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6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杏鲍菇研究进展 被引量:138
1
作者 姚自奇 兰进 《食用菌学报》 2004年第1期52-58,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杏鲍菇栽培技术、营养成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杏鲍菇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杏鲍菇 栽培技术 营养成分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刺芹侧耳
下载PDF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7
2
作者 郭美英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44-49,共6页
杏鲍菇是一种口感鲜美、菌柄脆嫩、品质极好的珍稀食用菌,国内未见研究和栽培的报道。本文研究了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的形态特征以及温度、湿度、pH值、光线、空气等环境因子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我国自然... 杏鲍菇是一种口感鲜美、菌柄脆嫩、品质极好的珍稀食用菌,国内未见研究和栽培的报道。本文研究了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的形态特征以及温度、湿度、pH值、光线、空气等环境因子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我国自然条件下栽培,温度是杏鲍菇产量是否稳定的决定因素,气温10~18℃是杏鲍菇生长的适宜温度,低于10℃或高于18℃都对杏鲍菇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食用菌 生物学特性
全文增补中
杏鲍菇中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 被引量:115
3
作者 王凤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2-135,共4页
测定了杏鲍菇干品中十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与香菇、银耳和黑木耳干品的营养成分作了比较。其中灰分(无机盐)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甘露醇、游离氨基酸含量也很丰富,而脂肪含量和总糖含量较低。因此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关键词 杏鲍菇 营养成分 测定 药物 食用
下载PDF
杏鲍菇营养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08
4
作者 颜明娟 江枝和 蔡顺香 《食用菌》 2002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杏鲍菇 营养成分 食用菌
下载PDF
杏鲍菇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85
5
作者 张化朋 张静 +2 位作者 刘阿娟 张鹏 孙润广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09,共3页
食用菌中蛋白、多肽、多糖、三萜类等活性成分为当前研究热点。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DC.etFr.)Qu色又名刺芹侧耳,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药食两用的珍稀食用菌,兼具杏仁香味和鲍鱼味,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有抗癌”... 食用菌中蛋白、多肽、多糖、三萜类等活性成分为当前研究热点。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DC.etFr.)Qu色又名刺芹侧耳,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药食两用的珍稀食用菌,兼具杏仁香味和鲍鱼味,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有抗癌”。、抗氧化”咱。、降血脂““、缓解骨质疏松症”、润肠胃”。等功效,素有“平菇王”之称,并被列为“神舟九号”宇航员食品。本研究系统地分析杏鲍菇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物质 杏鲍菇 活性成分 刺芹侧耳 骨质疏松症 药食两用 营养丰富
原文传递
杏鲍菇的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2
6
作者 郭美英 《食用菌》 1998年第5期11-12,共2页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隶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因主要发生于伞形花科刺芹属刺芹Eryngium campestre枯株上,所以又名刺芹侧耳。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大型肉质伞菌。杏鲍菇菌肉厚,开...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隶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因主要发生于伞形花科刺芹属刺芹Eryngium campestre枯株上,所以又名刺芹侧耳。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大型肉质伞菌。杏鲍菇菌肉厚,开伞慢,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长,孢子少,保鲜期长,不同于一般的干菇。子实体质地脆嫩,风味独特,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称。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形态 习性 栽培
下载PDF
一种市场前景看好的珍稀食用菌——杏鲍菇 被引量:71
7
作者 黄年来 《中国食用菌》 1998年第6期3-4,共2页
最近笔者从日本刚出版的《’98年版菇类年鉴》中获悉,日本已正式把杏鲍菇列入可供商业栽培和销售的新菇种。目前已有18个县投入小批量生产,年产量约1910t,鲜菇极受欢迎,市场前景看好。为了帮助各地菇农了解和发展这种珍稀... 最近笔者从日本刚出版的《’98年版菇类年鉴》中获悉,日本已正式把杏鲍菇列入可供商业栽培和销售的新菇种。目前已有18个县投入小批量生产,年产量约1910t,鲜菇极受欢迎,市场前景看好。为了帮助各地菇农了解和发展这种珍稀的食用菌,参与国际竞争。现将有关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食用菌 栽培 生物学特性 管理
下载PDF
白灵菇、杏鲍菇、阿魏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9
8
作者 盛伟 方晓阳 吴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3-105,109,共4页
