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9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280
1
作者 黄友义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33,共3页
为完善公示语翻译的语言环境,提高我国对外宣传翻译质量,中国译协于2005年9月国际翻译日之际,举办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这里本刊选编研讨会主题发言的部分文章,以飨读者。从某种角度讲,公示语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 为完善公示语翻译的语言环境,提高我国对外宣传翻译质量,中国译协于2005年9月国际翻译日之际,举办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这里本刊选编研讨会主题发言的部分文章,以飨读者。从某种角度讲,公示语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我们期望广大读者能共同参与讨论,也期望公示语翻译的质量问题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工作者 公示语 首届 权利 人文环境建设 语言环境 翻译质量 对外宣传 共同参与 质量问题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法益抑或民事权利——对《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的“个人信息”之解读 被引量:272
2
作者 杨立新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5,共12页
《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的"个人信息",规定的究竟是法益抑或权利,在学者中有不同的解读。对于在法律中规定对某种民事利益进行保护,又没有写明为权利的,应当根据该民事利益的独立性以及与其他民事利益之间的界限是否清晰、... 《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的"个人信息",规定的究竟是法益抑或权利,在学者中有不同的解读。对于在法律中规定对某种民事利益进行保护,又没有写明为权利的,应当根据该民事利益的独立性以及与其他民事利益之间的界限是否清晰、在实践中作为一项权利进行保护有无障碍、在比较法上有无规定为法益或者权利的立法例来确定。《民法总则》规定的个人信息是指个人身份信息,与隐私权保护的私人隐私信息有明确的界限,在实践上作为一个权利保护没有障碍,在比较法上没有对个人信息作为法益保护的立法例,因此,应当认定《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的个人信息,就是规定的自然人享有的具体人格权之一,即个人信息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总则 个人信息 保护 法益 权利
原文传递
经济法与社会公共性论纲 被引量:159
3
作者 王保树 邱本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2-74,共13页
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公共性。社会公共性的凸显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反映的社会要求,使经济法应运而生。社会公共性是经济法的核心范畴。社会公共性决定并表现在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主体、经济... 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公共性。社会公共性的凸显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反映的社会要求,使经济法应运而生。社会公共性是经济法的核心范畴。社会公共性决定并表现在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法的权力(利)和义务,经济法的属性等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社会公共性 社会法 权利 义务
下载PDF
侵权法中权利与利益的区分方法 被引量:190
4
作者 于飞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4-119,共16页
我国理论和实务界虽有不少在侵权法中建立权益区分保护体系的建议,但缺少对如何区分侵权法上的权利和利益的深入研究。德国民法学对侵权法上的权益区分提出了"归属效能"、"排除效能"和"社会典型公开性"... 我国理论和实务界虽有不少在侵权法中建立权益区分保护体系的建议,但缺少对如何区分侵权法上的权利和利益的深入研究。德国民法学对侵权法上的权益区分提出了"归属效能"、"排除效能"和"社会典型公开性"三个教义学标准。归属效能的核心在于将确定的利益内容归属于特定主体;排除效能的核心在于主体得排除他人的一切非法干涉;社会典型公开性的核心在于使社会一般主体有识别利益客体的可能性,从而兼顾潜在加害人的行为自由。同时符合这三个标准的,为侵权法上的权利;反之即为利益。在受害人权益保护成为侵权法优先价值的背景下,以上法教义学标准遇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障碍,应从法政策视角弥补法教义学解释力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法 权利 利益 法教义学 法政策
原文传递
土地发展权论 被引量:129
5
作者 胡兰玲 《河北法学》 2002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在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 ,它包括空间建筑权和土地开发权。它是随着城市化的出现、人类提高了对土地的利用水平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形式。国外已有立法对之予以规范 ,而我国尚无相应的法律措施。应借鉴国外相关理... 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在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 ,它包括空间建筑权和土地开发权。它是随着城市化的出现、人类提高了对土地的利用水平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形式。国外已有立法对之予以规范 ,而我国尚无相应的法律措施。应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及立法 ,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土地发展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土地开发 中国 城市化 制度 国外 权利 立法 法律措施 借鉴
下载PDF
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 被引量:134
6
