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结合血清甲胎蛋白、肌酸激酶水平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彬 高素娟 +1 位作者 张娜 马海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6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对核磁共振(MRI)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表达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手术和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 目的对核磁共振(MRI)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表达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手术和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简称植入组,53例)和凶险型前置胎盘非胎盘植入组(简称非植入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中AFP、CK的水平,并将所有患者的MRI结果、血清学检查结果及两者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植入组血清AFP和C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植入组(P<0.05)。MRI、血清学检查及二者联用的诊断灵敏度(71.74%vs.67.92%)、漏诊率(28.3%vs.32.13%)、阴性预测值(63.34%vs.63.0%)和符合率(71.12%vs.72.25%)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0.56%)、阴性预测值(86.84%)和符合率(90.00%)均显著高于单独的MRI或血清学检查(P<0.05),漏诊率(9.43%)低于单独的MRI或血清学检查(P<0.05)。结论 MRI联合血清AFP、CK表达检测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优于单项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扫描 凶险型胎盘前置 胎盘植入 甲胎蛋白 肌酸激酶
原文传递
孕中、晚期母体血清甲胎蛋白测定联合影像学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8
2
作者 朱晓童 陈晓 +2 位作者 钱天烨 王新新 孔祥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4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测定及影像学检查对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本院产科行剖宫产术分娩的前置胎盘单胎妊娠孕妇80例,依据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组织学结...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测定及影像学检查对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本院产科行剖宫产术分娩的前置胎盘单胎妊娠孕妇80例,依据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分为胎盘植入组36例及非植入组44例。另选取有前置胎盘高危因素且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54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中期、孕晚期母体血清AFP、CK值,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MRI)检查结果。结果:孕中、孕晚期植入组AFP均高于非植入组和对照组(P<0.05);孕晚期CK在各组间均无差异(P>0.05)。经ROC曲线分析,孕中期AFP诊断临界值为55.1μg/L,曲线下面积为0.75;孕晚期AFP诊断临界值为276.5μg/L,曲线下面积为0.81。孕中晚期AFP值、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检查结果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88.6%,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中,孕中期及孕晚期母体血清AFP值检测具有一定的意义,影像学联合血清AFP值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单项指标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甲胎蛋白 超声检查 核磁共振扫描
下载PDF
83例无鼾男性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向东 高雪梅 曾祥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获取成年无鼾男性人群的上气道及周围组织形态的核磁共振数据,为相关呼吸疾患人群提供对比资料.方法:从453名男性志愿者中选取83名无鼾者,青年组(22~29岁)30人,中青年组(36~45岁)31人,中老年组(46~57岁)22人.所有志愿者在严格... 目的:获取成年无鼾男性人群的上气道及周围组织形态的核磁共振数据,为相关呼吸疾患人群提供对比资料.方法:从453名男性志愿者中选取83名无鼾者,青年组(22~29岁)30人,中青年组(36~45岁)31人,中老年组(46~57岁)22人.所有志愿者在严格固位条件下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利用核磁共振设备的固有软件及特定公式进行测量和计算.结果:获得上气道各段及周围组织形态的线距、面积和体积共93项测量指标.结论: 建立了3个年龄段的无鼾男性人群上气道及周围组织形态的均值和变异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 磁共振研究 周围组织 组织形态 核磁共振扫描 核磁共振设备 男性人群 中青年组 测量指标 志愿者 无鼾者 老年组 年龄段
下载PDF
直肠前突型便秘球囊在单次辅助排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蔡亮亮 邱祥武 +5 位作者 秦波 严金明 许向彤 秦晓静 刘帅 钱海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5,共2页
本研究通过阴道内放置直肠前突型便秘球囊实现单次辅助排便,选取1例中度直肠前突患者,借助盆底核磁共振扫描模拟排便的3个时相12种工况,对比发现直肠前突发生的部位,即阴道裂孔被球囊填塞,加强了直肠前壁的支撑。结果表明,直肠前突型便... 本研究通过阴道内放置直肠前突型便秘球囊实现单次辅助排便,选取1例中度直肠前突患者,借助盆底核磁共振扫描模拟排便的3个时相12种工况,对比发现直肠前突发生的部位,即阴道裂孔被球囊填塞,加强了直肠前壁的支撑。结果表明,直肠前突型便秘球囊单次辅助排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突型便秘 排便 球囊 单次 阴道内放置 核磁共振扫描
原文传递
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观察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俞欢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期233-234,共2页
目的:分析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79例,随意分为分析组和比对组各38例,分别采用核磁共振和CT诊断,对比两组病灶诊断结果等。结果:分析组的小脑... 目的:分析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79例,随意分为分析组和比对组各38例,分别采用核磁共振和CT诊断,对比两组病灶诊断结果等。结果:分析组的小脑、脑干、基底、丘脑的诊出率显著高于比对组,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梗死平均直径、检查费用、检出时间与比对组相比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符合人数与符合率显著多于比对组,而误诊人数与漏诊人数明显少于比对组,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核磁共振扫描 腔隙性脑梗死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诊断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的效能探析
