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腾冲热海一株嗜酸热硫化叶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波 魏云林 +3 位作者 井申荣 季秀玲 陆月情 林连兵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68-1872,共5页
从云南腾冲热海酸性温泉中分离纯化出一株极端嗜酸热菌株K4.1,并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长特征、碳源和能源利用及16S rRNA基因分析。该菌株细胞形态为不规则球形,有单生鞭毛,严格好氧,兼性自养,能利用元素硫作为能源,也能利用酵... 从云南腾冲热海酸性温泉中分离纯化出一株极端嗜酸热菌株K4.1,并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长特征、碳源和能源利用及16S rRNA基因分析。该菌株细胞形态为不规则球形,有单生鞭毛,严格好氧,兼性自养,能利用元素硫作为能源,也能利用酵母膏、精氨酸或核糖作为碳源和能源。其最适生长温度为75℃,最适pH为3.5。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对比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与硫化叶菌属标准菌株的相似性介于86.6%~94.3%之间,与分离自腾冲热海的腾冲硫化叶菌Sulfolobus tengchongensis RT8—4菌株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8.9%,可将菌株K4-1鉴定为硫化叶菌属菌株。菌株K4-1的16S rRNA基因序列号为EU729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古菌 硫化叶菌 系统进化分析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极端嗜热古菌的热休克蛋白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华友 张春霞 +1 位作者 马晓珂 张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11-2021,共11页
随着生物工程产业对于耐高温酶和菌体的需求,极端嗜热古菌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s,HSPs)的研究更受重视,其热休克蛋白体系非常简洁,不含HSP100s和HSP90s,就是HSP70(DnaK)、HSP40(DnaJ)和GrpE等嗜温古菌可能含有的在极端嗜热古菌... 随着生物工程产业对于耐高温酶和菌体的需求,极端嗜热古菌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s,HSPs)的研究更受重视,其热休克蛋白体系非常简洁,不含HSP100s和HSP90s,就是HSP70(DnaK)、HSP40(DnaJ)和GrpE等嗜温古菌可能含有的在极端嗜热古菌中几乎不含有,即仅包括HSP60、sHSP、prefoldin和AAA+蛋白4大类,因此对其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特别有意义。系统地介绍了这4大类组分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和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极端嗜热古菌热休克蛋白的系列研究难点和困惑,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 极端古菌 协同作用 原始聚体
下载PDF
Adsorption and leaching behaviors of chalcopyrite by two extreme thermophilic archaea 被引量:3
3
作者 Yu-ting LIANG Jun-wei HAN +1 位作者 Chen-bing AI Wen-qing QI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538-2544,共7页
The adsorption and leaching of chalcopyrite by two extreme thermophilic archaea(A.brierleyi and S.metallicus)and their mixtur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halcopyrite leaching rate of S.metallicus was ... The adsorption and leaching of chalcopyrite by two extreme thermophilic archaea(A.brierleyi and S.metallicus)and their mixtur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halcopyrite leaching rate of S.metallicus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brierleyi;the mixed system showed the highest rate.Community structure analysis during the leaching process showed that S.metallicus was maintained in a predominant state.However,the proportion of A.brierleyi in the community increased during leaching.Copper concentrations,which