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SIGN启动子区-139和-336位点多态性与HIV感染的关系
1
作者 李勤光 许利军 +3 位作者 张启云 黄凡 陈惠聪 陈荣华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一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endritic cells 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 DE-SIGN )启动子区-139和-336位点多态性与HIV易感性、感染途径以及疾病进展的关系...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一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endritic cells 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 DE-SIGN )启动子区-139和-336位点多态性与HIV易感性、感染途径以及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比较160例HIV感染者和178名健康对照人群DC—SIGN启动子区-139位点和-336位点基因型分布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检验分析DC—SIGN启动子区-139和-336多态性与HIV感染的关系。结果在160例HIV感染者中,出现92例(57.5%)-139C和68例(42.5%)-139T,29例(18.1%)-336C和131例(81.9%)-336T。-139T/C和-336T/C基因型分布在HIV感染者与健康对照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1和1.754,P值均〉0.05)。通过性接触或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HIV的患者中,-139T/C和-336T/C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0.435和0.103,P值均〉0.05)。在所有研究对象中,-139C基因型的个体多伴随-336C基因型(r=0.359,P〈0.01)。在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中,-139T基因型出现的频率(27.9%)高于-139C基因型(23.0%)(x2=4.055,P〈0.05)。-139T/C和-336T/C对HIVRNA载量影响不明显(t=-0.643和-1.637,P值均〉0.05)。结论DC—SIGN启动子区-336C常与-139C耦联出现;-139或-336位点多态性与HIV的易感性和感染途径无明显相关性,但-139T基因型患者更易出现CD4+T细胞数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整合素因子 易感性 感染 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型凝集素受体及其下游效应分子CARD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霍成 张孝堂 杨斌健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4-99,137,共7页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型凝集素受体(CLR)及其下游效应分子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国药同煤总医院收治的9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45名...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型凝集素受体(CLR)及其下游效应分子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国药同煤总医院收治的9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45名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sDC-SIGN)和CARD9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sDC-SIGN与CARD9表达的关系。入组直肠癌患者术后均随访3年,计算3年总生存(OS)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血清sDC-SIGN和CARD9表达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DC-SIGN和CARD9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sDC-SIGN表达水平降低,血清CARD9表达水平升高,2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直肠癌患者的血清sDC-SIGN与CARD9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43,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相比,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血清sDC-SIG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CARD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DC-SIGN低表达组的3年OS率显著低于sDC-SIGN高表达组,CARD9高表达组的3年OS率显著低于CARD9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清sDC-SIGN和CARD9均是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sDC-SIGN和CARD9联合预测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均大于两者单独预测的AUC(P均<0.05)。结论血清sDC-SIGN和CARD9表达水平均与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且血清sDC-SIGN低表达及血清CARD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可溶性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整合素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细胞表面受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硕 李建东 +4 位作者 曲靖 张福顺 李川 梁米芳 李德新 《微生物与感染》 201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为初步研究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是否能作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的细胞表面受体,首先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细胞系DC-SIGN mRNA水平及SFTSV感染水平,并用DC-SIG... 为初步研究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是否能作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的细胞表面受体,首先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细胞系DC-SIGN mRNA水平及SFTSV感染水平,并用DC-SIGN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封闭SFTSV敏感细胞,研究其对SFTSV感染水平的影响。此外,将DC-SIGN表达载体转染不同细胞系,研究转染前后细胞中SFTSV感染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在SFTSV感染水平较高的Vero细胞中,DC-SIGN mRNA水平较高;而在SFTSV感染水平低于Vero细胞的CHO-K1细胞中,DC-SIGN mRNA水平较低。DC-SIGN单克隆抗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DC-SIGN可提高Vero和CHO-K1细胞中SFTSV的感染水平。本研究表明DC-SIGN为SFTSV的可能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整合素因子 受体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和DC-SIGN的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菲 刘军连 +3 位作者 宋淑军 徐冰心 谭小青 司少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6-739,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CU)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2(TLR2)、TLR7、TLR9与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的表达。方法分离CU患者20例与正常对照组20例外周血PBMC,部分细胞提取RNA,采用实时荧...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CU)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2(TLR2)、TLR7、TLR9与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的表达。方法分离CU患者20例与正常对照组20例外周血PBMC,部分细胞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2、TLR7、TLR9和DC-SIGN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剩余PBMC中TLR2、TLR7、TLR9和DC-SIGN的蛋白表达。结果 CU患者PBMC的DC-SIGN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U患者PBMC TLR2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C-SIGN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CU患者PBMC的DC-SIGN表达降低,TLR2蛋白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整合素分子 慢性荨麻疹
下载PDF
DC-SIGN基因多态性及表达差异与宿主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劼 郭述良 罗永艾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75-178,共4页
树突状细胞(DCs)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其表面的DCs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pecific ICAM-3 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一方面可介导DCs对病原体的结合和抗原呈递,有利于宿主免疫应答;另一方面也可被... 树突状细胞(DCs)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其表面的DCs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pecific ICAM-3 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一方面可介导DCs对病原体的结合和抗原呈递,有利于宿主免疫应答;另一方面也可被胞内寄生病原体利用,协助其感染宿主T细胞,并通过干扰DCs成熟来影响其抗原呈递能力,抑制宿主免疫功能。目前研究认为,DC-SIGN基因多态性及表达差异可能会影响宿主对病原体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整合素因子 多态性 表达差异 易感性
