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3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被引量:880
1
作者 方精云 郭兆迪 +1 位作者 朴世龙 陈安平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4-812,共9页
利用森林和草场资源清查资料、农业统计、气候等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卫星遥感数据,并参考国外的研究结果,对1981-200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灌草丛以及农作物等陆地植被的碳汇进行了估算,并对土壤碳汇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 利用森林和草场资源清查资料、农业统计、气候等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卫星遥感数据,并参考国外的研究结果,对1981-200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灌草丛以及农作物等陆地植被的碳汇进行了估算,并对土壤碳汇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森林面积(郁闭度为20%)由1980年初的116.5×10^6ha,增加到2000年初的142.8×10^6ha;森林总碳库由4.3PgC(1PgC=10^15gC)增加到5.9PgC;平均碳密度由36.9MgC/ha(1MgC=10^6gC)增加到41.0MgC/ha;年均碳汇为0.075PgC/a.中国草地面积约为331×10^6ha,总碳库1.15PgC,总碳密度3.46tC/ha,年均碳汇0.007PgC/a.中国灌草丛的面积为178×10^6ha;年均碳汇为0.014-0.024PgC/a.中国农作物的生物量按0.0125-0.0143PgC/a的速率增加.(2)在1981-2000年间,中国陆地植被年均总碳汇为0.096-0.106PgC/a,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14.6%-16.1%.利用国外结果对中国土壤碳汇进行了概算,为0.04-0.07PgC/a.因此,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总碳汇(植被和土壤)将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20.8%-26.8%.(3)文中的碳汇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土壤碳汇的估算.为此,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草地 灌草丛 农作物 土壤 陆地生态系统 碳汇
原文传递
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公益的评估 被引量:248
2
作者 蒋延玲 周广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6-432,共7页
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的量化指标 ,以我国森林为研究对象 ,根据全国第 3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 1 984~ 1 988)及 Costanza等 ( 1 997)的森林生态系统公益资料计算了我国 38种主要森林类型生态系统公益的总价值约为 1 1 7.40 1亿美元 ... 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的量化指标 ,以我国森林为研究对象 ,根据全国第 3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 1 984~ 1 988)及 Costanza等 ( 1 997)的森林生态系统公益资料计算了我国 38种主要森林类型生态系统公益的总价值约为 1 1 7.40 1亿美元 ,其中以森林营养循环的贡献最大 (约占 40 % ) ,而原材料 (包括木材、燃料、饲料 )的贡献仅占 1 5% ,反映出森林生态系统公益的显著性。研究发现 ,各森林类型的生态系统公益 ( Va)与其总生产力 ( Tp)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 :Ln( Va) =1 0 8.2 1 ( Tp) 0 .93,R2 =0 .844。这对于简化生态系统公益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了科学的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系统公益 评估
下载PDF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251
3
作者 谢晋阳 陈灵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7-344,共8页
本文从区域、群落结构和动态出发研究了分布于华北地区的主要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特征,结论如下:(1)随着从北到南纬度的不断降低,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不断增加,优势度指数不断减小.其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 本文从区域、群落结构和动态出发研究了分布于华北地区的主要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特征,结论如下:(1)随着从北到南纬度的不断降低,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不断增加,优势度指数不断减小.其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遵循上述规律。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后又降低,优势度指数减低后又增加.(2)海拔1200m以下,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增加而增加.海拔1200m以上则随海拔增加而减小。(3)乔木层同灌木层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具最大的相关注。(4)物种多样性指数从演替初期到中期不断地增加,到演替后期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落叶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演替
下载PDF
林业生态工程10种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184
4
作者 郎奎建 李长胜 +4 位作者 殷有 郎璞玫 王维芳 刘鹏 刘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从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角度出发.在分析生态效益作用的机理基础上.给出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定义。明确指出.森林资源是森林生态效益的载体.二者之间是一种松散的相关关系、即第二类的相关关系。由此产生森林生态效益的自变量所特有的区域... 从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角度出发.在分析生态效益作用的机理基础上.给出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定义。明确指出.森林资源是森林生态效益的载体.二者之间是一种松散的相关关系、即第二类的相关关系。由此产生森林生态效益的自变量所特有的区域自变量集和林分自变量集。在界定森林涵养水源等10种生态效益的概念、性质和它们的相关关系基础上.确定它们独立的自变量集和标准化因变量集.并构造它们的整体扩散模型、从而实现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10种森林生态效益的总体初步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效益 林业生态工程 计量