increased faster in the mixed system than in the single-organism systems during later stages,was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A.brierleyi in the community.Langmuir parameter analysis revealed no competitive adsorption between these two thermophilic archaea.Furthermore,q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onfirmed that adsorption was promoted between A.brierleyi and S.metallicus during mixed leaching.These findings can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mixed extreme microbial populations on mineral su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philic archaea A.brierleyi S.metallicus CHALCOPYRITE ADSORPTION LEACHING
下载PDF
极端嗜热古菌DNA修复核酸内切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玉婷 史昊强 张立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89-1896,共8页
极端嗜热古菌由于生活在高温环境,其基因组DNA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此,它们如何维持其基因组稳定是本研究领域最为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极端嗜热古菌具有与常温微生物相似的自发突变频率,暗示着它们比常温微生物具有更加有效的DNA修复体... 极端嗜热古菌由于生活在高温环境,其基因组DNA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此,它们如何维持其基因组稳定是本研究领域最为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极端嗜热古菌具有与常温微生物相似的自发突变频率,暗示着它们比常温微生物具有更加有效的DNA修复体系进行修复高温所造成的基因组DNA损伤。目前,极端嗜热古菌DNA修复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核酸内切酶在DNA修复途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因组序列显示极端嗜热古菌编码多种DNA修复核酸内切酶,但是其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本文综述了极端嗜热古菌DNA修复核酸内切酶Nuc S、Endo V、Endo Q、XPF和Hjc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古菌 核酸内切酶 DNA修复
原文传递
极端嗜热古菌——芝田硫化叶菌DNA结合蛋白Ssh12对DNA超螺旋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楼慧强 VietQ.Mai 黄力 《中国科学(C辑)》 CSCD 1999年第4期375-381,共7页
通过SPSepharose,DNA纤维素和磷酸纤维素等柱层析 ,从极端嗜热古菌———芝田硫化叶菌 (Sulfolobusshibatae)中纯化得到分子量为 11.5ku的DNA结合蛋白Ssh12 .Ssh12约占细胞总蛋白的 4% .该蛋白既能与负超螺旋DNA也能与松弛DNA结合 .利... 通过SPSepharose,DNA纤维素和磷酸纤维素等柱层析 ,从极端嗜热古菌———芝田硫化叶菌 (Sulfolobusshibatae)中纯化得到分子量为 11.5ku的DNA结合蛋白Ssh12 .Ssh12约占细胞总蛋白的 4% .该蛋白既能与负超螺旋DNA也能与松弛DNA结合 .利用含单切刻环状DNA进行的切刻闭合分析表明 ,Ssh12在与DNA结合时能够固定负超螺旋 .这种能力在室温 ( 2 2℃ )下很弱 ,而在 3 7℃以上则大大增强 .Ssh12的细胞内含量和固定负超螺旋的能力提示 ,该蛋白对于芝田硫化叶菌染色体DNA的组织以及热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古菌 芝田硫化叶菌 结合蛋白 DNA
原文传递
极端嗜热古菌核酸内切酶Ⅲ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汤承轩 李祎禧 张立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66-2477,共12页
胸腺嘧啶乙二醇(thymine glycol,Tg)是常见的氧化性DNA损伤碱基之一。DNA中的Tg能够分别阻止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进行DNA复制和转录,导致相应的生物学过程终止,进而会引起细胞的死亡,因此DNA中的Tg需要被修复。核酸内切酶Ⅲ(endonucle... 胸腺嘧啶乙二醇(thymine glycol,Tg)是常见的氧化性DNA损伤碱基之一。DNA中的Tg能够分别阻止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进行DNA复制和转录,导致相应的生物学过程终止,进而会引起细胞的死亡,因此DNA中的Tg需要被修复。核酸内切酶Ⅲ(endonucleaseⅢ,EndoⅢ)是一种双功能DNA糖苷酶,能够切除DNA中的Tg,从而启动碱基切除修复途径进行修复DNA中的Tg。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序列中均存在有EndoⅢ蛋白的编码基因。目前,源自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EndoⅢ已有较多的研究,而古菌EndoⅢ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目前已有的极端嗜热古菌EndoⅢ的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极端嗜热古菌EndoⅢ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古菌 核酸内切酶Ⅲ 胸腺嘧啶乙二醇 碱基切除修复
