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教学的“味”与“道” 被引量:2
1
作者 毕泗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7-58,共2页
教学方法上:追求原味 舍弃技道 语文教育学家李维鼎教授曾经提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五个“太快”现象:“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 教学方法上:追求原味 舍弃技道 语文教育学家李维鼎教授曾经提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五个“太快”现象:“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语文教学追求原味,这应该是一种生命活力,一种平淡和自然美,应该有着特有的情趣、意趣、理趣,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道” “味” 教学方法 教育学家 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 李维
下载PDF
论语文教学言语时间派的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增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6X期37-38,共2页
近十多年来,在语文教学界形成一个新的流派,综观他们理论体系和专著,有相似的地方,即把"言语"这个概念引入语文教学,在教学中通过真实或模拟的生活化教学,从而提高其语文能力,故称之为"言语实践派"。其代表人物是... 近十多年来,在语文教学界形成一个新的流派,综观他们理论体系和专著,有相似的地方,即把"言语"这个概念引入语文教学,在教学中通过真实或模拟的生活化教学,从而提高其语文能力,故称之为"言语实践派"。其代表人物是洪镇涛、王尚文、李维鼎和李海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实践派 洪镇涛 王尚文 李维 李海林
下载PDF
语文“言意关系”理论的哲学思考
3
作者 朱学坤 于洪昆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2年第7期7-10,共4页
李维鼎先生十多年前提出的“语文言意论”至今仍未被广泛接受.甚至还有人认为提倡言意关系理论是“保守心态”、“简单范式”.这就很值得进行深入的思辨和寻绎。哲学的目光总是投射到世界的深处。“任何学科和专业都需要有自己的哲学... 李维鼎先生十多年前提出的“语文言意论”至今仍未被广泛接受.甚至还有人认为提倡言意关系理论是“保守心态”、“简单范式”.这就很值得进行深入的思辨和寻绎。哲学的目光总是投射到世界的深处。“任何学科和专业都需要有自己的哲学根基:没有哲学根基的学科和专业肯定是不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意关系 语文 学思 关系理论 言意论 李维 哲学 学科
下载PDF
一场精彩的“诱供”
4
作者 韩志柏 《语文学习》 2007年第12期72-73,共2页
读李维鼎先生的《语言支持:语文教师的重要“作为”》(2007年第9期),深以为是。“支援”理论不仅暗合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基本的教学原则.而且在特定的背景下再一次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那些... 读李维鼎先生的《语言支持:语文教师的重要“作为”》(2007年第9期),深以为是。“支援”理论不仅暗合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基本的教学原则.而且在特定的背景下再一次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那些琐屑的事例,以及作者准确的归纳,无不在强调一个朴素的真理: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只有从学生的语言实际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材施教” 语文教师 语文学习 教学原则 教学设计 实际出发 李维 语文课
原文传递
在言和意之间--论“内部言语”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5
作者 朱学坤 葛菲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4年第7期15-19,共5页
对李维鼎先生提出的“言意转换”理论,李海林先生认为“应该说是很深刻的”,可他又提出:“直接把言语过程看作是一个言-意转化的过程,至少是不完整的”,因为“在由‘言’而‘意’和由‘意’而‘言’的过程中,夹着一个内部言语过... 对李维鼎先生提出的“言意转换”理论,李海林先生认为“应该说是很深刻的”,可他又提出:“直接把言语过程看作是一个言-意转化的过程,至少是不完整的”,因为“在由‘言’而‘意’和由‘意’而‘言’的过程中,夹着一个内部言语过程”。言-意和意-言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中间性、过渡性的中介物,这种转化才有可能”,这个“中介物”就是指“内部言语”。如果无视这个中介物,“直接把言语过程理解为从思想到语言、从语言到思想的过程,实际上缺乏心理学的视界,对语文教学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言语 语文教学 意义 李维 中介 过渡性 心理学 语言
下载PDF
安恩的孤独
6
作者 秦峰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5年第8期74-75,共2页
笔者今年第一次教《安恩和奶牛》这篇文章,初读后觉得这篇文章是写安恩这个老太太的孤独的。课堂上,学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然而教参中竟然没有一个词语分析到人物的这一特点。好在徐江、王栋升、李维鼎等人撰文发表了与教参不同的... 笔者今年第一次教《安恩和奶牛》这篇文章,初读后觉得这篇文章是写安恩这个老太太的孤独的。课堂上,学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然而教参中竟然没有一个词语分析到人物的这一特点。好在徐江、王栋升、李维鼎等人撰文发表了与教参不同的观点,笔者读后,也不禁想继续探寻这篇文章里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 词语分析 文章 李维 教参 课堂 学生 竟然
