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脂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应用
1
作者 袁敏健 顾清 +1 位作者 沈民杰 马玉录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53-56,共4页
丙烯腈装置的一些管道受到强腐蚀介质的作用 ,常用的内衬聚四氟乙烯钢管的使用寿命很短。选用树脂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应用在强腐蚀管线中 ,经 3年半的实际使用 。
关键词 内衬 防腐管理 腐蚀 树脂陶瓷 复合钢管 石油化工工业 抗腐蚀性能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牙与树脂及陶瓷材料相对磨耗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旭 郭照中 +2 位作者 陈思韩 肖莉 章彦彦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7期427-428,共2页
目的:比较成品丙烯酸树脂牙与丙烯酸树脂、Targis及Artglass复合树脂、陶瓷材料的相对磨耗性,为临床选择修复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制作成品丙烯酸树脂牙的牙尖形状标本40个,选择丙烯酸树脂、Targis及Art-glass复合树脂、陶瓷4种材料进行... 目的:比较成品丙烯酸树脂牙与丙烯酸树脂、Targis及Artglass复合树脂、陶瓷材料的相对磨耗性,为临床选择修复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制作成品丙烯酸树脂牙的牙尖形状标本40个,选择丙烯酸树脂、Targis及Art-glass复合树脂、陶瓷4种材料进行相对磨耗实验,每种材料均制作块状标本10个。在自制磨耗装置上循环磨耗50000次后测试各种标本的高度丧失。结果:丙烯酸树脂牙牙尖磨耗度由大到小分别为:陶瓷、复合树脂、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复合树脂、陶瓷的磨耗度由大到小分别为:陶瓷、丙烯酸树脂、复合树脂。结论:陶瓷与丙烯酸树脂牙相对磨耗时,树脂牙的磨损较大,临床上应避免使用将陶瓷与树脂作为相对磨耗材料,复合树脂是丙烯酸树脂牙较为理想的对颌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耗 抗磨耗性能 磨损 树脂陶瓷
原文传递
树脂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应用
3
作者 沈民杰 马玉录 《高桥石化》 2002年第2期19-21,共3页
化工厂丙烯腈装置的一些管道受到强腐蚀介质的作用,常用的内衬四氟塑料管道的使用寿命有短,通过调查研究,选用树脂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应用在强腐蚀管线中,经三年半的实际使用,抗腐蚀性能良好,可有选择地应用。
关键词 树脂陶瓷 内衬 复合钢管 应用 丙烯腈装置 管道腐蚀
下载PDF
复合树脂陶瓷和陶瓷嵌体、高嵌体、超嵌体治疗牙体缺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林云柯 林云红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50-56,共7页
目的 研究复合树脂陶瓷嵌体、高嵌体、超嵌体和陶瓷嵌体、高嵌体、超嵌体治疗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差异,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中文数据库(万方、维普、CNKI等... 目的 研究复合树脂陶瓷嵌体、高嵌体、超嵌体和陶瓷嵌体、高嵌体、超嵌体治疗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差异,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中文数据库(万方、维普、CNKI等)及其他在线数据库,收集以复合树脂陶瓷材料制作的嵌体、高嵌体和超嵌体与陶瓷材料制作的嵌体、高嵌体和超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Trial,RCT)、临床病例对照试验(clinical controlledtrial,CCT)及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交叉比对,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783篇文献,去除重复、多次筛选并评估纳入文献质量后,最终纳入7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研究。2种材料的修复体1a的存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72,95%CI:0.91~8.18,P=0.07);2种材料的修复体3a的存留率复合树脂陶瓷组优于陶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5,95%CI:1.28~4.87,P=0.007)。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1个结局证据为中级(1a存留率差异),1个解决证据为低级(3a存留率差异)。结论 1a随访观察内的复合树脂陶瓷嵌体与陶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临床表现相似,3a随访观察内的复合树脂陶瓷嵌体的临床表现优于陶瓷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嵌体 高嵌体 陶瓷 复合树脂陶瓷
下载PDF