原文传递
极端嗜热古菌——芝田硫化叶菌DNA解旋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昉 郝福英 黄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0-347,共8页
采用Q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磷酸纤维素P1 1吸附层析、肝素琼脂糖吸附层析、Su perdex 2 0 0凝胶过滤和PhenylSuperose疏水层析等步骤 ,从嗜酸热芝田硫化叶菌细胞裂解液中分离纯化了一个DNA解旋酶。该解旋酶具有受DNA激活的ATP酶活性... 采用Q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磷酸纤维素P1 1吸附层析、肝素琼脂糖吸附层析、Su perdex 2 0 0凝胶过滤和PhenylSuperose疏水层析等步骤 ,从嗜酸热芝田硫化叶菌细胞裂解液中分离纯化了一个DNA解旋酶。该解旋酶具有受DNA激活的ATP酶活性。根据SDS PAGE测定结果 ,该酶的分子质量约为 63kD。芝田硫化叶菌DNA解旋酶可以解开底物上 70bp的双链区 ,其解旋活性依赖于双链区旁的单链分叉。该解旋酶的活性依赖于Mg2 + 和ATP的水解 ,在NaCl浓度超过 2 0 0mmol L时受到抑制。该酶的最适pH为 6 7。该酶在 40℃~ 80℃之间均有活性 ,70℃时活性最高。芝田硫化叶菌DNA解旋酶是从古菌中分离得到的第一个天然DNA解旋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古菌 芝田硫化叶菌 DNA解旋酶 分离 纯化 性质
下载PDF
芝田硫化叶菌SSV1病毒DNA复制的诱导
8
作者 刘丹旭 黄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1-365,共5页
芝田硫化叶菌(Sulfolobus shibatae)是一种极端嗜热古菌,其所携带的温和病毒SSV1是研究古菌DNA复制的一个非常合适的系统.杂交分析表明,静置培养时,芝田硫化叶菌细胞内几乎检测不到游离SSV1 DNA,病毒 DNA主要以整合状态存在.经紫外或... 芝田硫化叶菌(Sulfolobus shibatae)是一种极端嗜热古菌,其所携带的温和病毒SSV1是研究古菌DNA复制的一个非常合适的系统.杂交分析表明,静置培养时,芝田硫化叶菌细胞内几乎检测不到游离SSV1 DNA,病毒 DNA主要以整合状态存在.经紫外或丝裂霉素诱导后,细胞内游离SSV1 DNA含量明显增加,但整合SSV1 DNA拷贝数不变.丝裂霉素诱导作用的重复性明显高于紫外诱导.另外,当细胞由静置培养改为摇床培养时,SSV1 DNA也被诱导复制.据此,建立了 SSV1 DNA复制的丝裂霉素诱导方法.采用此法,芝田硫化叶菌细胞内游离 SSV1 DNA含量在诱导后 10h开始明显增加,并在12~15h达到最大值.诱导后细胞内游离病毒 DNA的拷贝数可达到 50.上述诱导方法的建立以及对诱导后SSV1 DNA复制行为的描述为确定 SSV1病毒 DNA的复制原点、分析其复制模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古菌 芝田硫化叶菌 SSV1病毒 DNA 复制 诱导
原文传递
极端嗜热古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研究
9
作者 龚洪超 何正国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67-170,176,共5页
克隆并表达了极端嗜热古菌(Sulfolobus tokodaii strain7)中的一个丝氨酸/Sulfolobustokodaii strain7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ST0686,首次证实了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0686在70℃、30 min反应后,具有很好的自磷酸化活性。
关键词 极端古菌 蛋白激酶 磷酸化
原文传递
极端嗜热古菌尿嘧啶DNA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甘琪 姜董豪 张立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高温会加快碱基脱氨基反应形成损伤碱基的速率,进一步对脱氨基的碱基进行复制会导致突变。因此,极端嗜热古菌基因组的稳定性面临着其生存高温环境的挑战。胞嘧啶脱氨基形成尿嘧啶,是常见的脱碱基类型,复制DNA中尿嘧啶会造成GC→AT的突... 高温会加快碱基脱氨基反应形成损伤碱基的速率,进一步对脱氨基的碱基进行复制会导致突变。因此,极端嗜热古菌基因组的稳定性面临着其生存高温环境的挑战。胞嘧啶脱氨基形成尿嘧啶,是常见的脱碱基类型,复制DNA中尿嘧啶会造成GC→AT的突变。尿嘧啶DNA糖苷酶(Uracil DNA glycosylase,UDG)是修复DNA中尿嘧啶的关键酶。基于识别底物的特异性,UDG分为6个家族,广泛分布在细菌、古菌、真核生物以及一些病毒中。基因组序列显示,极端嗜热古菌至少编码一种UDG。目前,对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UDG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极端嗜热古菌UDG的研究相对较少,尚处于初期阶段。本文综述了极端嗜热古菌UDG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古菌 尿嘧啶DNA糖苷酶 碱基切除修复