作者 张文显 姚建宗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5,共13页
权利研究是理论法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课题,是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回顾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权利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突破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范式;确立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学基本范畴的地位;确立权利作为法学基石范畴(权利为本位)... 权利研究是理论法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课题,是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回顾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权利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突破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范式;确立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学基本范畴的地位;确立权利作为法学基石范畴(权利为本位);权利本位范式的形成及其广泛运用。权利研究必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深入展开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权利本位 范式 基本范畴 基石范畴
原文传递
生存权论 被引量:132
7
作者 徐显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9-56,共18页
本文划分了生存权概念形成的四个阶段:作为思想萌芽的生存权、生存权的自然权形式、社会权形式及其定型化。作者认为,随着生存权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实现方式所发生的变化以及生存权在当代人权体系中核心地位的确立,生存权的适用范围... 本文划分了生存权概念形成的四个阶段:作为思想萌芽的生存权、生存权的自然权形式、社会权形式及其定型化。作者认为,随着生存权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实现方式所发生的变化以及生存权在当代人权体系中核心地位的确立,生存权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的人并由国家全面干预经济而得到保障。当代生存权则正向着环境权、健康权、和平权方向发展。生存权的保障原理在于,以请求权形态表现的生存权最终要求国家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使其在法律上和物质条件上向生存权主体提供双重支持。最后,文章探讨了生存权的几个理论问题:在自由与平等的矛盾运动中生存权产生的必然性,两种生存权的差异,生存权对立法、司法、行政以及社会组织和个人所发生的强制效力,国家应确立的满足公民生存请求的最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权 现代人权 权利 生存条件 公民 劳动者 劳动权 资本主义 自由权 生命权
原文传递
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 被引量:91
8
作者 姜涌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87,共6页
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人的公民意识淡薄 ,培养和强化公民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公民概念与人民群众是不同的政... 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人的公民意识淡薄 ,培养和强化公民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公民概念与人民群众是不同的政治概念。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 ,是一定国度的公民关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总称。公民权是为了确保公民的权利 ,实现由群众概念到公民概念的转变 ,由法律规定并予以保障的公民的某种行为 ;并且通过公民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主客观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民族意识 中国公民 公民意识 权利 公民权 中国 心理素质 群众路线
下载PDF
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 被引量:137
9
作者 李小云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106,共6页
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在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战略,相应依托的扶贫治理手段也各有不同。第一个阶段,扶贫治理的手段是解除和放松各种管制,创造农村人口获取财富的空间。农村扶贫工作进入第二个阶段以后,行政治理开始发挥作用。进入第三个阶... 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在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战略,相应依托的扶贫治理手段也各有不同。第一个阶段,扶贫治理的手段是解除和放松各种管制,创造农村人口获取财富的空间。农村扶贫工作进入第二个阶段以后,行政治理开始发挥作用。进入第三个阶段以来,由于农村贫困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采用的扶贫治理手段更趋复杂。基于市场的发展型治理和基于权利的保护型治理是我国农村扶贫治理的主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扶贫战略 扶贫治理模式 市场 权利
下载PDF
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 被引量:108
10
作者 周安平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5-22,共8页
