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规范结构与罪名功能——基于案例与比较法的反思 被引量:40
1
作者 郭旨龙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6,63,共14页
通过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案例法考察和域外法阐释,可以发现,其核心涵义指向侵犯数据机密性的情形和侵犯数据可用性的情形。其原因是机密性和可用性的规范结构导致该罪成为口袋罪:在罪名上,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多个章节... 通过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案例法考察和域外法阐释,可以发现,其核心涵义指向侵犯数据机密性的情形和侵犯数据可用性的情形。其原因是机密性和可用性的规范结构导致该罪成为口袋罪:在罪名上,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多个章节的罪名产生交叉重合;在保护的利益上,不仅涵摄我国《刑法》其他章节所保护的法益,而且溢出整个刑法典,保护信息的时代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他权益日益频繁地受到侵害。面对这种庞杂的规范结构,需要进行网络时代罪情、刑法基本原则的权衡考量,达致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与合理性。新的罪名标签“非法获取数据致损罪”,适应了双层社会虚实同构的态势、数据和利益在双层空间不断协同的复杂行为模式,是在刑法规范中嵌入网络风险控制的法律机制,有助于系统完善网络风险的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安全 信息安全 罪名 数据利益 标签效应
下载PDF
关于对犯罪记录予以隐私权保护的思索——从刑法学和犯罪预防角度进行的初步检讨 被引量:24
2
作者 于志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40,共11页
犯罪记录被排斥于隐私权范畴之外,使得犯罪记录可以被肆意传播与无限制公开,进而导致有犯罪记录者所遭受的非规范性评价无限扩大化,严重阻碍了犯罪人的社会回归和重新正常生活,成为诱发二次犯罪的根源之一。作为关系犯罪人能否顺利回归... 犯罪记录被排斥于隐私权范畴之外,使得犯罪记录可以被肆意传播与无限制公开,进而导致有犯罪记录者所遭受的非规范性评价无限扩大化,严重阻碍了犯罪人的社会回归和重新正常生活,成为诱发二次犯罪的根源之一。作为关系犯罪人能否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因素,犯罪记录的隐私权保护值得从刑法上进行关注和思索。以实现公共利益和犯罪人权益的合理平衡为路径,通过推动犯罪记录由公共信息向私人信息性质的转换,并最终通过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来对犯罪记录的使用和保护加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记录 隐私权 犯罪预防 非规范性评价 标签效应
下载PDF
正面自我标签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段锦云 周冉 古晓花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91-1602,共12页
研究设想给决策者"贴标签"会影响其建议采纳,即当决策者受到某一词语或文字(标签)的描述,其往往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通过三个依次递进的研究,探讨在有无获益希望及公开与否三种不同组合的决策场景中,启动决策者正面自我... 研究设想给决策者"贴标签"会影响其建议采纳,即当决策者受到某一词语或文字(标签)的描述,其往往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通过三个依次递进的研究,探讨在有无获益希望及公开与否三种不同组合的决策场景中,启动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对其建议采纳的影响。实验1采用2(正面自我标签:启动/未启动)×2(获益希望:有/无)组间设计,实验2和实验3分别进一步研究无获益希望的公开场景和有希望获益的不公开场景,分别以91、135和9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启动使得其更容易采纳建议;无获益希望公开条件下,受印象管理或社会赞许性影响而显著提高建议采纳;有获益希望的公开条件下,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启动使得其积极情绪得到提升,并进而促进其采纳建议,而积极意义发现在积极情绪和建议采纳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议采纳 标签效应 认知失调 积极情绪
下载PDF
北京四中实施走班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宏伟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8,共4页
1986年以来,北京市第四中学不断围绕走班分层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分层模式的探索:细化尖端,弱化中等;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关注变化,定期调整;分层教学的范围和时机:基于发展,保障需求;分层教学的师资:... 1986年以来,北京市第四中学不断围绕走班分层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分层模式的探索:细化尖端,弱化中等;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关注变化,定期调整;分层教学的范围和时机:基于发展,保障需求;分层教学的师资:因"层"而定,因"师"而异;分层教学的施教:明晰目标,有的放矢。分层教学仍然存在同头教师难以相互听课和代课、教学过程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教学 走班分层教学模式 标签效应 班级授课制 走班制 差异性原则 北京四中
下载PDF
涉罪未成年人救赎之路探究--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为切入点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明儒 张继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55,共15页