原文传递
极端嗜热古菌8oxoG DNA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吴颖 陈鸿迅 张立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1-500,共10页
7,8二氢-8-氧鸟嘌呤(7,8-dihydro-8-oxoguanine,8oxoG)是一种常见的DNA损伤碱基。由于8oxoG能够与腺嘌呤配对,在DNA中的8oxoG被修复之前进行复制,DNA将会产生GC→TA的突变,从而造成基因组的不稳定。目前,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 7,8二氢-8-氧鸟嘌呤(7,8-dihydro-8-oxoguanine,8oxoG)是一种常见的DNA损伤碱基。由于8oxoG能够与腺嘌呤配对,在DNA中的8oxoG被修复之前进行复制,DNA将会产生GC→TA的突变,从而造成基因组的不稳定。目前,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是修复DNA中8oxoG的经典途径,其中8oxoGDNA糖苷酶(8-oxoguanineDNAglycosylases,OGG)是启动BER途径的关键酶。研究发现,OGG能够识别和切除DNA中的8oxoG,从而阻止细胞内GC→TA突变的积累。目前,OGG分为3个家族:OGG1、OGG2和AGOG (archaeal 8oxoG DNA glycosylase),广泛分布于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古菌基因组的序列表明,它们至少编码一种OGG。目前,对源自细菌和真核生物的OGG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极端嗜热古菌OGG的研究相对较少,尚处于初期阶段。本文综述了极端嗜热古菌OGG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古菌 8oxoG DNA糖苷酶 碱基切除修复
原文传递
Ssh10b2与其同源蛋白Ssh10b在细胞含量及固定DNA超螺旋的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
12
作者 郭荣 薛宏 +3 位作者 霍笑风 徐冬一 胡晋川 黄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327,T0001,共6页
极端嗜热古菌———芝田硫化叶菌(Sulfolobus shibatae)基因组含一对亲缘关系较远的同源基因,ssh10b和ssh10b2。这对同源基因编码的蛋白(Ssh10b和Ssh10b2)属于古菌Sac10b DNA结合蛋白家族。关于Ssh10b以及与其极为相似的硫矿硫化叶菌(S.... 极端嗜热古菌———芝田硫化叶菌(Sulfolobus shibatae)基因组含一对亲缘关系较远的同源基因,ssh10b和ssh10b2。这对同源基因编码的蛋白(Ssh10b和Ssh10b2)属于古菌Sac10b DNA结合蛋白家族。关于Ssh10b以及与其极为相似的硫矿硫化叶菌(S.solfataricus)Sso10b、嗜酸热硫化叶菌(S.acidocaldarius)Sac10b蛋白已有较多研究,推测这些蛋白可能在染色体组织和包装、DNA重组、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起作用。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ssh10b2基因,纯化了重组Ssh10b2蛋白。免疫印迹定量分析表明,ssh10b2在芝田硫化叶菌中有表达,但其细胞含量仅相当于Ssh10b的约十分之一。重组Ssh10b2对双链DNA的亲和力低于Ssh10b。此外,Ssh10b2和Ssh10b在与双链DNA结合时表现出相似的凝胶阻滞模式。有意思的是,Ssh10b2固定DNA负超螺旋的能力明显低于Ssh10b。这些结果提示,Ssh10b和Ssh10b2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古菌 芝田硫化叶菌 Sac10b家族 Ssh10b2 DNA超螺旋
下载PDF
芝田硫化叶菌Ssh7蛋白的进化保守性及DNA结合特性
13
作者 陈绪林 郭荣 +1 位作者 黄力 R.Hong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1-328,共8页
嗜酸热古菌——芝田硫化叶菌(Sulfolobus shibatae)合成大量7kD DNA结合蛋白Ssh7.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该菌基因组中含有两个编码Ssh7蛋白的基因,分别命名为ssh7a和ssh7b.对这两个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测... 嗜酸热古菌——芝田硫化叶菌(Sulfolobus shibatae)合成大量7kD DNA结合蛋白Ssh7.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该菌基因组中含有两个编码Ssh7蛋白的基因,分别命名为ssh7a和ssh7b.对这两个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测序结果表明,两个Ssh7多肽仅在3个氨基酸位置上有差异;此外,ssh7a和ssh7b的顺式调控序列也十分相似,提示存在着维持两个基因的序列和表达都不变的选择压力.杂交结果还显示,与芝田硫化叶菌一样,硫磺矿硫化叶菌(Sulfolobus solfataricus)基因组中也含有两个编码7 kD蛋白的基因.