6
作者 刘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96-0199,共4页
在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病情诊断中,采用联合诊断方案,即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扫描技术,以出血区域、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评估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02例疑似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 在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病情诊断中,采用联合诊断方案,即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扫描技术,以出血区域、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评估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02例疑似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扫描检查。金标准为综合诊断结果,采用实验对比分析法,确定多层螺旋CT诊断、核磁共振扫描诊断、联合诊断方案的效能,总结不同诊断方案的价值。结果 在特异性、灵敏度以及准确率上,多层螺旋CT诊断、核磁共振扫描诊断、联合诊断方案的诊断数据经两两对比分析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特异性上,多层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扫描的诊断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区域上,多层螺旋CT诊断、核磁共振扫描诊断、联合诊断方案的诊断数据经两两对比分析后,数据虽有差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病情诊断中,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扫描诊断效能更佳,可确定病灶位置,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敏感度,可为患者对症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扫描 脑梗死 脑出血
下载PDF
DSA与Dyna-CT、MRI影像融合新技术在脑脊髓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廉亭 杨铭 +12 位作者 李俊 潘力 陈刚 向伟楚 李国栋 乔英 蔡明俊 刘鹏 盛柳青 伍杰 李欢欢 秦杰 赵曰圆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DSA、Dyna-CT及MRI影像融合技术的开发与在脑脊髓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我院2011年引进的Siemens Artis Zee所带Dyna-CT与2006年引进的GE-3100所带的Innova-CT及其后处理软件:双容积(dural volume)、静脉CTA、三维融合(t... 目的探讨DSA、Dyna-CT及MRI影像融合技术的开发与在脑脊髓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我院2011年引进的Siemens Artis Zee所带Dyna-CT与2006年引进的GE-3100所带的Innova-CT及其后处理软件:双容积(dural volume)、静脉CTA、三维融合(three dimensimal fusion)、计算脑灌注血容量(parenchyma blood volume PBV)、Siemens i Flow、GE-Agioviz等后处理技术,在临床进行脑脊髓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断治疗时,在DSA造影后进行三维重建、三维融合等后处理,获得三维融合图像、脑血容量图像、脑血流全循环图像。结果利用两台DSA机器,进行了双容积重建,可以评价颅内、颈部植入支架后观察支架展开情况,可以评价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效果,可以看清颅内动脉及动脉瘤有无钙化,颅内及脊髓血管病变在正位、侧位与轴位上与颅骨、颅底及脊椎骨质结构的关系;可以从静脉CTA评价颅内血管病变,如动脉瘤、AVM等,进行DSA双侧颈内动脉系统、一侧颈内动脉系统与一侧椎基动脉系统三维血管重建后评价脑血管病,尤其是AVM的供血全貌;通过降血压BOT(balloon occlusion test,球囊闭塞试验)前后脑血容量变化找出了作为评估颈内动脉能否闭塞的金标准新的参考指标;建成了脑动静脉、静脉窦全循环像以及利用DSA与MRI影像融合后数据输入Mecromic神经导航行颅内深部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的直视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DSA与CT、MRI影像融合后的三维影像对脑脊髓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有较大指导参考价值,甚至对科学研究及教学也有更直观、更有价值的帮助,多种影像融合是未来医学影像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血管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扫描 影像融合
原文传递
1例慢性锰中毒及颅脑CT核磁共振扫描报告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广松 聂旭东 《职业卫生与病伤》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6-117,共2页
1例慢性锰中毒及颅脑CT核磁共振扫描报告王广松贵州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550006聂旭东贵州省人民医院放射科550006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毒较明显时.出现锥体外系统损... 1例慢性锰中毒及颅脑CT核磁共振扫描报告王广松贵州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550006聂旭东贵州省人民医院放射科550006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毒较明显时.出现锥体外系统损害,并可伴有精神症状,严重时可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中毒 锰中毒 慢性 颅脑 CT 核磁共振扫描
下载PDF
超声波振动频率对岩石破碎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莉莎 李坤 张红红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1-83,98,共4页
超声波振动碎岩是一种新型碎岩技术,它在提高硬岩破碎效率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通过超声波换能器直接对岩石加载超声波振动,在宏观上借助万能试验机观察岩石抗压强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核磁共振扫描仪细观上观察孔隙度的变化情况。... 超声波振动碎岩是一种新型碎岩技术,它在提高硬岩破碎效率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通过超声波换能器直接对岩石加载超声波振动,在宏观上借助万能试验机观察岩石抗压强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核磁共振扫描仪细观上观察孔隙度的变化情况。采用宏、细观结合的方式,探究岩石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振动下的破碎规律。通过研究发现:岩石孔隙度与抗压强度呈反比关系。在振动频率为35kHz时,岩石抗压强度降低最大,幅度4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振动 碎岩 核磁共振扫描 振动频率
下载PDF