CAD/CAM陶瓷材料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郭馨蔚 张志民 赵洪岩 《口腔生物医学》 201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前口腔CAD/CAM修复系统最常用的是陶瓷材料,根据成分的差异可以分为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多晶陶瓷和玻璃陶瓷。不同种类的陶瓷在力学、美学上有着较大的区别,需根据临床需要及患者需求进行选择。每种材料各有优缺点,例如玻璃陶瓷透明度... 目前口腔CAD/CAM修复系统最常用的是陶瓷材料,根据成分的差异可以分为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多晶陶瓷和玻璃陶瓷。不同种类的陶瓷在力学、美学上有着较大的区别,需根据临床需要及患者需求进行选择。每种材料各有优缺点,例如玻璃陶瓷透明度高但质脆,多晶陶瓷强度大但透明度低,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兼具玻璃陶瓷和树脂材料的优点,但是强度低。本文系统地就其在组成上的分类、每种类型陶瓷的特点及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指导临床对于CAD/CAM材料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玻璃陶瓷 多晶陶瓷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三种咬合关系中树脂陶瓷冠和二氧化锆全瓷冠种植修复的生物力学差异 被引量:4
6
作者 代慧娟 王钊鑫 +3 位作者 白布加甫·叶力思 孙江伟 古丽再努·依不拉音 尼加提·吐尔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663,共7页
背景:在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二氧化锆逐渐成为最常用的上部修复体材料,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树脂陶瓷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口腔修复材料,近年来开始尝试作为上部修复体材料应用于种植修复中,但目前对该材料在种植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较... 背景:在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二氧化锆逐渐成为最常用的上部修复体材料,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树脂陶瓷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口腔修复材料,近年来开始尝试作为上部修复体材料应用于种植修复中,但目前对该材料在种植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在3种咬合关系中,对比树脂陶瓷冠和二氧化锆全瓷冠种植修复体修复上颌中切牙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选取1例上颌中切牙行单冠种植修复患者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运用Mimics 21.0软件提取上颌骨模型,将模型导入Solidworks 2020软件,并建立牙冠、粘接剂、基台、中央螺丝、种植体等模型,装配完成构建出上颌中切牙单冠种植修复模型;在ANSYS Workbench 2021 R1软件中赋予模型材料属性参数(上部修复体材料分别为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二氧化锆)后,分别模拟3种咬合关系(对刃牙合、正常牙合、深覆牙合)进行加载,分析树脂陶瓷冠和二氧化锆全瓷冠种植修复模型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树脂陶瓷冠组和二氧化锆全瓷冠组种植修复模型在不同咬合关系中的应力集中区均分布于上部修复体加载点、基台与种植体连接处、种植体颈部及周围骨组织处,随着咬合关系由对刃牙合变为正常牙合、深覆牙合,两组中修复基台、中央螺丝、种植体、骨组织的等效应力峰值均逐渐减小;两组深覆牙合时上部修复体的等效应力峰值最高,二氧化锆全瓷冠对刃牙合时粘接剂层等效应力峰值最高,树脂陶瓷冠组深覆牙合时粘接剂层的等效应力峰值最高;②对刃牙合时,树脂陶瓷冠组粘接剂层、中央螺丝的等效应力峰值略小于二氧化锆全瓷冠组,两组上部修复体、修复基台、种植体、骨组织处的等效应力峰值无明显差别;正常牙合时,树脂陶瓷冠组上部修复体、粘接剂层、中央螺丝的应力峰值略小于二氧化锆全瓷冠组,两组修复基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区 种植修复体 咬合关系 上部修复体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 二氧化锆 三维有限元 应力
下载PDF
3种可切削树脂陶瓷复合材料机械性能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丽杨 郭佳杰 +2 位作者 杜亚鑫 王强 仇丽鸿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采用体外研究方法 ,比较3种可切削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挠曲性能、断裂韧性及硬度。方法 :选择UpceraHyramic、3M Lava Ultimate、Vita Enamic和对照组玻璃陶瓷Vitablocs MarkⅡ,分别制作成长、宽、高为16 mm×4 mm×1.0 mm... 目的:采用体外研究方法 ,比较3种可切削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挠曲性能、断裂韧性及硬度。方法 :选择UpceraHyramic、3M Lava Ultimate、Vita Enamic和对照组玻璃陶瓷Vitablocs MarkⅡ,分别制作成长、宽、高为16 mm×4 mm×1.0 mm、2.0 mm的挠曲强度实验试件,17 mm×4 mm×3 mm的断裂韧性实验试件和厚度为4 mm的硬度实验试件。应用万能实验机以0.5 mm/min的加载速度,测量并计算试件挠曲强度值和断裂韧性值;应用显微硬度仪测量并计算硬度值;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粗糙程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厚度1 mm时,各组挠曲强度值为Hyramic(207.7515±13.12) MPa>Vita Enamic(182.0286±15.18)MPa>Lava Ultimate(145.8469±8.98)MPa>Vitablocs MarkⅡ(103.0542±18.19)MPa;挠曲模量为Vitablocs MarkⅡ(49.49±5.50)GPa>Vita Enamic(40.65±3.80)GPa>Hyramic (14.89±2.38)GPa>Lava Ultimate (7.09±1.24)GPa。