以热水浸提、乙醇沉淀的方法,分别从白灵菇、杏鲍菇、阿魏菇子实体中提取多糖。通过水杨酸法检测多糖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系统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还原力的测定以及在模拟胃液条... 以热水浸提、乙醇沉淀的方法,分别从白灵菇、杏鲍菇、阿魏菇子实体中提取多糖。通过水杨酸法检测多糖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系统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还原力的测定以及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对NO-2清除实验,对三种不同来源的多糖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杏鲍菇、阿魏菇多糖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性能,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白灵菇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最强,杏鲍菇次之,阿魏菇最弱;杏鲍菇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最强,白灵菇次之,阿魏菇最弱;在还原力以及对NO-2清除方面,白灵菇均表现为最强、杏鲍菇次之,阿魏菇则表现得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 杏鲍菇 阿魏菇 多糖 抗氧化
下载PDF
不同干燥工艺对杏鲍菇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2
9
作者 唐秋实 刘学铭 +3 位作者 池建伟 陈智毅 李升锋 杨春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杏鲍菇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优选杏鲍菇干燥模式,选用热泵、热风、真空冷冻和真空微波4种干燥工艺对新鲜杏鲍菇进行干燥处理,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杏鲍菇主要营养成分、色度、糖(糖醇)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杏鲍菇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优选杏鲍菇干燥模式,选用热泵、热风、真空冷冻和真空微波4种干燥工艺对新鲜杏鲍菇进行干燥处理,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杏鲍菇主要营养成分、色度、糖(糖醇)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总蛋白受干燥方式影响较小,总糖含量在真空微波干燥条件下最低(13.56%),总酚含量(39.97μg/g)和粗脂肪含量(1.27%)在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最低,色度方面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保持杏鲍菇色泽;杏鲍菇中含量丰富的海藻糖受干燥方式影响为:热泵>真空冷冻>热风>真空微波干燥,主要的糖醇甘露醇含量变化为:热泵和真空冷冻>热风和真空微波。杏鲍菇4种干燥方式条件下共鉴定出68种挥发性风味成分,热泵、热风和真空微波干燥后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均最高,主要风味成分为异戊醛、正己醛和2-甲基丁醛,真空冷冻干燥后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主要为1-辛烯三醇,同时还检测出酯类、酮类、烃类、吡嗪类以及少量其他类物质,各风味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风味。对比不同干燥方式,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保持杏鲍菇品质和风味,热泵干燥在经济性和稳定性方面可以做到较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干燥方式 品质 挥发性风味
下载PDF
基于品质和能耗的杏鲍菇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68
10
作者 陈健凯 林河通 +2 位作者 林艺芬 李辉 王志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7-284,共8页
为了提高杏鲍菇干制产品品质,降低干燥能耗,该文应用微波真空技术干燥杏鲍菇。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试验,考察分析微波强度(X1)、物料厚度(X2)、腔体绝对压力(X3)因素对品质指标色差(Y1)、复水比(Y2)、氨... 为了提高杏鲍菇干制产品品质,降低干燥能耗,该文应用微波真空技术干燥杏鲍菇。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试验,考察分析微波强度(X1)、物料厚度(X2)、腔体绝对压力(X3)因素对品质指标色差(Y1)、复水比(Y2)、氨基酸含量(Y3)和单位能耗(Y4)的影响及因子间交互作用对指标的影响;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综合优化,确定干燥工艺的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微波强度、物料厚度、腔体绝对压力对试验指标色差、复水比、氨基酸含量、单位能耗影响显著,物料厚度是影响色差的主要因素,物料厚度小于2 cm时,产品色泽较差;腔体绝对压力是影响复水比和氨基酸含量的主要因素,较小的腔体绝对压力有利于产品复水和减少氨基酸损失;微波强度是影响单位能耗的主要因素,高的微波强度,能耗较高,高的微波强度与较小的腔体绝对压力组合时,干燥能耗更高;杏鲍菇微波真空干燥高品质低能耗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微波强度12.5 kW/kg、物料厚度2.4 cm、腔体绝对压力18 kPa,此条件下干燥的产品品质优良,色泽洁白,色差L为78,复水性好,复水比为1.58,氨基酸破坏少,其值为473.1 mg/100 g,单位能耗较低,为9.3 k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干燥 优化 杏鲍菇 微波真空干燥 品质 能耗 参数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杏鲍菇多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6
11
作者 郭金龙 陈有君 +4 位作者 孙国琴 郭九峰 王蕴华 朱晓清 聂奇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55-558,共4页
本实验研究了苯酚-硫酸法测定杏鲍菇多糖含量时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发现,波长为485nm、苯酚用量1.4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5min,在10.00~70.0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本实验研究了苯酚-硫酸法测定杏鲍菇多糖含量时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发现,波长为485nm、苯酚用量1.4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5min,在10.00~70.0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6,平均回收率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多糖 苯酚-硫酸法
