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逃离与复归:《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移民社区书写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道全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77,共5页
作为美国当代族裔文学经典之作,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为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赢得国际声誉。小说从小女孩的视角书写芒果街的移民生活,尤其是社区中少数族裔女性在夹缝中的生存状态,呈现美国社会少数族裔社区的困境。凭着写作天赋,... 作为美国当代族裔文学经典之作,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为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赢得国际声誉。小说从小女孩的视角书写芒果街的移民生活,尤其是社区中少数族裔女性在夹缝中的生存状态,呈现美国社会少数族裔社区的困境。凭着写作天赋,作家成功走出移民社区的压抑空间,但是她对移民社区的精神复归与书写饱含伦理关怀与责任意识。通过移民社区生活经历的书写,她试图诊断族裔社区的症结,探讨移民社区空间的潜能与空间重构的可能性。这一书写策略为实现移民社区少数族裔女性的空间诉求提供参考方案,也将启示美国其他少数族裔文学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街上的小屋》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边缘社区 族裔女性 空间重构
下载PDF
《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空间表征与身份建构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维贵 赵莉华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3,共7页
奇卡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在《芒果街上的小屋》中探索了美国拉美裔族群的集体身份和族裔女性的性别身份,空间在作家对身份的探索中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和政治性。作家以芒果街这一社会空间为背景,揭示了不同强势集团的空间表征,... 奇卡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在《芒果街上的小屋》中探索了美国拉美裔族群的集体身份和族裔女性的性别身份,空间在作家对身份的探索中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和政治性。作家以芒果街这一社会空间为背景,揭示了不同强势集团的空间表征,从而表现出空间在身份建构中的重要性。拉美裔女性作家要完成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的双重建构,就必须颠覆表征着对立与压迫的空间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芒果街上的小屋》 空间表征 身份 族裔
原文传递
《萨帕塔的眼睛》中的历史书写
3
作者 周维贵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以著名农民革命领袖埃米利亚诺·萨帕塔的情妇伊内斯为叙事者,讲述了伊内斯与萨帕塔之间的情感纠葛及其在革命期间所承受的灾难和伤痛。小说赋予历史叙事所忽略的失语者以叙述声音,通过文学想象解构并重塑被卷进历史事件的个体的形... 以著名农民革命领袖埃米利亚诺·萨帕塔的情妇伊内斯为叙事者,讲述了伊内斯与萨帕塔之间的情感纠葛及其在革命期间所承受的灾难和伤痛。小说赋予历史叙事所忽略的失语者以叙述声音,通过文学想象解构并重塑被卷进历史事件的个体的形象,从而“真实”地再现墨西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通过叙事者伊内斯之口,对主流叙事中所浸淫的男权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对革命爆发的内在动因做出了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萨帕塔的眼睛》 历史叙事 历史书写 墨西哥革命
下载PDF
论《喊女溪》的叙述聚焦与女性主体性的建构
4
作者 张书勉 《潍坊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8-21,共4页
美国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在其短篇小说集《喊女溪》中,通过对叙述聚焦等写作技巧的高超运用,凸显了墨西哥裔女性遭受父权压迫的社会现实,展现了她们构建女性主体身份的过程。书信体叙述模式以多重式聚焦方式,彰显了女... 美国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在其短篇小说集《喊女溪》中,通过对叙述聚焦等写作技巧的高超运用,凸显了墨西哥裔女性遭受父权压迫的社会现实,展现了她们构建女性主体身份的过程。书信体叙述模式以多重式聚焦方式,彰显了女性叙述者追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意愿和积极行动。无聚焦叙述视角发挥了其相对客观等优势,便于读者阅读。全书中最常见的内聚焦叙述既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儿童世界中的性别压迫及其严重后果,又对涉及反抗男权身体规训的女性凝视予以了较充分的展示。由此,《喊女溪》的叙述聚焦与建构女性主体性的主题相得益彰,使小说更具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喊女溪》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叙述聚焦 女性主体性
下载PDF
奇卡诺文学《杧果街上的小屋》中的身份认同与共同体形塑
5
作者 李岚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杧果街上的小屋》是美国当代奇卡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品,作家将个人经验与社会现实投射于小说中,书写了美国拉美裔族群女性的性别、族裔、阶级等多种身份下的多重困境,聚焦杧果街上奇卡纳的流动性体验与... 《杧果街上的小屋》是美国当代奇卡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品,作家将个人经验与社会现实投射于小说中,书写了美国拉美裔族群女性的性别、族裔、阶级等多种身份下的多重困境,聚焦杧果街上奇卡纳的流动性体验与身份建构过程。本文拟从奇卡纳的身份视角,以身份的脆弱性、社区关系的互联性及建构家园共同体的责任三个方面,探讨奇卡纳身份的自我迷失、自我觉醒与自我跨越,主动探寻作家对于家园共同体关系建构的深切关注与思考,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共情体验与平等友好的沟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杧果街上的小屋》 身份认同 共同体