厚度2 mm时,各组挠曲强度值为Hyramic (208.1986±25.07)MPa>Lava Ultimate (172.9297±12.73) MPa>Vitablocs MarkⅡ(158.6587±15.37)MPa>VitaEnamic(155.3670±13.77)MPa;挠曲模量为Vitablocs MarkⅡ(24.07±1.86)GPa>Vita Enamic(19.64±0.98)GPa>Hyramic(10.35±0.87)GPa>Lava Ultimate (8.68±0.86)GPa。断裂韧性为Vita Enamic (1.6357±0.16)MPa·m^(1/2)>Lava Ultimate(1.4286±0.11)MPa·m^(1/2)>Vitablocs MarkⅡ(1.3233±0.10)MPa·m^(1/2)>Hyramic(1.0614±0.09) MPa·m^(1/2)。各实验组硬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根据ISO 6872/2008,3种可切削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均满足临床强度需要。其中,Hyramic在不同厚度条件下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挠曲强度,是比较理想的后牙修复材料;而Vita Enamic在1 mm时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且韧性好,适用于后牙咬合空间有限且咬合力较大的患者的修复,即(牙合)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切削树脂陶瓷复合材料 挠曲性能 断裂韧性 硬度
下载PDF
可切削树脂复合陶瓷CAD/CAM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姜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2期159-160,共2页
目的观察可切削树脂复合陶瓷CAD/CAM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广东省江门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后牙缺损患者90例,应用电脑随机方式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应用可切削树脂复合陶瓷... 目的观察可切削树脂复合陶瓷CAD/CAM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广东省江门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后牙缺损患者90例,应用电脑随机方式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应用可切削树脂复合陶瓷方式进行根管治疗后CAD/CAM高嵌体修复,对照组氧化锆增强锂基陶瓷方式进行根管治疗后CAD/CAM高嵌体修复。比较2组患者的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情况、牙体完整性及颜色匹配度。结果修复后,2组修复体完整度和边缘适合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牙龈健康情况、牙体完整性及颜色匹配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可切削树脂复合陶瓷作为后牙根管治疗后CAD/CAM高嵌体修复的材料,更有利于保护剩余牙体,具有更好的牙体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切削树脂陶瓷 CAD/CAM 高嵌体修复 根管治疗 后牙牙体缺损
下载PDF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
9
作者 李琳 杨文 王晓东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2期80-88,F0004,共10页
近年来新型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已用于临床牙体修复和种植上部修复,主要包括高温聚合的树脂基质混合高比例分散的陶瓷填料(RBC)和聚合物渗透陶瓷网络(PICN)两大类,本文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美学效果及临床应用情况展开综述。结... 近年来新型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已用于临床牙体修复和种植上部修复,主要包括高温聚合的树脂基质混合高比例分散的陶瓷填料(RBC)和聚合物渗透陶瓷网络(PICN)两大类,本文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美学效果及临床应用情况展开综述。结果显示,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介于复合树脂与陶瓷之间,略高于复合树脂但显著低于增强型玻璃陶瓷和氧化锆陶瓷。此类材料的优势在于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同时相比陶瓷材料具有更佳的抗疲劳性。但在机械强度和断裂韧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优化。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半透性不及增强型玻璃陶瓷,颜色稳定性介于复合树脂与陶瓷之间。临床疗效方面,目前主要用于嵌体、高嵌体和部分冠修复,并在短期的临床随访中表现出与陶瓷材料相似的存留率。PICN可能更适合用于种植体支持全冠修复。此类材料的长期临床效果仍有待更多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 复合树脂材料 陶瓷材料 力学性能 半透性 存留率
原文传递
新型口腔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光泽度与粗糙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佟舒妍 吴音 司文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18-722,共5页