结合其他报道,这一结果提示编码7kD蛋白的基因可能在硫化叶菌种间分歧形成之前发生了基因复制.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EMSA)分析了天然及重组Ssh7蛋白与双链DNA片段之间的相互作用.天然和重组蛋白的EMSA行为相似,说明Ssh7与DNA的相互作用既不受发生在天然蛋白赖氨酸残基上的甲基化的影响,也不受两种多肽异构体之间在序列上的差异的影响.在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下,Ssh7与双链DNA片段结合时的结合位点大约为6.6bp,表观解离常数为(0.7~1.0)×10-4mol/L.此外,Ssh7与负超螺旋DNA的结合强于与线性和松弛DNA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田硫化叶菌 Ssh7蛋白 进化保守性 DNA结合特性 极端古菌 蛋白质DNA-相互作用 DNA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Effect of L-cysteine on bioleaching of Ni-Cu sulphide by A. manzaensis
14
作者 贺治国 赵健存 +2 位作者 梁万洁 胡岳华 邱冠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381-385,共5页
The effect of L-cysteine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bioleaching of Ni-Cu sulfide was studied with an extremely thermophilic archaea,Acidianus manzaensis. It is found that adding certain amounts of L-cysteine t... The effect of L-cysteine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bioleaching of Ni-Cu sulfide was studied with an extremely thermophilic archaea,Acidianus manzaensis. It is found that adding certain amounts of L-cysteine to the bioleaching system of Ni-Cu sulfide largely enhances the leaching rate. X-ray diffraction (XRD) patterns show the change of bioleached solid residues and the effect of L-cysteine on the surface charges of minerals. Zeta potential and IR spectra of mineral surface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cysteine and mineral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metal complex,which is propitious to the bioleaching of Ni-Cu sulfide by Acidianus manza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ianus manzaensis L-CYSTEINE Ni-Cu sulfide BIOLEACHING surface charge Zeta potential
下载PDF
极端嗜热古菌—芝田硫化叶菌反向旋转酶的快速纯化
15
作者 戴鹏高 黄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反向旋转酶是一种I型拓扑异构酶 ,它可以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向DNA分子中引入正超螺旋。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从芝田硫化叶菌 (Sulfolobusshibatae)中分离得到一种反向旋转酶。SDS PAGE显示 ,该... 反向旋转酶是一种I型拓扑异构酶 ,它可以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向DNA分子中引入正超螺旋。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从芝田硫化叶菌 (Sulfolobusshibatae)中分离得到一种反向旋转酶。SDS PAGE显示 ,该酶分子量约为 1 2 6kD ,N 末端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古菌 拓扑异构酶 反向旋转酶 SDS-PAGE 纯化
下载PDF
极端嗜酸热古菌S5菌株的重新分类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正国 李雅芹 周培瑾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对已经鉴定的嗜酸热硫球菌 (Sulfosphaerellusthermoacidophilumgen.nov .sp .nov)S5菌株的进一步研究发现 ,它既能在好氧条件也能在厌氧条件下代谢元素硫进行化能自养生长 ,结合其 1 6SrRNA基因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S5菌株应归于Acidianu... 对已经鉴定的嗜酸热硫球菌 (Sulfosphaerellusthermoacidophilumgen.nov .sp .nov)S5菌株的进一步研究发现 ,它既能在好氧条件也能在厌氧条件下代谢元素硫进行化能自养生长 ,结合其 1 6SrRNA基因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S5菌株应归于Acidianus属。另外 ,S5菌株与Acidianus属中三个已知种基因组DNA的同源性分别仅有 44%、2 2 %和 2 3% ,DNA中G +Cmol%为 38,与已知种 31 0和 32 7有较大差异 ;而且 ,在代谢特性上S5菌株为专性化能无机营养型 ,与Acidianusbrierleyi有明显不同。因此S5菌株应是Acidianus属中一个新种 ,建议定名为 :腾冲嗜酸两面菌 (Acidianustengchongensessp .no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古菌 16SrRNA DNA杂交性 腾冲酸两面菌 分类