原文传递
阅读教学要实现“过程”突围
7
作者 王其华 《中国基础教育(内刊)》 2011年第6期19-23,共5页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重结果,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听懂了没有,记住了没有,而不是学生怎么去学,学得怎么样。教师考虑的是怎样快速地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以便考试能取得好成绩。李维鼎先生在《语文言意论》一...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重结果,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听懂了没有,记住了没有,而不是学生怎么去学,学得怎么样。教师考虑的是怎样快速地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以便考试能取得好成绩。李维鼎先生在《语文言意论》一书就传统型的阅读教学进行了如下描述:一是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二是咀嚼不足,结论说出太快;三是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突围 学生 言意论 李维 传统 教师 课堂
下载PDF
驻足言意里 徜徉文境中
8
作者 姜祖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4年第11期34-35,共2页
李维鼎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是据言得意(吸纳)、由言表意(倾吐)的转换、融合的过程。”他在作品《语文言意论》里特别指出:开展言意互转过程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根据这一理论,语文教学就应将眼光瞄准语文本体,着眼并坚持言... 李维鼎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是据言得意(吸纳)、由言表意(倾吐)的转换、融合的过程。”他在作品《语文言意论》里特别指出:开展言意互转过程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根据这一理论,语文教学就应将眼光瞄准语文本体,着眼并坚持言意互转,演绎出崭新的教学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意论 语文学习 语文教育 语文本体 语文教学 教学境界 李维 演绎
下载PDF
《语文学习》2011年总目录
9
《语文学习》 2011年第12期73-79,共7页
关键词 语文学习 语文试题 高考作文 语文教学 语文命题 李维 文本体式 语文学科知识 现代文阅读题 语文教育 语文课本 语文教师
原文传递
越过雷池的语文教育思想者——访长沙理工大学李维鼎教授
10
作者 黄耀红 《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3年第20期44-46,共3页
李维鼎,教授,硕士生导师,1937年生于江西萍乡。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20年。1981年后,在高等专科、本科院校教授“语文教学论”和“现代阅读学”,为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写作学会阅... 李维鼎,教授,硕士生导师,1937年生于江西萍乡。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20年。1981年后,在高等专科、本科院校教授“语文教学论”和“现代阅读学”,为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李维 教育思想 教学研究 教学法 中学教育
下载PDF
语言还是言语?语言学还是言语学?——从“言语教学论”的争议谈起
11
作者 徐默凡 《语文学习》 2007年第3期4-8,共5页
李海林、李维鼎、韩雪屏等语言教育学者在世纪之交提出“言语教学论”,借用了语言学的一些术语和观点,为建构自己的语文教学理论服务。近日,蒋成璃撰文对此提出了颇为严厉的批评。对此,我试图也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言语学 语言学 教学论 教育学者 教学理论 李维 韩雪屏 语文
原文传递
开掘小学生习作中的言语智慧
12
作者 朱沛德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06年第2期27-28,共2页
小学生习作是一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心理过程.是学牛语文素养的综合外观。创造性与综合性因素的存在,就意味着小学生的习作既是展示言语智慧的一方平台,又是生发言语智慧的摇篮。李维鼎先生指出:“‘言语’作为‘行为’,是‘言’... 小学生习作是一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心理过程.是学牛语文素养的综合外观。创造性与综合性因素的存在,就意味着小学生的习作既是展示言语智慧的一方平台,又是生发言语智慧的摇篮。李维鼎先生指出:“‘言语’作为‘行为’,是‘言’与‘意’的转换。作为‘作品’,是‘言’与‘意’的统一体。即转换后的成品。”那么,如何实现习作中言语的有智慧的表达。对提升习作素养,达成习作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更是小学习作教学令人神往的目标。现笔者整理自己的思考,与大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智慧 学生习作 语文素养 小学生 心理过程 习作教学 李维 统一体 作有
下载PDF
语文教学流派——言语实践派浅析
13
作者 易成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2Z期23-24,共2页
洪镇涛、王尚文、李维鼎和李海林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生活化进行"对话"活动,让学生亲历、自得,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可称为言语实践派。文章对其形成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标志、冠名缘由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言语实践派 洪镇涛 王尚文 李维 李海林
下载PDF
语文教学的“味”与“道”