社会自治权是权利而不是权力,它是人民在将必要的权力交给国家后,由自己保留行使的权利。社会自治权之所以正当,其伦理基础在于自己具有决定自治事务的权利,是真正体现民主制度的要求和反映。现代法治国家,社会自治权的功能在于对抗国... 社会自治权是权利而不是权力,它是人民在将必要的权力交给国家后,由自己保留行使的权利。社会自治权之所以正当,其伦理基础在于自己具有决定自治事务的权利,是真正体现民主制度的要求和反映。现代法治国家,社会自治权的功能在于对抗国家公权对社会的挤压与侵蚀,与国家公权构成分离与制衡的良性互动关系。中国历史是一个国家公权强大、社会自治缺失的历史。重构中国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的法治系统,必须在政府自律的基础上,根据法治理念的指导,在宪法的框架内,改造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的关系,并以完善的司法运作保障社会自治权的行使,以抗衡国家公权力对社会自治的不当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自治 国家公权力 治权 现代法治国家 行使 权利 正当 运作 政府 决定
原文传递
权利概念论 被引量:109
11
作者 范进学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2,共8页
关于“权利是什么”的追问 ,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各自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资格说、主张说、自由说、利益说、法力说、可能说、规范说、选择说等八种权利学说。但由于它们都只是解释了“什么是权利”之命题 ,而实质上并... 关于“权利是什么”的追问 ,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各自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资格说、主张说、自由说、利益说、法力说、可能说、规范说、选择说等八种权利学说。但由于它们都只是解释了“什么是权利”之命题 ,而实质上并未回答“权利是什么”之真命题 ,故它们各存其固有之缺陷。为此 ,文章作了评析 ,进而对权利的本质提出了新的分析论证 ,得出了“权利是正当的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正当 契约 社会承认 法学
原文传递
论温德沙伊德的请求权概念 被引量:111
12
作者 金可可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学术的价值在于独立,学术的走向在于不人云亦云,而是发他人所不发。德国民法上的请求权乃德国民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其对我国民法学界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如今采用请求权概念用以论说的文章已越来越多。但请求权从何而来,内涵如何?国内民法... 学术的价值在于独立,学术的走向在于不人云亦云,而是发他人所不发。德国民法上的请求权乃德国民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其对我国民法学界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如今采用请求权概念用以论说的文章已越来越多。但请求权从何而来,内涵如何?国内民法学者用力用心探讨者并不多。金可可之文虽然题不惊人,但题中之义颇有探讨价值,属基础性理论问题之研究,有利于将此项权利的研究引向深入,或可澄清有关不甚明朗的问题,是现在国内民法学界应有但少有的研究文字。文章没有阔论其他,笔墨集中,资料运用亦较为谨慎。固属初步探究,但有心人自可取其可以资用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请求权 概念 德国民法 基本制度 资料运用 法学界 价值 学术 文章 国内 权利 集中
原文传递
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 被引量:71
13
作者 陈弘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4,共12页
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纷争的做法和制度 ,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尤其是儒家法律文化的重要部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调解否已经过时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的调解传统的哲学基础、理论和实践 ,然后从现代自由主义和法治理想的角度 ,对传统的调解提... 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纷争的做法和制度 ,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尤其是儒家法律文化的重要部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调解否已经过时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的调解传统的哲学基础、理论和实践 ,然后从现代自由主义和法治理想的角度 ,对传统的调解提出批判。本文进而指出 ,调解在当代的中国以至西方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西方学者对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另类选择”之一提出了多种理论依据 ,其中不少与儒家传统的睿见不谋而合。本文的结论是 ,经过“创造性转化”后的调解理论与实践能对现代文明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遗产在现代仍是十分宝贵和有用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 诉讼 传统法律文化 儒家 法治 自由主义 创造性转化 权利 正义 公正 道德
下载PDF
论公共利益之界定——一个公法学基石性范畴的法理学分析 被引量:87
14
作者 王景斌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在法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中都有使用 ,在法学领域 ,它与公共权力或私人权利有着密切联系 ,是个重要的概念范畴。公共利益构成了公共权力行使的道德基础和伦理基础 ,但究竟什么是公共利益似乎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 “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在法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中都有使用 ,在法学领域 ,它与公共权力或私人权利有着密切联系 ,是个重要的概念范畴。公共利益构成了公共权力行使的道德基础和伦理基础 ,但究竟什么是公共利益似乎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解释 ,因此其往往成为政府滥用权力的一个借口 ,对私人权利造成极大伤害。基于此 ,对公共利益从法理上作出相对明确的界定就显得尤为必要。从“公共利益”的语义分析入手 ,将“公共利益”与相关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 ,对可以得出公共利益的描述性的非概念式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法学 公共权力 人权 法理学分析 公法 权利 界定 概念 政府