下载PDF
森林凋落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233
5
作者 王凤友 《生态学进展》 CSCD 1989年第2期82-89,共8页
关键词 森林 凋落物 凋落量
原文传递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15
6
作者 李文华 李芬 +1 位作者 李世东 刘某承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7-688,共12页
由于森林的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较大部分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进行补偿,吸引全社会参与森林的保... 由于森林的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较大部分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进行补偿,吸引全社会参与森林的保护与培育,即如何用经济杠杆解决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公平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展开研究和探讨。对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借鉴。分析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具体实践,得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需要完善的方面。最后,提出我国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益补偿 森林 制度 展望
下载PDF
北京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83
7
作者 邵海荣 贺庆棠 +2 位作者 阎海平 侯智 李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9,共5页
该文对北京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为期3a的实测与研究.结果表明,从市中心向郊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单极系数逐渐减小;有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针叶林地区全年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阔叶林地区,... 该文对北京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为期3a的实测与研究.结果表明,从市中心向郊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单极系数逐渐减小;有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针叶林地区全年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阔叶林地区,但春、夏季节则阔叶林地区高于针叶林地区;有瀑布和溪流等动态水的地方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增加;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低于室外,但绿色植物可使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增加;一天中白天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高于夜间,一年中夏季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单极系数 空气质量 森林
下载PDF
鼎湖山主要森林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N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65
8
作者 莫江明 薛璟花 方运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13-1420,共8页
研究了鼎湖山森林主要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模拟 N沉降的响应。凋落物分解速率随林分、树种和分解阶段不同而异。分解试验 3个月后 ,季风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分解物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 0 .5 0 ,0 .80和 0 .87,且... 研究了鼎湖山森林主要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模拟 N沉降的响应。凋落物分解速率随林分、树种和分解阶段不同而异。分解试验 3个月后 ,季风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分解物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 0 .5 0 ,0 .80和 0 .87,且它们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p<0 .0 5 ) ;6个月后 ,这 3种林分的分解物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 0 .4 1、0 .73和 0 .70。试验 3个月后 ,所有试验树种中凋落物分解最快的树种是季风常绿阔叶林的锥栗 (Castanopsis chinensis,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0 .34)最慢为马尾松林中的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 0 .87) ;经 6个月后 ,最快的树种是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华润楠 (Machilus chinensis,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 0 .2 5 ) ,最慢为混交林中的马尾松 (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0 .75 )。 N沉降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也随林分、树种和分解阶段不同而异。在马尾松林中 ,N沉降仅在试验开始 3个月对马尾松针叶凋落物分解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 (p<0 .0 5 )。在混交林中 ,经 6个月试验后 ,低 N处理对马尾松针叶凋落物分解仍无明显作用 ,中 N处理则明显促进其分解 (p<0 .0 5 ) ,但在两次取样中 N沉降处理对荷木 (Schima superba)凋落物的分解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凋落物分解 响应 森林 南亚热带
下载PDF
白龙江上游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50
9
作者 郭正刚 刘慧霞 +1 位作者 孙学刚 程国栋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8-395,共8页