研究了VITA ENAMIC hybrid ceramic、3M ESPE Lava Ultimate两种口腔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美学特性,测定两种材料的光泽度及粗糙度,并结合微观形貌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同时测试了自合成材料的抛光性能,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研究了VITA ENAMIC hybrid ceramic、3M ESPE Lava Ultimate两种口腔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美学特性,测定两种材料的光泽度及粗糙度,并结合微观形貌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同时测试了自合成材料的抛光性能,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种抛光条件下,3M材料的抛光性能较好,光泽度达到86.70,粗糙度Ra较低,为0.044μm。自合成3材料的抛光性能弱于3M材料,但好于VITA材料,其光泽度达到84.68,可以满足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树脂陶瓷复合材料 光泽度 粗糙度
原文传递
新型齿科可切削复合树脂陶瓷体外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隽雅 曾剑玉 +2 位作者 张思佳 鲍艳娜 司文捷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181-185,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新型齿科可切削复合树脂陶瓷的细胞相容性。方法依据国标和ISO相关标准制作CAD/CAM复合树脂陶瓷(UR)、CAD/CAM氧化锆(UZ)、光固化复合树脂陶瓷(SC)及各自与树脂粘接剂结合体标准试件(UR+、UZ+、SC+)的浸提液,并与L-929小鼠... 目的初步评价新型齿科可切削复合树脂陶瓷的细胞相容性。方法依据国标和ISO相关标准制作CAD/CAM复合树脂陶瓷(UR)、CAD/CAM氧化锆(UZ)、光固化复合树脂陶瓷(SC)及各自与树脂粘接剂结合体标准试件(UR+、UZ+、SC+)的浸提液,并与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共培养,1、3、5d后使用CCK-8法进行细胞增殖试验,评价各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形态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UZ、UZ+、UR和SC组细胞在培养各时间段内都表现出较高的细胞增殖率,在第5d分别表现为95.1%、81.2%、87.1%和75.1%。UR+和SC+在培养5d后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70.6%和58.4%,两组光吸收度值分别为1.161和0.960,与阴性对照组1.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C+组部分细胞镜下观察到边界模糊的形态。结论新型齿科可切削复合树脂陶瓷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切削复合树脂陶瓷 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在微创修复前牙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及美学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必翔 来凤根 王旭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在微创修复前牙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及美学评价。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7月-2022年4月收治的230例前牙缺损患者(共23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115)和对照组(n=115)。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在微创修复前牙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及美学评价。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7月-2022年4月收治的230例前牙缺损患者(共23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115)和对照组(n=115)。对照组接受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进行牙体缺损修复,实验组采用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修复牙体缺损。比较两组的修复疗效、美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牙周相关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牙周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5.65%,高于对照组的88.69%(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牙周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较治疗后1个月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牙周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VAS升高,实验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美学满意度91.30%,实验组美学满意度9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47%)显著低于对照组(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在微创修复前牙缺损中的临床疗效和美学满意度较高,并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 前牙缺损 临床疗效 美学评价 牙周
下载PDF