下载PDF
杏鲍菇、香菇、金针菇、蛹虫草、滑菇、平菇菌糠营养分析评价 被引量:54
12
作者 范文丽 李天来 +1 位作者 代洋 范泽坤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3-677,共5页
为了探讨食用菌生产后产生的大量菌糠在饲料上的应用价值,按饲料养分的检测方法对6种菇类菌糠进行了营养检测。从6种菌糠的粗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基本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种菌糠均可以做为... 为了探讨食用菌生产后产生的大量菌糠在饲料上的应用价值,按饲料养分的检测方法对6种菇类菌糠进行了营养检测。从6种菌糠的粗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基本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种菌糠均可以做为饲料的添加料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使用比例调配,根据饲料种类有选择性添加。从总氨基酸含量上看,蛹虫草、香菇、杏鲍菇和金针菇菌糠含量较高,适合做精细饲料的填料,但从必需氨基酸含量上看,蛹虫草、香菇、滑菇有其自己的优势,可根据需要酌情添加。做为饲料的添加料蛹虫草和滑菇菌糠需要适当添加钙素营养。各菌糠水溶性氯化物含量均在0.01%以上,符合饲料对氯元素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 杏鲍菇 香菇 金针菇 蛹虫草 滑菇 平菇
下载PDF
采后处理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2
13
作者 田平平 王杰 +1 位作者 秦晓艺 李丹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1-951,共11页
【目的】探讨采后不同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杏鲍菇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新鲜采收的杏鲍菇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03 mm的聚乙烯(PE)薄膜袋封口包装、0.05 mm的PE薄膜袋封口包装... 【目的】探讨采后不同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杏鲍菇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新鲜采收的杏鲍菇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03 mm的聚乙烯(PE)薄膜袋封口包装、0.05 mm的PE薄膜袋封口包装和1.5%壳聚糖涂膜3种处理,以0.05 mm PE保鲜袋不封口为对照,于4℃、相对湿度85%—95%的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差值、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还原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理化指标,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研究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与PE不封口处理相比,两种厚度的PE保鲜袋处理能显著降低杏鲍菇子实体失重率(P<0.01),在贮藏18 d时,两种处理的失重率仅为0.35%和0.20%;两种PE处理的菇体硬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在贮藏期间两种处理均分别在第3天和第12天出现了两个硬度峰值;PE处理不易发生褐变,但在贮藏末期,0.03 mm PE处理的褐变程度显著增加(P<0.05)。两种PE处理均能显著抑制贮藏期间TSS和可溶性蛋白的增加,减缓还原糖的消耗。1.5%壳聚糖涂膜处理在0—9 d菇体硬度显著增加(P<0.05),随后硬度快速下降;其失重率较高,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贮藏期间褐变指数低,但在贮藏末期的褐变程度显著(P<0.05);贮藏的中期与后期,TSS、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均显著低于对照。3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杏鲍菇的抗氧化能力,与对照处理相比,3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膜透性和脂膜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P<0.05),但在贮藏中、后期,壳聚糖处理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两种PE处理。0.03 mm PE和1.5%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采后处理 贮藏品质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杏鲍菇子实体和菌丝体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38
14
作者 俞苓 刘民胜 陈有容 《食用菌》 2003年第2期7-8,共2页
采用常规营养分析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杏鲍菇菌丝体的营养成分与子实体差异不明显,菌丝体略胜一筹。
关键词 杏鲍菇 子实体 菌丝体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杏鲍菇对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利用 被引量:37
15
作者 宋爱荣 田雪梅 +1 位作者 冯桂芳 张玉娜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4期10-14,共5页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方法 ,研究了杏鲍菇对碳、氮营养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 ,杏鲍菇Pe970 1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 ,其次为麦芽糖 ,而对甘露醇的利用最差 ;有机氮比无机氮更适于杏鲍菇菌丝生长 ,最适有机氮为蛋白胨 ,最适无机氮为...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方法 ,研究了杏鲍菇对碳、氮营养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 ,杏鲍菇Pe970 1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 ,其次为麦芽糖 ,而对甘露醇的利用最差 ;有机氮比无机氮更适于杏鲍菇菌丝生长 ,最适有机氮为蛋白胨 ,最适无机氮为硝酸铵 ,硫酸铵次之 ,碳酸铵几乎不能被利用。此外 ,各处理培养液的 pH均呈上升趋势 ,发酵终止 pH在 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碳源氮源 栽培
下载PDF
杏鲍菇漆酶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2
16