白龙江上游地区属长江防护林工程重点地区之一。根据 36个样地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群落内各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大小顺序为“灌木层 >草本层 >乔木层” ;均匀度指数变化比较复杂 ,在杜鹃巴山冷... 白龙江上游地区属长江防护林工程重点地区之一。根据 36个样地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群落内各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大小顺序为“灌木层 >草本层 >乔木层” ;均匀度指数变化比较复杂 ,在杜鹃巴山冷杉 (Rhododendronfastigiatum_Abiesfargesii)林中为“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层” ,在苔藓巴山冷杉林中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其余群落中为“灌木层 >草本层 >乔木层” ;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为“乔木层 <灌木层和草本层” ,而灌木层与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随林分郁闭度变化而变化 ,在郁闭度 30 %的杜鹃巴山冷杉林中 ,草本层大于灌木层 ,在郁闭度 47%的箭竹巴山冷杉林中 ,草本层和灌木层相当 ,在郁闭度 55 %以上的各个群落内 ,灌木层大于草本层。同一海拔不同坡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分布于阳坡的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林大于分布于阴坡的草类云杉 (Piceaasperata)林。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表现为随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增加 ,从海拔 2 4 0 0m的栎类阔叶林 ,2 60 0m的草类云杉林 ,2 80 0m的箭竹 (Sinarundinarianitida)巴山冷杉林 ,到 3 0 0 0m的苔藓巴山冷杉林和 3 2 0 0m的杜鹃巴山冷杉林 ,物种多样性依次下降 ,到海拔 3 40 0m的高山杜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上游地区 森林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鼎湖山区域大气降水特征和物质元素输入对森林生态系统存在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63
10
作者 周国逸 闫俊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02-2012,共11页
通过对鼎湖山区域大气降水特征及降水的物质元素输入的观测分析 ,得到如下一些主要结果 :1本区域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而热量输入却相对均匀 ,使整个区域湿季水土流失和干季水分亏匮的可能性加大。区域内的对比研究发现 ,无论从降水的季... 通过对鼎湖山区域大气降水特征及降水的物质元素输入的观测分析 ,得到如下一些主要结果 :1本区域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而热量输入却相对均匀 ,使整个区域湿季水土流失和干季水分亏匮的可能性加大。区域内的对比研究发现 ,无论从降水的季节差异 ,全年的暴雨降水量 ,多年的降水变率等方面 ,鼎湖山都比鹤山偏小 ,这对鼎湖山森林景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该区的年降水量主要是湿季降水量存在着显著的 7a周期性振荡现象。 3大气降水中氮的含量偏高 ,浓度为 1 .92 mg· L- 1,总含 N量为 38.4 kg· hm- 2·a- 1;而钠、镁的含量偏低 ,浓度分别为 0 .1 0 5 mg· L- 1和 0 .0 6 1 mg· L- 1,总含量分别为 2 .1 0 kg· hm- 2· a- 1和 1 .2 2 kg·hm- 2·a- 1。年内降水的集中使得生态系统的养分输入主要在湿季 ,与高温多雨处于同一时期 ,有利于森林植被的形成和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提高。从水热角度出发 ,鼎湖山地带性森林的存在不仅是季风气候的结果 ,和同区域的其它地方相比 ,也是这里的降水季节性差异 ,降水变率和暴雨降水量较小的结果 ;根据区域性水热特性的分析 ,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区域 大气降水 养分 脆弱生态系统 森林 物质元素输入 广东
下载PDF
中国森林土壤碳储量与土壤碳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6
11
作者 刘世荣 王晖 栾军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437-5448,共12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和碳吸收汇。国内外研究表明,土壤亚系统在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森林类型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森林对干扰和变化环境响应的时空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和碳吸收汇。国内外研究表明,土壤亚系统在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森林类型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森林对干扰和变化环境响应的时空动态变化,至今对森林土壤碳储量和变率的科学估算,以及土壤关键碳过程及其稳定性维持机制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综述了近十几年来我国森林土壤碳储量和土壤碳过程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碳储量、土壤碳化学稳定性、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土壤呼吸影响机制、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对土壤碳过程的影响等;评述了土壤碳过程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未来土壤碳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促进我国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科学评价森林土壤碳固持潜力及其稳定性维持机制和有效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土壤 碳储量 土壤呼吸 土壤碳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京西山区森林林内景观评价研究 被引量:140
12
作者 陈鑫峰 贾黎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6,共8页
以京西山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价对象 ,共收集了 4 4个有代表性的林内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 ,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公众对每个林内景观的喜好度值 ,然后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喜好度与 15个景观要素间的回归关系。建模结果显示 ,就... 以京西山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价对象 ,共收集了 4 4个有代表性的林内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 ,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公众对每个林内景观的喜好度值 ,然后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喜好度与 15个景观要素间的回归关系。建模结果显示 ,就该区域而言 ,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有 6个 ,即 :树干形态、枯树倒木、树干排列、林下层总盖度、林下层统一度和坡度。文中对有关外业工作的规范、受评景观的基本特征、景观要素分解、评判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说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西山区 森林 林内景观 景观评价 景观图片 多元数量化理论 风景林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现状和潜力 被引量:158