下载PDF
DC-SIGN受体促进肠道病毒71型体外感染树突状细胞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莉 许中 +1 位作者 沈东华 张剑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dendritic cell 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 grabbing non integrin,DC-SIGN)的表达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体外感染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dendritic cell 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 grabbing non integrin,DC-SIGN)的表达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体外感染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和293T细胞的影响。方法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体外诱导培养DCs,通过RT-PCR方法克隆DC-SIGN分子,并构建稳定表达DC-SIGN分子的载体pLB-DC-SIGN,脂质体方法转染293T细胞。分别用EV71感染对照组293T细胞和过表达DC-SIGN的293T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mRNA,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V71/VP1的表达水平;同时用DC-SIGN抑制剂酵母甘露聚糖阻断DCs表面的DC-SIGN分子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mRNA,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V71/VP1的表达水平。结果过表达DC-SIGN的293T细胞与对照组293T细胞相比,感染病毒量明显增高,EV71/VP1表达量显著增加,而阻断DC-SIGN的DCs病毒感染量低于对照组DCs,EV71/VP1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IGN分子可促进EV71体外感染DCs和293T细胞,可能是EV71感染的受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整合素 树突细胞 肠道病毒71型
下载PDF
HBV感染与宿主细胞高尔基体α^1甘露糖苷酶Ⅰ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邹小静 王旻昕 田德英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与宿主细胞高尔基体α1甘露糖苷酶I(Golgi MⅠ)活性的关系。方法:培养Hep G2细胞和Hep G2.2.15细胞,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高尔基复合体,比色法检测Golgi MⅠ的活性,RT-PCR法检测基因MAN1A1(人甘露糖苷酶1...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与宿主细胞高尔基体α1甘露糖苷酶I(Golgi MⅠ)活性的关系。方法:培养Hep G2细胞和Hep G2.2.15细胞,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高尔基复合体,比色法检测Golgi MⅠ的活性,RT-PCR法检测基因MAN1A1(人甘露糖苷酶1A类成员1)、MAN1A2和MAN1C1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3种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Hep G2细胞相比,Hep G2.2.15细胞Golgi MⅠ的活性明显升高,MAN1A1、MAN1A2的m RNA水平显著上调,所编码的MAN1A1、MAN1A2蛋白量也显著增加,而MAN1C1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HBV感染可提高宿主细胞Golgi MⅠ的活性,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MAN1A1、MAN1A2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的量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高尔基体α1甘露糖苷酶I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整合素分子 去甘露聚糖修饰
下载PDF
DC-SIGN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宁思思 谢莹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52-257,共6页
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endritic cell specific 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3 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是一种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属于C型凝集素超分... 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endritic cell specific 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3 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是一种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属于C型凝集素超分子家族。DC-SIGN不仅能与细胞间黏附分子-2(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2,ICAM-2)和细胞间黏附分子-3(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ICAM-3)等结合,还能识别HIV、登革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从而参与了这些病原体的感染过程,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学者发现DC-SIGN还与肿瘤的发生、免疫、易感性有关,也因此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对DC-SIGN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相关肿瘤疾病的发生机制,为促进其诊疗进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整合素因子(DC-SIGN) 肿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人DC的获取与DC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的表达
9
作者 李军 冯志华 +3 位作者 李光玉 牟丹蕾 王平忠 徐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2期1066-1068,i0018,共4页
目的:证实体外诱导分化的人树突状细胞(DC)表面高效表达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丙型肝炎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F 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黏附... 目的:证实体外诱导分化的人树突状细胞(DC)表面高效表达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丙型肝炎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F 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黏附2 h后接种于完全培养液中,并加入rhGM-CSF、rhIL-4刺激分化,共培养7天,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以DC表面特异性标志DC-SIGN的特异性抗体进行荧光染色,检测DC-SIGN的表达。结果:经诱导产生的细胞具有典型的DC形态特征,高表达DC特异性标志物DC-SIGN。结论:GM-CSF与IL-4联合刺激PBMC可分化为DC,且高表达DC-SIGN,为后续研究DC-SIGN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整合素因子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DC-SIGN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0
作者 谢达飞 袁佩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17-2619,共3页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的非整合素(DC-SIGN)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标本30例及对应的距离肝癌组织2 cm以上的癌旁肝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的非整合素(DC-SIGN)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标本30例及对应的距离肝癌组织2 cm以上的癌旁肝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C-SIGN蛋白表达,采用RT-PCR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C-SIGN mRNA表达。结果肝癌组织DC-SIGN光密度值高于明显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DC-SIGN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肝癌组织DC-SIGN蛋白表达与肝癌包膜、TNM分期、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有关(P<0.05),与肝癌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分化、肿瘤大小、肝外转移、静脉侵犯无关(P>0.05)。肝癌组织DC-SIGN mRNA水平与肝癌包膜、肝癌TNM分期、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有关(P<0.05),与肝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分化、肿瘤大小、静脉侵犯无关(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DCSIGN表达量升高,DC-SIGN表达量和肝癌的包膜是否完整及肝癌TNM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整合素 免疫逃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