下载PDF
极端嗜酸热古菌Acidianus manzaensis硫氧化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薇 马亚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9-186,共8页
为了解极端嗜酸热古菌硫氧化代谢途径,基于Acidianus manzaensis YN-25全基因组信息,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初步筛选了20个可能与硫氧化相关的基因,并通过实时定量PCR(RT-qPCR)比较了所筛选基因在以单质硫(S^0)和亚铁(Fe2+)两种不同能源底... 为了解极端嗜酸热古菌硫氧化代谢途径,基于Acidianus manzaensis YN-25全基因组信息,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初步筛选了20个可能与硫氧化相关的基因,并通过实时定量PCR(RT-qPCR)比较了所筛选基因在以单质硫(S^0)和亚铁(Fe2+)两种不同能源底物培养下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A.manzaensis菌中存在至少15个与硫氧化相关的基因,经过比对分析,它们包括5个编码氧化单质硫(S^0)及含硫中间产物的酶基因、4个编码末端氧化酶基因、1个编码硫酸根转运蛋白酶基因、1个编码电子传递蛋白基因,以及4个编码与硫氧化密切相关的硫还原蛋白家族(Sulfur reduction protein)的dsr E基因。基于上述实验分析结果,拟构建极端嗜酸热古菌A.manzaensis的硫氧化模型,即胞外的S^0跨膜转运进入细胞内后,经硫氧化蛋白(SOR)氧化还原生成S_2O_3^(2-),SO_3^(2-)和H_2S等含硫中间产物。接着,细胞内通过其他相关硫氧化酶的作用将这些中间产物进一步氧化,并将氧化得到的电子传递给细胞膜上的氧化型醌(Q^(2+)),使其形成还原型的醌(QH_2),QH_2最终被末端氧化酶氧化形成NADH和ATP,从而为细胞生长提供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分析 极端古菌 Acidianus manzaensis 硫氧化模型
下载PDF
万座嗜酸两面菌硫代谢相关膜蛋白基因的筛选
18
作者 张怀丹 夏金兰 +1 位作者 聂珍媛 杨云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3-181,共9页
活性巯基在浸矿微生物硫代谢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半胱氨酸残基作为蛋白质中活性巯基的提供者,为筛选硫代谢相关蛋白质基因提供了依据。本研究以极端嗜酸热古菌万座嗜酸两面菌Acidianus manzaensis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全基因组注释信息... 活性巯基在浸矿微生物硫代谢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半胱氨酸残基作为蛋白质中活性巯基的提供者,为筛选硫代谢相关蛋白质基因提供了依据。本研究以极端嗜酸热古菌万座嗜酸两面菌Acidianus manzaensis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全基因组注释信息,筛选出编码富半胱氨酸残基的潜在硫代谢相关膜蛋白基因,并通过RT-qPCR实验对筛选出来的基因进行表达水平验证,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与在亚铁中生长的细胞相比,单质硫培养下的细菌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β-葡糖苷酶,与电子传递相关的ATP合成酶、NADH-辅酶Q氧化还原酶基因均表达上调,说明硫代谢途径可能与能量代谢和电子传递有着重要的联系。此外,还有三个假定蛋白基因表达上调,这三个假定膜蛋白中,ARM75161.1、ARM75436.1中的半胱氨酸都位于保守区域,且均有一个半胱氨酸残基暴露于膜外,而ARM75580.1中的半光氨酸不位于保守区域。其中ARM75436.1具有CXXXC结构域,且该结构域中半胱氨酸残基处于同一个β-折叠中。这些假定蛋白可能参与A. manzaensis中硫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蛋白基因 半胱氨酸残基 硫代谢 极端古菌
原文传递
极端嗜热古菌的结构与功能
19
作者 方德声 《科学》 2003年第6期63-63,共1页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10月15日报道,中科院微生物所黄力研究员从事的古菌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古菌亦称'古细菌',是一类被生物学家认定为与细菌、真核生物并列的原核生物。
关键词 极端古菌 结构 拓扑异构酶 Sac10b蛋白 分子生物学 原核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