13
作者 吴庆标 王效科 +4 位作者 段晓男 邓立斌 逯非 欧阳志云 冯宗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7-524,共8页
根据近3次森林资源普查资料和六大林业工程规划估算了中国森林植被的固碳现状和潜力。我国森林植物的碳贮量从第4次森林清查(1989-1994年)的4220.45 Tg C增加到第6次森林清查(1999-2003年)的5156.71Tg C,平均年增长率为1.6%,年固碳... 根据近3次森林资源普查资料和六大林业工程规划估算了中国森林植被的固碳现状和潜力。我国森林植物的碳贮量从第4次森林清查(1989-1994年)的4220.45 Tg C增加到第6次森林清查(1999-2003年)的5156.71Tg C,平均年增长率为1.6%,年固碳量为85.30-101.95Tg·a^-1,主要集中在西藏、四川、内蒙古、云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和湖南等省份。根据我国林业工程建设规划,到2010年规划完成时,林业工程每年新增的固碳潜力为115.46 Tg·a^-1,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和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到2010年新增的固碳潜力分别为16.25、48.55、32.59、3.75和14.33 Tg·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六大林业工程 固碳现状 固碳潜力
下载PDF
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研制的进展 被引量:103
14
作者 蒋有绪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4,共6页
介绍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思想发展的近况。
关键词 森林 可持续经营 标准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02个优势种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统计特征 被引量:144
15
作者 任书杰 于贵瑞 +2 位作者 姜春明 方华军 孙晓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1-586,共6页
选择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12个采样点,研究了102个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变异性.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含量(Cmass)、全氮含量(Nmass)和全磷含量(Pma... 选择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12个采样点,研究了102个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变异性.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含量(Cmass)、全氮含量(Nmass)和全磷含量(Pmas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74.1~646.5 mg.g-1、8.4~30.5 mg.g-1和0.6~6.2 mg.g-1,算术平均数分别为480.1、18.3和2.0 mg.g-1,变异系数分别为11.1%、27.5%和56.4%;C/N、C/P和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1~64.1、70.9~838.6和1.5~21.2,算术平均数分别为29.1、313.9和11.5,变异系数分别为32.8%、48.3%和44.1%.C∶N∶P质量比为313.9∶11.5∶1,摩尔比为810.9∶25.4∶1.与全球尺度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区域树木叶片Cmass和C/N明显偏高,叶片Nmasss和N/P明显偏低,而叶片Pmass和C/P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森林 Redfield比例 叶片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原文传递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16
16
作者 周广胜 郑元润 +1 位作者 陈四清 罗天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11,共10页
本文利用中国125组天然成熟林森林资料及Efimova在IBP期间获得的世界各地的23组森林、草地及荒漠等自然植被资料及相应的气候资料对目前流行的气候生产潜力模型:Miami模型、ThornthwaiteMemori... 本文利用中国125组天然成熟林森林资料及Efimova在IBP期间获得的世界各地的23组森林、草地及荒漠等自然植被资料及相应的气候资料对目前流行的气候生产潜力模型:Miami模型、ThornthwaiteMemorial模型、Chikugo模型、综合模型及北京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hikugo模型、北京模型与综合模型都能较好地反应森林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状况,但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北京模型与综合模型能较好地反应自然植被的NPP,而Chikugo模型的计算值偏小;同时,根据综合模型对中国自然植被NPP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自然植被NPP的分布趋势是东南沿海最高,依次向西北内陆递减,直至西北沙漠荒漠区最低;在全球增温条件下,自然植被NPP均有所增加,在湿润地区增加幅度较大,而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增加幅度较小。研究还表明,限制我国自然植被NPP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分供应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全球变化 自然植被 生产力模型
下载PDF
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重点问题研究 被引量:126
17
作者 李文华 李世东 +1 位作者 李芬 刘某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2期13-18,共6页