学界对犯罪记录作为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的最大障碍并无疑问,但对其是否应当被消灭则存在较大争议。这是因为在事实论与规范论上混淆了犯罪记录与其衍生的“标签效应”。从事实论讲,犯罪记录是不能被消灭的;但从规范论讲,“标签效应”... 学界对犯罪记录作为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的最大障碍并无疑问,但对其是否应当被消灭则存在较大争议。这是因为在事实论与规范论上混淆了犯罪记录与其衍生的“标签效应”。从事实论讲,犯罪记录是不能被消灭的;但从规范论讲,“标签效应”是可以被消解的。与其说是犯罪记录,毋宁说是其衍生的“标签效应”阻碍了涉罪未成年人再社会化的进程。去标签化与再社会化成为涉罪未成年人最有效的救赎路径:规范性路径以构建犯罪前科有条件消灭制度为主、设定未成年人期待隐私权保护为辅展开;非规范性路径由家庭治疗、学校教化以及社区矫正“三位一体”构成。两种路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旨在去除“标签效应”以促进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罪未成年人 犯罪记录 标签效应 犯罪人格 再社会化
下载PDF
刍论学校教育中的“标签效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连友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标签效应 印象管理 自我认同 人际关系 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浅析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的刻板印象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柳林 王成飞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9-61,共3页
建立在刻板印象基础之上的标签式舆论,多数情况下有失客观公正,长此以往会产生"偏激共振",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容易激发社会对立情绪,甚至能左右司法公正。规避标签式舆论中的不良刻板印象,应先从传播源——媒体——做... 建立在刻板印象基础之上的标签式舆论,多数情况下有失客观公正,长此以往会产生"偏激共振",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容易激发社会对立情绪,甚至能左右司法公正。规避标签式舆论中的不良刻板印象,应先从传播源——媒体——做起,媒体应撕下标签,公正客观地进行报道;受众也应该理性地去看待事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被"标签"蛊惑;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增强公信力,消除传播中的杂音,让"大道"消息获得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效应 媒介舆论 新闻传播 刻板印象
下载PDF
论高校专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被引量:9
8
作者 上官敬芝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69,共3页
高校专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标签效应"是专业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态度形成机理"是专业制度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环境效应理论"是专业物质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专业文化建设 标签效应 态度形成机理 环境效用
下载PDF
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表面相似性效应与标签效应 被引量:8
9
作者 韩瑽瑽 陈蒲晶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9-456,共8页
本研究主要考查表面相似性效应和标签效应对60名3~5岁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实验通过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测查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情况,其中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都包括了一致和不一致两种条件以考查表面相似性效应对儿童... 本研究主要考查表面相似性效应和标签效应对60名3~5岁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实验通过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测查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情况,其中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都包括了一致和不一致两种条件以考查表面相似性效应对儿童数概念的影响,并通过给物取数任务、给数取物任务和等量匹配任务与数量比较任务的关系测查儿童使用数字标签的能力对儿童数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4岁和5岁组儿童完成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3岁组儿童;(2)儿童在一致条件下完成等量匹配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条件的正确率,表明物体的高表面相似性有利于儿童数概念的形成;(3)擅长使用数字标签的儿童完成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次数超过几率水平,使用数字标签有利于儿童数概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概念 表面相似性效应 标签效应
原文传递
国内不同视域下问题学生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润东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27,共6页
"问题学生"是教育中备受关注的群体,在倡导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的今天,对"问题学生"的研究意义重大。国内对"问题学生"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主要有这几个方向:"四位一体"的研究&... "问题学生"是教育中备受关注的群体,在倡导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的今天,对"问题学生"的研究意义重大。国内对"问题学生"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主要有这几个方向:"四位一体"的研究"范式";心理学视角;哲学视角;社会学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学生 标签效应 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 自尊