冷热循环对CAD/CAM树脂陶瓷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及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亚男 刘思思 +1 位作者 王立凯 王海锋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2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研究冷热循环对CAD/CAM树脂陶瓷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及形貌的影响。方法以树脂陶瓷复合材料LU(Lava Ultimate),CE(Cerasmart),HY(Hyramic润瓷),VE(Vita Enamic)为实验组,以长石质玻璃陶瓷VM(Vita Mark Ⅱ)为对照组,分别在抛光即刻和... 目的研究冷热循环对CAD/CAM树脂陶瓷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及形貌的影响。方法以树脂陶瓷复合材料LU(Lava Ultimate),CE(Cerasmart),HY(Hyramic润瓷),VE(Vita Enamic)为实验组,以长石质玻璃陶瓷VM(Vita Mark Ⅱ)为对照组,分别在抛光即刻和经10000次冷热循环后(冷热循环仪设置高温55℃,低温5℃,浸水时间为30s),测量表面粗糙度R_(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试件表面形貌。结果在抛光即刻,LU、CE、HY和VE组的R_(a)值在0.095~0.106μm之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M组R_(a)值最小,为(0.054±0.014)μm,与其他4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冷热循环后,各组材料R_(a)值均增大,但与抛光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化后,VM组R_(a)值仍小于其他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下表面形貌无明显变化。结论经冷热循环后,CAD/CAM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和玻璃陶瓷表面微结构均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 冷热循环 表面粗糙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不同粘接系统用于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体外实验研究
14
作者 周力 颜越 章非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72-1377,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系统及老化处理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了一种新型树脂陶瓷修复材料(Lava^(TM)Ultimate,优韧瓷)。在实验的第一部分,将制备好的离体牙随机分为3组,按照两步法自酸蚀通用型粘接...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系统及老化处理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了一种新型树脂陶瓷修复材料(Lava^(TM)Ultimate,优韧瓷)。在实验的第一部分,将制备好的离体牙随机分为3组,按照两步法自酸蚀通用型粘接系统、全酸蚀粘接系统、一步法自酸蚀通用型粘接系统将优韧瓷块与离体牙的牙本质面粘接,使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测试每组粘接试件的静态断裂强度,并观察其断口形貌。实验第二部分则将以上3组粘接系统的剪切样本浸泡在3种不同酸碱度的溶液(可乐、苏打水、人工唾液)中,30 d后比较各组剪切强度间差异。结果:对于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优韧瓷,一步法及两步法自酸蚀通用型粘接系统组的剪切强度皆优于全酸蚀粘接系统组,而一步法自酸蚀通用型粘接系统组与两步法自酸蚀通用型粘接系统组的粘接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粘接系统在不同浸泡液中浸泡老化后剪切强度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泡液种类对剪切强度的影响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种粘接系统对优韧瓷与牙体间的剪切强度均达到临床要求,且酸碱老化处理不影响3种粘接系统的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 粘接界面 人工老化 剪切强度
下载PDF
刷牙对可切削复合树脂陶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15
作者 钱小宇 徐欣蕊 黄慧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0年第3期128-132,137,共6页
目的研究刷牙对可切削复合树脂陶瓷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以可切削复合树脂陶瓷U(Ultimate)、H(Hyramic)、E(Enamic)、G(Grandio)为实验组,以复合树脂Z(Z350XT)和玻璃陶瓷M(Vita MarkII)为对照组,分别在其刷牙前及刷牙50000次后测... 目的研究刷牙对可切削复合树脂陶瓷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以可切削复合树脂陶瓷U(Ultimate)、H(Hyramic)、E(Enamic)、G(Grandio)为实验组,以复合树脂Z(Z350XT)和玻璃陶瓷M(Vita MarkII)为对照组,分别在其刷牙前及刷牙50000次后测量表面粗糙度(Ra),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形貌。结果刷牙前M组(0.021±0.004μm)与G组(0.026±0.003μm)平均表面粗糙度Ra值较小,其余各组Ra值在0.031~0.033μm之间。刷牙后各组表面粗糙度均增加,且刷牙前后的粗糙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刷牙后,M组(0.033±0.007μm)与G组(0.034±0.005μm)的Ra值最小、U组(0.044±0.010μm)与E组(0.043±0.004μm)次之、H组(0.051±0.007μm)与Z组(0.055±0.005μm)最大。SEM显示玻璃陶瓷M组刷牙后孔隙变大。其余各组复合树脂陶瓷材料刷牙后均出现脱颗粒现象。结论刷牙会增加各类复合树脂陶瓷材料的表面粗糙度。G组耐磨性最高,与玻璃陶瓷相似。H组耐磨性最低,与树脂相似,E组及U组的耐磨性介于陶瓷与树脂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牙 可切削复合树脂陶瓷 粗糙度
