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2013-2015年宁夏地区普通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例中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分离株基因特征。将2013-2015年收集的普通HFMD病例标本中所有非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71)和非柯...研究2013-2015年宁夏地区普通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例中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分离株基因特征。将2013-2015年收集的普通HFMD病例标本中所有非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71)和非柯萨奇病毒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的其它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核酸阳性标本,使用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获得的毒株使用兼并引物进行VP1区基因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编辑后通过BLAST比对进行型别鉴定,选择CV-A6毒株进行基因进化分析。2013-2015年共收集非EV71和非CV-A16的EV阳性标本998份,共分离到227株毒株,其中61株鉴定为CV-A6,同源性分析表明宁夏61株CVA6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96.1%-99.8%和98%-100%,与Gudla原型株同源性为82%-83.5%和93.8%-95.7%,遗传距离较远。CV-A6成为宁夏地区2013年和2015年其它肠道病毒中导致HFMD的主要病原体与国内流行的CV-A6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流行趋势一致,并且在宁夏地区存在多个传播链。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江苏省2012-2013年流行的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毒株VP1区序列特征。方法采集江苏省2012-2013年10例CV-A6感染引发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咽拭子或肛拭子样本,通过RT-PCR扩增...目的分析江苏省2012-2013年流行的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毒株VP1区序列特征。方法采集江苏省2012-2013年10例CV-A6感染引发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咽拭子或肛拭子样本,通过RT-PCR扩增完整VP1区。应用DNAStar软件包的MegAlign对CV-A6毒株的VP1区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0株流行株与2008年芬兰流行株同属于分支F,核苷酸同源性为95.1%~96.5%,而与原型株Gdula核苷酸同源性较低,为82.4%~84.0%。01-PZ/JS/2012、02-PZ/JS/2012、03-PZ/JS/2012、04-BY/JS/2012和08-PZ/JS/2013属于分支F2,05-PZ/JS/2013、06-PZ/JS/2013、07-PZ/JS/2013、09-PZ/JS/2013和10-BY/JS/2013属于F3,不同亚分支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5.8%~97.2%。结论江苏省2012-2103年流行的10株毒株分别属于F2和F3分支,属于F2的5株毒株的VP1第30位氨基酸位点为V,而属于F3的5株毒株该位点为A。开展CV-A6流行株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了解毒株进化变异的趋势,对防控CV-A6引发的HFMD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sackievirus A 16,CV-A16)。EV-A71感染易引发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而CV-A16感...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sackievirus A 16,CV-A16)。EV-A71感染易引发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而CV-A16感染所致的症状普遍较轻,且CV-A16容易引发重复感染,但目前其中的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比较了EV-A71与CV-A16感染正常人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后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Ι)产生相关基因的改变。结果发现EV-A71感染后TLR3、TLR7、RIG-I、MDA5、MAVS、MyD88、IRF3、IRF7、IFNα和IFNβ的基因表达量均发生了显著性地上调,而在CV-A16感染后仅MDA5显著性上调;TLR3和IRF3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性地下降,而其它基因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地变化。此外,病毒滴度和病毒拷贝数的检测结果显示,CV-A16在16HBE上的复制效率明显高于EV-A71。上述结果提示我们EV-A71和CV-A16感染16HBE对其IFN-I产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完全不一样,且CV-A16更容易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本研究为EV-A71和CV-A16引起的临床症状差异的机理研究以及CV-A16重复感染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江苏省2012-2013年流行的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毒株VP1区序列特征。方法采集江苏省2012-2013年10例CV-A6感染引发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咽拭子或肛拭子样本,通过RT-PCR扩增完整VP1区。应用DNAStar软件包的MegAlign对CV-A6毒株的VP1区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0株流行株与2008年芬兰流行株同属于分支F,核苷酸同源性为95.1%~96.5%,而与原型株Gdula核苷酸同源性较低,为82.4%~84.0%。01-PZ/JS/2012、02-PZ/JS/2012、03-PZ/JS/2012、04-BY/JS/2012和08-PZ/JS/2013属于分支F2,05-PZ/JS/2013、06-PZ/JS/2013、07-PZ/JS/2013、09-PZ/JS/2013和10-BY/JS/2013属于F3,不同亚分支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5.8%~97.2%。结论江苏省2012-2103年流行的10株毒株分别属于F2和F3分支,属于F2的5株毒株的VP1第30位氨基酸位点为V,而属于F3的5株毒株该位点为A。开展CV-A6流行株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了解毒株进化变异的趋势,对防控CV-A6引发的HFMD具有重要意义。
文摘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sackievirus A 16,CV-A16)。EV-A71感染易引发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而CV-A16感染所致的症状普遍较轻,且CV-A16容易引发重复感染,但目前其中的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比较了EV-A71与CV-A16感染正常人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后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Ι)产生相关基因的改变。结果发现EV-A71感染后TLR3、TLR7、RIG-I、MDA5、MAVS、MyD88、IRF3、IRF7、IFNα和IFNβ的基因表达量均发生了显著性地上调,而在CV-A16感染后仅MDA5显著性上调;TLR3和IRF3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性地下降,而其它基因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地变化。此外,病毒滴度和病毒拷贝数的检测结果显示,CV-A16在16HBE上的复制效率明显高于EV-A71。上述结果提示我们EV-A71和CV-A16感染16HBE对其IFN-I产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完全不一样,且CV-A16更容易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本研究为EV-A71和CV-A16引起的临床症状差异的机理研究以及CV-A16重复感染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