下载PDF
边界视角下的希斯内罗丝小说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胡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7期45-48,共4页
传统的社会学边界研究在文学中逐渐受到关注和运用。由于受地理界线、历史文化及种族差异的影响,墨西哥裔美国文学中的边界书写更为突出。以当代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和《拉拉的褐色披肩》为例... 传统的社会学边界研究在文学中逐渐受到关注和运用。由于受地理界线、历史文化及种族差异的影响,墨西哥裔美国文学中的边界书写更为突出。以当代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和《拉拉的褐色披肩》为例,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以格洛丽亚·安扎尔多瓦的边界研究视角为切入点,分析作品所体现的边界概念及其扩展的比喻意义。边界的不利处境反而成为小说中跨民族空间的移民提高自身及改善他们的跨界生活的催化剂,包容不同身份、寻求和谐的"新混血儿意识"帮助他们跨越边界,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芒果街上的小屋》 《拉拉的褐色披肩》 边界研究
下载PDF
边缘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芒果街上的小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广奎 张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25-27,共3页
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一部经典的成长小说,作者是奇卡纳文学(墨西哥裔美国女性文学)代表作家。该作品以自传体方式描述了一位生长在美国的墨西哥西语裔小女孩埃斯佩朗莎是如何成长为一位有独立... 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一部经典的成长小说,作者是奇卡纳文学(墨西哥裔美国女性文学)代表作家。该作品以自传体方式描述了一位生长在美国的墨西哥西语裔小女孩埃斯佩朗莎是如何成长为一位有独立思想意识的女性的过程。本文从边缘话语分析的视角阐释了小说中作为边缘人的墨西哥西语裔群体在美国主流社会中为自由和平等所发出的边缘之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街上的小屋》 边缘话语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下载PDF
新物质主义视域下《拉拉的褐色披肩》中的食物书写
8
作者 张晓雯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2年第2期60-66,共7页
美国墨西哥裔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拉拉的褐色披肩》是一部具有鲜明的食物书写风格的文学作品,生动展示出食物的“物性”和“力量”,不仅消抹了食物与墨裔主体的界限,还呈现了食物与墨裔群体在身份与情感上的建构与互动。本... 美国墨西哥裔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拉拉的褐色披肩》是一部具有鲜明的食物书写风格的文学作品,生动展示出食物的“物性”和“力量”,不仅消抹了食物与墨裔主体的界限,还呈现了食物与墨裔群体在身份与情感上的建构与互动。本文尝试借助新物质主义批评话语探讨食物与墨裔主体、食物与美国社会之间的“内在互动”,挖掘食物所蕴含的身份性、民族性和政治性特质,以及食物的文学生命和文学意义。食物书写真实再现了20世纪美国墨裔日常生活、饮食风俗和文化认知的变迁,揭示了后殖民主义与美国多元思潮对族裔饮食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食物也在多种能动作用中丰富着自身的生命活力和文学意义,成为重构墨西哥裔身份和历史,乃至美国多元文明的一股强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拉拉的褐色披肩》 食物书写 新物质主义
原文传递
从女性视角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父权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媛 董良峰 《科教文汇》 2018年第19期150-152,共3页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墨西哥裔美国当代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Sandra Cisnerous)的代表作,小说用诗化的语言描写了女主人公埃斯佩朗莎(Esper anza)眼中的世界。本文中,作者从女性的视角解读小说中众多女性在男权社会父权制下的...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墨西哥裔美国当代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Sandra Cisnerous)的代表作,小说用诗化的语言描写了女主人公埃斯佩朗莎(Esper anza)眼中的世界。本文中,作者从女性的视角解读小说中众多女性在男权社会父权制下的压抑生活,以及以埃斯佩朗莎为代表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父权制的无声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芒果街上的小屋》 埃斯佩朗莎 父权制
下载PDF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与《芒果街上的小屋》
10
作者 卢婧洁 《教育视界》 2021年第9期74-76,共3页