原文传递
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 被引量:67
15
作者 刘守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0年第3期1-9,共9页
中央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数量税减和质量严重退化的严峻形势 ,要求制定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据此 ,《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然而 ,任何一种土地制度的实行 ,都离不开切实保障农... 中央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数量税减和质量严重退化的严峻形势 ,要求制定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据此 ,《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然而 ,任何一种土地制度的实行 ,都离不开切实保障农民权利。文章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实质出发 ,通过对农民土地权利的现状、中央政府的政策努力两方面阐释 ,分析了土地政策执行结果存在不尽人意之处 ,建议今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应从土地制度的基础结构入手进行较大改造 ,即改现行土地产权框架中的土地集体所有、农户使用的“两级”构造为农户排他性地对土地行使永久的、可转让和可继承的产权 ;改现行农业收益税为土地税 ,杜绝以各种名目向土地摊负 ;重构农村基层组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民 权利 中国 农业
下载PDF
论表达自由 被引量:62
16
作者 杜承铭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6-63,共8页
作为宪法自由权的表达自由指公民享有的受法律规定、认可和保障的 ,使用各种媒介手段与方式公开发表、传递自己的意见、主张、观点、情感等内容而不受任何他人或组织干涉、限制或侵犯的权利。主要包括 :言论、新闻出版自由、艺术表现自... 作为宪法自由权的表达自由指公民享有的受法律规定、认可和保障的 ,使用各种媒介手段与方式公开发表、传递自己的意见、主张、观点、情感等内容而不受任何他人或组织干涉、限制或侵犯的权利。主要包括 :言论、新闻出版自由、艺术表现自由和集会自由。表达自由具有广义的政治自由权利属性 ,但不是政治自由权利的核心 ;是属于外在的精神自由 ,具有广义的精神自由属性 ;表达自由不属于思想自由 ,而是思想自由的外在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宪法自由权 表达自由 概念 公民权利 宪法保障
原文传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的创造性规定及其评析 被引量:67
17
作者 张淳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中国信托法》中的重要的创造性规定包括 :将信托合同规定为诺成合同 ,确认信托财产所有权由委托人享有 ,将登记确定为信托的生效要件 ,将委托人的三项重要权利规定为其以自己的行为干预信托的权利 ,为委托人增设因其重大侵权行为而变... 《中国信托法》中的重要的创造性规定包括 :将信托合同规定为诺成合同 ,确认信托财产所有权由委托人享有 ,将登记确定为信托的生效要件 ,将委托人的三项重要权利规定为其以自己的行为干预信托的权利 ,为委托人增设因其重大侵权行为而变更受益人或者解除信托的权利 ,为受托人增设对信托的保密义务 ,将受益人不确定的信托规定为无效信托 ,将信托监察人制度限定适用于公益信托并规定公益信托应当设置信托监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法 委托人 保密义务 变更受益人 诺成合同 信托合同 权利 中国 规定 监察人制度
下载PDF
权利,抑或法益?——一般人格权本质的再讨论 被引量:88
18
作者 熊谞龙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7,共7页
在现有诸多关于人格权讨论中 ,此文是觉察到了问题 ,颇为接近问题本质 ,知其然 ,欲知其所以然的负责之作。较之现在不少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知其一二便阔论七八 ,实为不负责任的夜郎之作 ,显然更有内容和学术价值。文中尽管也有一些可... 在现有诸多关于人格权讨论中 ,此文是觉察到了问题 ,颇为接近问题本质 ,知其然 ,欲知其所以然的负责之作。较之现在不少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知其一二便阔论七八 ,实为不负责任的夜郎之作 ,显然更有内容和学术价值。文中尽管也有一些可以论辩之处 ,但这是正常学术的题中之义。荐之读者 ,望能有助于同仁们另眼了解何以为一般人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人格权 权利 法益 问题本质 不负责任 学术价值
原文传递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 被引量:59
19
作者 周佳念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32,共8页
隐私道德基础的关键是控制有关自己信息的权利。而恰恰是这种权力在数字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处于最危险的境地。从这一起点出发 ,我们可以把原有的只具有消极权利特征的隐私权设计为具有积极权利特征的隐私权 ,对隐私权的保护不再仅依靠侵... 隐私道德基础的关键是控制有关自己信息的权利。而恰恰是这种权力在数字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处于最危险的境地。从这一起点出发 ,我们可以把原有的只具有消极权利特征的隐私权设计为具有积极权利特征的隐私权 ,对隐私权的保护不再仅依靠侵权法的事后救济 ,而应赋予当事人将个人信息视为个人财富而与欲获取信息者进行谈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事后救济 权利 侵权法 当事人 权力 个人信息 个人财富 谈判 获取信息
原文传递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被引量:75
20
作者 朱小蔓 冯秀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11,共9页
通过对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 通过对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互融通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观 权利 义务 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