14
作者 毕泗建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2年第11期32-33,共2页
一、教学方法上:追求原味,舍弃技道 语文教育学家李维鼎教授曾经提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五个“太快”现象:“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 一、教学方法上:追求原味,舍弃技道 语文教育学家李维鼎教授曾经提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五个“太快”现象:“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语文教学追求原味.这应该是一种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道” “味” 教学方法 教育学家 生命活力 李维 诵读
下载PDF
对语文学科教育的新见解——浅评李维鼎先生的语文观
15
作者 易斌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1期34-37,共4页
本文对李维鼎先生的语文教育观进行了评介,重点评介了两个观点,一是“言”与“意”的转化问题,二是“生活”概念问题.作者指出,李先生认为的“言”与“意”的互转乃是语文活动、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力,是对语文活动和语文教学的简练明快的... 本文对李维鼎先生的语文教育观进行了评介,重点评介了两个观点,一是“言”与“意”的转化问题,二是“生活”概念问题.作者指出,李先生认为的“言”与“意”的互转乃是语文活动、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力,是对语文活动和语文教学的简练明快的阐释和归纳,是一种崭新的语文观.作者还指出,李先生提出的“生活”在“意”与“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他语文教育观中的另一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维 语文观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观念 语文活动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无怨无悔 献身科技——记新疆农科院研究员李维鼎
16
作者 张红 《科技.人才.市场》 1996年第5期18-21,共4页
没有惊人的举措,没有炫目的光环,但他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36年来,他一直坚持在科研生产第一线,把全部心血献给了新疆的农业发展事业.他主持参加的国际、国内重大研究课题共10多项,他主持的中国与南斯拉夫玉米育种合作... 没有惊人的举措,没有炫目的光环,但他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36年来,他一直坚持在科研生产第一线,把全部心血献给了新疆的农业发展事业.他主持参加的国际、国内重大研究课题共10多项,他主持的中国与南斯拉夫玉米育种合作研究课题和主持参加的国家“七·五”、“八·五”玉米育种攻关课题均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称他是工作狂.他却说“不狂不行.工作多,干不完,年龄不饶人啊!”1956年,李维鼎从河南新乡一所重点中学毕业.当年,新疆八一农学院首次到河南招生.李维鼎经过反复考虑,5个志愿全部填的是“新疆八一农学院”.班主任问他:“新疆风沙大,荒凉贫困.凭你的优秀学习成绩为何不报考名牌大学?”李维鼎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农科院 研究员 李维 玉米 育种
下载PDF
也谈“母语”的“母”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燕 《语文学习》 2003年第6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母语 李维 《“母语”的“母”》 语言 民族精神
原文传递
“批评”也能激励人
18
作者 吴雁驰 《语文学习》 2011年第1期1-1,共1页
读了《语文学习》2010年第10期刊载的李维鼎先生的文章《正确,然后可以谈实》,感觉有如一把犀利的解剖刀,在剖析、审视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其分析之细微,评说之深入,观点之鲜明.可谓鞭辟入里.让人读后联想到平日的语文课堂,... 读了《语文学习》2010年第10期刊载的李维鼎先生的文章《正确,然后可以谈实》,感觉有如一把犀利的解剖刀,在剖析、审视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其分析之细微,评说之深入,观点之鲜明.可谓鞭辟入里.让人读后联想到平日的语文课堂,不禁汗涔涔.股颤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激励 批评 《语文学习》 2010年 李维 文章 联想
原文传递
语文教师的“语言支援”
19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11,共1页
李维鼎在《语言支援:语文教师的重要作为》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教师将“教”聚焦于“语言支援”。所谓“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发展以支持和援助,而不是自唱主角的“传授”:语文教师的“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 李维鼎在《语言支援:语文教师的重要作为》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教师将“教”聚焦于“语言支援”。所谓“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发展以支持和援助,而不是自唱主角的“传授”:语文教师的“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的言语能力的发展以“语言支援”。“正确”是“支援”的目的、标准和限度。在课堂上,学生表达“不正确”大体有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师 支援 语言 语文教学 主体发展 言语能力 李维 “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