下载PDF
不同单体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双键转化率和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16
作者 佟舒妍 吴音 司文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403-406,共4页
研究了不同单体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双键转化率和颜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固化方式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双键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有不同单体的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双键转化率按Bis-GMA、Bis-EMA、UDMA顺序依次增大,分别... 研究了不同单体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双键转化率和颜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固化方式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双键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有不同单体的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双键转化率按Bis-GMA、Bis-EMA、UDMA顺序依次增大,分别为51.87%、69.29%、79.98%,样品在红酒中浸泡后的色差则按前述顺序依次减小,分别为1.780、1.244、0.534。对于不同固化方式,实验中分别采用了光固化、热固化2种单独固化方式和先热后光、先光后热2种双固化方式。结果表明样品双键转化率随热固化温度增加而稍有提高,光固化与热固化间无明显差距。双固化处理的样品具有相比单纯光固化或热固化更高的双键转化率,其中先热固化后光固化的双固化系统的双键转化率达到87.52%,远高于仅热固化的双键转化率77.24%,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树脂陶瓷复合材料 双键转化率 颜色稳定性
原文传递
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临床效果 被引量:23
17
作者 洪煜锐 周海兰 高永波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切削树脂复合陶瓷作为根管治疗后CAD/CAM高嵌体修复的后牙材料的临床效果,为后牙根管治疗后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管治疗后需要进行修复的后牙136颗,选用椅旁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缺损牙体,髓腔辅助固位。... 目的探讨应用可切削树脂复合陶瓷作为根管治疗后CAD/CAM高嵌体修复的后牙材料的临床效果,为后牙根管治疗后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管治疗后需要进行修复的后牙136颗,选用椅旁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缺损牙体,髓腔辅助固位。136颗后牙分为2组,每组各68颗患牙,观察组采用树脂复合陶瓷修复;对照组采用氧化锆增强锂基陶瓷修复。所有高嵌体粘接前检查邻接、就位及咬合情况良好后,氢氟酸酸蚀粘接面,口内橡皮帐隔湿,用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粘接。随访24个月,比较2组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牙体完整性、颜色匹配、继发龋发生情况。结果 2组CAD/CAM高嵌体修复后牙冠与周围牙齿协调,美学效果好。修复后24个月,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情况、牙体完整性、颜色匹配、继发龋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修复体完整度方面,观察组高嵌体固位好,修复体完整(100%),无破损。对照组出现6颗高嵌体(9.23%)不同程度折断,基牙牙体无断裂,成功率为90.77%。观察组修复体完整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5,P <0.05)。结论树脂复合陶瓷应用于椅旁CAD/CAM高嵌体,抗折性能优于氧化锆增强锂基陶瓷,能较好地修复根管治疗后的后牙,保护剩余牙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根管治疗 高嵌体 椅旁 CAD/CAM系统 树脂复合陶瓷
下载PDF
口腔修复陶瓷材料的磨损性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毕锦桐 胡欣 刘金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6-412,共7页