CT与MRI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玉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6期3-4,共2页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主要是指在围产期由于宫内缺氧或者是窒息导致脑部发生的缺血缺氧性损害,不仅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同时也是后期致残的重要病因之一。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扫描(MRI)均是HIE临床常用的...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主要是指在围产期由于宫内缺氧或者是窒息导致脑部发生的缺血缺氧性损害,不仅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同时也是后期致残的重要病因之一。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扫描(MRI)均是HIE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能够通过具有不同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对疾病情况进行准确诊断,是选择临床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鉴于此,本文首先对HIE的病因病理进行简述,后重点对CT和MRI以及二者对比及联合应用于HIE诊断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扫描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下载PDF
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小莽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7年第10期1859-1860,共2页
核磁共振扫描,是在一个密闭的室内完成,由于扫描时间长,扫描噪音较大,给相当多的患者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恐惧感。若需增强扫描,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过分关心,从而在心理上早有暗示,便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因病情需要此间静脉注入对比... 核磁共振扫描,是在一个密闭的室内完成,由于扫描时间长,扫描噪音较大,给相当多的患者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恐惧感。若需增强扫描,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过分关心,从而在心理上早有暗示,便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因病情需要此间静脉注入对比剂,须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同时也要观察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增强扫描 心理护理 核磁共振扫描 扫描时间 焦虑情绪 静脉注入 不良反应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核磁共振扫描在肩关节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纪忠杰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22期103-104,共2页
探讨核磁共振扫描在肩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5月~2019年6月阶段本院收治的肩关节损伤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均为肩关节骨折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100例患者分别实施MRI检查和CT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 探讨核磁共振扫描在肩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5月~2019年6月阶段本院收治的肩关节损伤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均为肩关节骨折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100例患者分别实施MRI检查和CT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肩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MRI检查与CT检查对患者肩关节骨折的检出率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RI检查对患者的肩关节软组织损伤、关节积液、肩袖撕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检查诊断肩关节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尤其是对于肩关节软组织损伤、关节积液、肩袖撕裂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可将其作为肩关节损伤的首选诊断方式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扫描 肩关节损伤 临床诊断
下载PDF
钻井液对HDD黏土层力学性能作用机理研究
13
作者 梁小强 孙平贺 +2 位作者 胡达 黎永索 韦帮第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7-164,共8页
为从宏细观角度研究不同种类钻井液与黏土地层重塑样作用前后力学特性的演化机理,对与重塑样作用后的钻井液进行阳离子测试,通过阳离子交换容量测试确定试验后钻井液中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并使用Correl函数对钻井液的阳离子相关参数及重... 为从宏细观角度研究不同种类钻井液与黏土地层重塑样作用前后力学特性的演化机理,对与重塑样作用后的钻井液进行阳离子测试,通过阳离子交换容量测试确定试验后钻井液中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并使用Correl函数对钻井液的阳离子相关参数及重塑样的孔隙参数和力学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基钻井液中,重塑样的孔隙率与钻井液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及溶液中游离的阳离子浓度的相关系数均趋近于-1,即阳离子交换容量及溶液中游离的阳离子浓度越大,试验后重塑样的孔隙率越小,力学性质越好。核磁共振扫描图像结果表明:3号水基固相钻井液对重塑样水化膨胀的抑制与孔隙封堵作用最好,重塑样的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容量 黏土地层重塑样 力学特性 核磁共振扫描
下载PDF
交界性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MRI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泽锋 黄丽梅 +2 位作者 何祥发 姚德芹 黄日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5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探讨在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BEOT)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MEOT)鉴别诊断中核磁共振扫描(MRI)的价值。方法:对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BEOT和MEOT患者各30例的临床资料及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为A组和B组。对比2组患者的MRI... 目的:探讨在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BEOT)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MEOT)鉴别诊断中核磁共振扫描(MRI)的价值。