适用它们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关联着非正式规范识别问题的争议。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些可能的争议,往往采取无视或否视的姿态;即便偶有论者关注,也主要是针对个案或个别规范提出一些具体的实体性建议,而实际上,考虑到其大量存在,因而首先应给予这个问题更多的关注;并且,对非正式规范识别问题的解决,更应采取一种程序主义的进路。因此,应尽快启动对准用性法律中非正式规范识别的程序性机制的构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用性法律 正式规范 识别机制
下载PDF
法律与非正式规范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永奎 蓝晓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要想构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约束机制,就必须同时利用法律、非正式规范这两大社会规范,构建高水平的社会约束机制,让非正式规范的发展带动法律的进步,让法律的进步来促进非正式规范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秩序水平。
关键词 正式规范 法律 效应
下载PDF
当正式制度遭遇非正式规范:小产权房成因的新思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杨波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49-653,共5页
近年来我国小产权房迅速扩展,学界从住房市场供需说、城乡土地制度说、政府监管漏洞说和民间合约说四个角度提出不同的思路,这些观点在说明早期外来户的购房行为上具有一定解释力,但是在解释后来迅速蔓延的原因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早期... 近年来我国小产权房迅速扩展,学界从住房市场供需说、城乡土地制度说、政府监管漏洞说和民间合约说四个角度提出不同的思路,这些观点在说明早期外来户的购房行为上具有一定解释力,但是在解释后来迅速蔓延的原因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早期外来户的购房行为对个人和家庭来说解决了居住难问题,但同时会产生出一种非预期社会后果,那就是在社会层面上营造出一种新的非正式规范,这种非正式规范不仅降低了后期购买小产权房者的心理负担,而且吸引更多的人购买小产权房进一步消减了外来户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政府要破解小产权房困境,关键是解决既有小产权房产生的历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产权房 外来户 法不责众 正式制度 正式规范
下载PDF
“活法”的中国语境分析——以关系社会中的非正式规范为对象
17
作者 易军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47-50,共4页
通过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梳理,我们认为"活法"具有方法论上的工具性意义,因此在关系社会下的非正式规范与正式规范的比较研究过程中,可用"活法"证成非正式规范在中国关系社会中的现实价值,进而在法学科上具有本土性... 通过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梳理,我们认为"活法"具有方法论上的工具性意义,因此在关系社会下的非正式规范与正式规范的比较研究过程中,可用"活法"证成非正式规范在中国关系社会中的现实价值,进而在法学科上具有本土性转向的现实和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法” 关系社会 正式规范 本土意义
下载PDF
学说史梳理式的法理学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涛 《法学教育研究》 2019年第1期332-352,共21页
"法律是什么"的问题是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为展示法律概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文章从微观层面的教学目的出发,以法律实证主义相关理论为背景,对哈特理论中的"社会规则"概念和麦考密克理论中的"... "法律是什么"的问题是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为展示法律概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文章从微观层面的教学目的出发,以法律实证主义相关理论为背景,对哈特理论中的"社会规则"概念和麦考密克理论中的"非正式规范秩序"概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对比和说明,为强化研究生对法律概念的基本认识提供基本资料,并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一种尝试,最终明确法律概念的辨析对于法理学相关内容学习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说史 法理学教学 社会规则 正式规范秩序
下载PDF
法社会学视域下农地经营权抵押的现实困境与制度构建
19
作者 左平良 《云梦学刊》 2023年第4期98-105,共8页
当前,现行法律允许农地经营权抵押,但在现实中,非正式规范因素的制约使得农地经营权抵押难以开展。受“半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制约,个体农户不愿以农地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出于营利性考量,金融机构不愿发放以农地经营权作抵押的贷款,致... 当前,现行法律允许农地经营权抵押,但在现实中,非正式规范因素的制约使得农地经营权抵押难以开展。受“半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制约,个体农户不愿以农地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出于营利性考量,金融机构不愿发放以农地经营权作抵押的贷款,致使农地经营权抵押行为仍少有发生。有鉴于此,应当引导社会资本下乡与农民专业合作,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农地经营权股份化流转机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代替个体农户进行农地经营,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只有这样,才能化解个体农户不贷观念与农业金融服务机构拒贷观念,在减少政府财政支出的同时,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制度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抵押 正式规范 农地经营权股份化 农民专业合作社
下载PDF
“枫桥经验”视角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力 《民间法》 2022年第1期74-85,共12页
通过对“枫桥经验”历史发展与内涵梳理,可以发现其在目标指向、内容特征、制度功能等方面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存在强关联。面对现实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存在的正式规范与基层实际脱节、非正式规范质量与治理要求仍有差距、行政权力对自... 通过对“枫桥经验”历史发展与内涵梳理,可以发现其在目标指向、内容特征、制度功能等方面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存在强关联。面对现实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存在的正式规范与基层实际脱节、非正式规范质量与治理要求仍有差距、行政权力对自治空间的挤压等现实困境,可以引入“枫桥经验”予以修正。而在引入“枫桥经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则需以法治原则、全过程人民民主原则、多元治理原则为指导。就具体路径而言,可以从增强党对基层群众自治的领导、规范基层政府行政指导行为、健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特别法人制度、制定非正式规范标准、规范非正式规范制定程序等方面来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多元治理 正式规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