作者 兰瑞芳 林少琴 +1 位作者 林玉满 冯珊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2期14-16,共3页
从杏鲍菇、双孢蘑菇、美味侧耳、茶薪菇、凤尾菇和香菇子实体中提取漆酶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 ,发现杏鲍菇漆酶酶活最高。实验结果表明 ,杏鲍菇漆酶是一种较稳定的高温酶 ,其最适 pH为 3.0 ,最适温度 6 0℃ ;Pb2 + 、K+ 对酶活有较大... 从杏鲍菇、双孢蘑菇、美味侧耳、茶薪菇、凤尾菇和香菇子实体中提取漆酶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 ,发现杏鲍菇漆酶酶活最高。实验结果表明 ,杏鲍菇漆酶是一种较稳定的高温酶 ,其最适 pH为 3.0 ,最适温度 6 0℃ ;Pb2 + 、K+ 对酶活有较大的激活作用 ,而Fe3 + 、Fe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杏鲍菇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杏鲍菇干制的非硫护色方法研究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李波 芦菲 王东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8-260,共3页
为解决杏鲍菇干制过程中的褐变问题,本文选用焦亚硫酸钠、EDTA-2Na、乙酸锌、氯化钠、氯化钙、维生素C和柠檬酸7种护色剂对杏鲍菇进行护色处理,然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干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始温35℃,以5℃/h的速度升温,至60℃条件下保... 为解决杏鲍菇干制过程中的褐变问题,本文选用焦亚硫酸钠、EDTA-2Na、乙酸锌、氯化钠、氯化钙、维生素C和柠檬酸7种护色剂对杏鲍菇进行护色处理,然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干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始温35℃,以5℃/h的速度升温,至60℃条件下保持1 h,再逐渐降温至50℃的干制方法有利于杏鲍菇的脱水以及色泽的保持。非硫护色剂中,以柠檬酸和维生素C护色效果最好,EDTA-2Na和氯化钠的护色效果次之,它们的护色效果都好于焦亚硫酸钠。复合护色剂最优的参数组合为0.2%柠檬酸+0.3%维生素C+1%氯化钠+0.15%EDTA-2Na,且优于单一护色剂的护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干制 非硫护色
下载PDF
杏鲍菇营养及功能成分分析测定 被引量:40
18
作者 荣瑞芬 李鸿玉 +2 位作者 叶磊 厉重先 李丽云 《亚太传统医药》 2007年第5期85-87,共3页
对干制杏鲍菇子实体营养与功能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杏鲍菇含蛋白质、灰分、膳食纤维和多糖丰富,分别为21.92%、6.34%、30.14%、4.90%,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功能作用,兼具药食双效的食用菌。
关键词 杏鲍菇 营养 功能成分 分析测定
下载PDF
GC-MS结合电子鼻分析干燥方式对杏鲍菇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1
19
作者 马琦 伯继芳 +4 位作者 冯莉 佴逸凡 王小晶 李梅 徐怀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76-282,共7页
为明确干燥方式对杏鲍菇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F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中短波红外干燥(short-and mediumwave infrared drying,ID)和微波... 为明确干燥方式对杏鲍菇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F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中短波红外干燥(short-and mediumwave infrared drying,ID)和微波真空干燥(microwave vacuum drying,MVD)制得的杏鲍菇干燥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并进一步对这4种干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对挥发性成分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发现线性判别分析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干燥方式的杏鲍菇样品。利用HS-SPME-GC-MS从鲜样(fresh sample,FS)及4种干样中鉴定出9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烷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共6类成分,其中醇类物质(19种)为FS、FD、HAD和ID样品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醛类物质(18种)为MVD样品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不同干燥方式制得的杏鲍菇主要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对不同干燥方式制得的杏鲍菇样品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其品质评价模型,得出干样的综合得分顺序依次为ID、FD、HAD及MVD,为杏鲍菇的干燥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39
20
作者 张丽 彭小列 +1 位作者 张建锋 刘世彪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92,共3页
为优化杏鲍菇多糖的提取条件及研究其抑菌作用,采用热水浸提和乙醇沉淀法对杏鲍菇子实体多糖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观察杏鲍菇多糖对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链球菌、产气杆菌、青霉-1、黑曲霉和青霉-2的... 为优化杏鲍菇多糖的提取条件及研究其抑菌作用,采用热水浸提和乙醇沉淀法对杏鲍菇子实体多糖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观察杏鲍菇多糖对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链球菌、产气杆菌、青霉-1、黑曲霉和青霉-2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杏鲍菇子实体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 h,料水比1∶20,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多糖的得率为11.42%;杏鲍菇多糖对白色链球菌和产气杆菌具有抑菌作用,而对其他细菌和霉菌没有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多糖 提取 抑菌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