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并且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森林生态效益的受益者主要是江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因而如何给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实施补偿,实现生态公平,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当前国内外... 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并且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森林生态效益的受益者主要是江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因而如何给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实施补偿,实现生态公平,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研究提出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总体框架和分析评价国内外森林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探讨:界定了森林生态补偿的内涵与范畴;对补偿森林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两类;对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估算,考虑营造林的直接投入、保护森林生态功能而放弃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三个方面的因素;培育森林生态补偿市场化途径,加强对私人企业的激励机制,建立基金寻求国外非政府组织捐赠机构支持等办法;开征森林生态税,对征收对象、征收范围、征收依据和税率等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森林生态补偿的“三步走”战略,包括补偿基金完善阶段,补偿基金与生态税双轨并行阶段,生态税独立运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 机制 重点问题
下载PDF
国外森林水文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87
18
作者 高甲荣 肖斌 +1 位作者 张东升 李迈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64,75,共6页
森林和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森林与水之间的关系是当今林学和生态学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国外近 30年来森林水文学的研究成果 ,简要地介绍了森林水文学的概念、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 ... 森林和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森林与水之间的关系是当今林学和生态学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国外近 30年来森林水文学的研究成果 ,简要地介绍了森林水文学的概念、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 ,分析了森林与水相互作用的特点 ,并从森林对降水、径流、蒸发散、泥沙输出、水质和产水量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评述了最新研究进展。从国外的研究成果来看 ,森林植被在涵养水源、调节水量、减少径流泥沙、延缓径流回流速率、降低洪峰、增加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但是森林植被变化对某一区域降水的影响并不明显 ,而且增加森林覆盖率可以减少流域产水量。由于环境异质性的存在 ,森林的水文作用在具有不同特征条件的水文生态区有很大差别。迄今对森林水文效应的研究规模多局限在小尺度 ,要把一个地区小尺度的研究成果可靠地应用于大尺度的其他流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森林水文学
下载PDF
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的概念及其分类 被引量:128
19
作者 闫恩荣 王希华 黄建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森林粗死木残体 (Coarse woody debris,CWD)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定义 ,没有通用而确切的概念用来描述 CWD,对研究结果的比较造成了很大障碍。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以及对 CWD生态功能的深入研究 ,国外的森林... 森林粗死木残体 (Coarse woody debris,CWD)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定义 ,没有通用而确切的概念用来描述 CWD,对研究结果的比较造成了很大障碍。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以及对 CWD生态功能的深入研究 ,国外的森林管理和研究机构 (例如 USDA Forest Service和 L TER)为了把 CWD放在区域以及景观尺度上进行比较 ,对 CWD的概念等进行了统一 ,将其直径标准由原来的≥ 2 .5 cm调整到≥ 10 cm,但是我国在此方面还没有与国际接轨 ,仍采用旧标准 (≥ 2 .5 cm ) ,这样的研究结果难于和国外进行比较 ,不利于我国 CWD的长期深入研究。另外 ,有关 CWD的分类一直以来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 ,我国也缺少 CWD分类方法的介绍。鉴于以上情况 ,综合国内外近年来在 CWD方面的研究动态 ,综述了 CWD的概念和分类情况 ,并初步提出较综合的 CWD概念及其分类系统 ,以供相关研究者讨论和参考 ,为我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粗死木质残体 概念 分类
下载PDF
鼎湖山森林凋落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103
20
作者 翁轰 李志安 +1 位作者 屠梦照 姚文华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9-304,共6页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凋落物量及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N、P、K、Ca、Mg)的含量。8年的测定结果表明,两个森林类型的年均凋落物量(t·ha^(-1))及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t·ha^(-1)·yr^(-1))...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凋落物量及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N、P、K、Ca、Mg)的含量。8年的测定结果表明,两个森林类型的年均凋落物量(t·ha^(-1))及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t·ha^(-1)·yr^(-1))分别为:常绿阔叶林9.056,0.220;针叶林2.695,0.032。凋落物中叶、枝和花果的百分组成及凋落特征各异。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年均凋落物量低于热带雨林而高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说明不同气候带的森林类型,其凋落物量是有差异的。与针叶林相比较,常绿阔叶林的凋落物量较大,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较高,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也较快,因此从提高森林的质量和增强森林的生态效益来考虑,在造林绿化上应提倡多营造常绿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凋落物 营养元素 生物量 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