原文传递
11-13岁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如帆 肖文 苏彦捷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3,共6页
使用自我描述问卷(SDQ-Ⅱ)测量11-13岁超常儿童和同龄儿童的自我概念,被试为北京第八中学超常实验班和与之年龄匹配的中小学生。结果表明:超常儿童在一般学校自我,诚实可信赖自我,与同性关系自我三个维度显著低于同龄儿童;超常儿童与同... 使用自我描述问卷(SDQ-Ⅱ)测量11-13岁超常儿童和同龄儿童的自我概念,被试为北京第八中学超常实验班和与之年龄匹配的中小学生。结果表明:超常儿童在一般学校自我,诚实可信赖自我,与同性关系自我三个维度显著低于同龄儿童;超常儿童与同龄儿童诚实可信赖自我和与同性关系自我概念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同龄儿童的自我概念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对自身的看法和知觉更为正性,而超常儿童的自我概念相比之下变化较小。结果显示,超常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与同龄儿童不同的发展模式。文章根据这些结果对超常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儿童 自我概念 大鱼小池效应 标签效应
原文传递
2011年度报道中的“富二代”标签效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季康 《传媒观察》 2012年第2期17-19,共3页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国内报纸媒介中有关"富二代"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证实或证伪各大报刊新闻报道对"富二代"的报道存在标签效应。研究发现,媒体更倾向于报道"富二代"有关生活...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国内报纸媒介中有关"富二代"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证实或证伪各大报刊新闻报道对"富二代"的报道存在标签效应。研究发现,媒体更倾向于报道"富二代"有关生活方面新闻,为"富二代"贴上了"吸毒"、"飙车"、"炫富"、"犯罪"、"耍酷"、"相亲"等标签,营造出的"拟态现实"更多是对"富二代"形象的丑化。"富二代"一词也因此已经成为了一个撞击公众敏感神经的热门词汇,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公众情绪和社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二代” 新闻报道 标签效应
原文传递
标签效应的衍生与整合理论之引介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学锋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4-20,共7页
为更新本土犯罪学界对于标签理论的认知,系统梳理了这一重要理论流派的成长历程,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理论衍生与整合状况。总体而言,标签理论的晚近成长呈现出相互交织的两个特点:其一是基于标签效应的衍生并同时与其他经典犯罪... 为更新本土犯罪学界对于标签理论的认知,系统梳理了这一重要理论流派的成长历程,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理论衍生与整合状况。总体而言,标签理论的晚近成长呈现出相互交织的两个特点:其一是基于标签效应的衍生并同时与其他经典犯罪学理论的整合;其二是进一步强化作为标签理论根基的符号互动论中的某些核心概念。值得关注的最新理论成果包括了差别社会控制理论、累积弱势理论、重整羞耻理论、抗争理论等。深刻理解标签理论在成长过程中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间的良性相长关系,对于本土犯罪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效应 差别社会控制 累积弱势 重整羞耻 抗争理论
原文传递
一块失而复得的电话手表--“标签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
14
作者 侯灵竹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36期30-31,共2页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我们教师每天都会面对性格迥异、背景不同的学生群体。面对这些独特个体,我们应以宽容关爱之心,洞察他们的特质,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我们的智慧和耐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育,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我们教师每天都会面对性格迥异、背景不同的学生群体。面对这些独特个体,我们应以宽容关爱之心,洞察他们的特质,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我们的智慧和耐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育,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段充满深情与责任的征程。在这段征程中,我们肩负着引领者和支持者的双重角色。如何更好地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全面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标签效应 闪光点 学生群体 成长道路 双重角色 关爱之心 耐心引导
下载PDF
限制犯罪记录流向社会公众的思索与实践——以江苏某基层法院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试点为样本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宁 史华松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8-62,共5页
轻罪犯罪记录封存的功能是限制犯罪记录公开,确保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资料只在公检法司机关内部流转,避免因犯罪记录外流而引发社会公众对未成年犯的非规范性评价,形成"标签效应"。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轻罪犯罪... 轻罪犯罪记录封存的功能是限制犯罪记录公开,确保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资料只在公检法司机关内部流转,避免因犯罪记录外流而引发社会公众对未成年犯的非规范性评价,形成"标签效应"。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但未明确具体操作程序。江苏某基层法院在犯罪记录封存试点工作中引入听证程序等做法成效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动形成科学规范的封存操作规程积累了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 限制公开 标签效应 操作程序 听证