方法:对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BEOT和MEOT患者各30例的临床资料及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为A组和B组。对比2组患者的MRI征象和不同扫描状态下信号强度。结果:A组患者经过MRI检查后发现52个病灶,平均肿瘤直径为(12.3±1.8)cm;B组患者经过MRI检查后发现71个病灶,平均肿瘤直径为(12.5±2.0)cm;MRI检查BEOT多呈圆形或者类圆形,囊实性和边界清晰;MRI检查MEOT多呈不规则或分叶,囊实性和边界不清;A组纯囊性、囊性为主伴赘生物、外生型乳头或结节、分支乳头、同侧卵巢显示构成比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实性T2WI等及低信号、囊液T1WI抑脂高信号均明显高于B组(P<0.05),而实性T1WI抑脂、囊液T2WI信号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BEOT和MEOT鉴别诊断中MRI的价值较高,前者多呈圆形或者类圆形,囊实性和边界清晰,而后者多呈不规则或分叶,囊实性和边界不清,且影像学表现和实性T2WI、囊液T1WI抑脂信号强度也有明显差异,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 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 核磁共振扫描
下载PDF
训练致胫骨挫伤32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成 刘积平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00-201,共2页
非战斗减员是指在非战斗情况下由于外伤、疾病等引起的减员。减少非战斗减员能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是军队完成各项使命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军队医务工作者时刻关注的领域。训练伤是非战斗减员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膝关节撞击 核磁共振扫描 胫骨平台 非战斗减员
下载PDF
核磁共振扫描对肩关节损伤中的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2期178-179,共2页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扫描对肩关节损伤中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的18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成为研究对象,进行核磁共振扫描。随机数字法将肩关节损伤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观察组给予核磁共振扫描对肩关节部位进...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扫描对肩关节损伤中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的18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成为研究对象,进行核磁共振扫描。随机数字法将肩关节损伤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观察组给予核磁共振扫描对肩关节部位进行检测,对照组给予CT造影技术对肩关节损伤部位进行检测。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成像优良率为86.7%,对照组的成像优良率为62.2%,观察组的检查图像质量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扫描技术对肩关节检测有着较好的效果,其成像质量较高,操作相对也较为简单,对于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扫描 肩关节损伤 诊断
下载PDF
淋巴水肿辅助诊断方法的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欧明辉 戈小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02-503,共2页
关键词 淋巴水肿 诊断 淋巴管造影 淋巴闪烁造影检查 核磁共振扫描
原文传递
新生儿低血糖的脑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彩春 吴善姬 陈雷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024-2025,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影像学表现 脑损伤 缺氧缺血性损伤 核磁共振扫描 低血糖症状 脑缺氧缺血 代谢紊乱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胼胝体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隋毓秀 刘文 +1 位作者 范俭雄 翟书涛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胼胝体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95例(患者组),正常人20名(对照组),按规定序列作头颅核磁共振扫描,测定胼胝体长度、胼胝...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胼胝体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95例(患者组),正常人20名(对照组),按规定序列作头颅核磁共振扫描,测定胼胝体长度、胼胝体宽度(膝部、体部、压部)。于入院当天及住院第4周后评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患者组与对照组、短病程组(≤5年, 30例)与长病程组( >5年, 65例)、家族性组(37例)与散发性组(58例)的胼胝体长度、宽度等比较。结果 (1)患者组胼胝体长度[ ( 6 8±0 4 )mm]明显短于对照组[ ( 8 0±0 4 )mm];t=3 24,P<0 05; (2)短病程组与长病程组胼胝体各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家族性组胼胝体压部宽度[ (0 98±0 15)mm]小于散发性组[ (1 07±0 13)mm];t=-2 85,P<0 05; (4)PANSS阳性因子分与胼胝体长度呈正相关(r=0 21,P=0 04 ),反应缺乏减分率与胼胝体长度呈负相关(r=-0 21,P=0 04); (5)胼胝体长度、胼胝体体部宽度与起病年龄有密切关系(P=0 049,P=0 04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胼胝体缩小,尤以家族史阳性者为著,胼胝体异常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病理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成像研究 核磁共振扫描 阴性症状量表 0.05 病理学基础 胼胝体异常 对照组 临床症状 住院患者 密切关系 起病年龄 散发性 家族性 长度 宽度 病程 正常人 统计学 测量值
原文传递
聚醚醚酮生物复合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悦 刘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60-364,共5页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熔点为334℃,具有优越的耐高温性能,PEEK的化学性能稳定,弹性模量约为8.3GPa,接近人体皮质骨(17.7GPa),远低于钛合金(116GPa)和钴铬合金(210GPa),PEEK的拉伸性能类似于骨、...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熔点为334℃,具有优越的耐高温性能,PEEK的化学性能稳定,弹性模量约为8.3GPa,接近人体皮质骨(17.7GPa),远低于钛合金(116GPa)和钴铬合金(210GPa),PEEK的拉伸性能类似于骨、牙釉质和牙本质[1]。PEEK放射线显影,核磁共振扫描不会产生伪影,无细胞毒性,拉伸强度为13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细胞毒性 聚醚醚酮 生物复合材料 钴铬合金 化学性能稳定 皮质骨 核磁共振扫描 牙本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