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小说杂语体叙述 被引量:2
1
作者 肖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91,共7页
语言学转向之前的小说叙述,无论是文革文学,还是新时期之初的文学,都强调写小说首先要"像小说",即小说的文体边界约束较强;语言学转向之后出现了杂语体叙述,小说的文体边界约束相对松动。杂语体叙述体现了语言学转向之后小说... 语言学转向之前的小说叙述,无论是文革文学,还是新时期之初的文学,都强调写小说首先要"像小说",即小说的文体边界约束较强;语言学转向之后出现了杂语体叙述,小说的文体边界约束相对松动。杂语体叙述体现了语言学转向之后小说叙述在文体方面的变异特征。本文评析不同学科视野中的"杂语体"概念表述,同时指出"杂语体"研究中存在的概念含混和"语体"—"文体"纠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述 语言变异 语体叙述 文体变异
下载PDF
知性写作的美学与小说疆界拓展的限度——从《应物兄》说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宏图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8,157,共8页
李洱的《应物兄》在总体上呈现出知性写作的美学风貌,它采用了杂语体的叙述方式,将大量的知识展示、思想剖析和学理探讨的元素融合在文本中,给人以百科全书式的广阔视野。他的这一写作追求与昆德拉的小说应成为智慧的最高综合的设想一... 李洱的《应物兄》在总体上呈现出知性写作的美学风貌,它采用了杂语体的叙述方式,将大量的知识展示、思想剖析和学理探讨的元素融合在文本中,给人以百科全书式的广阔视野。他的这一写作追求与昆德拉的小说应成为智慧的最高综合的设想一脉相承。这一尝试突破了小说的传统边界,但也有其限度。如何保持知性展示与小说叙述间的平衡,是作家无法回避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洱 知性写作 语体叙述 话语狂欢 限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