一、作者简介桑德拉·希斯内罗丝是美国当代文坛著名的墨裔女作家,也是美国墨裔女性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是首位作品被美国权威文学经典选集《诺顿美国文学选集》收录的墨裔女作家。出版于1984年的《芒果街上的小屋》... 一、作者简介桑德拉·希斯内罗丝是美国当代文坛著名的墨裔女作家,也是美国墨裔女性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是首位作品被美国权威文学经典选集《诺顿美国文学选集》收录的墨裔女作家。出版于1984年的《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希斯内罗丝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这部散文诗般的成长小说是美国墨裔女性文学的经典,影响了全世界。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于1954年12月出生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一个贫困的墨西哥移民家庭。父亲是来自墨西哥的移民,从事装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街上的小屋》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成长小说 女性文学 伊利诺伊州 作者简介 文学经典 《诺顿美国文学选集》
下载PDF
从边缘到共同体 ——论《芒果街上的小屋》的共同体意识
11
作者 仝妍妍 《海外文摘》 2020年第1期21-23,共3页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从小在芝加哥贫穷的拉丁裔社区长大,以种族和性别的双重边缘体验书写着本族裔故事,并对奇卡纳女性倾注更多的关怀。她的第一部作品《芒果街上的小屋》记录了小女孩埃斯佩朗莎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成长轨迹。她的蜕变...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从小在芝加哥贫穷的拉丁裔社区长大,以种族和性别的双重边缘体验书写着本族裔故事,并对奇卡纳女性倾注更多的关怀。她的第一部作品《芒果街上的小屋》记录了小女孩埃斯佩朗莎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成长轨迹。她的蜕变代表了希斯内罗丝所倡导建立的个人对族裔群体的责任,所想象的墨西哥族裔理想未来的愿景,更重要的是为奇卡纳女性集体发声的强烈愿望,这无一不闪烁着“共同体”智慧的光芒。基于此,本文拟从共同体角度入手,探究希斯内罗丝对个体追求的自我价值,少数族裔移民群体改变生存困境以及奇卡纳女性群体追求平等自由的关注。通过研究发现,小说中蕴含的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希斯内罗丝为墨裔移民摆脱边缘化所做的不懈努力,对多元文化的倡导,和为女性同胞争取平等自由,希望女性团结起来互相帮助的呼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街上的小屋》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边缘身份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女性的呐喊——解读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
12
作者 周瑞红 《作家》 2015年第12X期44-45,共2页
美国墨裔女性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利用自己细腻的笔触和敏感的视角创作出了自传式的女性成长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这一作品不仅让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受到了文学批评家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让她成为"奇卡纳"文学... 美国墨裔女性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利用自己细腻的笔触和敏感的视角创作出了自传式的女性成长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这一作品不仅让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受到了文学批评家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让她成为"奇卡纳"文学流派中的代表人物。在这部作品中,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不仅对女性主义意识的逐渐觉醒做出了描述,而且也对女性身份构建与出路进行了探索。本文在对《芒果街上的小屋》的女性群像与"房子"的意象做出论述的基础上,从女性自我认同、社会话语权的构建以及集体主义意识的觉醒三个方面对女性对"房子"的渴望与呐喊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芒果街上的小屋》 女性主义意识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试析小说作品的主题对叙述话语形式的选择——以Sandra Cisneros短篇小说为例
13
作者 娄立国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8-51,共4页
不同的叙述话语形式对小说的交际效果、刻画人物形象等具有不同的功能,因而对表达小说的主题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以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短篇小说为例,分析了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等与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配合使用情... 不同的叙述话语形式对小说的交际效果、刻画人物形象等具有不同的功能,因而对表达小说的主题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以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短篇小说为例,分析了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等与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配合使用情况以及它们对表现作品主题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一般而言,抒情或泄愤的作品以选择第一人称自由直接话语为首选;说理与描写的作品以选择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为首选;刻画人物肖像的作品以选用第三人称加直接引语叙述策略为上。但主题和形式并不是绝对的一对一关系,同一个主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同一个形式也可以表达不同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主题 叙述话语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短篇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