背景:陶瓷材料因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与口腔组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高度美观性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良好的磨损性能对修复体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口腔修复陶瓷材料磨损性能机制及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选择适宜的陶瓷材料提... 背景:陶瓷材料因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与口腔组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高度美观性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良好的磨损性能对修复体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口腔修复陶瓷材料磨损性能机制及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选择适宜的陶瓷材料提供思路。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在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涉及口腔修复陶瓷材料磨损性能的相关研究。英文检索词为“dental ceramic material,wear property”,最终共纳入36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全瓷材料自身耐磨性均高于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全瓷材料中氧化锆陶瓷磨损性能最佳,美学性能较弱。②玻璃陶瓷中氧化锆加强型硅酸锂玻璃陶瓷磨损性能较好,但应用时间较短,长期疗效还有待更多的研究证实。③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中树脂纳米陶瓷材料磨损性能优于聚合物渗透陶瓷。④在后牙区全冠修复可选择氧化锆陶瓷,前牙区全冠修复可以根据患者的美学需求选择高透性氧化锆陶瓷或玻璃陶瓷。⑤贴面、嵌体和高嵌体修复可选择长石瓷、玻璃陶瓷和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但树脂陶瓷复合材料耐磨性差,需避免用于高应力承载区。⑥对牙本质暴露、氟斑牙和牙齿酸蚀症患者可考虑树脂纳米陶瓷材料,但这类患者适宜的陶瓷材料相关研究较少。⑦表面粗糙度对陶瓷材料的磨损性能有显著影响,临床口腔修复应用中采用良好的抛光表面可提高陶瓷材料磨损性能,而且对修复体进行定期复查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性能 表面粗糙度 对磨物 氧化锆 玻璃陶瓷 聚合物渗透陶瓷 树脂纳米陶瓷 口腔修复材料
下载PDF
垫底树脂和固位深度对树脂基纳米陶瓷髓腔固位冠修复磨牙抗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智 徐永祥 +1 位作者 包旭东 王晓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比较有无垫底树脂和不同固位深度对树脂基纳米陶瓷髓腔固位冠修复下颌磨牙抗折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40颗完整离体下颌磨牙随机分为5组(①对照组:完整牙,②无垫底树脂组,③固位深度2 mm组,④固位深度3 mm组,⑤固位深度4 mm组),对组... 目的:比较有无垫底树脂和不同固位深度对树脂基纳米陶瓷髓腔固位冠修复下颌磨牙抗折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40颗完整离体下颌磨牙随机分为5组(①对照组:完整牙,②无垫底树脂组,③固位深度2 mm组,④固位深度3 mm组,⑤固位深度4 mm组),对组②~组⑤进行根管治疗、牙体预备与髓腔固位冠设计制作和粘固。所有样本包埋后使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断裂强度,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样本折裂模式,扫描电镜观察修复体断裂面微观特征结构。结果:组①~组⑤样本断裂强度分别为(3069.34±939.50)N、(2438.04±774.40)N、(3537.18±763.65)N、(2331.55±766.39)N、(2786.98±709.24)N。使用垫底树脂和不同固位深度对树脂基纳米陶瓷髓腔固位冠修复磨牙断裂强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①~组⑤样本可修复型折裂分别为2/8、1/8、1/8、2/8、0/8。有垫底树脂时(固位深度2、3、4 mm)修复体断裂面上止裂线和细小的扭转扭曲较多,裂纹均向根方扩展。无垫底树脂修复体断裂面还可见较多平行于咬合面的横向裂纹,自髓腔固位体中心指向外侧。结论:使用树脂基纳米陶瓷髓腔固位冠修复磨牙时,进行树脂垫底和固位深度2 mm,其断裂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腔固位冠 固位深度 垫底树脂 抗折性能 树脂基纳米陶瓷
下载PDF
使用树脂-陶瓷复合材料进行嵌体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慧 于皓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84-187,共4页
随着微创美学修复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嵌体修复在临床应用广泛。为克服传统全瓷材料脆性大、可切削性能差等问题,近年来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开始被应用于嵌体修复。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美学效果好,弹性模量接近牙本质,对天然牙的磨耗低,兼... 随着微创美学修复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嵌体修复在临床应用广泛。为克服传统全瓷材料脆性大、可切削性能差等问题,近年来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开始被应用于嵌体修复。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美学效果好,弹性模量接近牙本质,对天然牙的磨耗低,兼具树脂及陶瓷的优点。使用树脂-陶瓷复合材料进行嵌体修复可以达到和传统玻璃陶瓷相近的短期存留率,但其长期存留率仍需进一步观察。树脂-陶瓷复合材料进行嵌体修复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修复体折裂及脱粘等,因此应特别注意牙体预备及修复体粘接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 嵌体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