下载PDF
教育现象学视野下中等生课堂存在感的缺失与提升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朦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66-69,共4页
课堂存在感是指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被教师所感知、关注和重视的自我体验,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存在价值。然而,“抓两头,带中间”的实践教学策略却使得中等生缺失课堂存在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教育现象学分析,解读... 课堂存在感是指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被教师所感知、关注和重视的自我体验,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存在价值。然而,“抓两头,带中间”的实践教学策略却使得中等生缺失课堂存在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教育现象学分析,解读中等生课堂存在感缺失现象背后的隐忧,诸如对中等生权利的剥夺增加其消极体验、被关注感缺失导致中等生与“重要他人”疏离、标签内化催生消极的自我实现预言,在此基础上反思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寻求提升中等生课堂存在感的方法:以关注理解为起点,采取更为公正的教学行动减少中等生的消极体验;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给中等生以情感支撑;形成中等生特有的休戚与共的亲密团体,祛除标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生 课堂存在感 教育现象学 标签效应
下载PDF
成长“便利贴”
17
作者 蒋星利 《教育视界》 2023年第34期62-64,共3页
一个学生如果被贴上某种标签,他人就容易以标签内容看待他,久而久之他就会从内心接受这枚标签,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都朝着标签所喻示的方向转变。教师应当巧用“标签效应”,张扬标签的正面影响,力避标签的负面影响,鼓励学生运用心理暗示... 一个学生如果被贴上某种标签,他人就容易以标签内容看待他,久而久之他就会从内心接受这枚标签,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都朝着标签所喻示的方向转变。教师应当巧用“标签效应”,张扬标签的正面影响,力避标签的负面影响,鼓励学生运用心理暗示,学会自我激励,不断完善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效应 心理暗示 长善救失
下载PDF
女性服刑人员更生就业路径研究
18
作者 周曼丽 徐瑶 《中国监狱学刊》 2023年第5期67-75,共9页
更生就业是服刑人员实现再社会化改造的重要途径。目前,女性服刑人员更生就业,受制于“标签效应”“技能脱轨”“帮教滞后”等因素,面临诸多问题与障碍,应当从刑事司法理念更新、教改方案优化升级、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三方面破解服刑人员... 更生就业是服刑人员实现再社会化改造的重要途径。目前,女性服刑人员更生就业,受制于“标签效应”“技能脱轨”“帮教滞后”等因素,面临诸多问题与障碍,应当从刑事司法理念更新、教改方案优化升级、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三方面破解服刑人员更生就业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服刑人员 教育改造 更生就业 标签效应
原文传递
小学文言文教学“标签效应”及助力真实学习的应对策略
19
作者 赵源林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39期58-59,共2页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章,而文言文教学的“标签效应”也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日渐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专业知识积淀不够,缺乏对文言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如何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标签效应”,...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章,而文言文教学的“标签效应”也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日渐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专业知识积淀不够,缺乏对文言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如何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标签效应”,应是当下提升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效性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知识 标签效应 小学语文 教学有效性 小学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 统编教材 应对策略
下载PDF
黑点点与金星星——小学生人际沟通主题校园心理剧
20
作者 吴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第27期43-46,共4页
【创作理念】本剧创作灵感来源于绘本《你很特别》,借用了绘本中黑点点与金星星的元素,杂糅了小学生喜欢的魔法师元素与学生日常的沟通情境,并进行了艺术化处理。绘本故事中,黑点点象征着人际沟通中给人贴的负面标签,金星星象征着每个... 【创作理念】本剧创作灵感来源于绘本《你很特别》,借用了绘本中黑点点与金星星的元素,杂糅了小学生喜欢的魔法师元素与学生日常的沟通情境,并进行了艺术化处理。绘本故事中,黑点点象征着人际沟通中给人贴的负面标签,金星星象征着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闪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沟通 标签效应 外化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